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往叶老太太怀里钻了钻,一旁的沈锦朝见妹妹撒娇,自己也不甘示弱,过来抱着叶老太太的手道:“姥姥,我也可想你了!你寄给我们的红豆做成红豆饼最好吃。”
沈锦朝完全不辱自己吃货之名,一句话把叶老太太逗得见牙不见眼。
“好、好,你喜欢吃,以后姥姥多给你寄,快点把外套脱下来,去吃晚饭,这么晚才到这里,已经饿坏了吧。”
老人一高兴,就忍不住絮絮叨叨起来。
沈锦朝边脱衣服边说:“妈妈一早就猜到肯定要在车上坐很久,我们都带了吃的,不过我没敢吃太饱。”
叶书韫插嘴:“韫韫饿了,今天要吃两碗饭!”
“行,那我们去吃饭。”
在来之前,叶士兰事先叮嘱过,他们要很晚才到,不必等他们一起吃饭。
傍晚,叶老太太就先带着孩子们先用了餐。
坐上饭桌,书韫和锦朝挨着妈妈身边坐下,两人一言不发地埋头用餐。叶老太太看着叶书韫认真吃饭的模样,忍不住勾了勾唇。
她还记得,小丫头刚被接回来时,坐上桌子根本不敢主动去夹菜。
都是大人给她夹了什么就吃什么,碗里有一块肉都要看看家里人脸色才敢吃。
但是现在的书韫完全不一样了,人开朗了不说,也没有曾经唯唯诺诺的样子,当初让叶士兰把她带走,或许就是最好的决定。
用了晚饭,叶士兰把自己带来的礼物分给几个孩子。
送给叶知知的是一件贴身小棉袄,给叶元生的是帽子手套,而叶炳生的和两个弟弟妹妹的不一样,是一支钢笔。
发礼物的时候,她才注意到叶炳生不见人影,“炳生呢?刚才忙着吃饭,才发现他人不在。”
提到这个儿子,叶士刚就头疼,“那年带他去你们那里回来后,那臭小子是铁了心要做老师,我和你嫂子让他在城里的高中又读了一年,前段时间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偏偏要下乡,说去乡下教孩子们读书。炳生那犟脾气你也知道,我和你嫂子根本就劝不住,只能让他去了。”
现在取消了高考,不能通过高考去读师范学校,叶炳生想做老师,显然要比以前难了。
叶士兰也没想到他会有这种勇气下乡。
下乡的知青都眼巴巴地盼着回来,这臭小子居然还不走寻常路。
拿着手里的钢笔,叶士兰把它交给叶士刚,说:“炳生这脾气犟,只要他不是去干坏事,你们也不要一直和他对着干,把道理讲清楚了,他现在年纪不小,是知道好歹的。这支钢笔回头你们帮我拿给炳生,就说他要是真的想当老师了,再苦再难都要坚持下去。”
周娥却道:“话是这样说,但炳生才有多少岁?他能知道什么好歹?我们苦口婆心地劝他,还不是为了他好。”
“嫂子,其实孩子不管多少岁,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炳生今年快十七了吧?这个年纪的孩子,是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有时候和他们多交流一下,反而更容易解决问题。”
“哎,不说这个了,”叶士刚一脸无奈地挥挥手,“书韫和知知同年的,现在也上小学了吧,成绩怎么样?”
话题转移到叶书韫身上,周娥淡淡地瞅了那小丫头一眼,在心头冷笑一声。
从乡下来的小丫头片子,又是去岛上生活,成绩再好能好到哪里去?比得上知知吗?
恰好,叶士兰似乎没有当着大家的面谈论孩子成绩的打算,“书韫都不需要我们操心,比锦朝小时候乖多了。”
叶士刚理所当然道:“孩子的教育还是很重要的,耀武那边忙,你要多上心,从小培养起孩子的学习习惯。正好知知和她同一年,两姐妹有个比较,也督促她们进步。”
叶知知在班上成绩属于前列,还经常被老师夸聪明。
这次期末考试,一门一百,一门99,爸爸妈妈都高兴了很久。
在面对叶书韫时,难免有点得意,高傲地仰起脑袋等叶士兰夸。
却听小姑说:“成绩是他们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拿来让他们比,反而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压力。”
周娥一听,便肯定这是叶士兰怕叶书韫成绩不好找的借口,当年沈锦朝不爱学习时,他们也是闭口不提,她早看透了。
似乎终于找到了比叶士兰强的东西,周娥得意洋洋地说:“不说比不比,但总要有个目标。知知这次一科满分,一科九十九,书韫可以和知知学习一下,向知知看齐。”
被点名的叶书韫抬起头来,茫然地看看周娥,又看向叶知知。
周围静了几秒。
周娥还沉浸在闺女争气的得意中,就听沈锦朝一脸莫名地开口:“韫韫两科满分,为什么要向一科满分一科九十九的看齐啊?”
周娥的笑容霎时僵在了嘴角。
作者有话说:
大家端午节快乐呀~晚上六点还有一更
?
78、078
但周娥好歹也是个成年人,
被小孩儿噎了这么一句,很快就反应过来,“原来书韫现在成绩这么好啊?不知道岛上的考试和这边的比哪个要难一些,
我听老师们说这边的题目一直都不简单。”
沈锦朝理所当然道:“教材都不一样,
试卷难度不一样不是正常的吗?”
周娥:“……”
叶士兰很清楚自己这个嫂子的为人。
大抵是嫁到叶家以后,
生活骤然变好,
虚荣心便膨胀起来,凡事都想压别人一头。所以和大院里那个其实没什么坏心,
却喜欢泼人冷水的伍婶子合不来。
刚才她信誓旦旦地展示叶知知的成绩,恐怕也是在心里觉得书韫不如叶知知,
才故意这样说,
便随着沈锦朝说去了。
周娥被这两句怼得回不了话,尴尬地坐在原处,
忍不住往沈锦朝脸上瞅去。
对一个人有意见的时候,哪怕是个小帅哥,怎么看她都觉得不顺眼。
叶老太太才懒得管周娥在那里冒酸气,笑眯眯地揉了一下叶书韫的脑袋,“我们韫韫现在都这么厉害了啊?”
小孩子总是喜欢被夸的。
叶书韫羞赧地挠了挠后脑勺,笑容娇憨,
“老师说,
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做作业就可以考得很好的。韫韫上课都很认真的。”
叶老太太笑得更开心了,
“好、好,
韫韫以后要更认真上课,
考好了姥姥给你寄好吃的。”
沈锦朝突然插话:“姥姥,还有我,
我也认真听课了。这次考试,
我都考了九十多分呢!”
以前沈锦朝是出了名的混世小魔王,
叶士兰送他去上学唯一期待就是不闯祸,这小家伙能考这么好完全就是意外之喜,叶老太太咯咯地笑了两声:“你臭小子,以前都不学习,现在知道要认真了?”
“考好了妈会做好吃的东西。”
“就知道好吃的,”叶老太太说着,从包里掏出两个小红包,递给沈家兄妹俩,“来,考试考好了姥姥都有奖励,之前知知的已经拿到了,这个是给你们的。”
沈锦朝和叶书韫看了一眼叶士兰,见妈妈点头,笑盈盈地把红包接过,“谢谢姥姥。”然后凑到妹妹那儿一看,“你有多少钱?”
“哇,我有五毛诶,你的呢?”叶书韫小声说。
“我也是五毛,我们悄悄存起来,到时候我带你去买麻花。”
有一笔意外之财,两个小家伙一边咬耳朵,一边把红包放进兜里收好。
周娥看到二人乐呵呵的模样,心里越想越不忿,忍不住开口道:“知知考完试都只得了两毛钱,你姥姥这一次可给了你们不少,可别以后让你们姥姥丢脸。”
叶老太太心头正高兴着呢,偏偏周娥这个时候要跳出来吸引仇恨值,语气中难免带了些埋怨,“韫韫和锦朝难得来一次,平时我给元生和知知的那些,又怎么算呢?小孩子想岔了你都要多解释两句,怎么还带头说这些?”
“好了妈,我嫂子只是心直口快,说着玩的。孩子们成绩的事我们在这里说来说去,他们自己不上心也是假的,就别说这么多反而伤和气了。”
叶士兰笑了笑,轻而易举地把这个话题给揭过去。
用完晚饭后,时间便已经不早了。
叶家的客房事先收拾了出来,沈锦朝现在长大了,不适合和妈妈还有妹妹住一间屋子,就和叶元生住一张床。
泉城冬天的气温要比莱州岛低很多,叶老太太在屋里寻了条毯子给叶士兰母女送过去。刚进屋,就被叶士兰赶紧拽了过去,关上门悄声道:“我嫂子他们睡了吗?”
“还没有呢,我看她今天不太高兴,估计要在床上气大半宿。”
叶士兰捂着嘴笑了笑,接过叶老太太拿来的毯子,和母亲走到床边坐下,说:“妈,以后我嫂子不管说我们什么,你就随她去了,别和她杠,省得她以后对你有什么想法。”
“要平时我也懒得和她说,但是你看她今天说的那都是什么。韫韫考得好,她就说题目简单,我包红包多了几毛钱,她都要和我计较。”叶老太太叹气,“以前就知道她眼皮子浅,拎不清,再过几年,就当奶奶的人了,还越活越回去,几毛钱都能让她记挂着。”
“我嫂子就这脾气,反正在她面前我也没吃过亏,你当看不见就成。”
“哎,知道了,听你的就是。”
叶老太太再次叹了口气。
叶书韫刚脱了衣服,打算钻进被窝里,结果一见老太太满脸愁绪的样子,在床上翻了一个骨碌,凑到姥姥脸前问:“姥姥,你怎么了?是不是谁惹你不开心呀?”
小姑娘皮肤白嫩,面颊上泛着两抹红晕,黝黑的双眸提溜提溜的转着。
还记得,她刚被接回家的时候,又瘦又小,才四岁多,两颊都被饿得有些凹陷下去。不过被叶士兰接过去两年,就生得这么漂亮,小脸上还长了不少肉。
叶老太太心头没由来地舒服了不少。
朝叶书韫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姥姥看到你就开心了!”
叶书韫笑起来,“我看到姥姥也开心!”
老太太咯咯笑了两声,对叶士兰说:“依我看,以后要是你们把韫韫教好了,你嫂子还有气的地方。”
叶士兰也忍不住弯了弯唇角,“甭管她气不气,这次我们来,其实还有个事。”
“什么啊?”
“耀武调去东海舰队两年多了,上次我哥他们去莱州岛你也没一起,先前我和耀武就在想,把你接去莱州岛住一段时间。”
“我一把老骨头,还跑过去麻烦你们作甚?”
“妈您这样说是把我耀武当什么人了,”叶士兰道,“趁现在你身体还硬朗,正是该多出去走走的时候,而且自从我嫁给耀武,就没和你一起过个年,其他的不说,你问韫韫,想不想让你过去住。”
叶书韫感觉到妈妈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连忙点了两下脑袋,“姥姥,今年你和我们去过年吧!”
“是啊,到时候你就和我们一起去莱州岛,住一段时间想回来,再回来也行啊。”
叫叶老太太去莱州岛并非叶士兰一时兴起。
先前沈母寄信给他们说席老太太的情况后,她就和沈耀武商量过了。老人们年纪大了,还都是抗战那个艰苦时期过来的,年轻的时候没有享过什么福。
现在他们当儿女的还算是有点出息,多的做不到,至少也要多陪陪老人。
而且叶老太太还没去过莱州岛,便打算抽个时间接老太太上岛玩一玩。只是还没有和沈耀武敲定好时间,席老太太那边出事,这回叶士兰去奔丧,守夜的时候难免也会多想些,当即决定这次回去就接老太太去莱州岛住。
有闺女劝,外孙女撒娇,叶老太太哪里抵挡得住这样的攻势?
没好气地冲两人笑笑,“知道了知道了,回头和你们一起去住几天,不过明天要和你哥你嫂说一声,我要是不在家,元生和知知也得有人照顾。”
“行,回头我给他们说。”
***
翌日一早。
在吃早餐时,叶士兰就给叶士刚夫妻讲了昨天和叶老太太商量的事。
虽说一直以来的习俗都是老人跟着家里儿子过年,但叶士兰离得远,还有心特地接老太太去过年,叶老太太自己本人都愿意,他们夫妻二人自是没有做恶人的道理。
叶老太太决定跟着他们一起去莱州岛后,叶士兰就打算去百货大楼准备点东西,到时候好出发。
泉城昨夜下了一天的大雪。
一宿过去,整个城市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午休醒来,叶士兰叮嘱两个孩子穿上衣服,和周娥、叶老太太一起带着孩子去逛百货商场。
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脚踩下去就嘎吱嘎吱响。
沈锦朝自从出生就是住在海边,鲜少见到这么大的雪。在雪地上,恨不得就像一只撒欢的野马,跑得开心极了。
所以到百货商场后,他不但不冷,还出了一身的汗。
叶士兰今天来主要是想买点在路上用的东西,不过身边跟了孩子,就给叶元生两兄妹买了点玩具。
除此之外,还特地给叶老太太买了个收音机。
去付钱的时候,周娥听售货员说总共69块,眼皮都跳了两下。谁知,叶士兰眼睛眨都不眨,直接掏了七十块钱让人退。
要知道,在厂子里,七十块钱抵一个三级工三个月的工资了!
叶士兰这说买居然就买!
周娥调整了一晚上的心情,在看到叶士兰这么大手大脚后,又再次郁闷了起来。
叶士刚是厂长,一个月工资有百来块钱,厂里待遇好,到手的肉票油票都要比别人的多一点。但他们一家六口人,炳生下乡后每个月都要寄钱过去,元生还是个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小子。
一个月下来手里虽然松活,但也做不到像叶士兰这样眼睛眨也不眨就买收音机的程度。
当年她把叶书韫送给叶士兰家,看样子还真是便宜那个丫头了。
从百货大楼回去后,叶家一家人正好碰见家属院的职工家属们在扫雪。
叶士兰嫁出去很少回来,这一现身,以前经常见面的那些邻居都放下手里的铲子和她打招呼。
尤其是离得近的伍婶子,先把叶士兰从头到尾打量一通后,又注意到她身边的俩孩子。
沈锦朝皮肤有些黑,但长得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小帅哥,他身边的小姑娘围了个红围巾,脸蛋又圆又白,伍婶子仔细打量了两眼,方才认出来:“哎哟,这个是小书韫吧。”
叶书韫记性好,离开泉城两年还对这些婶婶奶奶们有印象,对着她们甜甜一笑,“伍婶婶好。”
当初叶厂长把亲生闺女接回来的事在大院可是轰动一时,后来大家虽然听说那闺女不是叶厂长亲生的,被送去了叶士兰家,但对叶书韫都还有印象。
一个接一个地挤上来看。
“真的是小书韫呐,你看这小脸嫩得,多好看啊。”
“就是就是,当年我就觉得这小家伙长得喜庆,你们看,现在胖起来了,跟年画上那福娃似的。”
“小书韫,我是住隔壁的王婶婶,你还记得我不呀?”
……
一时间,旁边围上来一群热情邻居,叶书韫对着几个熟悉的面容,婶婶、奶奶地叫过去,惹得大伙笑声连连。
叶知知看着叶书韫,平日里那些对她和颜悦色的婶婶们把她簇拥在中间,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平衡。
以前小姑想要接她去海岛的时候,妈妈说海岛上生活很苦,舍不得她过去,可是为什么叶书韫过去后还长得越来越好看了?现在还有这么多婶婶围着她。
叶知知握紧拳头,在旁边看着一群人寒暄完离开。
伍婶子带着大伙继续去铲雪的时候,还悄悄给仇奶奶说:“我瞧书韫那丫头去士兰家以后,这日子好像比以前还过得好了。”
仇奶奶说:“士兰自己都是个会过日子的,难道还会苦了孩子不成。”
“可不是,不是亲生的,带的和亲生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