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傅榭韩璎 本章:第11章

    韩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见润秋有一处梳得有些太紧了,心里替韩璎害疼,忙道:“润秋,来让我试试吧!”

    润秋看了韩璎一眼,见韩璎没有阻止,便把桃木梳给了韩玲。

    韩玲把外面的香妃色长衣脱掉递给碧云,接过桃木梳就忙了起来。

    她颇为心灵手巧,很快便把韩璎的头发盘好了,又插戴上那支赤金镶珐琅的丁香花,然后拿了靶镜让韩璎看:“二姐姐,怎么样?”

    韩璎见她梳得甚好,一点不比润秋差,却比润秋快,而且比润秋梳得要更舒服一点,忙道了谢。

    韩玲若无其事道:“我从小给母亲梳惯了,早就练出来了!”

    韩璎闻言,诧异地看向韩玲。她原本想着二婶方氏即使为了面子,也会顾忌一二对庶女表面上好一点的。

    看着韩玲脸上的神情,韩璎很快就明白了——是韩玲主动的!

    韩玲垂下眼帘,脸微微红了:“不是母亲让我做的,是我主动的。”

    她总觉得韩璎特别亲,所以索性和盘托出:“我又不是母亲养的,凭什么和大姐姐一样穿金戴银花母亲经手的银子?总得让母亲花银子花得舒坦一点吧?”

    韩璎闻言,专注地打量着韩玲。

    韩

    玲见韩璎专注地看着她,不免更加不好意思,道:“二姐姐,这几年来我渐渐懂事,见咱们这府里人人皆知享乐不知开源节流,只靠大伯父一人勉力支撑,养活着这

    几百口人,真是岌岌可危……我便生了一个小小的心思,若是有一天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我专门给人梳头发,也能养活自己……”

    韩璎心有所感,单手支颐想着心事。她想到了爹娘和傅榭给自己准备的极为丰厚的身家,心中很是感慨,一股暖流从心中生出,缓缓流遍全身,全身心都温暖了起来。

    在唇上涂好玫瑰香膏之后,韩璎一边在洗春的侍候下穿上了玫瑰红织金缠枝纹修身长衣,一边吩咐润秋:“拿一盒没拆封过的十二支花簪拿出来。”

    润秋很快又拿出了一个大红描金匣子出来。

    “四妹妹,”韩璎笑盈盈把匣子给了韩玲,“你也插戴上那支赤金镶珐琅的丁香花,咱俩今日扮作姐妹花!”

    韩玲接过匣子,又惊又喜,眼睛有些湿润:“这太贵重了……谢谢二姐姐!”二姐姐对人真好,这十二支花簪可是值不少银子呢,放在身边既能插戴,危急之时当了或者绞了还可直接花用……

    姐妹两人一起去了庆寿堂。

    二夫人和三夫人已经进来侍候了,不知怎么回事,韩琰今日也没来。

    韩璎悄悄打量了一下,见二夫人脸色发暗,眼下有脂粉都遮不住的青晕,便知她的日子很不好过,心里就更愉快了。

    饮了一口三夫人敬上的老君眉之后,太夫人开口吩咐二夫人:“方氏,过十五日就是黄道吉日,阿琰要和宋家的老四文定,你提前准备一下吧!”

    二夫人猝不及防,当即道:“什么?”

    三夫人端起太夫人的茶盏又添上热水,神情平静。

    太

    夫人扫了二夫人一眼,道:“就是阿琰要和你大姐夫的侄子宋文怀文定。”国子监宋家满门清贵,原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这是三子韩忆苦求了她,她强着嫁到宋家

    的大姑奶奶答应的。宋四公子父母早亡,依附大伯而居,如今虽然年纪不大,却已在理藩院谋了个差使,倒甚是合适。

    二夫人气得脸都红了——韩家人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韩珮还没有许人,二姑娘韩璎小小年纪就订下了娃娃亲,如今连三姑娘韩琰也要订婚了!

    她胸脯剧烈起伏着,当下便大声道:“太夫人,十五日未免太急了点儿,儿媳怕备不齐……”

    三夫人低头笑了笑。

    韩玲见此情状有些害怕,眼巴巴瞅着韩璎。

    韩璎原本想亲眼看着二夫人方氏吃瘪的,却也担心韩玲受到牵连。她转念一想,明白若是她和韩玲离开了,太夫人说二夫人便更不客气了,心中就更加得意起来。

    她索性带了韩玲退了出去。

    太夫人看向邹氏:“你也出去吧!”

    见

    孙女们和邹氏都离开了,太夫人便不准备再客气了。她盯着方氏这个自己最喜欢的儿子的嫡妻,冷冷道:“你若是忙不过来,让邹氏帮你预备吧!”她当年也受过无

    数的苦楚,连长子韩忱都被公婆抢走不得亲自抚养。她是从怀恩侯府的孙媳妇熬成媳妇,最后熬死了公婆才成了这侯府说一不二的太夫人的,儿媳妇这点子伎俩还不

    够她瞧的。大姑娘做出的事情连宫里的皇后娘娘都惊动了,亲自指派了教养嬷嬷过来,已经牵连到了整个家族,可叹方氏还糊涂呢!

    方氏闻言惶恐极了,忙道:“母亲,儿媳可以勉力支持!”

    太夫人见她脸都吓白了,想起了自己最喜欢二儿子韩怀,不免有些投鼠忌器,最后叹了口气道:“那我看看这次你能办成什么样子吧!”

    又道:“四姑娘的婚事也交给我好了,你不要操心了!”韩璎那夜过来说的话她很不爱听,却也提醒了她,她这才发现由于方氏的私心,怀恩侯府的面子里子都要丢光了。

    方氏咬了咬嘴唇:“……是。”表姐已经被打入冷宫,宰相府又一时指望不上,只能暂时忍耐了。

    午饭后方氏正坐在前面正堂里咬牙切齿,丫鬟进来回报:“夫人,崔宰相府派了一个妈妈下帖子来了!”

    方氏先是有些疑惑,接着就惊喜起来:难道崔宰相府是要为崔五公子求娶我的阿珮?

    午饭后韩璎见秋日暖洋洋的,便穿了家常衣裙在院子里散步。

    洗春陪着她,见四下无人,便低声问道:“姑娘,咱们明早就要走了,今天不用去和太夫人说一声么?”

    “不用,”韩璎眯着眼睛笑盈盈的,口气笃定,“明日一早傅家哥哥会派人假扮爹爹的属下过来,给太夫人来个突然袭击,等她老人家明白过来,我们已经走到武陟县该渡黄河了!”这个主意还是她出的呢,要的就是迅雷不及掩耳,让太夫人猝不及防。

    洗春便也放下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漠漠:阿璎,你太大手大脚了!

    阿璎:嗯,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漠漠:......-_-|||

    ☆、第42章

    宰相府的妈妈也自有一份体面在。这位田妈妈头上插戴着金钗,身上穿着小领中衣和万字纹深蓝禙子,瞧着利利索索的,一进来就给方氏行礼:“见过二夫人!”

    起身后她那一双透着精明的眼睛滴溜溜看了看左右,又朝着方氏笑了笑。

    方氏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挥手命旁的人退下,只留下内管家唐大贵娘子和贴身大丫鬟青兰。

    田妈妈这才奉上了帖子。

    方氏展开帖子看的时候,这位妈妈含笑道:“事情有些急,我们夫人请二夫人即刻就去呢!”

    方氏心热,当即顾不得多想,含笑道:“请妈妈暂候片刻,容我缓缓衣服!”自从表姐梁昭仪被关进冷宫之后,她的境况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见了宰相府的妈妈,也不敢摆谱了。

    又吩咐唐大贵娘子:“先带这位妈妈去用些茶点!”

    唐大贵娘子得了方氏的指令,下去后拿了一个上等赏封给了田妈妈,悄悄打听道:“这位姐姐,敢问宰相府……”

    田妈妈收起了赏封,眉目含笑:“反正不是坏事,到时候就知道了!”

    唐大贵娘子得了田妈妈这句话,便借口出去看茶,悄悄去了正房回禀。

    方氏听了,心中更加欢喜,觉得应该是上次韩立引了崔五公子来家里看韩璎,崔五却独具慧眼瞧中了自己的女儿韩珮,因此才有今日之事。

    她欢欢喜喜打扮得满头珠翠衣裙华丽,却又开始惴惴不安:听说崔五公子颇多内宠,阿珮嫁过去后如何自处?

    怀着这样欢喜却又不安的心情,方氏带着青兰上了马车往宰相府而去。

    虽然也算大家夫人,可是破落的怀恩侯府如何能和正当权的宰相府比?

    方氏下了软轿之后,也不敢托大,带着青兰紧跟着来下帖子的田妈妈进了内院垂花门,沿着抄手游廊往前走。

    到了宝清院门口,田妈妈含笑轻声问门口守着的丫鬟:“夫人和姑奶奶在里面?”

    守门的丫鬟指了指花木扶疏的垂花门里面:“都在里面呢!”

    田妈妈不笑不说话:“烦请姐姐帮着通报一声,就说韩二夫人到。”

    丫鬟瞅了方氏一眼,起身进了院子,立在堂屋外隔着帘子通报道:“禀夫人,韩府二夫人到了!”

    锦缎帘子里面传来了崔夫人苗氏有些哑的声音:“先请韩二夫人到宝清院的客室坐一坐!”

    不是苗氏托大,而是她还在和小姑子商议此事不得结果。

    上午的时候她和傅夫人一起把侍候崔淇的那些丫鬟又都盘问了一遍,终于问清楚崔淇是真的害了相思病,对象就是怀恩侯的嫡女、傅榭的未婚妻韩璎!

    苗氏主张要把此事告诉相公崔成珍,和他商量一下;傅夫人的想法是以大哥的性子绝对不会纵容阿淇,到时候倒是误了崔淇的病情。

    见大嫂到了此时还在犹豫,傅夫人很不耐烦:“反正韩二夫人已经来了,咱们先去见她,然后再做计较!”

    苗氏只得吩咐回事的丫鬟:“请韩二夫人进来吧!”

    待方氏在西侧的锦椅上坐了下来,傅夫人瞧着打扮得格外花哨的方氏,很是看不上,开门见山道:“我家阿淇看上了你们府里的二姑娘韩璎!”

    方氏猝不及防,瞠目结舌愣了半晌方道:“……可韩璎早就许给贵府的三公子傅榭了……”满腔的热念顿时化为刺骨冰水,骨头都冻成了渣。

    傅夫人瞧了瞧绣着密密匝匝花瓣的锦衣袖口处露出的涂了蔻丹的指甲,悠然道:“订婚算什么?又不是真的成亲了!”

    方氏结结巴巴道:“韩璎已经和……和傅三公子合过婚书了,和成过亲的夫妻比,也算……也算差不离了!”韩璎定亲了,可她的韩珮还没许人呢!

    苗氏虽然心中着急,却知自己这个小姑子极有主意,便佯装饮茶,端起茶盏品了一口,压住满心的焦急——崔淇还在绝食,午饭他依旧不肯吃,她这当娘的都要急死了!

    傅夫人漂亮的脸上现出一丝浅笑:“听说韩立现在还没差使?”

    方氏:“……是。”女儿固然重要,可是儿子更加宝贝。如果说女儿韩珮是她的心肝,那儿子韩立就是她的命了!

    她抬眼看向傅夫人,试图从傅夫人眼中瞧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傅夫人单手支颐一脸的随意:“听说政事堂还缺一个书记。”政事堂正是宰相办公之处,是整个大周的政务中心,即使是小小的书记之职,却因为能够近距离接触陛下和宰相,很受那些为子孙谋差使的贵族官宦青睐。

    方氏的心一下子又热了起来,态度也一下子放得很低,脸上带着笑:“不知两位夫人有何指教?”

    傅夫人和苗氏相视一看,眨了眨眼睛道:“要请你做的第一件事是……”

    晚上的时候外面起了风,呼呼的风声中夹杂着枯枝折断的“咔嚓”声,即使呆在温暖的室内,韩璎也有些胆战心惊。

    韩璎先检查了徐妈妈带着人打的行李,见诸事齐备,这才去浴间洗澡。

    洗完澡出来已是深夜,韩璎坐在妆台前先用大丝巾绞干长发,又在脸上敷了一层玫瑰汁子,正在用手轻拍脸颊,漱冬进来回报:“姑娘,王嬷嬷带了位年青公公求见。”

    韩璎:“……请进……东客室吧!”请进堂屋和卧室都不太合适,还是东客室方便一些。

    只是这么晚了,王嬷嬷带一位公公来做什么?

    她一边思索,一边接过洗春递过来的石榴红缂丝锦缎扣身袄儿,穿在了领口绣水仙花纹素白寝衣的外面,又在妆台前坐了下来,吩咐润秋:“挽一个家常随云髻吧!”

    又自言自语道:“让王嬷嬷久等了不好!”

    润秋答应了一声,拿起一把碧玉梳子把韩璎丰厚的青丝分成了上下两部分。

    堂屋门上的锦缎帘子还没落下,韩璎就被扑面而来的寒风吹乱了披散下来的长发吹透了衣衫,若不是顾着仪容,她都要抱头鼠窜转身回屋了。

    洗春也嘀咕了一句:“怎么才八月就这么冷……”

    韩璎一边走一遍道:“汴京靠北,不像玉溪那么温暖;若是到了更北的辽州,才冷呢,辽州都下雪了!”

    说着话俩人就到了东客室前。

    洗春掀起了锦缎帘子,请韩璎进去。

    韩璎抬眼看见王嬷嬷和一个太监打扮的清秀少年端坐在靠东墙的高椅上,便微微一笑,跨进门去。

    王嬷嬷和那少年同时起身向韩璎行礼:“见过韩姑娘。”

    韩璎忙侧身避开:“这我可不敢当!”

    三人分宾主坐了,王嬷嬷这才说明来意:“韩姑娘,这是皇后娘娘派来护送您去辽州的许公公!”

    少年太监起身拱了拱手:“许立洋见过韩姑娘!”

    他上前一步,把一封书信捧给了韩璎。

    韩璎总觉得许立洋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此时却想不出来。

    她拆开书信,先上下扫了一眼,见确实是傅榭的字迹,且下面还有傅榭的私印,便细细看了一遍。

    看完信后韩璎含笑看向王嬷嬷和许立洋:“傅家哥哥让我一切听从许公公的安排。”

    许立洋欠身道:“姑娘请暂候片刻。”他的声音还带着些少年的清亮,很是好听。

    见许立洋进了客室隔壁的卧室,韩璎不由看向王嬷嬷:“嬷嬷,这……”

    王嬷嬷笑了:“请姑娘暂候片刻!”

    一刻钟之后,卧室内走出了一位风姿袅娜的少女,乌发如云浓眉长睫,肤白如雪樱唇嫣红,不是韩璎是谁?

    只是身上还穿着那件太监穿的青色袍子。

    韩璎见状先惊后笑,不由鼓掌道:“许公公真是神乎其技!”

    立在卧室门前的“韩璎”娇娇地屈膝行了个礼,声音微哑:“过奖了!”浑身上下都流动着一种风流娇慵,简直是难描难画。

    韩璎看着“韩璎”,如照镜子,惊骇之极——她自己其实从没意识到自己平常这么爱娇的——脸顿时红透了,火辣辣的。

    商定好明日的程序之后,王嬷嬷独自离开了。

    因许立洋的身份是宫里的太监,不用特别避讳,当夜便歇在了韩璎院中的东客室里。

    第二日韩璎去给太夫人请安。

    这次韩珮依旧在禁足学礼仪,不过韩琰却来了。

    见二夫人和三夫人正陪着太夫人长篇大论谈论京中高门的婚配,韩璎便拉了韩琰和韩玲去了隔壁的起居室,姐妹三个坐在起居室里,一起拿了针线做了起来。

    韩璎心中有事却不敢表现出来,所以一边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一边开韩琰的玩笑:“我们三姑娘有人家了,恭喜恭喜!”

    韩琰瘦削的小脸蓦地红了,有些鼓的眼睛垂了下去,声如蚊蚋:“二姐姐你也取笑我……”

    韩璎一边分心听外面太夫人说起了韩琰文定请的中人,一边笑道:“三妹妹,听太夫人说你的小女婿俊得很呢!”

    韩琰虽然依旧羞涩,却能够回嘴了:“再俊能有二姐夫俊?我还没见过比二姐夫更俊的男子呢!”

    韩璎虽然嘴里道:“你才见过几个男子?”大眼睛里的笑意却溢了出来——傅榭是真的很好看!

    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接着就是管家唐大贵的禀报声:“禀太夫人,跟侯爷的唐大福从辽州回来了,说有急事要见您!”

    韩璎闻言,脸上虽然还在笑,却收敛了不少,手指拈着绣花针有一针没一针地在绣绷上继续绣花,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唐大福的声音很快便传了过来:“给太夫人、二夫人和三夫人请安。禀太夫人,大夫人如今身怀六甲,却因为思念二姑娘心绪不稳,日日食不下咽。侯爷忧心如焚,因此命奴才日夜兼程进京接二姑娘去辽州陪伴大夫人!”

    太夫人闻言大喜,先不说别的,只顾着说:“好!好啊!”

    又忙忙地吩咐大丫鬟梅香:“快去里面叫二姑娘出来!”

    二夫人脸上忽青忽白阴晴不定,愣了片刻后问唐大福:“你们侯爷可有书信?”

    唐大福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和一张礼单奉了上去。

    太夫人“哼”了一声,大丫鬟荷香忙笑吟吟接了书信和礼单给了太夫人。

    太夫人看罢书信,又看了礼单,心满意足道:“侯府嫡脉看来有希望了!”她虽然偏心,却也不愿多生事端,若是长子韩忱夫妇能够生下儿子,自然是极好的。当然,如果这样的话,她得想办法再补偿补偿次子一家了。

    二夫人心忧如焚,见太夫人已经命人进去叫韩璎了,忙上前道:“母亲,大嫂自从有了大姑娘,就多年未曾有消息了,事情怎么可能这么急……不如再行斟酌……”

    太夫人正要说话,韩璎却从里间走了出来,大眼睛因为愤怒亮晶晶的,紧紧盯着方氏,声音也有些拔高:“二婶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母亲怀了我的弟弟,二婶不开心?不愿我回去解父母之忧?二婶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她一步步走近方氏,一声声质问着。

    方氏狼狈地后退了几步,鬓发散乱:“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太夫人见状,不愿生事,便道:“阿璎,你带着人去收拾行李吧,收拾好就可以出发了!”

    韩璎心中一喜,答了声“是”,转向太夫人行了个礼:“祖母,阿璎忧心如焚,失仪了!”

    太夫人摆了摆手:“你下去吧!”

    出了庆寿堂之后,韩璎带着洗春拎着裙子疾步回了西跨院。

    ☆、第43章

    方氏让唐大贵娘子去崔府传递消息之后,自己在正院堂屋里坐了一会儿,端着一盏热茶慢慢喝着。

    喝了几口热茶之后,她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略加思索便吩咐大丫鬟青兰:“把四姑娘叫过来!”

    徐妈妈见韩璎回来,忙从堂屋内迎了出来,道:“姑娘,这就要去辽州了?”

    韩璎笑得眼睛都弯了:“妈妈,我们要离开京城了!”在京城其实没多长时间,可她仿佛已经在这里呆了好几年似的身心俱疲。即使有傅榭在这里,吸引力足够强大,可她依旧恨不得胁下生出双翼飞离这里,回到爹娘的身边去,再陪爹娘两年。

    徐妈妈闻言大喜,用力拍了一下手,也顾不得管韩璎,径直出去看“唐大福”带来的车子了。

    她发现“唐大福”预备了四辆一模一样的蓝绸清油车,便点了点头,急匆匆回去指挥着西跨院里的婆子装起行李来。

    徐妈妈在院子里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韩璎单手支颐坐在妆台一侧,笑盈盈瞅着许立洋端坐在镜台前上妆。

    许立洋先凝视着韩璎瞧了一会儿,然后便打开自己的包袱忙碌了起来。

    一刻钟之后,许立洋就由一个清秀少年变成了韩璎的模样。

    韩璎一边笑,一边命洗春拿了两套一模一样的崭新衣裙过来,把其中一套拣出来给了许立洋。

    润秋按照姑娘的吩咐,笑着又拿了一套自己未曾挨身的新衣也给了许立洋。

    许立洋自去西暗间换衣服了。

    韩璎很快便换好了新衣裙,对镜理了理妆容便出了卧室,却发现穿着丫鬟服饰的自己从西暗间走了出来。

    她愣了愣神,这才想起是许立洋,不由又是莞尔。

    许立洋不知在脸上怎么动了动,很快就变得鼻子大大的,瞧着有些陌生了。

    他利落地屈膝向韩璎行了个礼,声音清脆:“姑娘,奴婢先上车去了!”

    韩璎掩口而笑:“去吧去吧!”

    许立洋拎着一个大包袱退了下去。

    方氏拉着韩玲跪在庆寿堂正堂的地毡上,手里拿着帕子一边拭泪一边哭诉:“……都怪儿媳管教不严,以致令阿珮犯下大错,如今阿琰有母亲您主持得了个好女婿,可叹我的阿玲,可怜的阿玲,她若嫁不出去那可怎么办啊!”

    她用帕子捂住脸放声大哭。

    韩玲屈辱地跪在她的一侧,脸色苍白,嘴唇也没有一丝血色。

    太夫人情知方氏素来不关心韩玲死活,不明白二儿媳这番做张做智究竟图了什么,有些不耐,吩咐梅香荷香:“还不把二夫人和四姑娘给搀扶起来!”

    梅香荷香走上前正要搀扶方氏,方氏这才说明了来意:“母亲,儿媳妇试了好几次了,韩玲的亲事在汴京实在是已经无法成就了!”

    她拭了拭眼泪,又道:“大哥大嫂身在辽州,军中自有大好男儿,儿媳腆着脸拜托大哥大嫂为韩玲选一个佳婿!”

    说罢这段话,方氏泪如泉涌抱住了身体僵直的韩玲:“我的四姑娘哟!”

    太夫人最怕麻烦自己,从不介意麻烦别人,她懒得多想,便挥了挥手道:“这件事我答应了!”

    又吩咐方氏:“阿璎就要出发了,让阿玲也赶紧去收拾行李!”

    方氏破涕为笑:“母亲,儿媳已让阿玲收拾好了!”

    太夫人:“……”

    方氏泪水纵横流过的脸上现出一抹深情来:“儿媳也是一番慈母之心,生怕耽误了阿玲一生……”

    刚到庆寿堂门口,韩璎就听到里面传来方氏的哭泣声,不由放缓了脚步,只是负责掀帘的婆子已经掀开了帘子,她只得走了进去。

    进去后,见到方氏流着泪跪在地毡上,一旁跪的是韩玲,韩璎不禁一愣。

    韩玲扭头看向姐姐,给她使了个眼色,又缓缓地摇了摇头。她不愿意成为嫡母的工具,去坑害二姐姐。

    韩璎发现了韩玲的异常,心里忖度着向祖母屈膝行礼告辞。

    太夫人笑微微道:“阿璎,祖母把阿玲托付给你爹娘了,让她跟你一起去辽州吧!”

    虽然有些心理准备了,韩璎闻言还是一惊,脸上虽然依旧平静,可是心中很是矛盾。

    方氏此时让韩玲跟着去辽州,自然是起了什么坏心思,她一定得防着。

    她如果不让韩玲跟着过去的话,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早晚会被方氏毁了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同意韩玲跟着去,然后伺机和韩玲交心,弄清楚韩玲的目的和顾忌,令韩玲反为己用。

    她抬眼看向太夫人,刚要开口再试探一下,太夫人以为她要拒绝,蹙眉道:“又不是托付给你,是托付给我的长子长媳!”

    韩璎早知祖母这个年纪正好是更年期,见她性格如此执拗霸道,便不欲硬碰硬,免得自己也走不了,略想了想,道:“我的马车已经候在那里了……”

    方氏已经起身了,正在丫鬟的侍候下用热水洗脸,闻言便道:“四姑娘的行李已经收拾好了!”

    韩璎:“……”

    她看向立在一边一言不发的韩玲:“妹妹,请随我走吧!”

    韩玲抬眼看着她,眼中满是羞愧:“二姐姐……”

    韩璎牵了牵唇角:“走吧!”

    一刻钟之后,唐大福戴着眼纱骑着马引着四辆青绸清油车出了怀恩侯府,转而往东而去。

    进入西四街之后,人流车流熙熙攘攘,不知不觉怀恩侯府车队的旁边就出现了几辆一模一样的蓝绸清油车,只是在经过第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怀恩侯府的马车径直拐向北边,而那几辆马车往西而去。

    崔府负责监视的小厮方才还觉得眼花缭乱,如今见依旧有四辆蓝绸清油车往北而去,便放下心来,命人去向候在黄河渡口的五公子传信,自己骑着马继续跟踪怀恩侯府那四辆蓝绸清油车。

    马车内密封很严,蓝绸窗帘把车内和车外隔成了两个世界。

    虽然韩玲不一定能发现什么,可是韩璎打定主意不让韩玲发现外面的情形,因此温柔地劝诫韩玲:“四妹妹,先睡一会儿吧!”

    韩玲脸上现出挣扎之色,嘴唇颤抖了好几下:“姐姐,母亲她……”

    韩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这件事等咱们晚上歇下再讲,现在你先躺在倒座上歇一会儿!”

    韩玲最后还是听话地在倒座上侧身背对着韩璎躺了下去。

    在她闭上眼睛的同时,一滴眼泪顺着她的鼻翼淌了下来。

    韩璎接过洗春递过来的薄被,轻轻盖在了韩玲身上。

    城西几十里外的朱仙镇运河码头,几十艘大船密密麻麻泊在运河河岸边,写着“辽河河道总督陈”七个大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泊在大船中间的座船舱房内静悄悄的,傅榭与陈曦正立在那里对着船壁上挂的一副东方大陆地图研究着。

    傍晚时分的黄河渡口,金色夕阳照在河边的沙地和茂密的白杨林上,如一幅金色的巨型画卷。

    一川黄河奔泻而下,发出巨大的轰轰涛声,在经过急弯后速度变缓,而汴京往辽州去必须要经过的渡口就在这里,渡口两端各有四个万斤铜牛蹲守浮桥两边挽着铁索,一架浮桥横跨南北。

    在轰轰涛声中,身着深蓝骑装的崔淇带着一群家丁藏在了南岸的白杨林里,等待着怀恩侯府的马车到来。

    从江南春回家之后,崔淇就发现自己“病”了——那些通房丫鬟勾引他,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可是他只要想到韩府那位甜蜜蜜的小美人,便会兴勃勃……

    “绝食”了两日之后,崔淇终于得到了母亲和姑姑的支持。他要把韩璎神不知鬼不觉地劫走,然后养在宰相府的深宅大院里……

    ☆、第44章

    马车出城之后,韩玲再也躺不下去了,她掀开薄薄的锦被坐了起来,一双红肿的眼睛看向对面正在闭目养神的韩璎。

    金色的夕阳被蓝绸帘子隔绝在外面,马车里光线渐渐暗了下来,可是韩璎的脸却依旧白瓷般柔嫩洁白,浓密有致的眉,纤长的睫,挺秀的鼻,嫣红的唇……她的五官单分开来,其实并不是最美的,可是凑在一起却那样的美丽清艳……

    这样美的姐姐,即使是韩玲也不忍心看着她受到玷污……

    韩玲咬了咬嘴唇,道:“姐姐,母亲她……”

    韩璎睁开了眼睛,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平静地望着韩玲。

    韩玲鼓足勇气道:“二姐姐,母亲说让我紧跟着你,还特地交代,说就算路上出了意外,也要我一直跟着你……”

    “姐姐你这么美,”她又习惯性地咬了咬下唇,觉得自己妄自揣测母亲,实在是大逆不道,“我觉得母亲怕是知道在路上你会发生什么意外,要不,咱们让家人先停下马车……”

    韩璎略加思索就明白了方氏的用意——崔府若是真的半路劫了她去,方氏想要趁机来个抢一送一,把韩玲也给搭进去。韩玲姿容也算不错,最妙的是她的姨娘还在方氏手中捏着,方氏可以借韩玲来获得更多的东西……

    想

    到这里,韩璎伸手握住了韩玲有些冰凉的手,嫣然一笑,待韩玲放松了一旦,这才柔声道:“四妹妹,我早有准备,你不用担心。”她怕提前和韩玲说了真实情况,

    韩玲也许会想办法给方氏报信,因此一直等到出了城,算着距离朱仙镇不远了,而韩玲也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了,这才说出真相让韩玲放心。

    韩玲瞪圆了眼睛:“……真的?”

    韩璎眯着眼甜蜜地笑:“真的!”

    她把蓝绸窗帘拉开了一条缝往外看了看:“前面不远就是朱仙镇的运河码头了!”傅榭和她约好在这里会面。

    幸好姐姐早有准备!韩玲提了半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松了下去,却发现脸颊凉凉的,原来不知不觉又流泪了。

    夕阳越来越黯淡,余晖中绸带似的绵延蜿蜒的官道上,一个管家打扮的人和三个褐衣家丁骑着马护着四辆蓝绸清油车渐渐而来。

    在黄河激流的轰轰涛声中,由远而近的凌乱马蹄声几乎细不可闻。伏在路边草丛里的崔府家丁见一切都和提前描述的情况相同,便以手指撮口发出了一声乌鸦叫。

    隐身于树林的崔淇听到这声嘶鸣,心神激荡,当即把自己带来的几百家丁分成两拨:“林鹄带人从南包抄,林鹊带人从北堵截!”林鹄和林鹊是一对双胞胎,最近才在崔府家丁中脱颖而出,深受崔淇信任。

    被点名的林鹄和林鹊应了一声,带着各自的人提着朴刀骑着马冲了出去。

    褐衣家丁连带四辆蓝绸清油车都被崔府的家丁包围在了官道中央,为首的那位管家一脸惊慌地呵斥着,林鹄和林鹊带着崔府的家丁们有条不紊上前把他们都控制住,然后静等崔淇上前。

    崔淇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大步上前。

    林鹊和林鹄紧跟着他走到第一辆蓝绸清油车前。

    林鹊见公子脚步停下,马上上前拉开了门闩。

    马车里堆着几个崭新的箱笼,看大小里面也藏不住几个人。

    怀着类似收到礼物拆开包装的心情,崔淇继续走向第二个马车。

    里面依旧堆着几个箱笼。

    崔淇加快步伐走向第三辆马车,亲自拉开了门闩。

    一个美貌的少女缩在另一个穿着紫色绣花禙子的丫鬟的怀里,正在瑟瑟发抖。

    少女梳着回心髻,发髻上插戴着一支的金丝点翠蝴蝶钗,身上穿着衣袖窄小的绣兰花的月白长衣和胭脂红的百褶裙,双目盈盈容颜娇艳身段窈窕——不是韩璎又是谁?

    崔淇觉得那抱着韩璎的丑丫鬟实在碍眼,便抬起穿着皂靴的左脚蹬到了车上,探身进去把那丫鬟给拽了出来扔在了地上。

    美貌少女用只有她和崔淇能听到的声音哀求着:“不要!五公子不要!”

    崔淇闻到这娇弱清媚入骨之声,全身都要酥了,一把把软在车座上的小美人抱在怀里。

    温香软玉在怀,心神激荡不已,他顿时有了一个主意,当即吩咐林鹊林鹄:“走!”

    一群人骑着马呼啸而去。

    留下的青衣管家装模作样带着其余三个家丁追了一段距离,嘴里喊着:“把我们姑娘留下来!”

    待崔府的人不见影踪了,青衣管家指挥着车夫和家丁把那个丫鬟安置进马车里,掉转马头往汴京方向而去。

    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便消失在暮霭之中。

    “把马车赶到白杨林里,你们在树林边吃酒,半个时辰后再过来!”崔淇抱着怀里犹在挣扎的小美人下了马,进了预先放在树林里的马车。

    林鹊和林鹄忍住笑,指挥着家丁往树林边去了

    刚在树林边缘的沙地上坐下,众家丁还没来得及摆开酒肉,就发现树林中传来一声尖叫,听着像是公子的声音,便齐齐提着朴刀站起身来,纷纷看向为首的林鹊林鹄。

    林鹊林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是都不能决断那声尖叫到底是小美人发出的还是公子发出的。

    林鹄比较稳妥,迟疑道:“哥,咱们还是去看看吧!”

    林鹊还没说话,只见马车中蹿出了一个月白色的影子,在暮色中大声哭泣着向黄河奔去。

    林鹄在心里数到二十,确定追不上了个月白色的影子了,这才道:“哥,我去追韩姑娘,你去看公子!”

    随着“噗通”一声,月白色的纤细影子落入黄河的滚滚激流之中,沉浮几下之后便不见影踪了。

    林鹄带着人看着翻腾着溅起白浊浪花的河流,愣了半晌方道:“去瞧瞧公子去!”

    林鹊正在马车里检查,见林鹄进来,便道:“公子晕过去了。下面受伤了。”

    林鹄心里一顿,探头瞧了瞧道:“小鸡儿还在么?”

    “在,”林鹊帮崔淇掩上了白纱裤,“就是被金钗刺了个对穿!”

    林鹄:“大哥,我们怎么办?走么?”

    林鹊拉下了崔淇的袍襟:“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听说晋州玉山有人占山为王,咱们投奔去吧!”

    林鹄想了想,道:“好。”

    又道:“我去劝说兄弟们!”渡了黄河就进入晋州,如果一夜疾行,明日就能赶到玉山。到时候在玉山入伙,一边刺探匪情,一边静候公子剿匪,倒也便宜。

    一刻钟之后,家丁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崔淇通过林鹄林鹊在外面雇的人,一部分是崔府的家生子。

    家生子都情愿留下来救助公子,林鹊和林鹄便带着自己的人骑着马渡河而去。

    剩下的家生子们凄凄惨惨赶着马车回汴京去了。

    舱房里的光线越来越暗。

    陈曦回到椅子上坐了下来,端起碧瓷茶壶,拿了两个洁净茶盏斟满,开口问依旧盯着地图的傅榭:“明日凌晨祭天?”

    傅榭“嗯”了一声。

    陈曦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凝神思索,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听说贤弟这两日都在招兵买马,不知成果如何?”

    傅榭难得的老实:“士兵十万,马匹六万。”陈曦负责他的军备,傅榭不打算瞒着陈曦。

    陈曦:“……”傅榭的意思是要他负责筹措四万军马?

    傅榭朝着陈曦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心中默默筹划着。

    他今日头戴皂纱折上巾,身上穿着韩璎为他做的白罗中单和银纹玄缎圆领长袍,腰围黑玉腰带,整个人高挑秀雅如临风玉树。

    在陈曦对面的长椅上坐下之后,傅榭端起面前的茶盏一饮而尽,铁观音沉香凝韵的后味在蔓延在他的口中,令他的心愈发沉静。

    陈曦漂亮的脸肃然起来——傅榭一向狡诈小心,这是他第一次饮用陈曦这边的茶水,这小小的细节却意味着一向内敛的傅榭的示好。

    傅榭放下茶盏,清冷的凤眼看向陈曦:“我只要两万辽马。其余我可以以战养战。”

    陈曦:“……”

    傅榭凤眼微挑,面容清冷,一瞬不瞬看着陈曦,等着看陈曦合作的诚意。

    陈曦垂下眼帘,片刻后抬眼看向傅榭:“好!”为了我的家族,为了这个千疮百孔的大周,我愿意代表整个汴京陈氏,与隐然已成辽梁集团代表的你站在一起,共同谋划这天下。

    然后,一决雌雄。

    傅榭凤眼冷峻,薄唇微抿。他要的就是一步步把陈氏拉进辽梁集团同崔成珍的争斗,让陈氏越陷越深,无法回头。

    缔结下新的盟约之后,傅榭不再搭理满怀心事的陈曦,披上深蓝缎子斗篷戴上兜帽快步出了舱房去迎接韩璎。

    看到傅靖带着人迎上了韩璎的马车,立在甲板上的傅榭凤眼不由变得春风般柔软起来,方才的冷峻不见影踪——淘气包阿璎就要来了!

    ☆、第45章

    陈曦走到了傅榭身侧,看向码头方向,心中欢喜脸上含笑,轻轻道:“这下子你可是得罪了崔成珍崔宰相。”他已经猜到了傅榭的整个行动。

    傅榭淡淡道:“原本就是政敌,何谈得罪?”辽梁集团和崔成珍一直都是政敌,虽然表面联以婚姻和睦得很,可是实际上早就各自磨刀霍霍只等一个契机罢了。他想救他的阿璎,顺便逼爹爹和崔成珍一派撕破脸,和同是崔氏敌人的陈氏家族进行联合。

    落日余晖斜照在运河边的码头上,周围负责警戒的傅军士兵和陈军士兵手中长枪的利刃也被余晖镀上了一层金光。

    在运河河水的澎湃声中,四辆马车在码头停了下来。

    真的到了码头,韩璎倒是不敢再撩开窗帘往外看了——她怕傅榭又逮住她拍她的屁股——老老实实端坐在马车里,等着车门被打开。

    韩璎虽然做出端庄的闺秀之态,韩玲却有些紧张,开始问个不停:“二姐姐,咱们坐船去辽州么?”

    韩璎略一思索:“中间一定会改换陆路。”大周并未修成贯穿全国各大水系的运河系统,从汴京往辽州只能乘船在运河上向东行驶一段路程,到了冀州码头下船,改换陆路继续往北。比起渡过黄河浮桥的陆路,实际上是绕路了。

    韩玲继续问道:“二姐姐,赶到辽州需要多长时间呢?”

    韩璎正要在心里计算一番,车门被拉开了,跟着马车的“唐大福”同傅靖一起笑吟吟立在车门外。

    傅安扮成的的“唐大福”

    一脸恭谨行了个礼:“姑娘,奴才叫小鹞子过来,您向他交代几句话吧!”小鹞子是傅榭安排在怀恩侯府的人,却也是二夫人方氏的亲信,这次又被方氏派了跟车送行。


如果您喜欢,请把《妖后养成史》,方便以后阅读妖后养成史第1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妖后养成史第11章并对妖后养成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