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他自身的序会呈现原点分散式结构,反馈到现实便是我曾经怎么怎么做就好了、当初听谁谁的就好了。
这种对自我人生的不断否定,也是一种无序的表现,而接受他人的命运安排,便是接收他人的序。
从宏观角度来看,接收他人之序与自觉自信都是在维持有序,但从个体角度来看,接收他人之序是在干扰自我之序的产生。
因此,一个智慧生命的真正完整,绝非年龄达到了某个标准,而是能够排除外界之序影响,觉悟自身之序的时刻。
外界之序对普通生命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普通生命看不到‘序’这种概念上的存在,但序的反馈与熵增定律一样实时必达。
很多时候,智慧生命蓦然回首,就会发现自已已经没有选择了,自已的未来基本被锁死,自已反而是自已人生的观众,而非导演。
这种现象便是智慧生命以负熵为生的显化,既自身不产生序抵抗无序,只能接收他人的序,成为他人有序的延伸。
当然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有时接收他人的序,反而能过上很好的人生。
但大多数的时候生命依然是需要自觉的,因为越宏大的序对生命的要求越统一,越统一前路也会越拥挤,甚至会道路拥堵无法通行。
因此,在智慧生命的人生中,一条自觉有序的路线能走的最远,原点分散式的有序路线会走的很曲折。
而周恒的形态又与正常生命不同,他早已完成命运自觉,实现了自我之序,并且将自我之序注入了文明与维度之中。
但他最初的有序启航却来源于未知的赐予,而非自我觉悟后自证的真实。
实际上,周恒的序同样呈现原点分散式机构,但与普通生命不同的是,他的有序丝线中有一条极宽极长。
这导致周恒最初的序根本无力连接其他的序,更何况是完成自我之序的收束成环了。
所以周恒需要补全最初之序的经历,使自身的序完全收束,进行追逐完全的自我掌控,走上掌控自我之序、超越宇宙之熵的道路。
“兜兜转转化维度,原是有序追原初,本我启航虽渺小,自我掌控第一步。”
生命的一生有很多事是无法交由别人代替的,当心中有了救世主思维时,真正能够为生命提供有序的自我,也就距离生命越来越远了。
周恒的幸运来自未知的赐予,但未知的赐予并不代表他就不需要自证原初了。
不然他的道路始终会建立在未知的赐予之上,而非自我掌控的升华。
好在,随着周恒生命形态的不断提高,他获得了维度视觉与宇宙权限,这使他看到了更深一层的真实,也让他有了补全自已的机会。
当然作为一个维度生命,周恒不需要自我降级去返还原初,他只需要截取原初,自证真实即可。
因此,他分化出了那个充满人性却又无比普通的他,他会将曾经的他送回那片漆黑,让最初的他完成原初的自我救赎。
周恒有很多时间等待,哪怕失败无数次,只要有一次成功,他便能替换最初的序,使自已完成有序成环。
现在他除了等待,便是为平凡的自已送上祝福了。
“周恒,要记住只有你自已,才能拯救你自已,永远不要忘记希望,铭记救赎源于自救。”
“恒,我记下了,但我不确定会不会遗忘迷失,在终点等我吧,哪怕失败千次万次,我总会找到希望的。”
“当然,周恒我始终是相信你的,就如同你相信我一般。”
当周恒将最后的嘱托削减,平凡的他也坠入了原初的黑暗,哪里有他最初面对的生死之劫,也有无尽的痛苦与无法拒绝的无奈。
“自信自觉、方现本我,自救自证、方为原初。”
第401章
无尽黑暗,自我掌控
自证自救、自信自觉,实际上是违反群体意志逻辑的。
如果一个群体中多出一批这样的智慧生命,那么原本契合运行的群体有序逻辑,便会出现很多漏洞。
因为自觉者是无法被群体统治的,当智慧生命完成自觉自证的那一刻,他便从一个社会生命,转变为了独立生命。
所以智慧生命的自觉自证有违社会思维,但挣脱群体有序的束缚,也是智慧生命建立自我有序的第一步。
换句话来说就是,智慧生命需要在无数社会信息的冲击下,铸造真正属于自已的完整人格,而非成为被他人间接操控的附属意识。
想要完成这一步,对拥有社会属性的智慧生命是很难的,正常情况下智慧生命拥有很重的依靠思维,即靠亲友、靠执法者、靠决策者。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并非智慧生命不想靠自已,而是个体的力量太过弱小了。
这也导致了一个悖论,即想真正强大需要自觉,想自觉又需要先强大。
不过,这个悖论是比较容易打破的,当智慧生命的人生中出现重大变故,发现一切只能靠自已的时刻,他将被迫完成自觉。
只不过被迫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大多少生命都无法迈过这道坎,甚至会将自我的希望遗失,转变为对一切的怨恨。
现在周恒的平凡分化体便处于这种状态,在他坠入原初的黑暗时,再也没有什么给他依靠的了。
此刻,他只能依靠自已,也只能感知到自已。
“这是哪里,我怎么什么都看不到了,我不是被流弹击中了吗,难道流弹创伤了我的视觉神经。
别慌、别慌,公司的同事一定会将我送到医院的,医生一定会治好我的。”
平凡的周恒发现自已不仅处于一片漆黑,甚至连身体都无法操控了。
他想发声提醒安保队长,尽快脱离这片危险的区域,当然他也想通过发声告诉队长他还能抢救一下,不要将他丢在这里。
可他却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声音,好像他已经离开现实世界,再也无法感知现实和反馈现实。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至少在他的认知中,他除了等待什么也做不了了。
“只要我不被抛弃,一切就还有机会,既然我现在还能思考,就证明我还活着,存在被治疗的希望。”
周恒并不担心治疗费用问题,他所做的工作虽然属于商业行为,但本质上却是国家利益的延伸。
既然代表了国家利益,薪资待遇与保险范围自然也就远超国内的正常工作了。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成为负担并被抛弃,他希望获得救援、渴望生命的延续。
无尽的黑暗中,很难感知到时间的变动,但周恒感觉自已已经等了很久很久了。
好消息是他还能思考,这代表他还活着,坏消息是他依然没能接收到外界的信号,仿佛被困在了漆黑的牢笼。
在无尽的煎熬之中,周恒甚至希望医生给他来一次无麻手术,用身体的疼痛唤醒他的身躯感知。
但一切都没有,没有疼痛、没有温暖、没有冰冷,他好像变为了一块能够思考的石头,一切的鲜活皆离他而去。
“我成为植物人了吗,我人生的意义消失了吗,谁来救救我,哪怕送我永眠,也不要将我遗留在黑暗牢笼之中。”
周恒的呼唤自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一刻他确定自已被世界抛弃了,或者说他的世界只剩下了他自已。
孤独,无尽的孤独,充斥着周恒的心灵,他的意识正在变得扭曲,他的精神正在分裂无序。
但神奇的是,他无论如何都死不了,无论他多么崩溃,那片黑暗永远如影相随。
“光,给我一束光,什么样的光都行,只要划破这片黑暗,我愿意献出自已的全部。”
“全部?我还剩什么,一具失控的躯壳、一个绝望的灵魂,都拿去吧,只要能让我解脱,我愿意支付所有。”
周恒曾经认为现实世界是没有神的,但他现在除了向神祈祷之外,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了。
他想放弃自已的生命来获得解脱,但他发现自已连放弃的权力都没有。
智慧生命最大的悲苦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他无法决定自已的出生,也一样无法决定自已的终结。
曾几何时,周恒天真的认为生命至少可以决定自已的终结,但现在的遭遇让他看清了其中的本质。
那些中途离场的生命,源于身体的病痛、环境的抛弃、生存的压力等等因素,并非生命真正掌握了自已的终结,而是路绝心死。
谁也不知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永眠成了逃避的方式,但如果永眠是恩赐那,恩赐也就代表不是所有生命都能享有的待遇。
对现在的周恒而言,永眠就是恩赐,但希望没有眷顾于他,奇迹更不会无缘无故落下。
精神崩溃的周恒,开始疯狂的翻阅过往的记忆,他想以过往的美好,填充他痛苦的空虚。
但这种做法的收益甚微,他那有限的记忆根本经不起多少回味,那些原初的快乐早已在成长中逐渐遗忘,现在想回忆也记不起来了。
“我没有权力保持希望、开心、平静,也没有权力决定消散、忘情、睡眠。
那我还有什么,我的一切都是外界信息与环境的反馈,我自已又有什么,我的智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周恒无论如何也无法彻底崩溃后,他逐渐摆脱了暴躁,第一次好好思考起了自已存在的意义。
他越思考越难过,他好像一直沿着一条‘正确’的路线在前进,但他从没有掌控过自已。
他无法掌控自已的意志使自已克服惰性,学习更多的知识,获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无法掌控自已的是身躯,使自已时刻保持活力状态,从而躲避大多数的危险。
“原来我连自已都没有掌控,就跌跌撞撞的去体验生命的美好与悲痛了。”
在绝望中被迫思考的周恒,发现自已意识中杂乱的东西太多了,也是那些信息在干扰他的自我约束力。
他要给自已的意识来上一次提纯,要么获得常静自在,要么自我意识清零。
而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学会遗忘、掌控遗忘,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技能,但也是人类从未掌控的领域。
“遗忘是拒绝的钥匙,我要拿到拒绝的权力,拒绝悲痛的烦躁与孤独的扭曲。”
第402章
记忆提纯,似梦似醒
熵增熵减的规律影响着大宇宙内部的所有事物,智慧生命一生都在与有序无序做斗争。
智慧生命想掌控自已的身材体重、想改变自已的容貌外形、想战胜自身的懒惰欲望,这一切的本质都是想完成自我掌控。
可自我掌控是有序的升华,生命却是不断向无序滑落的过程,因此想要完成自身掌控便是和生命形态的对抗。
在这种对抗中,遗忘绝对是智慧生命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他能让生命忘记烦恼痛苦,尽快梳理自身的有序。
但这种有力的武器却并不被智慧生命所掌控,他们的遗忘是范围性的,而非精确的思维清理技能。
智慧生命大多数时候会将不该遗忘的信息一同遗忘,该遗忘的信息却又遗忘不清。
比如一个高中生毕业后,过几年时间就会遗忘曾经辛苦记忆的各种知识,但某些早该翻篇的事情,又会不时跳出让他们后悔烦恼。
这甚至催生出了‘重生文化’,大多数智慧生命都想重来一次,摒弃错误选择,让人生少一些曲折。
周恒太明白生命对过去的缅怀了,他曾经也是这样的一员。
直到他坠入无尽的黑暗,他才明白曾经自已做出的选择几乎是必然结果,因为曾经的他不是石头,而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
只不过曾经的他没有自觉、没有铸造自我之序,所以他能选择的空间很小,只能在外界影响与自我感知中来回摇摆。
如果他掌握了拒绝的权力,拒绝遗忘美好、拒绝遗忘知识、拒绝铭记烦恼、拒绝无意迷茫,那他才会真正拥有重启人生的资格。
生命的诞生是起点,自我的掌控才是道路,走别人走过的路并不坏,但自觉者的路才会无憾无悔。
平凡的周恒有遗憾吗,那可太多太多了。
他遗憾曾经的自已不够勇敢、他遗憾曾经的自已无力约束自我、他遗憾曾将的自已没有方向······
可那些遗憾大都并非来自他人道路的干扰,而来自于他无法掌控自已,又没有自已的道路。
这或许是周恒这个特殊存在最荒谬的时刻,他这个成道之后时刻铭记自已道路的存在,曾经竟然是一个没有道路的迷茫个体。
那时他只能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不用看起点、因为大家都这么选择,不用看终点、因为大家都看不清。
周恒很庆幸那条正确的路是文明的有序路线,虽然他走的很迷茫,但好歹还有自觉的希望。
但平凡的周恒并不这么想,处于无尽黑暗的他,认为自已被杂乱信息影响的太深了。
以至于他无法拥抱快乐与平静、无法拒绝痛苦与烦躁,甚至他连催眠自已的能力都没有,想构筑一道虚幻的光都做不到。
因此,绝望的他打算对自已的思维进行大刀阔斧的清洗,他要拿回遗忘的权力,做自已的主。
“现在再也没有人会来干扰我了,再也没有责任、道德来牵绊我了。
我不做黑暗中的幽灵,若灵魂可以化作柴薪,我要做划破黑暗的光,燃烧我的扭曲、照亮我的绝望。”
平凡的周恒没有任何神秘力量,他无法真的瞬间掌握遗忘的能力,进而获得拒绝的权力。
好在他有很多时间,即便中途消亡,他也愿意拥抱长眠。
因此,他开始回忆记忆中的美好,并给他们作上编号,然后背诵这些美好条例。
他准备用最愚笨的办法加深美好的记忆,削减杂乱痛苦的记忆。
他不知道自已心中为什么始终保留着希望,仿佛有一个声音不断告诉他希望永远都在,救赎锚定自救。
他对这个声音嗤之以鼻,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强迫自已开启自救之路。
但平凡的周恒不能准确分辨美好与痛苦的界限,因此很多普通记忆也被他标定为了无价值信息。
在这样的一次次背诵记忆中,周恒逐渐记住了上千条美好信息,并且还自发创造出了他认为的美好条例。
无尽的黑暗之中,没有时间的区分,周恒不知道时间具体过去了多久,但他记录的美好信息却越来越多了。
长时间的重复记忆加深过程,使他成功催眠了自已,并以美好信息为核心开启了思维重铸工作。
到了这个时候,失去外界信息加持与生物激素影响的杂乱信息,已经被他逐渐遗忘。
他好像取回了遗忘的权力,哪怕这个权力使用起来很繁琐,但至少他已经可以拒绝痛苦了。
“至净至纯之我,方可化为黑暗中的光辉。”
如果不出意外,平凡周恒将在黑暗中完成自我人格提纯,并不断重复提纯的过程,直至他成为至纯至净的存在。
但上天好像嘉奖了他的努力,有天他突然听到‘滴滴···’的声音。
然后,他的手指、背部、小腿等等肢体不断颤抖,他好像感受到了自已的呼吸,听到了胸腔中心脏跳动的声音。
“老板,你怎么了,你振作点啊,我这就联系医生过来。”
平凡周恒用力撑开了自已的眼帘,看到了异常陌生、又无比璀璨的光明。
“我这是在哪里,我昏迷多久了?”
“周先生,这里是疗养院,你已经昏迷近八年了。”
“我刚刚好像听你喊我老板?”
“口误,周先生,主要是你的情况为我提供了一份工作,我一直将你当作我的老板来看待。”
“那真是抱歉,看来我无法继续为你提供薪水了。”
“没事的周先生,除了你之外,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不是吗?”
平凡的周恒不知道上天为什么给自已开这种玩笑,在他需要救赎时无人理会,在他想要化作光亮照耀黑暗时,又将他抛回这个充满光亮的世界。
“回来之后,我还能坚持自我掌控吗,我真的能够在这个信息的海洋中,保持自我吗?”
平凡的周恒有一瞬间对这个光亮的世界充满了恐慌,甚至想回到那个熟悉的黑暗囚笼之中。
“我在想什么,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追求救赎吗,现在我救赎了我自已,为什么还要感到恐慌。”
“让我去看看我的拒绝权是不是痴妄,让我看看掌控自我后能不能重启人生。
或许我依然身处于黑暗之中,这里反而是我为自已编织的美梦。”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梦幻的救赎出现了,那么真实的救赎也就不远了。”
第403章
苦海寻渡,智慧有果
过度偏向美好的生命,是无法在普通社会生存的。
因为他所见所思皆是悲苦,所闻所触皆是皆是不公不正。
记忆提纯的平凡周恒现在便处于这种状态之中,他想自救,可他好像已经摆脱了黑暗,不需要再自救了。
他想救助其他生命,但他能力有限、影响薄弱,根本没有反馈救赎的能力。
所以他再次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自已今后该融入无奈现实,还是继续拒绝无奈,在众生的悲苦中闻其伤而痛、见其苦而哀。
脱离了那片孤独的黑暗之后,他的处境并没有变好,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沉沦苦海。
处于黑暗时,他只能感受到他自已,因此他用最愚笨的办法,就可以尝试自救。
再次入世后,他能看到无数生命,渺小的他好像只能呼唤奇迹降临,才能拒绝众生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