用过晚饭,蔡琰轻轻放下筷子,目光望向蔡邕,问道:「父亲,姐姐和我日後的嫁妆,是由家族负责提供吗?」
这些日子,蔡邕正和夫人闹别扭,但面对nv儿的询问,终究不忍心冷落,便耐心解释道:「家族会承担一部分。毕竟你们是蔡家的千金,会有一些礼节x的赠予,b如六牲六畜之类。你怎麽突然问起这个?」
蔡琰思索片刻,又问:「倘若日後我出嫁後生活不如意,还能回归家族吗?」她记得卓文君守寡後回了娘家,甚至还与人私奔,让父亲出了两份嫁妆。可她从未听闻家族会给予嫁妆,也没见过成功离婚後回归家族的例子。
蔡邕微笑着回答:「当然不行。为人处世要学会忍耐。放心,为父定会为你挑选一位温良恭俭的君子。」
蔡琰紧接着又道:「若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姐姐和我没有兄弟可以依靠,万一夫家容不下我们,那时我们又能依靠谁呢?」
蔡邕闻言,顿时愣住了。是啊,若自己和夫人不在人世,nv儿在夫家遭遇困境,家族确实很难给予有力的帮助。或许,只有钱财才是最实在的依靠,应该多为nv儿购置产业。如此一来,即便将来不依赖夫家,她们也能像自己和夫人这般生活,不必看夫家的脸se行事。
一旁的蔡夫人不禁面露喜se,蔡琰所说的,恰恰是她一直以来的想法。可若是自己直接跟蔡邕说,他又怎会听得进去?但nv儿是他的亲生骨r0u,他总归会慎重考虑吧!到底是nv儿重要,还是那些叔伯兄弟重要呢?
蔡邕嘴上虽未明确表示听从nv儿的建议,但他的行动却说明了一切。此後,搬家事宜进展得格外顺利。搬到新家後,他将所得的润笔费直接交给夫人,至於夫人如何支配,他也不再过问。
蔡夫人是个极为聪慧的nv子,每隔十天半月,总会带着孩子们去给蔡质夫妇请安,还会带上一些自己织的布匹。这些布匹虽不算贵重,却表明了她们依旧是家族一员的态度,也让蔡邕面上有光。
蔡琰默默看着这一切,心中不得不佩服蔡夫人。她竟能将现代人凭藉无数宝贵经验总结出的婆媳相处八字箴言——「保持距离,常来常往」,运用得如此娴熟,而且根本无需旁人教导。当然,这也得益於老公的听话与支持,否则,若老公不分青红皂白就动手,再聪慧的nv子也无计可施。所以说,最关键的还是要眼光独到,挑个听话的老公。
除了回去请安示好,蔡夫人开启了她的nv强人大计。仅靠老公给人做琴、写字挣的那点钱,连请人吃饭都不够。如今,她最信任的便是蔡琰。因此,她时常坐在蔡琰的书房里,也不管蔡琰忙不忙,自顾自地说起来。即便只是自言自语,她也毫不在意。反正她已经习惯蔡琰不怎麽说话,只要蔡琰能听进去几句,哪怕没有给出好主意,她也能将自己的想法转达给蔡邕,这便足够了。
「羊夫人的意思还是让咱们买地,可这土地早就被买光了,即便偶尔有零星的小块土地出售,买下来也没多大用处,你说对吧?对了,前些日子羊夫人介绍我认识了卫夫人。卫夫人家是河东的买卖人,家境极为殷实。这次来吴地,她走了羊家的门路,在城里开了一家规模宏大的商栈,生意做得很大,各种稀罕物件在她那儿都能找到。羊夫人其实挺瞧不上卫夫人的,我听说啊,是因为羊大人在那商栈里实际上参gu了,所以羊夫人不得不与卫夫人应酬。你说,咱们要不要也跟着参gu呢?不过,感觉这样做似乎不太好意思……」
「娘!」蔡琰听得不堪其烦,这些话母亲已经翻来覆去讲了好多遍,什麽羊夫人、卫夫人,还有各种赚钱的门路,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她想赚钱。可问题是,如果蔡琰会赚钱,还用得着在这儿拼命抄书吗?这不是开玩笑嘛!
「你说……」蔡夫人一脸惊喜,nv儿终於有回应了。
「别买地,万一打起兵来,那不就全白费了。」蔡琰本想赶母亲走,可看到她眼中满是希冀,终究有些不忍,只好把赶人的话咽了回去,无奈地说道。
「净说傻话,打什麽仗啊,如今天下太平着呢。」蔡夫人摆摆手,压根没把这话当回事,随即又瞪了nv儿一眼,「唉,我倒是想买地,也得有地可买啊!你根本就没认真听我说话。」
蔡琰心里犯愁,这三国战乱将至的事,她怎麽跟母亲说呢?说了也没人信啊!思索片刻,她提议道:「让爹去教书怎麽样?爹学问如此高深,不去教育英才实在太可惜了。咱们开个书院,让爹只教有钱人家的孩子,这样也费不了太多jg力,还能收些束修,不是挺好的吗?」
「算了吧,当个私塾先生,束修少得可怜,到年终说不定就只能拿到两块腊r0u,太不合算了。要是收多了,人家又会说咱们敛财,你爹那麽ai面子,肯定不会答应的。」
蔡琰有些无奈,她能说什麽呢?看看人家穿越,物理、化学样样jg通,自己却一窍不通。就算真办个工厂,只怕很快就得倒闭。就拿造纸来说,她也想造出後世的宣纸,可她根本就不会啊!就算会,办作坊、招工厂、ga0研制,前期投入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蔡l可是g0ng里专门负责进纸的太监,他手中有现成的工厂、工人,还有数不尽的资源,即便如此,做成了才封侯;做不成,也没人能再对他怎样,所以他才敢尝试。自己又凭什麽呢?在蔡琰看来,蔡夫人手中那点私房钱,想要利滚利还万无一失,除了买地,似乎就只有藉助文坛领袖蔡邕这条路了。结果母亲还不答应。
无奈之下,蔡琰只好低头继续写字,继续当听众。
「你说,办个私塾真的可行吗?」蔡夫人思来想去,觉得对他们而言,这个主意似乎是投入最少的了。
蔡琰没有立刻回应,她也不清楚现在的行情如何。在现代,补习老师可是高收入群t,学校里好多老师都不在课堂上好好授课,全都留着力气回家办补习班呢!可现在既没有中考也没有高考,谁会来补习啊?还得既不让老爹丢面子,又能让那些有钱人争着花钱,这确实有一定难度。
「你快说话啊!」蔡夫人推着蔡琰,蔡琰赶忙拿开笔,生怕弄脏了羊皮。
蔡琰思索片刻,侧身看着蔡夫人,问道:「城里穷人多吗?」
「废话!」哪朝哪代穷人都b富人多,蔡琰也意识到自己问了句废话,便坦然接受,接着思考了一下,说道:「找几个极其聪明,但又特别贫困的孩子,别找太多,五个就行。」蔡琰权衡一番後,直视着母亲的眼睛说道。
「五个穷孩子?」
「孔子才教七十二个学生,真正贫困的也就颜回一个,还给他当车夫呢。所以让爹收五个,造造势就行。反正传出去就是爹要收徒了,而且只收最聪明的,彰显有教无类。这样一来,有钱人肯定着急,拼了命也要把儿子送过来。爹要是不答应,不是还有您嘛!大家又不傻,自然知道该怎麽做。」蔡琰一口气说完这些话,累得够呛。来到这一世,她算是t会到了,说话还真是件累人的事。上辈子自己怎麽就那麽油嘴滑舌呢?那明明是本事,可不是缺点好不好!她在心里暗暗埋怨了陆判一句,可这一世她根本没时间耍嘴皮子。
蔡夫人何等聪慧,立刻明白了蔡琰的意思。找五个聪明的穷孩子,既能讨蔡邕欢心,又能顺便制造声势。蔡邕只管当教书先生,其他事情由她来打理。她伸手轻轻捏了捏蔡琰的小脸,咯咯笑了起来,说道:「你这小人jg,看来多读点书就是好,脑子就是b一般人灵光。我这就叫人把你姐抓来读书。」
说完,蔡夫人便咯咯笑着出去了,院子里传来她呼喊大小姐的声音。看来在蔡夫人心里,蔡琰这麽聪明全是读书的功劳。蔡琰想想,好像也确实如此,这几年自己可不就只g了读书这件事嘛。
很快,五个穷孩子找到了。蔡邕没想到夫人如此有ai心,竟会想到穷孩子读书不易,感动不已。他亲自对孩子们进行测试,发现他们确实聪明,不读书实在可惜,於是正式举行拜师礼,打算正儿八经地开班授课。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找点事做。
曹c听闻蔡邕收徒的消息,立刻快马加鞭赶来,把董祀留下,还留下一大笔钱作为董祀的生活费,毕竟董祀要住在蔡家。由於曹c的关系摆在那儿,蔡邕没多说什麽就收下了董祀,还推辞了一下那笔钱。曹c又不差这点钱,扔下钱就走了,倒把蔡邕弄得满脸通红。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羊家得知消息後,赶忙把两位少爷送来。大少爷都十五岁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麽想的。蔡邕本不想收,毕竟他们来吴地得到了羊家的帮助,羊家在当地也算个地头蛇,很多事还得仰仗人家。但看看羊家这两个孩子,资质着实一般,蔡邕正犹豫不决时,羊夫人可是个乾脆人,直接登堂入室找蔡夫人,送进来几十匹上好的g0ng帛和绸缎,还送了蔡家姐妹一人一套jg美的玉石首饰。於是,蔡夫人隔着帘子轻轻咳嗽一声,蔡邕心领神会,忙不迭点头答应。他当然不知道是因为蔡夫人收了人家的东西,还以为是因为和羊夫人关系好的缘故。
与羊家交好的卫氏听说後,也把儿子送了过来。卫氏从羊家得知是走了蔡夫人的门路才得以入学,心想人家羊大人都得走夫人路线,他们商贾之家只怕更难入门。於是,仗着卫夫人和蔡夫人有过一面之缘,直接由卫夫人领着少爷进了内宅。
卫家有的是钱,却没什麽地位,这一代嫡出就这麽一个儿子,自然寄予厚望,送的礼物丰厚得惊人,蔡夫人都有些不敢收,最後还是被b着收下了。蔡夫人亲自领着卫仲道来到蔡邕面前。别说,卫仲道还挺让蔡邕喜欢,他和蔡圭年纪相仿,却和蔡琰一样少言寡语,读书还过目不忘,是目前所有学生中除了蔡琰之外,资质最好的一个。蔡邕欣喜若狂,当即收下。这可让蔡夫人心里的负担一下子没了,高兴兴地回去数钱了。
之後再来人,蔡琰便不让蔡夫人再收学生了,送多少钱都不行。蔡夫人一方面心疼那些钱,另一方面又担心收的学生太多,让蔡家其他人知道了来分钱就麻烦了,於是忍痛拒绝。却没想到,越是这样,蔡家学堂的名声越发响亮。羊家和卫家对此感激涕零,逢年过节送的束修愈加丰厚。远在北方的曹c也常常派人送来厚礼。蔡夫人这才明白,蔡琰不让她多收学生,是为了让这几家争着花钱,从而获得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