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库的低温白雾中,方宁微的睫毛凝满冰晶。
她踩碎地板上某个玻璃安瓿瓶,1947年的生产批号在荧光中显现出克格勃的鹰徽标志。
上千个冷冻舱排列成基因螺旋结构,每个舱内都沉睡着不同年龄的周济洋:穿中山装的青年正在书写微分方程,泛黄的稿纸上是计算时空曲率的算式;戴防毒面具的少年在组装枪械,零件上刻着"1978-α"的编号;最角落的胚胎标本悬浮在绿色液体中,脐带连接着微型核反应堆。
"欢迎来到时间坟场。
"机械合成的女声从头顶传来,方宁微颈后的芯片突然灼痛,灼烧痕迹显露出"观测者100"的条形码。
穹顶投影出母亲的全息影像,她穿着1983年款的实验服,胸牌上"方绫——时空稳态科科长"的字样正在渗血。
影像背后的电子钟永远定格在1月15日03:15,秒针的每次跳动都引发冷冻舱的共振。
冷冻舱群开始顺时针旋转,舱体表面的冰霜汇聚成全息影像:1975年的周济洋原型体在手术台上睁开琥珀色瞳孔,他的首句话"宁微在哪里"引发实验室的量子风暴;1999年的克隆体在陨石雨中用身体护住某个培养舱,挡住的正是刻着"方宁微01号"的标签;最新款舱体内,满脸刀疤的周济洋正在用血书写警告,玻璃内侧的血液检测显示含有月球尘埃成分。
方宁微的掌心渗出鳞片状组织,基因编辑枪的副作用使她的指纹变成蛇类腹鳞结构。
她砸开编号1983-γ的冷冻舱,中年周济洋的作战服内袋掉出本皮革日记。
翻开泛黄的纸页,1978年3月15日的记录令人窒息:"今天是宁微的诞生日,我在七个时间线同时启动克隆程序,必须赶在时空监察者发现前完成量子纠缠。
"夹页里掉落的老照片上,少年周济洋正抱着婴儿时期的她站在核反应堆前。
警报声撕裂寂静,所有冷冻舱突然渗出蓝色血液,在地面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