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宇宙可无法判定周恒的继承者,能不能像他一样承担起维度循环的职责。
因此,大宇宙多半不会轻易放周恒这种特殊存在离开,而是会不断增加他的权限,使他承担更多的有序职能。
当然事情都有两面性,大宇宙的眷顾并非是什么坏事,在大宇宙的支持下,周恒能做到很多自身能力之外的事情。
比如,他能从一个个体生命走到维度生命的高度,还有他的轮回维度也正在不断被大宇宙的循环注能。
事实上,大宇宙是不缺能量与物质的,对无限膨胀的祂而言,一个小小的轮回维度,随便倾斜一点资源便能使其快速成长。
但这种情况放到周恒身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即便周恒倾其所有也无法将一个维度培养壮大。
他只能打造出一个维度种子,等待维度种子在时间的滋养下慢慢成长。
可曾经只是个体生命与文明生命的周恒,并不了解自身权限的变动,也无法将大宇宙赋予的权限变现。
当他超越维度,进入大宇宙的维度循环之时,那些宇宙权限才真正发挥出了恐怖的价值。
在周恒初步建立好轮回维度,牵引物理、光子两个维度的能量之时,大宇宙的权限自动判定自已的熵减程序需要能量。
于是,海量的能量与物质,开始向周恒的轮回维度倾斜。
周恒感觉若不是自身承载力有极限,大宇宙顷刻间便能将他的轮回维度,铸造成堪比正常维度的体量。
“大宇宙,我该用什么来形容你的伟大,你的一次注能便让所谓的星际文明成为了笑话。
他们究其一生无法统合的星海,在你的注能下,竟然可以轻易诞生。”
一个星系对文明而言已经够大了,但一个星系对大宇宙而言却是渺小的。
或许这就是宇宙与生命的不同,伟大者循环无言,渺小者却总想以思想与武力驯服其他存在。
在大宇宙的注能下,周恒的轮回维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与能量的不断汇聚使轮回维度爆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刻,周恒甚至甚至生出了他是宇宙之子的错觉,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仿佛化作了大宇宙的呢喃之声向他送上祝福。
此时,文明层级的存在在周恒的感知中正在逐渐变得渺小,他正在进化为一个各种意义上的伟大存在。
突然升华的存在形态,使周恒都一段时间来适应,因为他之前的伟大只是相对的强大,而非到了现在这种能够随意泯灭文明的程度。
“光之战土们如果将光辉太初送入维度之外,光辉太初应该也能享有同样的待遇。
但光辉太初与光子维度牵扯太深,又没有其他维度的强力平衡,很难真正超越维度的束缚。”
“大宇宙的评判标准真是奇特,循环中的能量与物质或许对祂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祂的权限锚定大概率是熵减现象。”
从熵减现象来看,周恒的存在确实超越了普通文明与个体生命,即便那些强大的光之战土个体,也无法追逐他的高度。
毕竟,他的有序约束指向的不仅是多元文明,还有文明统属的生命物质与生命信息。
“需要即反馈,有序即成全,这份责任真是越来越重了。”
第398章
逻辑束缚,大道独行
大宇宙的权限是眷顾、是责任,也是束缚、是规则。
周恒在建立轮回维度的时刻,他的新维度便被贴上了熵减有序的标签,这将是轮回维度存在的意义与根源。
如果有天轮回维度违反了大宇宙的有序循环规则,那么轮回维度所包含的物质与能量必然会失序下坠。
大宇宙不会实时监管周恒的轮回维度,但祂会赋予轮回维度最本质的存在逻辑。
任何违反存在逻辑的行为,都会削弱轮回维度的存在性,相反符合存在逻辑的行为,也会加强轮回维度的存在性。
这使得轮回维度诞生的瞬间,便接入了大宇宙的熵增定律,其存在的意义也牢牢与宇宙循环绑定。
周恒这种维度生命是无法观测大宇宙全貌的,他看到的真实只是相对的真实,而非绝对的真实。
因此,周恒无法确定大宇宙如何看待内部突然出现的新维度,是锦上添花的可有可无,还是很有必要的重要存在。
但他能确定的是,大宇宙对内部的协调改变持支持态度,祂愿意引导更多的有序单位来承担熵减职能。
对于这种支持周恒是很感激的,但这种支持所化的责任与束缚也在逐步增加。
毕竟一个普通生命的无序化对大宇宙造不成什么影响,而一个维度生命的熵增化却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所以自这一刻起,大宇宙的规则也将真正显示出强制约束力,周恒的相对自由度反而会出现收缩现象。
不过,这些约束与责任并不会让周恒感到不适,因为他知道越身处高位越需要被约束,仅靠自我道德的管理,不可能维持宇宙逻辑的运转。
就像周恒现在是有序的存在,可无数年之后呐,或者他离开之后,新的继承者是否也能坚守有序。
事实上,大宇宙赋予的权限即是恩赐也是束缚,越靠近祂的生命、越接近超脱,越接近超脱者身上背负的责任也就越多。
这几乎是一个死循环,不靠近大宇宙根本没有超脱的希望,靠近大宇宙又会被限制超脱。
当周恒获得维度视野,接触到更多大宇宙的规则之后,他才真正明白超脱的困难程度。
此刻的周恒属于责任超重的存在,个体超脱对他而言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文明与维度的统合行为。
另外,光之战土所在的光辉文明也背负着不轻的责任,他们铸造的光辉太初只能成为新的维度生命,同样很难进行文明升维。
反倒是光之战土中的个体拥有更多的超脱希望,他们自身背负的责任相对有限。
当然超脱几率最大的就是普通生命了,他们身上的责任与职能极小,属于大宇宙可以轻易放行的单位。
“大宇宙的运行真是奇妙,普通生命难敌熵增、失序消散,升华单位自铸永恒、有序难脱。
真理可能并没有那么复杂,大宇宙的规律已经将一切阐述清楚了。
有序即逆熵、为秩序、侧束缚,无序即熵增、为扭曲、侧放纵。”
既然有序本就代表相对的束缚,那自然不可能轻易超脱了;同理既然无序为放纵,自然不可能完成生命约束,进而自铸永恒了。
周恒发现自已越接近超脱,也越发找不到超脱的方向,反而刚进入光子维度时,最明确超脱的道路。
或许这就是探索真理的代价吧,越探索越感觉自已无知,越道听途说越感觉自已博学。
“光之战土走的路并没有错,无论是个体超脱,还是光辉太初,都能实现他们的部分追求。
只是若他们有天成为真正的维度生命,也同样会苦恼吧,不见众生之悲、心安理得,即见众生之苦、如何视而不见。”
周恒知道过去各个维度中的生命都是这样生存的,智慧与心灵的凝聚见不到希望才是常态,得到救度的悲苦反而少见。
这种现象完美符合了大宇宙的熵增规律,一切的有序终会向无序过渡,一切的繁华终会向泯灭下坠。
因此,只有改写熵增无序现象,才能从本质上改变所有的文明路线与生命思维。
“初时我救赎自已,告诫自已守序;后来我救赎生命,被奉为神圣;其后救赎文明,来践行理念。
何时我能反馈整个大宇宙,我的救赎道路也就圆满了。
前路漫漫,这次我可能没有道友同行了,今与我自勉,日后当依理而行、秉心铭道。”
求道路上痛苦的事情有很多,但失去同道独自前行绝对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
因为那代表所做的事情将不会得到理解,所有的迷茫需要自已去面对,偶尔想要交流也找不到交流的对象。
至于想要借鉴他人的道路来获得一些灵感,更是会南辕北辙、平添杂念。
曾经周恒一路走来身边从不缺少同道,哪怕他成为文明意志后,光之战土所处的高度依然能指引他前进。
但现在他的道路与正常个体生命已经完全不同了,他的路终于走到了最后的分岔口,该告别同道、大道独行了。
“在最巅峰的时刻,遇到了最迷茫的未来;在最伟大的时刻,遭遇了最孤独的境遇。
无论何种生命总要面对一次自我考证,在这个时候他人皆是看客,本我才是铸造未来的唯一。
若生命抛下唯一的自证时刻,那么他的道也就无从谈起,所行所思不过是外道的延伸罢了。”
周恒没有经历过最初的心灵升华,他的原初源于未知的赐予,他的心灵虽然早已补全,但也缺少了一段重要的自证经历。
这段经历是绕不开的,他曾经没有面对,现在也需要面对。
只不过面对的形式不同了,曾经他要证的是心灵升华,现在他要走的本我超脱。
很显然,自证超脱远比心灵升华困难的多,但周恒并没有不满原初的赐予。
因为他知道若没有最初的未知赐予,他根本不可能走到现在的高度,那样的他多半会在劳作中走向终点,何来展望奇迹一说。
万幸一路走来,周恒依然保留着初心,有此初心方可追溯原初,最终的大道独行,不过是一次最初的已道求真罢了。
“相中性坠空灵,幻求真定凡重,维度跃迁现光辉,大道独行再自证。”
第399章
自我之序、宇宙之熵
责任对标的从不是能力,而是权力、权柄、权限。
这种责任对标方式看似不太合理,却是大宇宙赋予内部生命的自由选择权。
如一个生命非常强大,但他不想背负太多的责任,只想经营好自已的人生,这种基本诉求是可以被允许的。
因为大宇宙奉行的是有序熵减逻辑,强迫一个生命做他不认同的事情,并持续为他增加责任,是不符合大宇宙逻辑的。
大宇宙赋予权限,看的从不是生命是否强大,而是生命是否在有序熵减,还有其熵减范围是否在增加、熵减能力是否在上升。
因此,大宇宙各个维度中有不少力量微弱的存在,拥有宇宙权限;也有不少力量强大的生命,却没有宇宙权限。
周恒自身便是一个代表,他在进入光子维度前,自身的物质干涉力是无法与光之战土对抗的,但他的宇宙权限却远远高于个体光之战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时的周恒带领人类文明与文明下辖的生命物质,走上了逆熵有序的路线。
并且,周恒的有序现象并非某个阶段的产物,而是他持续的追求、理念的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周恒的权限自然逐步增长,大宇宙也将他定位为了正在快速成长的熵减单位。
大宇宙的权限看似对普通生命意义不大,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拥有宇宙权限的生命,本质上已经被大宇宙锚定为了逆熵单位,他们的生命形态也就获得了延续的资格。
这种资格的强弱,不仅关乎到了生命消亡时是自然消散,还是被送入信息类维度继续履行有序职能。
更关乎到了自身文明的存在价值与所处维度的重要性,所以每个生命都逃不开这种存在逻辑判定。
在这种判定逻辑下,如果大宇宙内部出现恶行无序体肆虐,或者与其他宇宙发生碰撞,被选定为战场的维度将由判定结果来决定。
再向下细分,被选定为战场维度中的各个文明,距离交战区的距离,也将由存在逻辑进行同等判定。
这样一来,一个文明中的无序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有序个体保护之下的,无序文明也依仗所处维度的有序度,才得以存在。
事实上,若非为了避免更多的有序单位受损,无序者在大宇宙内部的生存几率是非常低的。
大宇宙以负熵对抗熵增、以有序约束无序;无序者却隐于有序文明与维度生存,并引发新的无序化。
如此看来,整个大宇宙内部的生命波动,均是熵增熵减的延伸,所以生命天然追逐有序,罪恶属于无序倾斜。
看透了大宇宙对待生命的态度,便能从根本上发掘智慧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就能锁定大宇宙内部的升华路线。
只要追逐着升华路线前进,大宇宙的赐予必然会实时反馈,当获得宇宙权限之时,生命的极限自然也就被打破了。
在有序方面,周恒已经做的很好了,特别是他建立轮回维度,开启了有序体与无序体的筛选工作。
这相当于为大宇宙建立了一个过滤装置,能够精准有效的分解无序、保留有序,所以周恒的宇宙权限还在不断增加。
按这个速度增加下去,周恒在未来的某天确实有望追逐‘宇宙之子’等级的权限与眷顾。
但那时他的重要性也将变得无以复加,大宇宙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已的‘完整过滤体系’超脱离开。
因此,周恒这个相对永恒的存在,其实已经陷入了时间短缺阶段,他需要尽快自证大道,防止大宇宙的眷顾将他彻底锁定。
“生命啊,处于上升期时,总是缺少时间;进入平静期时,总是挥霍时间,坠入痛苦期时,反而认为时间过多。
其实时间的长短与流速从未变化,变化的是理念追求与生存环境,还有那份未来不明稍纵即逝的机会。”
周恒静静的注视着无数维度中的喜乐悲痛,他发现大宇宙中的智慧生命相对较少,但却滋生了最多的悲苦信息。
或许这就是拥有智慧的代价,无思不悲、苦自心生。
在智慧生命体会欢乐、欣喜、温暖等等正面信息时,悲苦、无奈、冰冷等负面信息也始终如影相随。
“智慧生命类似于简化的微型生物细胞宇宙,我们始终在进行有序与无序的斗争。
物质的熵增熵减铸造生命躯体,思维的有序无序构建生命意识。
原来想要达到完美的自我约束是如此艰难,原来升维便是掌控自我之序、超越宇宙之熵。”
大宇宙无疑是尊重自我升维者的,因为祂能从升维者身上,发现掌控‘熵’的方向。
如同人类无法完全掌控自身的细胞与物质粒子一般,大宇宙也无法完全掌控自已内部的熵增现象。
若大宇宙额能够完全掌控自已的一切,那么熵增熵减必然会达成完美的平衡,大宇宙的膨胀也将永远持续下去。
因此,对于主动提供控熵数据,进行控熵实验的个体,大宇宙没有理由拒绝。
这就给了周恒一条新的超脱路线,补全自我之序、掌控自我之序,必然要比背负着巨大的责任做减求空来的更稳妥一些。
并非说做减求空的方式不能完成超脱,理论上这种方法有实现的可能,不然光之战土们也不会进行个体超脱试验了。
但这种方法其实并不适合周恒,一是因为他不是正常的个体生命,他的强大来源于责任,抛弃责任后他的伟大也就没有了根基。
二是周恒并非为了超脱而超脱的,他要以超脱的生命形态反馈大宇宙,救赎宇宙之熵与众生之伤。
所以,他需要考虑超脱之后的问题,也需要思考超脱现象的本质。
做减求空、将一切都赋予他人,本质上是在减少大宇宙的束缚度,可问题是生命离开大宇宙就会获得伟大吗。
不该是这样的,问题的根源不是大宇宙束缚了生命的伟大,而是大宇宙为渺小生命提供了生存空间。
放弃一切,超越束缚听起来很浪漫,但一个生命意识离开大宇宙之后凭什么升维,就凭他离开了自已的家园吗。
“超脱与升维不可混为一谈,超脱是奔向绝对的自由,升维是追逐真实的伟大。
我追求的是以自我之序反馈宇宙之熵,超脱不是我的路,升维才是我的道。”
第400章
自觉原初、自证有序
规则先天携带束缚,但他不是枷锁,而是一种保护。
碳基生命躯体内部蕴含无数细胞与物质粒子,他们都在生命基因的束缚下正常工作。
如果有一个细胞感觉束缚,想要获得绝对的自由,主动寻找方法脱离生命序列,强行了进入更高一层的宏观世界。
那他不可能凭空进化为高等生命,他不过还是一个细胞,只是获得了充满危险的宏观自由。
这种情况换在超脱者身上也部分适用,超脱者本身不可能凭借超越宇宙束缚,获得生命形态的升华。
伟大是一个过程、一种现象,绝非转移一次生存空间,便能达到的必然结果。
换句话来说,伟大者即便处于大宇宙内部,他也依然伟大;渺小者哪怕走到了大宇宙外部,他也依然渺小。
如果将宇宙比作陆地国家,将升维比作宏伟恒星,那么携带资产出国与不携带资产出国,完全是两回事。
有资产者自然能融入新的区域,并借助新区域的先进科技去了解恒星;无资产者能做的就很少了,他只能忍受着对新区域的种种不适,再次开始奋斗。
因此,摆脱束缚完成自我超脱并非周恒的追求,他并不打算放弃所有,奔赴那所谓的绝对自由。
从始至终周恒都知道,不是大宇宙的束缚让他变的渺小,而是大宇宙的支持让他变得伟大。
这一点认知很重要,只有认清自已的立场与力量来源,才能不在那些璀璨夺目的伟大叙事中迷失。
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神话传说,从没有因为放弃责任而伟大的存在,事实上,失去了责任与权柄的旧王,不过是一个脆弱的普通生命罢了。
大宇宙并非什么穷凶极恶之地,周恒没有理由摆脱祂的支持,再进入未知之地求存。
周恒的目的是从模拟救赎、践行救赎,到创造救赎。
在这个过程中,责任对周恒来说并不是负担,而是他成长的资粮,也是他保持自我之序的有序概念。
现在周恒要去寻找自我最初之序了,他要补全原初的已道求真之路,让自已自身的序从‘线’化为‘环’。
‘序’的陈述说起来晦涩,其实并不难理解。
一个智慧生命一生有无数次选择机会,但他的选择大多数来自身边亲友与环境的引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命运自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