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书名灵感来自“观音招亲”民俗故事,并无任何对菩萨形象不敬的臆想。
观音招亲典故流传已久,以下为该故事来历查证:
一、妙善公主
《香山宝卷》有记载,妙善公主(观音菩萨)化身,拒绝婚嫁后,舍身救父,最终于香山成道,化身千手观音。
《汝州志》中亦有相关记载,河南汝州大香山为妙善公主出家修行之地,寺内碑文(唐代)称“菩萨三皇姑,俗谓妙善”。
后明代又衍生了许多相关文献:
观音得道宝卷》(明代)
扩展妙善救父情节,加入“剜目断臂为药引”“火烧白雀寺”等戏剧化桥段,强化孝道与修行主题。
《南海观音全传》(明末清初)
化演绎妙善成道历程,融合道教元素(如玉帝、太白金星),成为后世戏曲影视的蓝本。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明代)
收录妙善故事,称其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千百亿化身,如《普门品》所载: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形象千变万化,诉说不尽。
本书女主“关水儿”为菩萨应身,改编自民俗典故,历史文献,并非胡编乱造诋毁菩萨形象,作者本人非常尊敬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