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好看。”苏文月也不得不说,姜玉珠的相貌,无可挑剔。
“那行,找机会我瞅瞅去。”赵晓刚心思活动了。
既能得到房子,还能抱得美人归,哪个男人不动心啊。
赵家的算盘,姜玉珠可不知道,她只知道她很开心,姥姥姥爷精心帮她布置房子,又往里搭了那么多钱。
重新收拾的时候,姜玉珠就要拿钱出来,房子是姥姥给的,总不能还让老两口出钱收拾。
可是老爷子说啥都不要,说你姥姥给你房子,姥爷就帮你收拾,你想要什么样的,都交给姥爷。
六十多快七十的老爷子,整天为自已奔波。
姜玉珠都看在眼里。
要不是看着老爷子红光满面,精神状态不错,她真不想让老爷子奔波,她自已也可以的。
但被苏老太太给拦住了,老头子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就让他去吧。
老两口都清楚,对方为什么这么开心。
外孙女住到京城,弥补了他们对女儿的遗憾。
女儿从小就没有在他们身边长大,没有参与她的成长,如今外孙女带着孩子在京城居住,仿佛看到了当初女儿结婚生子的模样。
所以就算累也高兴。
更何况,老爷子不觉得累。
苏老太太也愿意拿出自已的钱和物帮衬外孙女,他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身外之物。
生前能送给自已喜欢的小辈,他们很高兴。
“玉珠啊,你看还有哪里需要改动的么,要是没有,改天咱们找个好日子,就搬家。”
老两口肯定是要陪玉珠和孩子住一段日子,帮外孙女找到合适的人选后,再回大院。
他们准备隔一段时间,就过来小住几天。
老两口没有想长期和外孙女住到一起,毕竟他们年岁大了,跟小辈的很多观念不太一样,生活作息也不一样,还是保持些距离合适。
现在老两口是不放心玉珠自已带着孩子,住这么大的院子,过来陪陪她,陪她从伤心中走出来。
怕她自已多想。
“不需要改,姥爷布置的,我很喜欢。”姜玉珠知道老爷子可是花了大心思,也花了不少钱。
这么大的院子,几千块钱搭进去,跟打水漂一样。
“哈哈,那就好,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用!”岁数大了,就怕自已没有用,对小辈来说是个麻烦。
知道自已收拾的房子,很得外孙女喜欢,老爷子露出开心的笑容。
“爸,你对我那院子都没有这么用心,我可吃醋了啊。”姜母看到老两口这么宠着玉珠,无奈的摇摇头。
“你那院子,我也没少下功夫,你们俩的院子,我都是一样用心的。”老爷子笑呵呵的看着女儿。
苏老太太看看女儿,和她怀里的重孙,在看看外孙女,笑得合不拢嘴。
“那咱们就找个好日子搬家。”姜玉珠比起大院,当然更希望住进自已的小院。
自由啊。
在大院进进出出很麻烦,而且住的都是跟姥姥姥爷一般的人物,她长时间住在里头,别人家问起,不好说。
“好,搬家!”
第289章
靠自己
搬家这天,苏家人都特意空出来帮忙。
苏家全家,都在姜玉珠的新院子里一起吃饭。
而且大家都送了玉珠贺礼,基本上都是生活能用得上的物品和票据。
“谢谢姥姥姥爷,谢谢各位舅舅舅妈,谢谢妈妈,以及四位哥哥,玉珠在这里先干为敬。”
姜玉珠一口干了自已杯中的酒。
“好孩子,咱们搬了新家,这就是涅槃重生,咱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姥姥知道姜玉珠的心里,许磊的事情还没有过去。
“嗯,我有你们的爱,我会勇敢往前走。”姜玉珠再次喝了一杯。
火辣辣的灼热感,烧得她心口疼。
“诶呀,别喝了,喝多了,该头疼了。”姜母生怕女儿喝多了难受。
苏老太太拉住了女儿,“让她喝吧,大醉一场,彻底发泄出来挺好的。”
玉珠一直都在压抑着自已,老太太自然看得出来。
借着这场酒,要是孩子能发泄发泄也好。
姜母看了看老太太。
“小妹,没事儿的,我们这里都没有别人,玉珠喝多了,就让她回去睡觉,这里有我们呢。”
大家都知道玉珠心里难受,不会过多苛责。
玉珠几杯酒下肚,果然晕晕乎乎了。
姜母扶着女儿回了屋子,其他人也是难得有机会聚到一起,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聊最近的工作和听到的一些趣事儿,倒是格外温馨。
老爷子和老太太看到这个画面,相视一笑。
姜玉珠住进了属于自已的四合院。
酒醉的姜玉珠,独自躺在屋子里哭泣,看着漂亮又陌生的房间,她多么希望,许磊在她身边陪着她。
第二天,又是新的开始。
姜玉珠醒来的时候,姜母和李嫂早已做好了早饭。
老爷子和老太太都已经吃完了。
“玉珠醒了,头疼不疼?”老太太对着外孙女招招手。
“姥姥,早啊”姜玉珠一屁股坐在苏老太太身边。
“嗯……我头疼!”撒娇般的猫在老太太怀里。
老太太也宠着自家外孙女,轻抚着柔顺的头发。
“李嫂啊,给玉珠弄一杯蜂蜜水,把早饭给她拿出来,让她少吃点儿。”
“诶。”
李嫂看到老太太对姜玉珠的宠溺法,苏家这几个孙子都没有这个待遇。
姜玉珠还没吃完饭呢,老爷子就领着几个人进了院子。
“姥爷,这是……”
“玉珠啊,这都是我给你选的,你看看怎么样,觉得行,就都留下,要是不太喜欢,我在给你选。”
老爷子说完,几个人都紧张起来。
能被老爷子选中的,人品方面不用说,但条件么,一般都不太容易。
都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姜玉珠把蜂蜜水喝了,舒服不少。
站起身看向几人。
“介绍一下你们自已吧。”要是没有问题,姜玉珠可是要跟他们相处很久呢,所以自已肯定也要了解一下才行。
“你好,我叫周红,今年四十了,我家里就我自已,丈夫和儿子都意外没了,工资我可以少点儿,有地方住,有饭吃就成。”
姜玉珠打量了一会儿,点点头,
“你呢?”
“你好,我叫孙静,今年三十五了,我……我是被夫家赶出来的,娘家也不让我回去,因为我不能生育,所以被婆家娘家嫌弃,我……我也是,工资可以少些的。”
两个女的介绍完,姜玉珠看向了那边站着的两男的。
“我叫程大力,是一名退伍军人,三十六岁,已婚有孩子,但跟媳妇离婚了,孩子跟着妈妈。”
“我叫王卫东,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三十二,未婚。”
姜玉珠看到程大力缺少的手指和王卫东跛着的脚,心里不是滋味。
走过来的时候,姜玉珠一眼就看到了王卫东的脚有问题。
“玉珠啊,我先给你找了这四个人,你看看咋样,行,咱就都留着,后续姥爷在给你看看,有合适的,咱们在找两个,你这院子大,人太少看顾不过来。”
老爷子一片爱护之心。
就怕外孙女受委屈。
外孙女长得好看,如今还有这么大的院子,不多留些人保护,他不放心。
程大力和王卫东,他是亲自考教过的,能力不错,要不是有了缺陷,也不会退役。
“姥爷,这几个人,留下可以,但这工资钱,你们可不能替我出,我得自已掏这个钱,要不然我可不好意思把他们留下。”
姜玉珠哪能什么都让姥姥姥爷掏钱呢。
“你这孩子,孩子还小,你又不能出去工作,你哪来的收入,等你以后有了工作再说,现在姥姥姥爷还活着,就有能力找人照顾你。”
“要不是怕你住在大院不习惯,我们哪会让你搬出来,可人太少,我们又担心不安全。”
“这钱,姥爷先给你拿,等你以后自已赚钱了再说。”
不是小数目,这四个人,一个月加起来得一百五十块钱呢,一年就得一千八百块,再加上吃喝用,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要不是老头老太太家底厚,每个月又有那么多的工资,哪里请得起这么多人。
姜玉珠摇头,老爷子和老太太已经为自已花了那么多钱了,她不能在让他们拿这个钱。
“妈,把孩子给我,你带他们去熟悉一下环境。”姜玉珠从姜母怀里接过孩子。
姜母带着人四处转转。
四个人都挺担心的,怕失去这份工作。
他们一进来就觉得这里太好了,看这家的人也都不错,就是照顾和保护年轻的母子俩而已。
工作轻松,地方又宽敞。
这么好的活,哪里去找。
人都走了,姜玉珠挽住姥姥的胳膊。
“姥姥姥爷,我怕不瞒你们,我手里还有不少钱,足够撑几年的了,当然我肯定不会坐吃山空,我会想办法赚钱的,你们还不相信我的脑子么,我就是为了孩子,也要拼一把,我想给我儿子更好的生活。”
“你们给我的,已经够多了,我不能什么都靠你们,只有自已掌握了赚钱的能力,才能立足,从而生出源源不断的钱,过自已想要的生活。”
姜玉珠不能什么都靠老爷子和老太太。
老爷子和老太太有再多,那都是他们的,这就可以了,接下来日子,她姜玉珠要自已闯出去。
老两口听到姜玉珠的话,对视一眼,点点头。
“那行,这钱你自已出,有难处,一定不要硬撑,跟姥姥姥爷说。”
第290章
串门的小客人
姜玉珠的新家,又多了四人。
院子里明显热闹了许多。
周红和孙静就负责做饭和收拾整个三进四合院的卫生,空下来都会主动过来带带孩子,跟孩子熟悉熟悉。
程大力和王卫东也没有闲着,将院里院外都巡查了一遍,看看有没有哪个角落不太安全,家里的力气活,都让他们男人来做。
两人还在后院弄出了一个地窖,用来储存冬菜的。
听到姜玉珠说,用塑料布扣棚子种菜,冬天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两人都上了心。
开辟出一块地,扣上了塑料棚子,种了各种蔬菜试试,要是成了,冬天家里就多了不少菜。
马上就要进冬,又是一年要过去了。
姜玉珠不禁感叹,时间真快啊,去年这个时候,她和许磊在家属院……
才几个月的时间,怎么恍如隔世的感觉。
许磊,你知道么,你儿子会坐起来了。
“玉珠啊,今天我们吃……”姜母进来看到女儿在流眼泪,她知道,又在想许磊了。
“妈,我突然想吃蒸鸡蛋糕和炸肉丸子了。”
姜玉珠擦掉眼泪,笑着看着姜母。
“诶,好,妈跟小周和小孙去做去,你带回儿六六。”姜母怕女儿自已一个人胡思乱想,把外孙交给了女儿。
然后去厨房跟周红和孙静去弄去了。
如今家里多了这么多人,姜母只需要跟姜玉珠带带孩子就好,其他的活,其实都不用她干。
但姜母干惯了,闲不住,没事儿就伸把手。
再说了,她也不觉得照顾女儿和外孙是个特别累的事情。
“咚咚。”
“有姜玉珠的信。”
门外邮递员,敲响了房门。
妈呀,这家他找了半天,这都多少年不住人了,如今又住人了。
周红听到动静,出去取了信回来。
“是谁的信?”姜母把孩子接过来,让女儿看信。
“好多啊,有家属院跟我们很好的张家嫂子,还有政委家的嫂子,我上回不是告诉她们这个新地址么,她们给给我回信了。”
“这是……小涛的信。”
姜涛下乡也有几个月了,他没想到,自已下乡的这段时间里,会发生这么多事情。
他不敢相信,对自已那么好的姐夫,居然……
姜涛是给家里写信的时候,询问家里才知道,他还奇怪呢,怎么给三姐写信,居然被打回来了。
问了家里才知道,三姐夫出事了。
三姐和外甥,被姥姥给接到了京城居住,换了地址。
姜涛整整哭了一个月,眼睛肿得不行,知青点的人都以为他家里是不是有老人去世了,要不要跟大队长请假回家。
可是姜涛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三姐,也不敢见三姐。
所以他跟着村民上山采野菜,采蘑菇和木耳,还弄到了野生的板栗,除了给家里寄了一些,剩下的都给三姐寄到京城来了。
还跟村里的狩猎队进山打猎,分得的一块野猪肉,让大队长媳妇帮自已腌制过后,也给三姐寄过来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三姐,但他想把自已的好东西,都给三姐寄过去。
他的生存本领,都是三姐夫教他的,要不是他去姐夫那里,每天跟姐夫晨练,姐夫还教了自已很多防身保命的本领,自已哪里能适应下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