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们来到了村子的学堂。
学堂里,一位老先生正在给孩子们讲学,讲的是《诗经》。
沈砚书忍不住停下脚步,听了一会儿。
老先生讲得虽然认真,但有些地方的解读却让沈砚书觉得有些牵强。
他忍不住小声嘀咕:“这解释不太对啊。”
没想到,他的声音虽然小,却还是被老先生听到了。
老先生皱着眉头,看向沈砚书:“这位公子,你有何高见?”
沈砚书知道自己失言了,不过既然被发现了,他也不打算退缩。
他恭敬地向老先生行了个礼,说道:“在下冒昧,只是觉得先生对这几句诗的解读,和我所理解的有些不同。”
老先生来了兴趣:“哦?
那你且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沈砚书便将自己在现代所学的关于《诗经》的解读娓娓道来,他不仅讲解了诗句的字面意思,还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分析了诗歌所表达的深层情感。
他的讲解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老先生听后,先是一愣,随后抚须大笑:“妙啊妙啊!
公子的见解独特,让老夫受益匪浅。
不知公子师从何处?”
沈砚书一时语塞,总不能说自己是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学来的吧。
他灵机一动,说道:“在下自幼跟随一位隐居的先生学习,先生学识渊博,不拘泥于传统,所以教给我的知识也和常人不同。”
老先生连连点头,对沈砚书越发欣赏。
他邀请沈砚书到学堂里,给孩子们继续讲学。
沈砚书推辞不过,只好答应。
站在讲台上,沈砚书看着台下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感觉。
他开始给孩子们讲起了现代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知识,比如历史上的奇闻轶事、科学小常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