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李大成李伯山李仲海 本章:第32章

    李伯山能拦住刘大舅,却拦不住刘氏,刘氏振振有词:“我去是有老天爷保佑的,老天爷是不会让我得病的。”

    说完刘氏提起竹篮,往里面装肉干、鸡蛋等祭品,这些东西是他们最好的食物。

    鱼娘知道有她在,李家人和刘家人是不会染上时疫的,即使真的患病了也能治好。

    对于刘氏这个固执迷信的老太太来说,想改变她的想法难上加难,除非刘氏像她一样重新投胎换个地方,不然这些神鬼之事刘氏是不会放弃的。

    鱼娘想了想,找出来几块细布,这是李大成留下来的古代版“口罩”,“奶奶,你戴上这个。”

    刘氏原本已经走到门口了,听到鱼娘叫她,转头看见鱼娘手里的一块白细布,

    她摆摆手:“我不用这个,去祭拜神怎么能蒙面,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

    鱼娘硬把口罩塞到刘氏手里,忽悠她:“奶奶,你想想人那么多,万一老天爷眼花了顾不上你,你要是染上了时疫怎么办?”

    李伯山在后面道:“是啊娘,鱼娘说得对,参加法事的人都聚在一起,老天爷搞混了,你不就麻烦了吗?”

    刘氏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这才把口罩收下了,她突然又想到了运势一说,上下打量了一番鱼娘,这是个运势好的,老天爷也偏爱运势好的人。

    刘氏琢磨着,不如带上鱼娘一起去,这样的话老天爷保佑的几率更大一些。

    她笑眯眯地看着鱼娘,脸都快皱成了一朵花,“鱼娘,你要不和奶奶一起去?求老天爷保佑你不生病。”

    鱼娘冷不丁打了个寒颤,面对刘氏的笑脸她还真不习惯,她确实想去外面看看,不过不是为了求老天爷保佑,纯属是好奇,能去看一场古代原生原味的祭祀,这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经历。

    不过,即使她不回头,她也知道陈氏的目光一定在紧紧盯着她,于是鱼娘只能摇摇头,小声道:“我怕。”

    刘氏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鱼娘,“你怎么这么胆小?”却也没有继续强求。

    陈氏在后面松了一口气,这种事还是让娘自己去掺合吧,别带上鱼娘就好。

    城内怪象百生,除了请道士做法事,贴黄符,还有各种各样的偏方也开始盛行起来,什么喝狗尿、挖锅灰……鱼娘大开眼界,为百姓的想象力深深折服。

    好在鱼娘他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些事情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只耐心等待李大成从石家回来即可。

    城外并不比城内好多少。成千上万的灾民聚在府城外,吃喝拉撒都用护城河的水,如今河水里臭气满天,各种污秽之物都被扔到了里面。

    若说起疫情,城外是最初发源的地方,比起城内有过之而无不及,患上时疫的灾民七歪八斜病殃殃躺在地上,苍蝇围着灾民乱飞。一眼望去,触目惊心。

    □□的灾民虽然渡过了河,却没有打进城里,城门坚不可摧,只凭一根圆木和吃不饱的灾民,想进城简直比登天还难。

    灾民从最开始的士气高涨,到如今的死气沉沉,不过是几天的功夫。

    领头的灾民靠在城墙脚下,见身边的人东歪西斜,气的他狠狠地锤了一下城墙。

    青黑色的城墙厚重古朴,矗立在身后仿佛坚不可摧。

    一人建议道:“大哥,我看咱们硬撞是进不去了,不如想个办法瞒过守军进去。”

    领头的灾民也是无计可施,他本来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凭着一腔孤勇聚集起一帮人,真要动脑子,还真是转动不弯。

    “你有什么办法?快说,别卖关子了。”

    “大哥,声、东、击、西,咱们假装攻打正门,然后悄悄派一批兄弟绕过正门去侧门,让他们以为咱们都在正门,实际上咱们真正要攻打的是侧门。”

    领头的灾民笑了,“你小子,有这好法子怎么不说出来,我看可行,等咱们攻进了城,我给你记一大功,封你为第一军师。”

    他也不懂什么是军师,不过戏文里都说军师是最足智多谋的人,想来应该是个大官。

    这边灾民在城外密谋如何进城,石家这边,陈夫人的病情也有了明显的好转,高热退了下去,也不再腹泻里。

    陈夫人除了脸色苍白、经常疲惫外并未任何不妥。

    而且,最庆幸的是除了陈夫人,石家没有任何人感染了时疫。

    既然陈夫人已经好了,李大成自然要回去。

    他叮嘱陈夫人,“近日还是要休养生息,不可劳累,饮食清淡,再将养一段时日,病症才会完全祛除。”

    石贵在床上躺了几日,一直敷着李大成的药,伤口里里外外也好了七七八八。

    他亲自把李大成送到门口,几乎热泪盈眶,这几天他们家算是在死门关上溜了一趟,能全须全尾活下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李大夫,多亏了你,要不然我和拙荆能不能活下来还两说,你就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石贵的事,我一定鞍前马后为你办的妥妥的。”

    说着,石贵又从袖子里掏出个荷包要递给李大成。

    李大成推辞道:“治病救人本就是我应该做的,你说的我实在担不起。”

    石贵硬把荷包塞到了李大成怀里,“就算不说恩情,这几日的出诊费你也该收下,不然我的脸皮都不知道往哪搁。”

    这次李大成没有推辞,收下了石贵的荷包。

    石贵这几日又不知从哪搞来了一辆马车,马的毛色油光水滑,一看就是匹好马。

    他吩咐东生把李大成送回去,叮嘱东生路上一定要小心。

    临别之时,石贵低声对李大成道:“这几日外面乱,我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你们一家弄出去。”

    李大成感激道:“多谢石小兄弟了。”

    回去的路上,李大成坐在宽敞的马车里,把荷包打开看了一下,默默数了数,足有一百两银子,石家还真是大方。

    58.

    城破

    又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城内隐……

    又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

    城内隐隐约约传来哀嚎之声,这是在时疫中失去了至亲之人的哭泣。

    而城外,灾民蠢蠢欲动。

    领头之人压低声音,

    “都清楚了没有?”

    “清楚了!”

    “好,咱们只有这一次机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灾民借着夜色掩护,

    贴在城墙跟分队前进,一队人直奔侧门而去,

    另一队人依旧留在正门,

    装模作样抱起圆木,

    佯装攻城。

    城墙上的士兵打了个哈欠,困得都快站不住了。两队士兵交换值守,在交接之时闲谈。

    “你说这群灾民烦不烦呐,

    天天大半夜的扰人清梦。”

    “可不是嘛,就凭他们也想攻进府城,那这城墙岂不是摆设,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简单抱怨了几句,新接班的士兵站到城墙上,开始今夜的值守。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一片乌云从远处缓缓飘来,遮住了月亮。

    城墙下,灾民们互相对视一眼,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而后用力把圆木抱起来,依次排列开始撞门。

    门内的士兵早已等待多时,

    照例抵住城门,不让灾民破了城。

    前几日灾民一直未攻进来,又加之城门厚重,重重枷锁之下,即使不用人力抵挡依旧难以冲破。

    士兵意兴阑珊,只觉得灾民今日的力气小了不少,以往撞门他们都震得肩膀疼,这次居然像挠痒痒一般。

    有个士兵挠挠头:“这次撞门力气太小了,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咱们要不要去告诉将军一声。”

    另一人骂他:“你傻啊,城墙上有人值守,真有问题了他们难道不会发现,咱们只负责挡门,要是把值守的活抢了,你看看那群憋孙子怎么给你使绊子?”

    士兵被骂了一顿,这才歇下心思,不再想今夜的异常,只管守着正门不让灾民进来。

    而另一边,一群灾民贴着城墙跟,快速往侧门移动。

    府城共有四个侧门,虽各有士兵把守,却因为不是防守的大头,故而士兵要比正门少一大截。

    灾民今夜意图钻这个空子,趁其不备猛攻西侧门进府城。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很快到了侧门,和正门城墙的灯火通明比起来,侧门城墙上暗淡了许多,连门也不如正门巍峨厚重。

    一个灾民向前先探路,见没有特别之处,便又跑了回去,低声道:“可以了。”

    剩余灾民微微颔首,抱着圆木,尽可能放轻脚步声,深吸一口气,头冒青筋,使出全身力气,猛地往侧门一撞。

    “咣当”一声巨响,侧门狠狠地晃荡了一下,惊醒了城门上守卫的士兵,“不好了,快去叫人!灾民从这里攻进来了!”

    城墙上兵荒马乱,侧门摇摇欲坠,支援的士兵来不及赶到,在一次又一次猛烈的撞击中,侧门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倒塌,城门内的士兵傻了眼,见状纷纷握紧武器准备与灾民厮杀。

    灾民见门被打开了,高喊道:“兄弟们!都往里面冲啊!杀狗官分粮食!”

    听到分粮食,所有的灾民都红了眼,他们忙了这么久,下死功夫非要把城门撞开,不就是为了等这一天吗?

    灾民疯狂涌入,和守城的士兵厮杀起来。

    士兵虽然有武器,也比灾民强壮,但是抵不住灾民实在太多,一波灾民倒下,后面又来一波,很快士兵们便露出来颓势。

    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见状不妙,撒腿往城里跑了。

    夜半三更,城里的人都已熟睡,却被城门口的打杀声惊醒了。

    李家人和刘家人听到外面的喊声,连忙穿上衣服出来看看什么情况。

    李伯山打开门,只见不少人神色慌乱匆匆走过。他拽住一个人,“大伯,这是怎么了?”

    “快跑吧!外面的灾民打进来了!”

    一个路人被拽住,也不停步,回答完李伯山又急急忙忙往前走,他还要赶紧收拾好行李往外逃。

    李伯山赶紧回到院子,“啪”一声把门关上,慌张道:“不好了爹,外面的灾民打进来了!”

    李大成一惊:“怎么会这么快?”

    白日里他还在和石贵商量他们家什么时候离城,没想到只过了短短几个时辰,灾民居然攻破了城门,打进来了。

    李大成明白,灾民进城必然会挨家挨户搜刮粮食,到时烧杀抢劫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灾民大发善心之上的,府城内眼见要乱起来了,如果是时疫是钝刀子杀人,灾民就是疾风骤雨。

    他想也不想道:“快把人都叫起来,咱们收拾收拾赶紧走,我去找石家,看他们有什么办法能平安出城?”

    石家好歹是地头蛇,即使城破了他们也会有自己的门路,这个时候他们能求助的也只有石家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李大夫,我是东生,城门破了,我叔让我来叫你们赶紧跑。”

    李大成和李伯山对视一眼,李伯山大步走到门口把门打开,东生正焦急地站在门外。

    话珠子飞快从他嘴里面窜出来,“你们快收拾东西,我叔他们正在往这边赶,东西能少带就少带,咱们坐马车从东侧门出去。”

    李伯山也不废话了,在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慢了一分都有可能丧命,他们必须抓紧时间在灾民冲过来前跑出去。

    李家人和刘家人都被叫起来,手忙脚乱穿好衣服,又飞快收拾好行李,只等石家来叫人。

    鱼娘把匕首藏在手腕里,又把蒙汗药藏到小衣兜里,即使再忙再乱,这两样她也必须带上。

    还有李大成给她的两块野菜饼,干硬得扔到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小坑,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这玩意儿也能当做暗器使用。

    以前的计划全都作废,厚重的被褥不能再带了,这东西太占地方,算来算去,顶多只能带上换洗的衣服和食物。

    没到一刻钟,石家的人就出现在了门外。

    石贵的伤口还未完全愈合,强撑着赶着马车过来,他大步走进来,见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也不废话,“快点上马车,别耽误了时辰。”

    石贵赶了一辆马车,东生也赶了一辆马车,一辆马车上专门放行李,一辆马车上坐着老人孩子。

    马车即使再宽敞,十来个人坐在一起也挤得慌。鱼娘靠在车厢上,怀里搂着三牛,李子晏坐在她旁边,怀里搂着二丫。

    陈夫人因为大病初愈,也在马车上,她紧紧抱着元宝,靠在软垫上,整个人看起来虚弱万分。

    元宝被吵醒了,想要哭闹,陈夫人此时此刻也没有了往日的软和细语,厉声道:“给我听话,再闹就把你扔下来!”

    元宝被吓得眼泪汪汪,却不敢再哼唧一声。

    东生赶着车,一甩马鞭子,马车“嗒嗒”跑动起来。

    鱼娘在车厢内不知马车是怎么七拐八绕的,只时不时因为马车走的太快被撞到头,她被颠的一上一下,怀里的三牛也不好受,却不敢出声闹一下。

    整个车厢都寂静无声,鱼娘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马车外行人匆匆,哭天喊地,都发疯了似的往城门跑。

    时不时有人因为跑的太快被绊倒在地,而后不等他起来,又有人从身上毫不留情地跨过去。这让鱼娘想起了他们进城之事,当时拼命是为了施粥有条活路,而今拼命是为了往外逃有条活路。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外面传来说话声,鱼娘仔细一听,居然是给他们租房子的刘大麻子。

    石贵道:“兄弟们都到齐了吗?都到齐了咱们赶紧走。”

    刘大麻子赶着辆驴车,车内是他的家人和行李,“都到齐了,小五在东侧门正等着咱们呢。”

    剩下的几人正是和石贵一伙偷运灾民进城的人,这些人算是府城的地头蛇,各个都不穷,每家都赶着一辆马车,有的还有仆人跟随。简单打个招呼,他们又匆匆驾着车往东侧们赶。

    正门和西侧门都是灾民,城内的人再傻也不敢往这两处跑,只能往没灾民的地方跑。

    城东的人往东侧们跑,城南的往南门跑,城北和城西的因为已经被灾民占领了,居住在此的百姓只能也往东南两个方向跑。

    鱼娘他们居住在城东,离东侧门最近,恰好石贵安排的人也在东侧门,马车飞快地往前跑,前面的百姓见马车过来,不敢挡路,都往一边避让。约过了一刻钟,一行人赶到了东侧门。

    东侧门此时仍然未开,想要活命的百姓熙熙攘攘把门口堵的水塞不通,离东侧门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马车就走不动了,只能暂时停下来。

    小五小跑到石贵跟前,“大哥,王大人还没来,咱们要暂时先等等。”

    原来石贵等人打算跟在王大人后面一起出城,王大人是府城内的大官,他若是往外跑,必然会有官兵护送,到时这城门自然就开了。

    石贵正是为王大人效力,通过偷运灾民给王大人敛财,而偷运灾民只是王大人敛财的一小部分,石贵跟随王大人多年,不少见不得人的事都是他悄悄去办的,故而知道王大人不少阴私之事,王大人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是不会放下石贵不管的。

    石贵知道他帮王大人办了这么多事,迟早要遭报应的,可他与王大人绑的太深了,这贼船上了岂是能轻易下来的。

    早些年他一直在想,是不是正因为如此,老天爷惩罚他,才不让他有后,有了元宝后,他喜极而泣,比陈夫人还要激动,头一次想不顾一切与王大人断掉。

    而这次出城是难得的机会,他带上了所有的家财,出了城谁还顾得上什么王大人,天下这么大,大燕朝眼见乱起来了,南方朝廷初立,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不如趁机和李家一起往南跑。

    59.

    出城

    马车里人多,空气不流通,闷的人……

    马车里人多,

    空气不流通,闷的人难受。三牛一直在鱼娘怀里,压得鱼娘的腿都麻了。

    鱼娘想活动活动腿,

    她轻轻推了一下三牛,附在他耳边小声说道:“你先站起来,我腿麻了。”

    三牛还小,站在车厢里也碰不到顶,

    鱼娘在他站起来后,趁现在马车停在原地,

    赶紧把腿伸开,

    使劲捶了捶,

    这才感觉好了一点。

    鱼娘尽可能贴着车厢坐,给三牛留出空不让他坐自己腿上,二丫在李子晏怀里翻了个身,

    一倒头睡着了。

    鱼娘和李子晏肩并肩,挤在一起。二丫的头恰好搭在了鱼娘的臂弯里,她也不敢乱动,怕吵醒了二丫,只能一直维持一个姿势,没多久胳膊就麻了。

    鱼娘叹气,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代逃荒种田记》,方便以后阅读古代逃荒种田记第3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代逃荒种田记第32章并对古代逃荒种田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