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培风何小芳徐秀丽 本章:第120章

    这使得《武侠》在这段时间的销量,一直在减少,并且还有继续下跌的趋势,这个下跌,它不是跌了一点点,而是断崖式下跌。

    由此也可以看见,女性读者的市场有多大。

    李昂主任已经迫不及待想赶紧将柠萌的新作《锦衣卫》推出来了。

    就不说,她原本的男性读者市场,反正《武侠》的男性读者市场还有其它连载作品在维持着,柠萌所带来的的巨大的女性读者市场,汁源由扣抠群,以五二尔期无把以整理更多汁源可来咨询

    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庞大市场的李昂主任,根本无法割舍掉的。

    他会急着给江柠打电话,也是这个宣传策略,首先得经过柠萌本人同意才行。

    不得不说,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江柠本身,之前所有的精力都在竞赛上,竞赛结束了,现在就只想再买套房,然后专心闭关码字。

    房子买太多了,现在一个月一万出头的房贷便是个巨大的压力,让她随时保持在有收入的状态。

    出版稿费都是一次性打入的,还房贷,最好还是像之前在《武侠》的连载期间一样,有个稳定的收入。

    不过,想到她前世的朋友说,他九八年在《知音》的稿费就曾达到过千字六百,现在都九七年中了,她也不由的问李昂主任:“李主任,您看我这稿费……是不是也该涨涨了?”

    李昂主任一愣。

    之前柠萌的稿费是千字两百八,这个稿费确实不低了,可这个稿费跟柠萌带给《武侠》的巨额利润相比,不过九牛之一毛罢了。

    她这个稿费在《武侠》的同期作者中相比,甚至在这个市场大环境的工资中相比,确实很高,但和她个人带给《武侠》利润的体量相比,又确实很低。

    他们前面两本,和柠萌签的都是单本作品。

    现在他们已经看到了柠萌的巨大潜力,李昂主任便考虑,能不能直接把柠萌这个人,签下来。

    这事他让王咏再去沪市一趟,让王咏当面和江柠谈。

    七月底的时候,王咏来了沪市。

    《武侠》杂志社如今的账面上资金充裕,不说杂志本身的销量所带来的庞大的现金流,就是如今在《武侠》上打个广告,虽不如在省电视台卫星频道黄金时段的广告费,可《武侠》上的广告费,在其它纸媒中,依然算是天价,且《武侠》十分爱护自己的羽毛,一般很少接乱七八糟的广告,它广告的主要来源,在于影视剧的宣传上。

    尤其是九十年代的武侠电视剧,本身就是井喷式,香江那边拍了剧,想来到内地播出,目前想的最好的广告方式,不是像二十年后,在各个综艺节目打广告宣传,而是先在《武侠》上预热一番。

    资金的充裕,让王咏这次来沪市,没有选择绿皮火车,而是乘坐了飞机。

    这还是王咏第一次坐飞机。

    他已经两年没有见到江柠了,哪怕之前已经在电视新闻上见过她,也只是几秒钟的画面,现在再看到这个身高已经超过一米六五,个高腿长、身材纤细有力,扎着个短马尾辫,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满是松弛感的女生,还真有些不敢认。

    那时候的江柠最多到他肩膀,一副少年老成又稚气未脱的模样,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站在人群中,耀眼的让人移不开眼。

    江柠却比他自来熟多了,见到他,她几乎是称得上热情的带着灿烂的笑容,亲切的一把握住他的手,在他上臂拍了拍,喊他:“咏哥。”

    江柠没让王咏住酒店,而是带他去了一个她已经交付装修好的公寓房里。

    这个公寓房,江柠没有像第一个公寓房那样装修,而是装修成上下两层,适合出租的单间。

    她带王咏来住的,就是其中一个单间。

    虽说是单间,江柠的装修却并不差,而是按照二十年后的,一室一卫的装修风格,还是整排墙的橱柜,可以做收纳,干湿分离的洗手间,热水器、空调、洗衣机都备齐了,只除了没有厨房。

    因为公寓房没有天燃气。

    每个房间都有三十多平,朝东南向的房间,还有整扇的隔音玻璃墙,采光非常好,有阳台的房间,还在她的要求下,做了全封处理,被钱经理在两边的墙壁上做了书架,既可以作为书房,也可以作为晒衣房。

    这个房子装修好后,就一直在通风,江柠带他住的,就是一室一卫还带有大阳台的一间,原本二十平的大阳台与隔壁房间隔成了两份,这边阳台大约有十几平。

    和外面的酒店房间也没什么不同了,因为之前还没人住过,也更加赶紧。

    这两年,王咏帮了她非常多,光是他叔叔定时给她寄过来的质量都很好,价格也优惠的衣服,帮她从隔壁厂寄来的鞋子,就让江柠赚了很多钱,更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份收入来源,能够让爷爷和二哥安心。

    王咏对于江柠能在沪市买下这么大一个公寓房丝毫不稀奇,这些年江柠光是在他们《武侠》,每个月都有两万多的稿费,更别提她近千万销量的实体书稿费和影视版权费。

    他惊讶的是,她居然把这个公寓楼,做成了酒店式公寓单间,方便出租。

    第152章

    152

    江柠的这套公寓房是二期的期房,

    今年交房,交房后,就由钱经理装修了,

    没有装修成之前的豪华复式,

    而是装修成上下两层的酒店式公寓出租屋。

    这套房由于是公摊政策出现之前买的,实际房屋面积三百平,

    隔成上下两层,除去走廊和楼梯外,实际面积接近五百七十平,还不包括上下两个二十五平米的阳台和两个十五平米的露台。

    房间由一条长长的走廊,隔成了朝南和朝北两个朝向的大小不一的房间,

    朝南的的房间室内面积约三十五平,带一个干湿分离的洗手间和浴室。

    朝北房间约二十五平米,

    同样带一个独立卫生间小浴室,以及整面墙的收纳储物柜。

    阳台被分别隔给了两个房间,

    一个房间十来平米,打了顶天立地式的书架,可以作为书房使用,也可以作为晾晒衣服的地方,为采光好,

    朝阳的这一面墙,

    通通做了隔音玻璃。

    作为出租房来说,

    这样的房间可以说无可指摘,

    唯一不好的,

    就是公寓房没有天然气,

    所以没有厨房可以自己做饭。

    因为这一块是作为未来商贸中心,未来基本也都是给白领居住。

    赚了钱的钱经理在装修完江柠这套公寓房后,

    也果断贷款买了一套差不多户型的,准备就照着江柠这个公寓房,装修城酒店式公寓房将来出租。

    沪市的发展是一日千里的,哪怕才过了两年,如今沪东这一块,也和两年前那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荒凉景象已经全然不同。

    *

    江爸他们租的房子里没有电视,第二天到底没有看到重播,却在报纸上,看到了江柠的照片和她的报导。

    哪怕这个时代的报纸照片很糊,六个人的合照分辨率很低,可他还是认出了那是他的女儿江柠。

    江爸买了好多份报纸,然后将这些报纸卷成卷筒状,外面小心地用别的旧报纸包起来,像藏宝贝一样,藏在自己的箱子里。

    在江妈不解的像看傻子的眼神里,江爸神色恼怒道:“你懂什么?这些都是光宗耀祖的,我现在在这里不方便,等过年我回老家了,叫木匠给我打一个画框,我去镇上切块玻璃,把它裱起来,放到堂屋的墙上挂起来,以后每个来我家的人,都能看到我女儿在IMO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事。”

    只要想到别人来他家,站在画框前,看他女儿手拿金牌的照片和报纸报导,他就美滋滋的,浑身舒泰。

    江妈白了他一眼,嘁了一声:“德性!”

    这就是江爸有时候遗憾的地方了,江妈什么都好,勤劳、能干、朴实、身材健美,长得也好看,只有一点,不识字,他很多精神上的东西,江妈并不能理解,也无法产生共鸣,甚至不能理解还打击他。

    江爸就只能寂寞如雪的一个人捧着这些美滋滋了。

    这种时候,他觉得,他就只能找在镇上当镇长的四哥去炫耀一下了,或者去跟他现在在邻市承包了高速公路建造的发小去聊聊他的小女儿。

    相信他和他四哥、发小一定深有共鸣。

    想到这里,他又去给江柏打电话,电话嘟了半响,都没人接。

    江柏和童金刚目前还在大导演的剧组里打暑假工呢,因为是《白蛇修仙》原作者的弟弟,大导演虽没有请来柠萌来试镜女主角,但对江柏依然非常关照。

    实在是江柏的外形太过出众了,外表出众也就算了,这个少年,他还兼具谦逊礼貌等各种好品质,原本他的戏份非常少,可导演和编剧就是忍不住想给他加戏,他在《白蛇》的这部戏完了后,他又给他演头子等等。

    一直到快开学了,江柏回到学校,江爸再打电话过来,电话才打通。

    把江爸给急的:“你去哪儿也打电话跟我说一声,给我留个号码吧?天天给你打电话,这里都没人接,这个电话老没人接是怎么回事?”

    江柏神色依然是淡淡的,说:“寝室楼下的小卖部电话,暑假宿舍没人,小卖部也没人。”

    江爸其实知道这一点,就是三个儿女,他一个都联系不到,他着急。

    他问江柏:“你妹妹现在的联系方式你知不知道?我给大队部打电话问了,你妹妹没回老家,她也不给我打电话,我想找她人都找不到。”

    江柏问了一句江爸很无语的话:“你找她有什么事吗?”

    现在他们这个状态,其实和前世他们兄妹的相处状态很像,就是各过各的日子,平时没事基本不联系,一年到头都打不了几个电话的状态。

    不论前世和今生,江爸都是作为兄妹几个粘合剂的那个人,一直都是他在主动联系几个儿女,维持这段关系里面的亲情。

    江柏不是在讽刺江爸,他是真心感到疑惑。

    因为从小就被这么不闻不问的放养长大,他们已经习惯了什么事都自己解决,习惯了什么事都自己做决定,也习惯了一个人,现在江爸总是给他们打电话,他反而感到疑惑和不习惯。

    江爸说:“新学期,我学费不得给你和你妹妹打过去呀?”

    一个暑假挣了四千多块钱的江柏,完全忘了学费这件事,说:“你不是有柠柠银行存折账户吗?直接给她打过去不就行了。”

    江爸觉得自己和小儿子沟通真困难,说:“暑假你妹妹有没有给你打电话?”

    沉迷在挣钱之中,完全没想到过妹妹的江柏:“没有。”

    “那你给你妹妹打过电话吗?”

    江柏眨眨眼:“没有。”

    夏天拍戏跑龙套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他每天下了戏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脱了衣服回去洗澡换衣服吃东西,吃完饭还要看书睡觉,除了有空时,给江爷爷打电话,确定江爷爷的情况,他没想过给妹妹打电话,江柠也没想过给江柏打电话,兄妹俩都是单方面给江爷爷打电话。

    兄妹俩都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问题。

    在他们的认知中,这样的相处模式,才是正常的。

    江爸被他这理所当然的话,说的有些无言,又问他江柠的电话号码,江柏也不知道,妹妹在京城还没安定下来,哪来的固定联系电话?只有等妹妹安定好后,她打电话过来,才知道能够联系上她的固定电话。

    江爸只好怅然地挂了电话,然后去给江柠的银行卡汇钱。

    今年除了盒饭之外,他的卤味菜也增加了,鸭头、鸭肠、鸭胗这些,需要洗的活多了,江妈又是个干净又较真的人,很多餐馆、卤味店拿到这些食材只是随便用水冲冲就行,江妈是一个一个,连每一根鸭毛都扒的干干净净。

    活多了,也就没时间在鸡腿鸭腿上切肉了,好在今年钱挣得也比去年更多。

    江柠和宋培风为了方便相互照应,所租的房子是上下楼,一个二层一个三层,两个人都有电脑需求,去中关村买了电脑,房屋都是有电话线的,所以都不用另外拉电话线,只需要去开通网线,就可以直接把电话线插在电脑上直接用,大约两块钱一个小时。

    他们花了两天时间,就将各自租的房子收拾好。

    江柠的生活作息依然十分规律,早上五点起床刷牙、洗脸,五点半去跑步,跑完十公里,去吃早饭,然后回到房间码字,码完两个小时,出去买菜做午饭。

    之前在值班锅碗瓢盆时,宋培风就想在她这里蹭饭了,正好江柠这里没有洗碗机,不知是不是小时候被江松那句‘女孩子不就应该洗碗做家务吗’,给刺激的,江柠打从心底就极其不喜欢洗碗做家务,原本家中能够机器解决的,都不会手工解决,除了她书房之外的地方,一周请一次钟点工做保洁。

    现在有宋培风来蹭饭搭伙,正好后续的厨房的善后工作,就全部交给了宋培风。

    宋培风是个做事非常细致有规律的人,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给厨房后续工作上,他一点都不嫌这些琐碎,甚至在他处理善后这些工作时,有时候投过厨房昏暗的光线,看到坐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工作的背影,他竟有种说不出的岁月静好的感觉。

    在同一个空间,她可以做她的事情,他也安静的看他的书,学他的习,偶尔遇到可以相互探讨的问题,他问,她就会答,她有疑问,他也会耐心回答,一时回答不了的,回头再去图书馆查资料。

    她好像没有脾气一般,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永远都是耐心且微笑的,一双清凌凌的眼睛,永远都是含笑又真诚的看着你,说话语速不快不慢,给人以舒心的感觉。

    有时候,他觉得她仿佛将自己隔绝于这个世界之外,自成一个世界,温柔又疏离。

    他当然是不会留在这里看书的,他在做完这一切后,和她打声招呼,说:“我下去了,有事情站阳台上喊一声,我就听到。”在她回头笑眼看他,点过头后,轻轻的关上门,迈着轻快的步伐,下楼去,在她楼下的阳台上,看书学习。

    江柠在附近给自己找了个散打班,将她前世练了很多年的散打和拳击给捡了起来,并做力量练习。

    教练以为她是新手,没想到她上手非常快。

    她下午一般会和宋培风一起去清大或者京大的图书馆看书,看完书她就直接去散打班练习散打或者拳击,在出了一身汗后,将头发随意地往上扎一个小丸子,或是短马尾,回到出租屋,洗个澡,然后做晚饭。

    八月下旬的日子,京城实在是热的如烤炉一般,他们俩租的老房子没有空调,只有风扇,在做饭的时间点,厨房非常热,这个时候,宋培风也不会离开,江柠在那里做饭,他要么在处理食材,要帮她扇风。

    江柠有时候嫌热,不爱多做,只弄些简单的,或是两碗凉面,或是凉拌手撕鸡,或是寿司,她总能将很简单的食材做的很美味。

    有时候路边碰到有鲜花,她偶尔也会买一束鲜花,插在花瓶中,或是放在昏暗客厅的小圆桌上,或是放在明亮卧室的电视柜上。

    宋培风看到,有时候不用江柠买,他看到,就会带一束上来,一般都是向日葵或者百合,不是专门送给她的,只是用作插瓶。

    对于这样一个清朗少年,愿意主动走进她的生活中,她就像一只隐藏在暗处的猎豹,小心地,全方位的观察着他,看着他一点一点的走近,慢慢将自己伪装成一只无害的小猫咪,收敛起自己作为捕猎者的那一面。

    她前世一个人独居了太久太久,不论工作上还是情绪上,有很多话她都不能对别人说,各种情绪都需要自己独自消化,工作上的、婚姻上的、家庭上的,开心的不开心的,她都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去消化这些。

    刚开始的十年,不知是年轻还是她原本就不爱说话,她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心理上的变化,直到时间长了,各种好的不好的情绪,她发现自己一个人已经消化不了了,消化不动了。

    她发现自己需要有人交流,来向外排出自己内心积攒的各种正面的负面的情绪。

    具体表现就是,一个生活中习惯了沉默不爱说话的人,突然变得很想跟人说话。

    想跟人说,却不知道跟谁说。

    她已经习惯了得体,习惯了不打扰,习惯了一个人默默消化。

    能够说话的这个人不能是你的同事和领导,也不会是她的父母兄弟,甚至就连朋友,她都不能说太多。

    于是她就只能继续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让它稳定,闭好嘴巴,控制自己。

    她所有的情绪,几乎都是通过文字的方式来发泄的,即使是文字,她都是克制的。

    现如今生活中突然出现这样一个人,他主动走进你的世界。

    她也不是前世很多事不能说的自己了,于是她就很有分享欲的,跟宋培风分享她做的美食,并得意洋洋的和他炫耀:“只有我们两个人,饭菜做多了吃不完,其实我还会做很多大菜。”

    因为爱做美食,她前世还写了一篇关于美食文的,卖了电视剧版权给拍出来了。

    这种完全出于兴趣写出来的东西,会让她在精神上感到很愉悦。

    她在说这句话时,整个人就像是从一副完美的画中走了出来,脸上全是鲜活的对自己在美食上天赋的得意,完全符合她当下年龄的活泼。

    宋培风就坐在她对面,吃着她刚做出来的凉面,给自己加了些黄瓜丝,笑着看她:“那你什么时候想做了,我去准备食材。”

    他这样说,江柠就会很高兴,那种高兴和她日常只是礼貌微笑的表情不同,那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只是偶尔眸光流转之间,隐约地透露出一点捕食者的侵略性,却又被掩藏的很好。

    和江爷爷一样,她是个喜欢喧嚣与热闹,害怕孤独与寂寞的人。

    江柠理想中,最美好的生活,就是有一堆朋友聚集在家里,大家吃吃喝喝玩玩,吃完后聚在一起或是坐在沙发上,或是坐在地毯上,大家姿势随意,吃点水果,喝点小酒,聊聊天,说说八卦也好,谈谈各自生活日常也好,总之,那个场景一定是热闹的。

    哪怕只是在一旁看着大家玩闹,不参与,她都会觉得心情很好。

    可很多时候,她都在与孤独相处,又享受孤独。

    她在前世步入婚姻生活的时候,是对这样的生活有过畅想的,不过现实是她原本孤寂的生活外面,又覆盖了一层冰冷的雪。

    宋培风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她并不排斥他的靠近,甚至是欣然应允的,有时候在下午两个人从图书馆出来后,他喊她一起去校园的操场上散步,她也会欣然同意。

    两个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不论他聊到什么,她都能知道,并有自己的见解,超出她年龄的通透。

    如果说刚开始,他还只是欣赏和喜欢,越是了解之后,在欣赏、喜欢之外,还有一种由衷的佩服。

    那种感觉就像,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真的是遇上了,他才知道,这世上真的有。

    只有江柠自己知道,她是卑鄙的。

    她就像是黑暗中,冷静又锐利的猎豹,早已备好了笼网,一点一点,等待着猎物的靠近。

    用猎物的姿态。

    第153章

    153

    和《武侠》签了所有武侠作品的连载授权后,

    江柠的稿费也从原来的千字两百八,涨到了千字四百六,和她前世的朋友在九八年拿到的千字六百的稿费不能比,

    但在这个年代,


如果您喜欢,请把《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方便以后阅读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2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20章并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