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她没经历过正经的指挥训练,在调度魔族军的时候,总是出现和波洛维姆军队的协调问题,濒死的伊夏扎克还偶尔嘲笑她的水平,一度说过让她回深渊里,换个帮手过来。
尼托娅好歹也是正正经经通过选拔上位,并获得了希哈拉姆承认的魔将。
伊夏扎克这个败者的话令她非常生气,但是希哈拉姆的调度她不能不听,最后干脆把手里只待了一周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波洛维姆,把自己当成一把刀,波洛维姆想让她去那,她就去哪。
加入战场中的尼托娅并没有深入敌阵,她的魔法是操控生物,完全的后排战斗人员,不需要近身战。近乎无形的魔力丝线时而控制着力竭的魔族重新投入战斗,时而操控着人类军忽然“反目”攻击同僚。
她隐藏在魔族军中,像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小兵一样参与战斗。
以至于没有人发现战场上出现了一名新的魔将,奇差的指挥也只有一周,并且她只是接了伊夏扎克的那部分指挥权,人类方将这期间魔族军明显的低水平表现当作是主将战败濒死,这部分军队无魔指挥才乱的。
最后波洛维姆被击杀,伊夏扎克宣布撤军,并将他的反射之镜带回深渊,奎宁达战役就这样匆匆地落下了帷幕。
尼托娅趁着撤军的混乱,想要跑到大陆上继续玩玩,但还没走多远,就被特地出门的希哈拉姆把她提回了深渊,并告诫她在完成指挥训练前不能离开深渊。
在学习这方面,魔族从不逼迫自己的后辈,希哈拉姆只给了她限制,他自己还要忙着重组亡灵大军的事,没有时间监督她的学习进度,而另一个长辈德勒克斯在深渊里也待了七百年,急于去了解世界情况,没心思去管新生魔将。
就这样,尼托娅的学习全靠自觉,而她对自己弱项态度也不是补强,而是能避则避。最终她以一天打鱼,六天晒网的学习态度,在克莉丝朵和伊夏扎克偶尔的指导下,花了两百年,总算勉强地学会了指挥这门高深的学问。
魔族虽然有漫长的生命,但也不是靠发呆度过的,“晒网”的日子里她一直在磨练自己的魔力操控能力,魔族中没有人会钻研此道,她相当于是独自开辟出了一个赛道,在这上面的时间花得更久。
要不是希哈拉姆说不会领兵不配称将,尼托娅绝不会在她没有半点天赋的指挥上花时间。
可见对她钻研魔法之道,比深渊里打打杀杀的战争模拟更有意思。而她曾经好奇的深渊之外的世界,在魔法之道前也成了可有可无的“甜点”。
她才七百岁,还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不急于这一时。
维尔利特了解了这名魔将后,并没有被她有别于其他魔族的行为方式迷惑,从而认为她是个将魔法看得比魔族的野心更重要的低危存在。
尼托娅身上有一种不定性的危险,在奎宁达战役时她就靠那手防不胜防的傀儡术,将战争维持了半年之久。让其他三国三族高度警戒着自己势力范围内的深渊出口,不敢立即支援斯诺特。
如果她只站在指挥的位置,或许还不用那么担心。最怕的就是她隐藏在军队后方,用魔力丝线去控制关键人物。
奎宁达时期的她只能操控生物战斗,而现在的她……
维尔利特书写的动作顿了一下,羽毛笔的尖端在纸上留下一个突兀的墨点。
“怎么了?”见他动作停顿,瑟拉菲娜疑惑地问道。
“没什么……”
只是接下来的内容,让他的心底涌出难掩的怒意。
维尔利特抬起笔尖,喝了口茶水继续描写情报。
学习了两百年指挥后,尼托娅终于能全心投入研究之中,可是不久之后,希哈拉姆宣布了一次大战役,他们将要突袭斯诺特东部边境。
伊夏扎克想要洗刷自己在奎宁达的败绩,主动请缨担任了主帅。
他手下的魔族军修养了许久,正需要一个雪耻的机会,希哈拉姆考虑过后给了他这个机会。
本来此事和尼托娅没有关系,但希哈拉姆决定给她一个观摩真实战役指挥的机会,让她去看看深渊中点到即止的模拟战役,和真正要对方性命的战役指挥有什么差别。
尼托娅本要以自己参加过奎宁达战役为由拒绝出门,最终还是因为伊夏扎克一句的挑衅——“只学会了指挥小孩子打闹级别的模拟战,就当自己是个将才了。”——而接了命令。
没有指挥权的尼托娅这次只能在后方当个看客,伊夏扎克是个近战魔将,他的指挥策略是以近身战斗为主,远程攻击为辅展开,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这样的战争方式能让战线推进的速度非常快,但也会有缺点。当斯诺特从突袭中反应过来,快速组织对抗时,激进的指挥就不再适用了。
伊夏扎克反应也很快,他立即扎营,指挥魔法使用魔族特有的传送魔法阵,建立了能向前线运输士兵的深渊通道。
尼托娅被他安排在通道处看守,以保证这条供应线的安全。
大战最重要的就是物资和人力,有了深渊通道,重伤的士兵就能及时送回深渊,再换上替补来,保证前线不会出现缺口。
尼托娅本来也懒得看前线那肢体横飞的血腥画面,她喜欢的是让生物在清醒的状态下,感受到自己对身体的控制被一点点夺走,直到最后被操控着对自己的朋友、亲人刀剑相向。
她最爱听的不是战场上的嘶吼咆哮,而是他们亲手杀死挚爱亲朋时,绝望且愤怒的哀嚎,这便是她钻研魔法操控力的原因。
感官越是细腻,失去时的恐惧就越深刻。
被分到看守通道的任务她也不气恼,这任务队本就不想来这次战役的她来说,不过是换个地方研究魔法而已。
她在后方待着,偶尔会截下几个重伤的士兵,用魔力丝线操纵着他们活动,以此来实验重伤的魔族在她如今更细致的操控下,能用出平时的几分力量。
后方的魔族因为她的行为感到恐惧,将此事上报给伊夏扎克后,尼托娅才中止了实验。
魔族军吸取了奎宁达战役的教训,特地培养了一批洞察魔法修炼到最高的魔法使作为哨兵,人类身上的隐匿魔法对这些哨兵来说只要距离接近千米,就能发现对方的踪迹。
某一天,哨兵发现了一道高魔力反应个体正在靠近通道,伊夏扎克传令给负责守护通道的尼托娅准备好防御,后者终于能名正言顺实验一次的尼托娅十分兴奋,打算主动迎敌。
当她抵达情报提供的点位时,发现了一支约三十人的队伍,他们身上有高级隐匿魔法,即使是魔族特地培养的哨兵也无法看破。
尼托娅不认为是哨兵们的洞察魔法一夜之间突飞猛进,她认为这是人类兵分两路的计策。
看来人类前线的指挥官已经发现了哨兵的情报,特意用一个高魔力反应的人吸引哨兵的注意,实际上派了一队人准备强攻通道。
只是对于等级高于这队人的尼托娅来说,她连洞察魔法都不用就能看破他们身上的隐匿魔法,这三十人宛如她的盘中之餐。
尼托娅本是想等这支队伍靠近通道后,再出现赐予他们绝望,结果等到一半,一个高魔力反应从附近的河流里冒了出来,和这队人碰面后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那是一名八级中段的元素魔法使,看模样还是水系亲和,尼托娅的丝线最怕的便是水与火,更何况对方还是八级。联想到伊夏扎克的军令传来的时机,尼托娅很怀疑这是伊夏扎克想整她。
她是最年轻的魔将,以人类的等级来说她是九级,要对上一名八级中段的克制类魔法使,连单挑都得集中精神才行。
更别说眼看这突然出现的人要加入三十人的队伍一起行动,感到事情可能失控的尼托娅不得不现身阻拦他们,并召来了附近的魔族军。
只是她错失时机,被这支队伍爆发的死志惊到拖住了行动,让那名高魔力反应的人类冲到了深渊通道前,用人类创造的某种奇怪的魔导器强行关闭了通道。
看守目标被摧毁的那一刻尼托娅自然是愤怒的,魔力丝线化作万物可切的利刃,切断了这群魔法使之间的配合链,一时间血肉横飞。
破坏了通道的人类也不恋战,立即回援用一系列高级冰系魔法阻断了魔族军的攻势,解救了队伍中剩余的人,连冲突都没有和尼托娅发生过。
尼托娅也没有去追击,而是转身回到通道处,试图恢复它,只可惜那魔导器太有针对性,通道被强行关闭不说,还切断了几名魔族的身体。
她自然是气恼不已,想到希哈拉姆可能会因此责罚,她就怒火中烧。
但好在她攻击时,在那些人类的体内留下了不少魔力丝线,那名八级魔法使费那么大的力气,救走了一群不知何时就会爆炸的隐患。
等她操控着那群傀儡,对敌军前线造成重大破坏,她没看好通道的事应该也能将功抵过了。
如她所料,伊夏扎克知道通道被毁后立即大发雷霆,堵住尼托娅后不顾下属还在,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辱骂。尼托娅不想承认自己被那群人类爆发的死志拖住,只能压着心中的不服,听着伊夏扎克越来越脏的辱骂。
就在这时,她留下的魔力丝线有了反应,应该是被救回去的那些人类在治疗师的救治下苏醒。
她知道该自己出手了,于是直接让伊夏扎克闭嘴,独自潜入前线附近,施展傀儡术,控制着那群人破坏人类的前线布置。
直到他们遇到了那名八级魔法使的阻拦,尼托娅知道这群傀儡已经无用,于是让他们一齐攻击八级魔法使。
令尼托娅惊喜的是,这群傀儡中有那名八级魔法使的亲朋,他的魔法显然无法对其中一个傀儡下手。
接下来便是尼托娅最喜欢的戏码了。
??[461]第
461
章
被傀儡术操控的队员们大脑是清醒的,但他们的身躯被控制着,疯狂地朝八级魔法使攻去。如果体内的魔力已经所剩无几,就会从小源中榨取魔力,直到生命消耗殆尽,成了无用之物。
即便尼托娅的精神力十分强大,也无法在同一时间里,完美地操控三十名中级与高级的魔法使,最先耗尽的是中级魔法使,形如枯槁的他们已经成了无用的废品。
尼托娅不是亡灵法师,无法让死者发挥他们的余热,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撤回这些人身上的丝线,当人数减少到十人后她的操控也更加灵活,这队人中以元素系占比较多,他们造成的破坏自然是不亚于魔族军的。
如果不是他们在击中攻击八级魔法使,人类军满是伤兵的后方阵地遭受的破坏只会更大。
那八级魔法使顾及着同僚之情,始终无
網
????????
:
??
??
??
.
??
??
??
??
.
??
??
??法对他们下杀手,只能一面防御反击,一面将战斗引向阵地外。他此时已经明白这些同僚是被人操控,但在眼花缭乱的魔法攻击下,他无暇去寻找。
尼托娅的魔力丝线十分强韧,可延展距离超过了人类魔法使的感知范围,等到双方距离拉远后,八级魔法使更是无从找起。
尼托娅很享受人类这种亲朋反目的戏码,即便这完全是在她的操控之下上演。
人类是感情最丰富的种族,而魔族最喜欢的便是他们流露出的激烈情绪。
悲痛、怨怼、愤怒、憎恨,不论是什么样的负面情绪,都能让魔族感到无比的喜悦,这种喜悦深深刻印在他们的心底,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他们便知道自己该以何为乐。
尼托娅的战意,或者说是取乐的欲望高涨,在她的操控之下,被控制的人攻势也愈发激烈。
八级魔法使尝试着将同僚击晕,可是晕厥并不能阻碍他们的攻击,情势一时间陷入了僵局,直到有人突破了傀儡术的一丝控制,拼尽全力嘶吼着让他杀了自己。
激荡的情绪蔓延开来,突破这一丝控制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呐喊出自己能为斯诺特做的最后贡献——死亡。
他们之中大多毕业于国立魔武学院,又在魔导院共事多年,此时被迫同室操戈,所有人心中都是愤怒而悲痛的。
如今魔族来犯,他们却被控制着攻击自己人。
他们的小源被榨取了大量生命力,自知即便此刻脱离了控制也时日无多,至少自己不能成为魔族手中杀死同胞的那柄刀。
他们看出了八级魔法使的犹豫,心知亲手击杀同僚会是何等的痛苦愧疚,但他们已经无暇去考虑他人的心情。
求死的嘶吼越来越多,八级魔法使的心防也随之一降再降。
尼托娅看准时机让他始终回避,也是最难控制的那一具傀儡奇袭而上。
这具傀儡的魔力比其他傀儡都要强,尼托娅记得在这支队伍牵制她的时候,其他傀儡都是听他指挥。她在深渊中学习时,听过人类四国的魔法机构有十二个席位,就像他们魔将有七个一样。
在与他们战斗时,她也听到过类似阁下、队长之类的称呼。虽然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尼托娅还是愿意赌一赌这个人类拥有某个席位。
即便他不是,比他等级更高的这名魔法使总该有个席位了吧?
破坏人类后方阵地的功劳或许不够抵她失守通道的过错,但是给希哈拉姆带个十二席的灵魂回去,至少能让他老人家骂的时候轻点。
尼托娅的计划很好,可惜沉迷研究的她,在应对人类方面经验依然不足。
她眼中的傀儡们能挣脱部分控制,并非是他们还能从小源调度魔力抵抗傀儡术,而是他们的心在绝境中爆发出了力量。
这番激荡的情绪可以感染他人,让与他们意志一致的人与其共鸣。
骇人的寒流席卷而来,为驱使它的魔法使冻结了成为傀儡的同僚们,在他们最后的配合下,顺利地“挽回”了斯诺特的英雄们。
本就被过量榨取生命力的他们抵抗这道炉火纯青的冰系高级魔法,在寒冷中逐渐失去生命。
傀儡成了死物,已经无法再为尼托娅效力,这令她很是恼怒。
但在没有傀儡,又被克制的情况下,她没有再贸然行动,只是拿出希哈拉姆分给每个魔将的收集灵魂的装置,将那名她怀疑是十二席的灵魂带走。
如果不是希哈拉姆要求质量,她倒想把这些傀儡的灵魂全部收走,以量充质,让老头子少骂她两句。
希哈拉姆以亡灵魔法制作的道具十分好用,本身不是亡灵法师,又沉浸在亲手杀死同僚悲痛中的魔法使完全没有察觉异样。
尼托娅离开前记下了这名魔法使的魔力波动频率,人类老去得很快,所以不能去记忆面容,而他们的魔力波动频率很难有变化,尤其是高级魔法使。
因为驻守通道失败,导致魔族军失去支援,而人类军并没有因为后方阵地被破坏而崩溃,他们背后还有国家持续支援,前线形式顿时大变,隐隐出现了败迹。
伊夏扎克本就因战事不利而烦恼,看到尼托娅还有心情用伤兵实验,顿时气急攻心,将她赶回了深渊,并让她带话给希哈拉姆更换副手。
希哈拉姆在看到她献上的灵魂后只责骂了几句,让她自己去魔诞之气中领罚。
在她进入魔诞之气前,听到了希哈拉姆的部署,接替她的是德勒克斯。
之后的内容便是在沙漠营地内的众人皆知之事了。
德勒克斯原本是和格尔克一起,在王都附近的几个卫星城进行骚扰作战,牵制人类军的主力,让斯诺特王无法放开手脚去全力支援边境。
接到调令后德勒克斯立即返回深渊,从深渊中转道前往战争前线,这时最近的深渊出口在巴祖城附近,因为人类已经完成了边境防线,他只能从北向南,一路屠杀赶往伊夏扎克处。
他的出现短暂地中止了魔族军溃败的颓势,但人类边线的也已经稳下了东部边境,巴祖城和南边伊赛城的军力已经清理完毕境内的魔族军,正朝典赞城集结。
战争的帷幕已经握在了人类军手中,在最后的总攻中,以伊夏扎克重伤濒死为节点,魔族军战败撤退。
德勒克斯耗费大量魔力,在撤退之前诅咒了人类军。所有人耳畔都响起了魔将阴沉的毒咒,唯独放过了重创了伊夏扎克的八级魔法使。
有人怀疑这是德勒克斯的离间之计,也有人认为这是德勒克斯留他一命让伊夏扎克能亲手报仇,甚至还有人怀疑该名魔法使与魔族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战后的事就更加不用道出了,维尔利特停了笔,将其搁置在墨水瓶盖上。
“我所知的内容到此为止。”
因为这里还有边城战役之后登上席位的人,所以他用“八级魔法使”代替了老兰斯的名字。
或许是大源知道他的私心问题,在给予尼托娅的情报时,她明明将对方研究学习的那两百多年做了快进处理,却将短短几个月的边城战役的情况详细放出了。
这也是维尔利特会在情报和祝福的双重影响下,精神力消耗过大的原因。
他给出情报的方式是书写,在座的各位不可能挤在他面前,盯着一张小纸看。所以由阿卡兰德最先,并将他写下的内容用魔力转写在沙地上。
等到维尔利特停笔时,沙地上已经铺满了文字。
在座众人,除了被大源灌输了相关信息的维尔利特外,只有二十年前就已成为十二席的老兰斯和特丽克西知道那段历史中的详细情况。
其中又只有阿卡兰德知道维尔利特与前任六席之间的关系,在转写这份情报时,他已经明白了维尔利特详述边城战役的原因。
维尔利特想让在座的十二席们知晓,那名八级魔法使所承受的痛苦,所以将除了名字以外的一切情节写得明明白白。让他们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下,了解当时发生的事。
兰斯亲手杀死了同僚与曾经朝夕相处过的师弟,作为他的师兄,阿卡兰德能够感同身受。
他想,如果当时是他面对此情此景,面对师弟请求解脱的呼喊,他也会做出和兰斯一样的选择。
也是这一刻,他明白了兰斯当年为何要不听他的劝阻,执拗地自请死刑。
结合他的记忆、维尔利特给出的情报,以及沃伦·伍德提供的信息。
阿卡兰德有把握去推测,德勒克斯当年并不是没有给兰斯留下“诅咒”。他或许是告诉了兰斯,弗尔朗·伍德的灵魂被希哈拉姆收下,成了他手下亡灵大军的一员。
兰斯无法接受他承受着巨大痛苦,自以为给同僚和师弟带来了解脱,结果并没有解救到师弟不说,还导致他的灵魂落入魔族手中。
德勒克斯搅乱了兰斯的思维,趁着他的心防几近崩溃,给他种下了暗示。再让希哈拉姆配合他去欺骗莫莉,让这个满脑子只有弗尔朗的蠢货去欺骗老伍德,递去名为“真相”的假消息。
被仇恨冲昏头脑的老伍德成了魔族手中的刀,带着一群想要挽回一些损失的蠢货,不断地攻讦英雄。言语化作的毒刀,每一刀都砍在兰斯已经脆弱的心上。
他们不断触动着那份心理暗示,让他心中的愧疚达到顶峰,最后不做任何辩解地自请死刑。
魔族要看人类英雄被他保护的国民攻讦,最后不用他们动手,一个能够克制尼托娅的六席,就这样被人类自己解决了。
多么讽刺,英雄们用血肉赢得战争,保卫了国家和民众,这些躲在英雄背后的人们,却联手将最大的功臣摧毁。
阿卡兰德转身不再看沙地上的情报,他退回道维尔利特身边坐下。他知道少年此刻的心情有多沉闷,那书写的纸张上有好几处难掩心绪的痕迹。
少年或许在书写时就已完成了对情绪的整理,从这一点上来看,阿卡兰德的首席教导成效显著。
沉默良久后他才叹息般地开口,“我有错。”
错在没有更慎重地考虑兰斯的部署位置,如果在兰斯表示他想去典赞城时,劝说先王改变部署,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错在没有在兰斯被攻讦的时候,不被首席位置束缚,更果断一些站出来表示支持他,兰斯的心理或许不会那么容易崩溃;
错在他没有拒绝老师的话,沉默地看着兰斯接受了审判,看着他本该戴上鲜花与绶带的肩上落下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