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李大成李伯山李仲海 本章:第48章

    刘氏用手扶着一边的腰,没好气道:“还能怎么了,地太滑摔了一跤,

    哎呦可疼死我了,要不是为了问问仲海的事,我用得着受这份罪吗?”

    陈氏低头不语,这个时候她说什么都是错的,还是乖乖闭紧嘴,娘唠叨几句心里舒坦了,什么事就没有了。

    马车卸掉了前面的马,只剩下一个车厢,鱼娘左右看了看,搬了一块石头,踩着石头上了马车,翻找李仲海的水囊。

    陈氏收拾东西最仔细,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她心里都有数,衣服叠放在一起,最常穿的放在最上面,暂时穿不着的放在下面,补东西的碎步和剪刀针线放在一起,其它琐碎的又放在另外的地方。

    鱼娘用手一摸便知道哪个包裹是放什么东西的。她不费吹灰之力把放杂物的包裹找出来,解开一看,里面果然有一个水囊,

    水囊是牛皮做的,为了防止落灰,外面细心包裹了一层布,布上面一角绣了株兰草。鱼娘偷偷笑了,娘的名字中有个“兰”字,没想到她居然这么有兴致。

    水囊里面空空如也,正合鱼娘的心意。正准备把包裹收拾好,鱼娘冷不丁看到了三牛的弹弓,想了想,把弹弓塞到了怀里。

    鱼娘揣着水囊下了马车,却不见刘氏的身影,只剩下陈氏一个人在忙来忙去。

    “娘,奶奶去哪了?”

    陈氏停下手中的活,“去看你婶娘了,你找她干什么?”

    鱼娘道:“我随口问问,娘,我去找三牛了,一会儿就回来。”

    陈氏看着鱼娘的背影心里叹气,这孩子没一点儿文静样,长大了可怎么得了。

    夕阳西下,飞鸟归林,深秋天气越来越冷,一场秋雨一场寒可不是说着玩的,蟋蟀的叫声已经听不到了,鱼娘穿着一件单薄的衣裳,踮脚望着河堤,秋风呼啸而过,她裹紧衣裳,狠狠打了个喷嚏,爷爷怎么还没下来。

    又过了一刻钟,李大成等人终于从河堤上走下来了。有两个人手里抱着竹筐,走路有些不稳,想必竹筐里都是他们下午抓到的鱼。

    鱼娘三两步迎上去,“爷爷,鱼都钓到了吗?”

    李大成微微颔首,“钓了十来条,确切地说,是你舅公带人去河里摸了十来条大鱼。”

    刘大舅抱着竹筐从一旁经过,得意地说:“我带着他们摸了二三十条鱼,只有十来条比较肥,剩下的小的咱们自己留着吃。”

    鱼娘踮脚往竹筐里一看,里面的鱼还在蹦跶着,一不留心身上的水甩到了鱼娘脸上,她把带着鱼腥味的水擦掉,“舅公,这几条鱼比我的巴掌大不了多少,能行吗?”

    这就是他们费了一下午功夫钓上来的大鱼吗?鱼娘不禁怀疑大舅公在说大话。

    刘大舅悄悄道:“自然不是,大鱼被我们圈在河边了,这些小的是拿回来给大家吃的,不然我们在河边一下午,一条鱼都钓不到多没面子。”

    鱼娘看了一眼刘大舅,刘大舅对她眨眨眼,鱼娘心领神会,抿嘴一笑,“大舅公你真是太厉害了。”

    刘大舅把鱼交给刘氏,本来响亮的嗓门更大了,“大花,快过来把鱼接一下,钓了一下午鱼,真是累死我了。”

    刘氏把竹筐往眼前一扒拉,里面的十来条鱼活蹦乱跳,“大哥,这都是你钓的?”

    “那可不,为了让你吃上口鲜鱼,可累死我了。”

    刘氏把竹筐搂在胸前,眉飞色舞道:“哥,你可真是太厉害了,你等着,我马上去做,保管你今晚喝上我亲手做的鱼汤。”

    几个小孩子听到刘大舅钓了鱼,都叽叽喳喳围在他身边,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

    三牛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大舅公你太厉害了,下次钓鱼带我去好不好?”

    刘大舅听得美滋滋的,“好好好,下次带你去。”

    有根嘴馋,趁机说道:“爷爷爷爷,我也想和鱼汤。”最近为了省时间,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今天的两顿饭已经吃完了,听到刘氏要专门给刘大舅做鱼汤,有根也想跟着吃。

    刘大舅被他们哄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好好好,带你喝鱼汤。”

    跟着去钓鱼的几人在一旁看热闹,窃窃私语道:“没想到刘叔钓鱼不行,摸鱼倒是一把好手,难道他以前练过?”

    抱竹筐的人道:“这就是大哥说的术业有专攻。”

    “可刘叔以前是杀猪的,杀猪和摸鱼这明明是八竿子打不着啊?”

    几人交头接耳也想不出个一二,只能将此归于天赋,不管了,有鱼就行。

    趁着天色未黑,李大成又叫来李叔河柱子等人,再加上钓鱼的几人,一行人拿着砍刀竹林里走,准备砍竹子做个竹筏好渡河。

    这件事他们没有声张,加起来也就三十来个青壮知道,毕竟今晚的行动要智取,不准备硬拼,最好还是找做事麻利的人。

    此事一旦宣扬出去,很容易人心惶惶,到时又要分出精力来照顾剩下的人。

    鱼娘跟着李大成去找陈夫人,石贵在走之前已经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夫人,陈夫人也是个见过大世面的,初时的慌乱过后,果断把元宝交给了春芽照顾,自己一个人默默在心里思考这件事。

    见李大成过来,陈夫人忙起身,“李叔,你说得绸缎面料我刚才粗略找了一番,你看看这些行不行。”

    陈夫人把两人领到马车旁,点亮一支蜡烛,掀开帘子,马车上整齐放着一堆衣服,还有几匹崭新的绸缎。

    “李叔,当时走的太急,成匹的布料我都没怎么带,我怕这些绸缎用不上,又找了几件衣服,你看用哪个布料比较好?”

    李大成随手翻了翻,“不用颜色太杂的,纯色的绸缎即可,颜色太杂的写字看不清。”他拿起一件月牙白的衣服,“我看这个就好。”

    陈夫人扯起衣服一角看了看,“这是我以前穿过的一件衣服,只穿了一次,还是新的,这衣服料子倒是好的,拿出去让那些官太太看也挑不出毛病。”

    李大成点点头,“那就这件吧,你把衣服剪成宽窄一致的布条,剪个十来个就行。”

    陈夫人不知从哪里摸出来一把剪刀,先把衣服摊开,也没用尺子比划,拿起剪刀就了起来,“咔咔”几剪子下去,一块细长布条就好了。

    “李叔,你看这样的行不行?”

    李大成看了一眼,“行,正好合适。”

    陈夫人心里有谱了,也不用做对照,“咔咔”又是几剪子下去,十来个布条就剪好了,又快又利索。

    李大成称赞道:“你这手艺倒是不错,没有个七八年的功夫练不成。”

    陈夫人得意一笑,“李叔你看人真准,你别看我现在养尊处优,没嫁给我家那口子之前,我可是府城里有名的绣娘,多少人排队请我做衣服。”

    有了布条,还需要朱砂,这个陈夫人居然也找出来了,她有些不好意思,“有个老道以前对我说朱砂驱邪,能镇小儿啼哭,,我怕元宝路上闹腾,就买了一些,没想到元宝没用上,这次倒是用上了。”

    李大成接过陈夫人手中的朱砂,打开盒子捻起一点朱砂,粉质细腻色泽鲜艳,是个好东西,他把盒子合上,对陈夫人道:“小儿啼哭用朱砂会伤五脏六腑,以后这朱砂还是别用了,元宝要是再苦恼,我给他按一下穴位即可。”

    陈夫人十分信任李大成的医术,听闻朱砂于身体有害,吓得捂住胸口,感激道:“李叔,那可真是多谢你了,这孩子在家时成天哭哭啼啼,我怕他路上再这样闹下去会惹麻烦,这才买了一些朱砂以防万一,幸好还没给元宝用过。”

    李大成把朱砂用水划开,拿起毛笔沾上朱砂,在布条上“刷刷”写上几个整整齐齐殷红的字,鱼娘在一旁,帮他把写好的布条移开,小心吹干上面的水迹。

    等李大成全部写好,布条又晾了一会儿彻底干后,他把布条小心翼翼叠好塞到怀里,低头看了眼鱼娘,叹气道:“成败就在今天晚上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风从竹林中穿过,竹林摩挲沙沙作响,队伍里的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中间还点上了火把,火光照在每一个人脸上,显得温暖无比。

    近处是河堤,稍远些绵延不绝的官道,也许还有逃难的灾民昼夜不停地奔波。

    鱼娘望着眼前的一切,对自己也是对李大成说,“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84.

    第

    84

    章

    出发

    篝火熊熊燃烧,

    为了图方便,索性用篝火来烤鱼,刘大舅的鱼汤自然也换成了烤鱼。

    女眷们麻利地把刮掉鱼鳞,

    挖掉鱼鳃和鱼肚里的内脏,清洗一番后又抹上一层盐,没有做过多的处理,直接用刚砍下来削尖的竹签子串好,

    架在篝火上来烤。

    鱼只有十来条,又不是很大,

    得亏大家已经吃过了饭,

    肚子都不算饿,

    不然就这么点东西都不够塞牙缝的,大家也就图个热闹,逃难路上见多了苦痛,

    有个乐子能让大家开心开心也是好的。

    刘大舅被一群小孩子围着,一只手拿着一条鱼,“都别急啊,人人有份。看我今天给你们露一手。”

    李家和刘家的小孩子都围在他身边,嘴唇甜的抹了蜜一般,甜言蜜语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把刘大舅哄得喜笑颜开,也不顾离篝火太近被烤的难受,一个劲地给竹签上的鱼翻身。

    鱼娘坐在石头上,出神地看着篝火,火光在她的眼睛里一闪一闪地跳跃。旁边坐下了一个人,鱼娘收回思绪,抬头一看,

    原来是李大成。

    鱼娘往一边挪挪身子,露出大半个石头,“爷爷你坐这,那个石头没人坐过,上面太潮了。”

    李大成换了个地方,也和鱼娘一般看着火红色的篝火,“鱼娘,你怎么不去和他们一起玩?”

    鱼娘压低身子,把双腿抱在胸前,闷闷道:“我不想去,爷爷,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走?我真的不能跟着去吗?”

    鱼娘小小的身子蜷缩成一团,和热闹的人群比起来显得十分可怜,李大成叹口气,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心思太重了。

    “这件事太危险了,你留在这里我才放心。而且你已经帮了我们的大忙,多亏了你我们才有机会阻止王将军的行动,不然潆水下游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鱼娘,你已经把你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的事就交给爷爷好吗?你总要给爷爷一点小小的机会露一手,总不能让我老躲在一个小娃娃身后吧?岂不是太看不起我了?好歹当年我也是经历过重重困难活下来的。”

    李大成用玩笑般的语气安慰着鱼娘,“鱼娘,你说是不是?”

    虽知道爷爷说得都是实话,她这么小的一个人跟着去确实不太妥当,到时很有可能会拖后腿,留在这里对她来说才是最有利的,鱼娘还是有些沮丧,不过她还是打起精神,“爷爷我不去了,可你一定要小心,千万千万要平安回来,咱们全家都等你呢。”

    话到最后,鱼娘已经带上了哭腔,火光映入她明亮的眼睛,一滴晶莹的泪顺着脸颊滑下。

    因为一直在逃难,李大成的手掌上布满了细小的伤口,粗糙无比,他原本想给鱼娘擦掉泪,最后只用手掌抚摸着鱼娘的头发,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最后还是微笑道:“放心吧,你难道对爷爷一点信心都没有吗?”

    众人热闹了一会儿,谈天说地又吃了烤鱼,彼此之间显得更加亲近了。等篝火熄灭后,准备睡觉时,为了大家的安全,要把马车赶到中间围在一起。

    李仲海和石贵还有小五已经骑马走了,帮忙推马车的人劳力就少了一个。李家的马车倒还好,李叔河和李伯山都在,推个马车又不是什么大事。

    石贵家的马车最大也最重,单凭东生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于是其他人忙完自家的活计,都去帮忙了。

    跟着石贵的人叫石贵大哥,自然称呼陈夫人为大嫂,“大嫂,你去一边歇着去,要是让大哥知道了我们几个不做事,非抽我们一顿不可。”

    陈夫人抱着元宝站在一边,“麻烦你们了,等石贵回来我让他请你们吃饭。”

    “大嫂你这就见外了,我们几个兄弟亲如一家,请吃饭多见外。”

    他们这群人帮陈夫人推完马车,又帮小五的家人推车子。小五是个孤儿,自小吃百家饭长大,后来遇到了石贵日子才好过起来,后来又攒了钱娶了个媳妇。

    小五媳妇看着文文静静,一和外人说话就脸红,鱼娘觉得她和顾氏有些像。

    见几个大汉来帮她推车子,虽然知道这些人都是小五亲如手足的兄弟,她还是有些局促,只简单回了一声,“哎。”

    说完便站在一旁,脸又红了。

    石贵这几个兄弟倒也细心,知道石贵和小五人都不在,特意把他们两家人安排在最里面。

    李家的马车和刘家的并排靠在一起,地上太潮湿,即使铺了床褥也不能睡,只能一起挤在马车里将就着过一晚上。

    大家商量了一下,马车总共也就十来辆,睡不下这么多人,青壮们轮流在外面守夜,老人和孩子们都上马车睡。

    陈氏先把三牛抱上马车,又去叫鱼娘上来,“鱼娘,别愣着了,快上来睡觉。”

    “娘,我这就来。”

    鱼娘看了一眼正和奶奶说话的爷爷,还有收拾竹子的几人,最后转身从几辆马车中穿过,来到自家马车前,将手递给陈氏,“娘,你拉我一把。”

    陈氏把她拽上来,“你的手怎么这么冷?让你不要在外面乱跑,你偏不听话,要是染了风寒看你怎么办?”

    鱼娘自知理亏,乖乖被陈氏推到车厢里面,和三牛坐在一起,她用被子裹住身体,才感觉身上暖和了些。

    三牛撅起嘴抱怨,“大姐,你把被子都裹走了我盖什么?”

    鱼娘掀开被子把三牛也包起来,然后把头贴到三牛的肩膀上,俩人紧紧靠在一起,汲取着温暖。

    三牛有些莫名其妙,摸不着鱼娘今天又在发什么疯,不过他向来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大姐,你要是不舒服可以抱着我睡,娘说我身上比火炉还热,她最喜欢抱着我睡觉了。”

    当然,最后一句话是他自己加的,三牛心里翘起了小尾巴,不怪大姐黏着我,都怪我太招人喜欢了。

    鱼娘感动的在三牛身上蹭了蹭,决定接下来三天都不揍他了。

    “老头子,你怎么不上来啊?你这老胳膊老腿的逞什么能?”

    李大成道:“你看我上去合适吗?”

    马车里都是女眷,李大成上去睡还真不合适,“我一会儿睡在最外面这几辆马车上,和伯山他们挤挤,你别为我担心了,睡去吧。”

    送走了刘氏,马车外面只剩下一群大老爷们。

    李大成把在外面的人都叫过来,嘱咐道:“今晚你们留在这里,一定要打起十万分的警惕。”

    刘家人今晚都留在马车旁,不跟着李大成他们去,刘大舅道:“妹夫你放心吧,这里就交给我们了。”

    李大成拍拍刘大舅的肩膀,“大哥,你们是我最信任的亲人,他们的安危就全交给你们了。”

    等李大成提灯往竹林里走去后,刘大舅的大儿子刘峰低声问道:“爹,今晚出什么事了?姑丈他们要去做什么事?”

    刘大舅道:“不该问的别问,你带着刘安他们去后面看看,我和你二叔在这周围转转。”

    事到如今,刘大舅也隐约明白了李大成今晚要做的必然是一件砍头的大事,这样的事自然越少人知道越好,退一万步讲,若是东窗事发,李大成他们以一己之力扛下来,剩下的人才能有一丝希望全身而退。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因为下了几场雨,天气没有完全放晴,天空中有层层厚厚的云彩,遮住了月亮的光芒,又加之地面湿滑,竹林里里外外密不透风,在这种情况下,不提灯摸瞎走很容易摔倒。

    李大成提着灯笼往竹林里走去,竹林里,李叔河他们已经做好了一个竹筏。

    “爹,东西都准备好了,咱们现在走吗?”

    李大成道:“走吧,你们几个抬着竹子,小心点别摔倒了。”

    李叔河笑道:“爹,你还不放心我?”

    灯笼昏黄的光在漆黑的竹林里映出一小片光,看不清众人脸上的表情,李大成提着灯,照了一圈,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今晚只能成功,一旦失败,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万劫不复。

    想说些什么,最后只是道:“大家都注意安全。”

    刘大麻子笑道:“李叔,事情我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就算不为了遂牧郡内的百姓,为了我们自己,这事也是必须做不可。”

    “是啊李叔,咱们还要平平安安过了遂牧郡去安陵,怎么能让这群王八羔子堵了路?”

    “李叔,我们跟着大哥做过不少昧良心的事,算不得什么好人,可我们也都是有血性的人,就算为了给我儿吹嘘他爹不是个孬种,我拼了这条命也不能让王将军把河堤挖通。”

    李大成抚掌,“好,既然大家都不怕,我这个半边身子都入土的人就更不能怕了,你们把竹筏扛到河堤上去,咱们现在就出发。”

    柱子摸了把泪,对李叔河感动道:“他们说的真好,以后我有孩子了也要把这件事讲给他听,让他看看他爹我多厉害。”

    李大成提着灯笼走过来,想了想还是开口道:“柱子,你今晚就留在这里守夜,别跟着我们去了。”

    柱子还没感动完,整个人都愣了,急忙道:“李叔,我年轻有力气,头脑还灵活,一定不会拖你们的后腿的。”

    李大成解释道:“不是你不好,是因为你家里只有你娘一个人了,你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我怎么和她交代?”

    去的这些人中,大多都结婚生子了,最次也是像李叔河这样的,媳妇已经怀孕了。只有柱子孤家寡人一个,还有个瘸腿的娘要照顾。

    柱子明白李大成的顾虑后,心里沉重,正因为知道李大成说的都是事实,他才无力反驳,但还是恳求道:“李叔,我知道自己有些莽撞,识人不清,可是我保证,这次我一定不会拖你们的后腿,李叔,你就让我去吧。”

    李叔河看了看柱子,又看了看李大成,他明白上次土匪的事是柱子的心结,柱子一直认为是他识人不清,才把土匪带到了队伍里。

    柱子在知道今晚的行动后一直十分兴奋,拉着他念叨个不停,以为终于有了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可以说,没有人比柱子更想参加今晚的行动。

    “爹,你就让柱子去吧,我们俩正好有个照应。”

    柱子感激地看了一眼李叔河,赶紧表态,“李叔,我和叔河在一起,不会有事的。”

    李大成叹口气,拍拍柱子的肩膀,“你和叔河一定要小心,万事以保全自己为首。”

    “李叔,我一定会小心的。”

    柱子和李叔河对视一眼,俩人勾肩搭背脚步轻快地走了。

    李大成心里摇头,这俩孩子真是的。

    夜晚,万籁俱寂,鱼娘和三牛还有陈氏挤在一个被窝里,三牛已经睡熟了,车厢里的其他人也都不再说话了,只听见连绵不绝的呼噜声。

    鱼娘默默算了算时间,这个时辰,爷爷他们应该还没过河,河堤上这么湿滑,会不会摔倒?做好的竹筏能用吗?要是渡河到一半竹筏翻了怎么办?

    鱼娘心里烦躁,恨不得跟上他们去看看。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坐了起来,一把掀开了帘子。

    外面的天空是深黑的,乌云笼罩着月亮,没有多少月光洒在鱼娘身上。远处也是漆黑一片,分不清哪些是村庄哪些是山峦,深秋的风从旷野上呼啸而过,显得凄厉而可怖。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代逃荒种田记》,方便以后阅读古代逃荒种田记第4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代逃荒种田记第48章并对古代逃荒种田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