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看到,三皇子那头居然围了更多的人,他同他的母妃奚贵妃还有胞姐二公主在一块,母子女三个站在一道,奚贵妃和二公主头高昂的像两只孔雀,三皇子也学着母妃姐姐的模样,到底还是年纪小学的不到位,不像孔雀,倒像拔了毛的公鸡。
最惨的应该是那些公子哥儿,原本和一些小姐聊的好好的,对方的小脸都给他们撩红了,结果几位皇子一出来,在场所有女性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他们就成了小白菜地里黄。
禅悦看得乐呵了一会儿,也没想着再挤过去,心里想着这宴会果真同不适合她,没什么意思,也没啥吃的,还闹哄哄的很,看吧,她与三公主一在人群外落单,那些公子哥儿又涌过来了……她怎么总感觉自己好像忘了些什么?
禅悦低头一看,那仰着头拼命用幽怨的目光瞪她的,不是小太子还有谁,她连忙弯下腰,又是道歉又是忏悔,举着两根指头发誓日后再也不会因为凑热闹就忘记小太子了,不然让她三天吃不到肉!
小太子整理着自己被挤皱的衣衫,幽幽提醒她:“发誓要举三根手指头。”
禅悦左顾右盼,当做没看到。万一她以后脑子一混又犯了呢?三天不吃肉,可是要死人的,馋死人!
又看那些试图靠近他们的公子哥儿,禅悦一把扛起小太子,一手拉起三公主,那公子哥儿刚举起手想要打个招呼呢,眼前一晃,一阵清风拂过,人就不见了。
公子哥:……
娘娘们也就出现了一会儿,为了不给这些年轻人增添压力,她们基本只是露了个面,同小姐们谈论了几句,就又回了一段距离外的亭子底下,吃吃茶,与关系好的嫔妃谈论谈论哪家小姐适合做儿媳。
三公主被她拉着跑,忍不住发笑:“哎,你躲那么急做什么呀,那些公子哥又不会吃了你。”
小太子被她扛在怀里一颠一颠:嘚儿嘚儿嘚儿嘚儿嘚儿嘚儿……
禅悦:“他们不会吃了我,但是他们想把我拉进婚姻的牢笼!”
三公主:“哈哈哈,迟早要嫁,不如选个自己喜欢的。”
小太子:嘚儿嘚儿嘚儿嘚儿嘚儿嘚儿……
禅悦:“我还年轻!!!”
三个年轻人连拖带拽一道跑到人群较少的周边,小太子皱着小脸,又伸出手拍了拍自己的脸,他一边脸都颠红了,三公主则是微微脸红,她平日里没什么运动量,跑了一会儿就上脸。
最让人震惊的是禅悦,扛一个拖一个,脸不红气不喘,别说三公主了,她自己都诧异了,看来这个身体的体质还不错,嘶,记忆里没说啊?
三公主往回看了一眼,可惜的叹了口气:“刚才那个李公子,其实长的还不错。”
禅悦面无表情:“那你回去找他?”
三公主焉了,看了眼小太子,小小声:“听说他娘在家就是个母老虎……”
未来婆婆脾气不好啊……好吧,婆媳关系的确在自古以来都很重要,不能融的话,就别强融了。
禅悦在现代的时候曾听有人说,婚后能有一个好婆婆,比有个好老公还要重要。
“我记下了。”她道。以后离那家的公子远远的!
小太子努力的竖起耳朵,可惜海拔太低,听不到。
禅悦亦不知道为什么,她们两个妙龄少女竟不知不觉谈起了婆媳关系,她连忙斩断这个话题,找了一个在花园比较边上,但是能控观全场的石凳坐下。
喝着宫女送来的奶茶,吃着太监端来的糕点,两个小姑娘对着全场的男人评头论足,多是禅悦指,三公主向她介绍。
三公主摇了摇头:“怎么回事,你一个住在宫外的,消息竟比我一个宫里的还不如。”
禅悦不好意思的笑笑,虽然她住在宫外,但她是一个宅女啊,每天有奴才伺候着,有膳房厨子专门研究她的口味做的吃食,整个人就更懒了。
禅悦倒是有心想去古代的青楼一观,但不行,怕被她娘骂死。
她们正聊的火热,忽然听到不远处噗通一声,然后有惊慌失措的女声响起:
“不好了不好了,有人落水了!”
第08章
冻死
禅悦听了,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惊讶,而是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皇宫,游园会,贵女们,池塘。
这几个词儿连起来,不就是古言里会出现的高频场景吗?
不惊讶,一点儿不惊讶。
但三公主这个土著还是十分惊讶,她眼睛一瞪,直接站了起来,小太子也满脸好奇,而禅悦,虽然不惊讶,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想要凑热闹的心思,毫不犹豫的也起身循着声音走了过去。
在场做同样动作的不止禅悦一人,可见吃瓜的魅力。
不消多时,已经有会水的嬷嬷跳下水将人救了上来,那些皇子与公子哥儿们连忙避让,小姐们倒是更加上前一步,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事儿。
“哎呀,怎么有人落水了啊?”
“这天气,衣裳浸了水岂不是要冻死人。”
“那肯定冻的呀,我都怀疑池子里有没有冰块儿。”
“别说这些了,看看掉下去的人是谁啊?”
是呀,掉下去的人是谁呀?
这一句话总算让小姐们找到了重点,她们手挽着手向前探头一看,有认识的人发出惊叹:“那不是年尚书家的庶女吗?”
“看她,脸好白。”
“冻的呗,那水多冷啊。”
“嘴唇都冻紫了。”
一时间围在年家庶女身边的姑娘,比先前围在大皇子身边的姑娘还要多。
年华笙黑着脸拨开人群,看了眼虚弱的躺在石砖地上,进气少出气儿多的庶妹,先是多谢了一番将人救上来的嬷嬷,而后扭头朝众人身后的宫女道:“劳烦姑姑们去寻两块厚毯子来,再跑路去将太医请来,多谢了!”
两个宫女远远的福身,去了。
听到动静的娘娘们从亭子那头走过来,看到年华笙一连串的行事,奚贵妃赞了一句:“这年家嫡女倒是个撑的住事的,对庶妹也算不错。”
容妃听言,淡淡的笑了一下没有说话。若是真的体贴庶妹,便该让人带她去厢房歇着,而不是让人穿着湿衣裳在秋冬之际躺在冷硬的石砖上等太医。
淑妃亦看出来了,眼里对年华笙带着一丝赞赏,无论如何,这表面功夫是做到家了,日后这事传出去,谁不赞年尚书家嫡女临危不乱,关爱庶妹,大气得体?
她心里暗暗估量,将这位年家小姐的位置往前挪了一挪了。
禅悦就只看得牙痒,她看起来也忒冷了吧,就古代这医疗条件,真说不准能不能救得回来。
不一会儿,太医来了,他看到嘴唇冻的乌紫的姑娘也是吓了一跳,上前半跪在年家庶女面前掰开她的眼皮看了看后,连忙让随行的药童将医箱放在地上。
见状年华笙带着些着急问:“大人,臣女的妹妹如何了?”
这是一个挺年轻的,年纪不大的太医,无论能力如何,他的外貌看起来不是往常大家所信任的那类医者,但想也知道宫外一个小小庶女不会让什么资深的太医出马。
年轻太医一边让药童打开医箱取出一个布包,一边回答道:“成与不成,微臣还需施针一看。”
听到这里,年华笙的面上适时的一白,小姐们的讨论声也都再一波响起,事关“成不成”,就是说,年家庶女此时已经危及性命了。
众人不住的唏嘘,多年轻一个姑娘啊,就遭这样的罪,那么凉的池塘,眼下就算是被救了回来,日后也少不得要留下后遗症。
还是个不起眼的庶女,这以后可怎么过,命苦唷。
太医探了探她那姑娘的鼻息,微弱的很,一阵一阵的,好似就快要断气了一般,也不由得深深皱起了眉头。
将那布包一抖落开,一溜银针便展现在大家面前,太医抽出一根来,觉得不行,摇了摇头,又换了根更粗的,针尖在太阳光底下反射出森森寒光,让围观群众不免也代入的一激灵。
开始太医只在她的手上、脖子上扎了几针,然而躺在地上的人就好似已经是具尸体了一般,根本没有任何动静,接下来太医眉头一皱,决定下一个猛料。
他直接将银针戳进了那姑娘的人中。(针法,瞎写的,勿信,勿试)
围观群众倒吸一口冷气,有人不禁捂住了自己的嘴。
年家庶女终于有了动静,她痛苦的吐出一口水,动静不大,虚弱的同幼猫一般,而后喘了一口气,又没了声息。
太医眼里的喜色消失,面色愈发沉重,再次将自己的食指弯曲去探对方的鼻息,他身体一僵,随后又恢复了自然。
就在刚才那一瞬间,这位小姐的呼吸居然停止了几息,他险些以为对方就这么没了,好在很快就恢复了,不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满园的娘娘和京二代们。
他本就年轻,在太医院里的资历浅,若是就这么出了差池,轻则降职,重则掉脑袋,太医心里沉重的下了决定,这个病人,不能留在他这儿了。
他当即起身,转了个方向朝刚才主事的年华笙道:“臣刚才已为这位小姐做了最好的处理,理应无甚大碍,接下来的事臣恐怕不能再插手了,当下最要紧的,是最好尽快将这位小姐带出宫,回府后给她多灌些姜汤,将屋内炭火烧的热些,静养着,或许再寻一位医师小心伺候着,慢慢或许能养好。”
众人听了心里嘀咕,这到底是有大碍啊,还是无大碍的,一会儿说静养就能好,一会儿又说得找医师小心伺候着,他们这会儿看着人是凄凄惨惨,可听这太医话里的意思,竟是冰凉凉的落了回水也没什么大事吗?
有了信了,有人则半信半疑。
太医的嘴啊,真是宫里最不靠谱的东西。
“臣女的妹妹她,真的无事么?”年华笙蹙眉,有看到的人不禁在心里感叹,美人做这般表情也是美的。
太医拱手:“暂且性命无忧。”
年华笙迟疑的点点头:“这样……那臣女还是先带着妹妹回府去吧。打扰了诸位的雅兴,实属是我的不是了,改日再向诸位赔罪,我得先去同娘娘们告罪了。”
后面那句话是对在场众人说的,他们都摇摇头,表示没什么,人命关天,让她先将人是最要紧的。
这头年华笙对着娘娘们说明了原因,被娘娘们十分宽容的放了回去,反倒是娘娘们还安慰了年华笙几句,无论怎样,知道她心里绝对不好受。
年华笙的确心里很难受,因为那个不争气的庶妹,在这般重要的宴会中她必须中途回去,落水的是她的亲妹妹,她即便是依旧留在宴会上亦无好处,只会落人话柄。
坐上了离宫的马车,年华笙忍不住深呼吸了两口,平静的看向平躺在自己身侧的庶妹。都说猪队友,猪队友,也莫不过于此了吧?
现下她离开了,还不知道那些小姐要怎么对大皇子大献殷勤。
宴会还在继续,许是顾及着刚刚那一出,那些公子小姐没先前那么大胆奔放了,禅悦很满意。
池塘边那块地还是湿的,即便宫人很快拿布拖干了也还是留下了一大块痕迹,但是今日的阳光很好,那一块痕迹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她们就这么走了?”禅悦收回目光,不解道,“也不查查清楚那位年家小姐是怎么落水的?”套路不对吧?
三公主轻轻用肩膀撞了她一下:“人家同一个宅子里住着的亲姐姐都不追究,你那么关心做什么?”
想到奄奄一息躺在石砖地上的年家庶女,禅悦忽然背后一凉,心里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没有想到这份不好的预感这么快实现,禅悦和三公主边说话边往回走,随后便见一只气鼓鼓的包子候在前台,正是在等她。
小太子握着小拳头:“大侄女,你三日别想吃肉了!”
第09章
灵感
年家庶女的落水事件仅让宴会上的气氛凝滞了片刻,不消多时,气氛再次逐渐上升,可以听到有些公子慷慨激昂的作诗,讨取心上人的欢心。
“李公子真是有才,这诗听着我都醉了。”
“哈哈,那你快醒醒,人家是念给陈小姐听的。”
“我不管,他念那么大声,就是给我听的!”
“刘公子的诗也不差啊。”
“啊啊啊,快看二皇子殿下那一手字,真是如松竹一般满是清风傲骨!”
小姐们完全被那些显眼包吸引过去了,毕竟在场许多人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但都是第一次接触,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能看什么?自然是脸,还有才艺了。
别说有一些公子的才华真不是盖的,古有曹植七步作诗(禅悦那个世界的古),今有公子望景做诗,做出来的成品还不错,虽不惊才绝艳,但朗朗上口,颇有意境。
而展示着自己才艺的公子们,亦有不少暗地里用余光观察着自己的心上人,希望自己能得对方青睐。
禅悦在边上看着,感叹:青春期真美好啊!
这时不知有谁说了一句:“那刘侍郎家小姐,作诗不也是一绝吗?”
渐渐就有人附和:“是啊,先前那首《梅》,到现在我还时不时会念上两遍。”
“咱们让刘小姐来作首诗,如何?”
“对对对,让刘小姐来,让刘小姐来,让我等瞻仰一番刘小姐的才气。”
很快刘若素周边的一块地方被人群空了出来,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还有一些小姐气的咬牙的瞪视,刘若素慌了一瞬,随即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没事,没事,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么多诗句,随便拿出一首都可以惊艳这些古人,让她想想,让她再想想……
心里越急,脑袋就不容易想起东西。
见刘若素半晌不说话,有人善解人意,笑着为她说话:“哎,作诗哪有那么快的,咱们先喝酒,喝过一轮,兴许刘小姐就能将诗作出来了。”
“有理有理。”
“咱们喝酒!”
也有小姐充满酸气儿,跟身边人嘀咕:“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别一会儿拖到宴会完了,直接遁走了。”
少了许多视线的压力,刘若素终于忆起了几首很有名的诗,但是那些诗显然不是很适合现在这个场景,于是她又努力去想别的诗,去想那些有关风花雪月的诗。
好半晌,在那些公子哥儿酒喝了半轮的时候,她终于想起了一首适合这个场景的诗。
刘若素向前走了两步,然后咔嗒一声将酒杯磕在桌上,发出不大不小的声响,她周围的许多人都被这一声吸引了过来。
“绿蚁新醅酒……”
她刚开口时,周围还有许多不同嘈杂的声音,然而在她半句话未落,许多人自发的就让别人安静下来,为她创造出了一个安静的环境。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
听完后,许多公子哥都兴致勃勃的讨论起来:“这诗好啊,这诗也好!”
“听了这首诗,感觉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意头虽没先前的那两首诗好,但是短时间内吟出这般意境,真是绝了!”
“咦,我怎么感觉这诗的风格与先前不大一样……”
先前那个为刘若素说话的公子惊喜道:“刘小姐莫不是,就在下先前招呼众人饮酒的事,从中得出灵感,作出了这首诗?!”
当然不是,这其实是误打误撞了,但刘若素哪儿能否认,她笑着点了点头,顺势应下,那位公子一下子更加激动了。
“就因为一句话,短短的时间内居然能作出这般好诗,天才啊,刘小姐是天才,是老天赏饭吃!”
“事实”摆在眼前,这下有一些小姐只得对刘若素的才华表示服气,余下的那些,仍旧对她表示不屑。
会作诗又如何,她会画画吗?会弹琴吗?会点茶吗?她能写出一手好字吗?
刘若素的确不能,是以在二皇子作了一幅游园图,意欲让刘若素将刚才那首诗题上去的时候,刘若素婉拒了,并且请大皇子将那首诗题了上去。
实际上大皇子的字也十分不错,只是二皇子向来才气名声在外,大家也就下意识忽略了大皇子的才华。
相反的,在外盛传大皇子的骑射优秀,但其实,二皇子也是不弱的。不过是一些刻板印象罢了。
连清筝怯怯的上前,向大皇子露出一个清丽的笑:“表哥殿下的字真好看。”
真是难得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大家都去夸二皇子的画技了,当即大皇子对自己这个便宜表妹印象好了许多。
大皇子也对她露出一个笑——立即有看到的闺阁小姐捂住嘴小声尖叫起来——他道:“不过尔尔罢了,听母妃说表妹从小研读诗书,表妹的字定也不差的。”
连清筝的笑更灿烂了些许:“若是表哥殿下不嫌弃的话,我为表哥殿下你作一幅字画如何?”
大皇子没有想到对方这般回应,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并且暗暗希望连家表妹能作的好些出个风头……也好别再让老二压在他头上被人夸了。
有了大皇子的点头,立即有花园里的奴才搬来新的桌案与笔墨纸砚,连清筝一站到桌前提起笔,倒真有那么些意思。
先前禅悦都离的远远的,这会儿好奇的靠近,看着连清筝唰唰的落笔呆了。
虽然她对这姑娘情感上无感,但是人家在画作上是真有些造诣啊!
聊聊几笔就勾勒出御花园中的羊肠小道,那树丛明明暗暗,用稀释程度不同的墨水画出了远近交叠,更有在小道边上,一人拇指般大小的背影,说不出哪里像,但就是能看出,那是大皇子!
待墨水晾干的差不多,连清筝又提笔在画作的右上角题下了一首禅悦没见过的诗,簪花小楷,就如她的人一般清丽又漂亮。
这下禅悦看着连清筝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厉害,这是文化人啊!
公子小姐们也都纷纷围上来夸赞这画这诗,连清筝小脸红扑扑,笑起来更加娇艳欲滴,大皇子瞟了眼被晾到一旁的二皇子,心情十分舒畅。
他走到连清筝身边,站在桌案前欣赏这幅字画,赞道:“好画,好诗,随后本皇子便命人将这幅字画好好的装裱起来。”
“表哥殿下喜欢就好。”连清筝看着他的眼神柔柔。
几十米外的淑妃看着儿子与远房侄女相处和谐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