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的嘴角微微上扬。
这才只是雏形,就已经能远程“蹭”到碎片了?
影后的情绪,果然是宝藏!
他继续完善着歌曲的细节,编曲的初步构思也在脑海中成型。
钢琴作为主基调,铺陈出悲凉的底色。
弦乐在中后段逐渐加入,将情绪推向高潮。
或许,还可以加入一些中国传统乐器的元素,比如箫,来增添那种孤寂与宿命感。
这首歌,苏哲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他要的,是一个能让林晚秋彻底释放,让所有观众为之动容的“大杀器”!
……
就在苏哲闭关苦修,为《彼岸花开》的主题曲呕心沥血之时,外界,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开始悄然蔓延。
星辉传媒,录音棚的休息室内。
张扬阴沉着脸,听着助理添油加醋的汇报。
“扬哥,听说了吗?那个苏哲,现在可牛气了,居然搭上了林晚秋和陈道导演的线,要给《彼岸花开》写主题曲呢!”
“哼,一个靠流量明星火起来的毛头小子,也敢碰文艺片?”张扬不屑地冷哼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嫉妒。
《关键词》的成功,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在苏哲面前,被碾压得体无完肤。
这种屈辱感,让他夜不能寐。
“可不是嘛!”助理凑趣道,“圈里都在传,说他那首《关键词》就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这次给《彼岸花开》写歌,肯定是江郎才尽,想靠着林影后和陈大导的名气,再蹭一波热度,给自己脸上贴金呢!”
“江郎才尽?我看他本来也就那点墨水!”张扬的语气越发刻薄,“写写口水歌还行,真要搞艺术,他配吗?”
他越想越气。
凭什么苏哲就能一步登天?
凭什么他就能得到林晚秋这种级别影后的青睐?
“扬哥,你说……咱们要不要……”助理比划了一个小动作,眼神中带着不怀好意。
张扬眯起了眼睛,阴冷的光芒一闪而逝。
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苏哲不是想靠《彼岸花开》更上一层楼吗?
那他就偏要在这之前,把苏哲的名声搞臭!
“去,把消息散出去。”张扬压低了声音,嘴角勾起一抹狞笑,“就说苏哲创作《关键词》之后,灵感枯竭,已经写不出好东西了。这次接《彼岸花开》的活儿,完全是死缠烂打,想借林晚秋和陈道导演的名气翻红。”
“再加点料,说他私下里牛皮吹破天,声称自己的歌一定能超越《关键词》,让林晚秋拿奖拿到手软。结果呢?闭关这么多天,一个屁都没憋出来,估计是写不出来,骑虎难下了吧!”
助理听得眼睛发亮:“高!扬哥,这招实在是高!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到时候他要是真交不出一首像样的歌,那乐子可就大了!”
“哼,跟我斗?”张扬端起咖啡,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眼神中充满了算计,“他还嫩了点!”
很快,关于苏哲“江郎才尽”、“抱大腿”、“牛皮吹破天却难产”的言论,就像病毒一样,在娱乐圈的一些小圈子里迅速传播开来。
一些营销号也闻风而动,开始捕风捉影地带节奏。
【惊爆!《关键词》创作者苏哲疑似灵感枯竭,为影后新作谱曲至今难产!】
【从天才到流星?苏哲面临创作生涯最大危机!】
【知情人透露:苏哲或将无法完成《彼岸花开》主题曲,剧组恐另寻高明!】
这些刺眼的标题,配上各种添油加醋的所谓“内幕消息”,一时间让苏哲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只是这一次,不再是赞誉和追捧,而是质疑和唱衰。
公寓内。
苏哲打了个哈欠,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连续两天两夜的高强度创作,让他身心俱疲,但看着电脑屏幕上逐渐成型的《如愿》完整版乐谱和歌词,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充斥心间。
他端起早已冰凉的咖啡,灌了一大口,提了提神。
“成了……”
苏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首歌,他有绝对的信心。
不仅仅是对地球经典的信心,更是对自己融入了这个世界、融入了叶梓这个角色后,全新演绎的信心。
他拿起手机,想给王姐发个消息,却看到屏幕上弹出的几条新闻推送。
标题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
苏哲随意点开一条,快速浏览了一遍。
“江郎才尽?抱大腿?难产?”
他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这些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看来,是有人坐不住了啊。
苏哲放下手机,没有丝毫的愤怒,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这些跳梁小丑,除了在背后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还能有什么新意?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到电脑屏幕上,《如愿》的旋律仿佛在他耳边自动奏响。
悠远,悲怆,却又充满了不屈的力量。
“等这首歌出去……”苏哲轻声自语,眼神中闪烁着锋锐的光芒,“希望你们的脸,到时候别太疼。”
他现在,只想赶紧把这首歌的deo做出来,然后,亲手交给林晚秋。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位清冷影后,在听到这首为她、为叶梓量身打造的《如愿》时,会是怎样一副“破防”的表情了。
那一定……会贡献出海量的星光情绪碎片吧?
娱乐圈的风,向来变得快。
前几天还对苏哲交口称赞的媒体和自媒体,这两天口风悄然变了。
“《关键词》之后再无灵感?”
“苏哲江郎才尽,为影后新片谱曲至今难产!”
“知情人爆料:苏哲牛皮吹上天,实则骑虎难下!”
诸如此类的标题,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各个角落悄然传播。起初只是小范围的议论,但随着某些“有心人”的添柴加火,这股歪风很快就吹进了《彼岸花开》剧组。
剧组的茶水间,向来是八卦的集散地。
“哎,听说了没?那个苏哲,好像不太行啊?”一个场务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旁边的灯光师说。
灯光师撇撇嘴:“早就觉得悬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能写出《关键词》那种歌,八成是撞大运。还想给陈导和林影后的电影写主题曲?他以为这是菜市场买白菜呢?”
“可不是嘛!都闭关多少天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有人说啊,他根本写不出来,现在是硬撑着呢!”
“啧啧,这要是真交不出歌,那乐子可就大了。陈导的脾气,你们又不是不清楚……”
这些窃窃私语,如同蚊蚋一般,嗡嗡作响,时不时就飘进剧组核心成员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