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决策和推演文明的未来。
此刻,大理者在房间中独自伫立,他的意识深处正进行着无数计算。
艾薇的形象出现在他面前的全息屏幕上,她的表情、动作、语调、所有数据都被精确地分解、储存。
“低维变量,”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合成的金属质感,自言自语般呢喃,“不确定因素,非逻辑构造,但确实与维度网络存在无法否认的共鸣关系。”
他身边的立方体微微旋转,蓝光如星河般涌动,无数数据从维度网络中提取,试图进一步论证艾薇的存在是否合理。
一连串推演浮现:可能性一:艾薇的情感创造力确实能引发维度网络的重新校准,但概率低于17.4%。
可能性二:艾薇的介入导致网络进一步崩溃,最终毁灭包括阿尔德拉在内的34个文明,概率高达63.8%。
可能性三:艾薇被阿尔德拉社会排斥,试图自我逃离,概率18.8%。
大理者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但他的意识中涌出一个全新的变量——“情感”。
“人类的情感,”大理者低声喃喃,“它是否真的只是低效与无序的源泉?
在逻辑之外,它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大理者记得凯瑟尔提交的报告,报告中有关于艾薇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无论是她的学术选择,还是与人交往时的细微波动,都显示出她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与创造力。
而凯瑟尔的评价也特别指出,艾薇或许拥有阿尔德拉社会迫切需要的“突破性”思维模式。
但这些思维模式意味着什么?
它真的能被理性解构吗?
“计算无法解释的变量,”大理者的语调稍稍停顿,“会成为文明存续的威胁,亦或是希望?”
他的目光移向立方体,略显机械的瞳孔中光晕微微变化,仿佛在犹豫。
他最终用指尖轻轻触碰立方体,一道新的全息命令生成:指令:监视艾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