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si後,真宗赵恒接替即位。05
真宗奉行太宗的h老政治,无所作为。
自从雍熙北伐之後,辽朝就经常在宋辽交界处抢劫杀掠,到景德元年终於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
宰相寇准力主抗战,结果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刚巧辽大将萧挞凛中了宋军的床子弩而亡,辽军士气大挫,辽见胜利无望,便与北宋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廿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史称该和约为「澶渊之盟」。
後来,寇准渐渐失宠,最终被罢相。
真宗开始信用一佞臣王钦若。王钦若擅长逢迎,深知真宗希望营造天下太平的氛围,於是极力鼓吹真宗封禅。王钦若本人也与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联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真宗之意。结果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先後三次封禅。这严重损耗了民力。
真宗与皇后刘氏无子。一次真宗偶尔巡幸刘氏的一名侍nv李氏,结果李氏与於大中祥符三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後来的仁宗。後来刘氏与另外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养这名孩子。天禧二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赵受益为太子,并改名为赵祯。乾兴元年二月廿日,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了刘太后十六年的垂帘听政时代。
仁宗执政早期一直处在刘氏的y影之下,直到刘氏si後他才得以施展抱负。仁宗皇后虽是曹氏,但他一直特别宠ai一名张贵妃。但张氏出身低贱,一直未能成为皇后。皇佑六年正月初八,张氏去世。仁宗竟以皇后之礼处理丧事,并追封为温成皇后,结果出现的一生一si两皇后,可谓旷古未见。
北宋在仁宗时b较强盛,经济非常繁荣,开创了北宋的最顶峰,不过当时却要面对两大难题:朝廷架构膨胀和军人数目庞大,形成财政上非常拮据,同时因以经济手段解决边患,常要向外族赠送,消耗了大量财富。
党项人李元昊於大庆三年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後,宋夏之间爆发了数年的战争,宋军屡战屡败,导致了重熙增币。尔後仁宗任用范仲淹、吕夷简、富弼、包拯、韩琦等能臣推行庆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国家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一些守旧派人物指称这些改革派官吏拉帮结夥,互相吹捧,是为朋党。由於仁宗一向最厌恶结党营私,这些改革派官僚後来多被贬为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就此结束。在边疆上,仁宗任用大将狄青,先後弭平了南蛮侬智高的叛乱和西夏的挑衅。
仁宗si後,接替即位的是英宗赵曙。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之孙。嘉佑七年被立为皇太子。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
治平元年五月後,英宗才开始亲政。但是英宗亲政半个月後就爆发了濮议事件,这场争论长达十八个月。时间起因是宰相韩琦提请讨论关於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朝中因此分成两个派别,一派认为应称英宗生父濮王为皇伯,另外一派则认为应该称为皇考。最终曹太后下旨,称英宗之父为皇考。才平息了这场争论。但总t来说,英宗还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继续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胆挖掘新人。英宗也非常重视书籍的编修,《资治通监》的写作就是英宗所提出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