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全息投影正旋转着图书馆的曲面模型。
梁玉在控制台前揉着太阳穴,屏幕上的红色警示框格外刺眼。
"抗侧移系数不达标?
"汪小文凑近观察模型,新获得的建筑概念知识自动在脑中构建三维受力分析。
他指向东北角的弧形承重墙:"这里的曲率半径超过规范值了。
"正在调试参数的研究生张昊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我们今早刚发现这个问题。
"他指着结构计算软件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条目,"按GB50010要求,这种异形柱的曲率半径不能超过...""不能超过其截面高度的6倍。
"汪小文自然地接话,眼前浮现出系统灌输的规范条文,"这个弧形墙截面高度2.1米,允许最大曲率半径12.6米,但你们做到了13.2米。
"梁玉的咖啡杯停在半空,她快速调出BIM模型数据:"确实是13.2米,这是为了配合外部曲面造型。
小文你对规范这么熟悉?
""最近在研究异形柱构造。
"汪小文掩饰地推了推眼镜,系统界面在他视网膜上闪烁,显示着刚刚触发的支线任务结构隐患修正。
他绕着全息模型走了半圈,突然停在西南角:"其实可以在不改变外立面的前提下,通过内部构造柱调整受力体系。
"实验室突然响起建材样品落地的声音。
抱着铝板进来的李教授愣在门口:"现在的学生都这么厉害了?
"他放下样品走近模型,"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可以在这里增加暗柱。
"汪小文的手穿透全息投影,在弧形墙内侧划出辅助线,"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截面做成交错齿状,这样既能满足造型需求,又能通过钢骨分担侧向力。
"张昊己经调出结构计算软件,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输入截面参数...设定钢材强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