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的棉衣棉裤和棉鞋,也都是去年姐姐给置办的,都是崭新的。
姜涛的心里,一直记着三姐和三姐夫的好。
他现在特别想快些长大,然后去保护姐姐和外甥。
姜玉珠看到信上简单的问候,忍不住掉下眼泪。
“小涛给我寄了不少他在山里弄得野菜木耳和蘑菇,还有板栗呢,他记得我爱吃栗子,还跟村里人一起去狩猎,分到的一块野猪肉也给我寄过来了。”
“这孩子,对你这个姐姐,比对我这个妈都好,我都吃醋了。”姜母红着眼眶,将女儿拥进怀里。
大家一起在家属院的那些日子,他们永远都忘不掉。
“噗嗤,我这个做姐姐也对他好啊,我弟当然想着我。”
“我明天商场看看,给小涛买些东西寄过去,也不知道他在那边怎么样了?”
姜玉珠收拾好心情,她得继续生活。
“好,你去吧,妈给你带孩子。”
“走,咱们一起去厨房看看,我再去做些别的好吃的。”姜玉珠好久都没有下厨了。
“程大哥,你能去邮局帮我取一下包裹么,是我弟弟给我寄过来的。”
“我这就去!”程大力拍拍身上的灰,就出去了。
两人没有一天闲着的,总是找各种活干,姜玉珠都看在眼里。
她很满意老爷子给自已找的这四个人。
不得不说,老爷子的眼光确实不错,周红和孙静,两个人也干活麻利,干净卫生,性子也温柔。
“周姐,孙姐,我也跟你们一起。”
几个人在厨房忙活,姜母就抱着外孙看着女儿做好吃的,小家伙看着妈妈手里的东西,着急的想吃。
“诶呦,你才多大,就这么馋了,姥姥先喂你吃鸡蛋羹哦。”姜母看到外孙馋的不行,给外孙子喂鸡蛋羹吃。
这都是周红和孙静估算着时间做好的,在锅里温着,孩子饿了就能吃。
许逸飞蹬着有力的双腿,在姜母怀里窜来窜去,显然是高兴了。
姜玉珠看着儿子这么高兴,也笑了。
咚咚,咚咚,咚咚。
“是谁啊?”
“我去看看。”姜玉珠听到敲门声,感觉不像是程大哥回来的样子。
“我去。”王卫东这时从后面跑了过来。
姜玉珠跟在王卫东的后面,一起去开了门。
只见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站在门口。
王卫东也懵了。
姜玉珠走了出来,“小朋友,你是不是走错了啊?”
“你是新来的邻居么?”
姜玉珠出来瞅了瞅,她这院子,确实挨着一户人家,姥姥跟她说过,好像姓崔的一户人家。
“是啊,你是隔壁崔家的孩子么?”
男孩子点点头,“姐姐,你好漂亮,像仙女一样。”
姜玉珠忍不住捏了捏男孩的小脸,“你怎么这么会说话,你等会啊。”
这孩子还挺可爱的。
姜玉珠回去拿了一些自已刚做好的鸡蛋糕,递给了小男孩。
“这个送给你,拿回去吃吧。”
“谢谢仙女儿姐姐。”小男孩抱着东西,鞠了个躬,然后跑了。
姜玉珠笑了。
没过一会儿,大门又传来响动。
这回开门,还是那个小男孩,不过多了一个女人的陪伴,“实在不好意思啊,这孩子太调皮了,擅自过来打扰你们,还……还拿了吃的回家。”
崔家宜看到儿子抱着吃的回家,吓了一跳,以为他偷东西了呢。
问了才知道,是隔壁邻居。
这孩子真是的,她就和父母捣鼓了几句,说邻居也不知道住着什么人,改天拜访看看,哪知道这孩子自已去敲人家门去了,还拿了人家东西回来。
第291章
崔家宜和小石头
姜玉珠看着面前气质温婉的女人,不禁露出笑意。
“没关系的,这孩子挺可爱的,见面就夸我,是我主动给他的东西,家里正好刚做好鸡蛋糕,请你们尝尝。”
“要是不介意的话……进来坐会儿?”姜玉珠难得遇到合眼缘的,这母子俩都挺招人喜欢的。
都说儿子像妈妈,小家伙继承了妈妈的五官,精致漂亮。
让姜玉珠不禁想到,自已儿子长大后,也会这样么,还是像许磊多一些。
“会不会打扰到你们?”
“不会,进来吧。”姜玉珠把母子俩请进了院子。
“玉珠,这是?”姜母抱着外孙出来,看到陌生的母子俩很是疑惑。
“妈,这是隔壁邻居,我邀请他们进来坐坐,以后也好多走动,毕竟远亲不如近邻么。”
姜玉珠看着小男孩挺可爱的,儿子大些正好有个玩伴儿。
要不然儿子太孤单了。
她看这母子俩性子挺不错的。
“对,远亲不如近邻,我们相互照应。”崔家宜笑着点头。
她听父母说过,这家院子,这几年都没有住过人,倒是定期有人打扫。
没想到最近开始收拾房子,这么快就搬进来了。
“阿姨好,我们是隔壁的邻居,我姓崔,叫崔家宜,今年二十八,这是我儿子小石头,大名崔墨轩,今年五岁了。”
姜母一听这姑娘,让儿子跟自已的姓,就知道这里头必然有缘故。
很知趣的没有多问。
“你们好,欢迎你们,快进屋坐吧,我给你们弄些水喝。”有小孩子,给孩子弄些甜水喝。
“谢谢阿姨。”
“谢谢姥姥。”小石头也跟着妈妈一起道谢。
“不客气!”姜母摸了摸小石头的头顶。
小石头乖乖跟在妈妈的身边。
“家宜姐,小石头,你们坐,我刚来京城不久,还没交到朋友呢,遇到你们也是缘分,以后咱们可以多走动。”
姜玉珠看向崔家宜,一看就是那种有文化有气质,说话温温柔柔的女人。
看向身边的小石头,她不是没听到她说的话,这孩子是跟着妈妈的姓,这种事情她也没办法开口问,想必肯定是有原因的。
“那可太好了,我……我没有什么朋友,我也是今年才回娘家的,平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家做做衣服什么的,带带孩子,以后可是有伴儿了。”
崔家宜看到姜玉珠的第一眼就很惊艳,心想这姑娘长得可真漂亮啊,明艳大气,立马就对姜玉珠有了好印象。
“你还会做衣服啊?”
“那你一定手很巧,我不会做衣服,孩子的衣服都是买的,小石头身上的衣服,都是你做的么?”姜玉珠看到小石头的穿着,很是惊奇。
藏蓝色的棉裤,上身穿着白衬衫,配的红色圆领毛衣,一看这个妈妈就很用心在给儿子打扮。
她以为都是买的,没想到居然是自已做的。
崔家宜被姜玉珠夸得害羞了,“我都是在家瞎摆弄的,闲着也是闲着,自已做怎么都比外面买合适。”
“你要是有什么想做的,可以找我,我试试看,能不能帮你做出来。”崔家宜平时在家比较无聊,喜欢做做衣服打发时间。
崔家人口较多,不像姜玉珠这院子,就她自已带着孩子住,外加姜母和雇佣的四人。
苏老太太和苏老爷子,见四个人将玉珠照顾得挺好的,就回大院住去了,等过几天想孩子了再过来。
本来老爷子和老太太也没想长期跟外孙女一起住,短期小住几天还行。
当初这么说,是为了打消外孙女的顾虑。
崔家可就不同了,除了崔父和崔母,还有崔大哥一家,崔二哥一家。
院子里格外热闹。
好在崔家只有这一个女儿,两个哥哥对这个妹妹的感情都很深,知道妹妹在婆家受欺负,把妹妹和外甥给接了过来。
两个嫂子就是有意见也没办法。
崔家宜在家的时候,平时都是窝在自已屋子里,不出去惹两位嫂子的不愉快。
如今终于遇到可以说话的朋友了。
“家宜啊,你和小石头喝点儿蜂蜜水,还有这是厨房刚做出来的吃的,你们也尝尝。”
姜母端了不少吃喝过来招待崔家宜和小石头。
“不用了阿姨,这……”崔家宜面对这么热情的姜母,都不好意思了。
又是吃又是喝的,这年头吃的精贵,之前人家还送了他们鸡蛋糕呢。
“对了,这是我妈让我带过来的绿豆糕。”
崔家宜把崔母让她带过来的东西,递给姜玉珠。
人家给了鸡蛋糕,怎么也得回礼啊。
“谢谢。”
姜玉珠接了过来。
“这是小弟弟么?”小石头看着姜母怀里的六六,兴奋极了。
他家里虽然有哥哥姐姐,但他跟哥哥姐姐玩不到一起。
小石头特别想要一个能跟他一起玩的小弟弟。
“是啊,是小弟弟,等他长大,就能跟你玩了。”姜母也希望外孙有玩伴。
正好两家是邻居,离得这么近。
看着姑娘人挺不错的,要是能跟女儿处成好朋友可不错。
“这是我儿子许逸飞,小名六六,现在六个月了。”姜玉珠从姜母手里接过儿子逗弄着。
“小六六,我是小石头哥哥哦。”
崔家宜这下更开心了,她和儿子以后可有去处了。
“对了,家宜姐,你知道这附近哪家商场货品比较齐全么?”
“我想给我弟弟买些东西寄过去。”
“我知道啊,我带你去吧,正好我好久都没有出去溜达了。”崔家宜没有可以说话的人,所以都很少出去逛街。
“好啊。”两人一拍即合,约好要出去逛逛。
第292章
被撞
崔家宜跑回家将孩子送回去。
“你这急急忙忙的干什么啊?”崔母看到女儿兴奋的样子,好久没看到女儿这么开心了。
“玉珠要去给她弟弟买东西,我陪她出去溜达看看。”
“对了妈,玉珠就是隔壁的邻居,长得可漂亮了,她家也跟我一样,有个儿子,不过才六个月大。”
“小石头就交给妈了,我走了。”
崔家宜套了件外套就出去了。
崔母见女儿这么高兴,看向外孙,“小石头,你跟姥姥说说隔壁的事情呗?”
这边姜玉珠也收拾好了东西,两人手挽着手,一起走在街上。
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人一直在跟着她们后面。
“哪个才是姜玉珠啊?”赵晓刚问赵晓萍。
“我不都说了么,最漂亮的那个。”赵晓萍指向姜玉珠。
“怎么样?”
“妹妹没有骗你吧,这个姜玉珠虽然结了婚,有了孩子,不过年纪不大啊,比你还小几岁呢,长得也好看,最最重要的是,那么大的院子,哥你不想住进去啊?”
赵晓萍最近一直在蛊惑赵晓刚。
她也不想再过这种日子了。
姜玉珠这些东西,本都该是她的,都是姜玉珠抢走了她的一切。
要是她和她的妈妈没有回来就好了。
她恨姜玉珠,老实在那边待着就完了,还非要跑来京城,那就不要怪她了。
“当然想!”
赵晓刚的眼神在姜玉珠身上来回逡巡,虽然结过婚了,不过好像不亏。
要是能抱得美人归,也不错啊。
“既然想,那就想办法将人拿下,一切可就都交给大哥了。”赵晓梅得意的拍拍赵晓刚的肩膀。
赵晓刚的目光里,带着势在必得,“交给哥,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姜玉珠和崔家宜转了一圈,姜玉珠选定了目标,开始购买。
“你……你买这么多?”
崔家的条件算不错的了,崔家宜虽然带着儿子回了娘家,但崔父和崔母的退休工资都不低,每个月都会给女儿二十块钱零花钱,平时家里的花销,都是父母承担。
崔家大嫂和二嫂,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做不出把小姑子赶出去的举动。
她们要是敢这么做,崔父崔母就能跟他们翻脸。
毕竟花的钱,是他们老两口的,又不是他们两房的钱。
所以崔家宜平时舍不得花钱,总会找些事情,贴补家用,就为了能不让嫂子心里不痛快。
看到姜玉珠眼睛都不眨,哐哐就是买,顿时惊住了。
她不是跟她一样没有工作么?
“家里人多,少了不够吃,我还要给我弟弟寄些,他现在乡下了,好多东西都买不到。”
姜玉珠也给家里人都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