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面的内容呢?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写出来的东西,除非南山季文川。
她背后之人会是季文川吗?宋衍眼底一片深邃。
沈如意仿佛一脸天真,等待大BOSS松口加钱。
明明刚才还精明聪慧,是怎么无缝切换成不谙世事天真可爱的小娘子模样的?
宋衍眸微眯。
“王爷?”小娘子咧嘴一笑,带着谄媚的笑意提醒,加钱啊,加钱就干。
宋衍:……目光透过小娘子看向门口。
门后暗影里,长随长平、一等护卫王杨跟两个柱子似的,一动不动。
老板不想加钱,沈如意暗嗤一声,那对不住了,抄不了,一个字也抄不了。
黎明黑暗中,烛火闪烁,天潢贵胄端王宋衍幽幽的问道,“另外的价钱是多少?”
沈如意嘻嘻一笑,“五十文以上即可。”
聚贤院门客给丫头婆子们写家书最高五十文,她以这个为起点。
“王爷,是现钱哟!”
这是提醒他不要赖账?没想到有一天,他堂堂一个王爷,被一个女人质疑给不出五十文。
宋衍差点被气笑。
沈如意上前,靠到大书案,身子朝前倾了倾。
两人之间距离瞬间近了很多,“王爷,是不是没有五十文?听说你们王爷荷包里放的不是金豆子就是银饼子,没关系,你可以多给,我不嫌多的。”
宋衍:……
小娘子眨眼,俏皮的很。
宋衍眸光一动,眸微敛,微抬下颌,“站好。”一副嬉皮笑脸成何体统的样子。
什么都要管,就是不提钱。
果然封建大地主跟资本家是一样的,只要提钱,就装傻充楞画大饼。
沈如意假笑一下,准备后退站好。
宋衍叫道,“长平——”
“小的在。”
突然之间叫人,沈如意差点被吓一跳,缓缓朝边上让了几步。
“王爷——”
宋衍示意。
长平从荷包里掏出一个碎角银子,“如意姑娘,给——”最小的一块碎银子,差不多三钱,换成铜板,差不多三百文。
“多谢王爷。”
沈如意高兴的接过,放到自己的荷包里。
宋衍目光落在她明媚的小脸上不动声色。
长平低头,退到了门后,再次成为一根柱子。
拿到银子,沈如意心满意足,从边上拉了张椅子放到王爷大书案对面坐下,从他面前的笔架上选了一支粗细适中的狼豪笔,摆好公文就着他的砚台蘸笔抄写。
宋衍:……
这么大胆无礼的丫头,他是不是该喊人把她叉出去?
门后暗影里,长平、王杨二人齐齐目瞪口呆:……
粗使丫头怎么比邱长史还老气横秋胆子大,这那里是丫头,分明是跟王爷平起平坐的兄弟啊!
呃……他们想到哪里去了?
这是一份督农回复公文,为何而督,就是采用了那篇冠以张五松名字的策论内容。
青苗法虽好,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会成为官员贪污的手段。
这也是某朝王宰相最后变法失败的原因。
这份公文中,某个县令就此提出疑问,不知回复是不是宋衍批的,切到了要点,不允许附加费用和利息,导致农民实际承担更高的利息;
其二,不充许强行摊派,朝庭推出政策,最底层的老百姓其实是没有什么分辨能力的,他们只会观望,但一观望就是一年或是大半年时间,朝庭等不了,只能强行摊派,这种做法忽略了农民的真实需求和承受能力,从而会让朝庭的政策变成一纸空文。
此时,要得好,作为督农最大的领导,其实可以拎出一个示范点,到示范点,那怕拍个照,打个卡,上可震慑贪官,下可慰抚老百姓,会让政策更好的推行。
当然,沈如意只是心里想想,放下笔,把抄好的公文拿起轻轻吹了吹,然后双手捧到了宋衍面前,“王爷,抄好了。”
这是一份用簪花小楷书写的公文,字迹疏朗端庄,每一个笔画都透露出一丝不苟的态度,堪比朝廷文臣、小吏的公文书写水平。
从沈如意拿起笔开始抄写到现在,宋衍的目光始终没有移开过,目光有欣赏、有怀疑,当然,更深的是探究。
她是谁?来自哪里?她背后之人又是谁?又为何把她送到端王府。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走出内书房,天色已经微微亮。
沈如意抬眼看向灰朦朦的天空,脸色淡然沉静,那还有一丝天真烂熳的样子,低头,抬脚下了台阶,一步又一步,从容稳定。
扫地丫头的脚步声很快听不见,宋衍盯着那公文,许久没有移动目光。
从正月十六看到那篇惊为天人的策论到现在,都过去两个月了,扫地丫头沈如意从窝在屋里到后门跟小贩买种子、翻地种菜,不急不徐,竟真跟一个老农似的忙着春种。
她接触过的所有人,简宗年和阿泽都去调查了,不管是丫头,还是小贩,还是那个平庸的吴忧与孱弱的安旬,也没查出任何蛛丝马迹。
沈如意迟迟不动作,昨天晚上,简宗年提议,今天早上拿跟策论有关的公文试探她,而她坦然接受了试探。
难道她不害怕?
一个时辰后,外书房,邱朝梓、简宗年、郑煊泽等人又聚到了一起。
“表哥,真没试探出来吗?”
长平替主人摇了头,“跟贵女们一样天真烂熳,小的猜她可能是某个小国流亡的贵女。”
邱朝梓仍坚持他的观点,“下官到是觉得她像某个权贵之家的一等丫头。”
小国流亡贵女不会种田修房屋,难道权贵之家的丫头就会种田修房屋了?
宋衍看了眼简宗年,最近沈如意的事,一直都是他在跟。
他啧了嘴,“她种的菜地,我悄悄去看过了,比王府花匠种的花还要精细、规整、美观。”
把田种的美观?也就是说比农民还农民。
第33章
不好查(加更)
简宗年见主人不信,又道,“我找人打听了,去年秋,她种的菜,每一样长势都很好,多出来的菜,不是到后门卖了,就是晒成干子过冬吃了,不像是假把式。”
种菜跟写字一样好的丫头,真是好奇怪啊!
宋衍捏捏眉心,“在救起的地方打听到什么了吗?沈如意这个名字又打听到了什么?”
简宗年回道,“那个地方不远处有山匪盘踞,在我们路过的前一日,发生了两拨山匪交战,当时调查,是针对我们来的,现在去查,还是跟以前一样,她只是其中一个流民,因为两伙山匪打仗受到波及,从山上摔下来,从小溪上游流到下流,‘恰好’被路过的我们救起。”
简直就是天衣无缝的‘被救’。
简宗年又道,“据她醒来时自述是小国随国长岭山下沈家村人,我们的人去那边核实,她爹、娘确如她所说是地道的农人,但会写字一事,是我们的人查到的,因为她哥哥进私塾,所以跟着学会了写字,三年前,随国发洪水,沈家村被淹,洪水过后,死了好多人,有村民的尸体找到了,但也有没找到的,沈如意爹娘的尸体找到了,但村人没有找到沈如意的尸体,所以村人不知她死活,而她哥哥四五年前被抓壮丁,不知生死。”
身份居然是真实的,她真是农女,所以才会种地。
“那被洪水冲走后的三年,她怎么说?”
“据她自己对王嬷嬷讲一直在流浪,直到遇到山匪火拼,被波及跌下山岸。”
一个女子能流浪三年无事?鬼信这种话。
简宗年道:“可这三年还真不好查。”需要时间。
宋衍轻嗤,问道:“如果让你们练习这么漂亮的字体,需要多长时间?”
邱朝梓想了下回道,“至少三到五年时间。”
简宗年点头,“我也是。”
村子里的私塾这么厉害?一个会种田的农民有这时间?
查来查去查不出东西,宋衍正色,“给她加月银,以后除了打扫卫生,还要负责研墨、收拾书案、抄写公文。”
这是故意给她机会,引她露破绽了。
真是没想到,救回来的老姑娘竟然成了能进入王爷书房的第一位丫头,王嬷嬷心情真是五味杂陈。
长平道,“嬷嬷,王爷的意思是,以后,如意姑娘上值的时间跟王爷同步。”
王嬷嬷不死心:“长侍卫,虽然人是我救的,但她……”
长平打断王嬷嬷的话,“嬷嬷,王爷自有考量。”
这是非让她贴身伺候不可了。
沈如意再次被王嬷嬷叫到她主事房,这次仍旧像以前一样站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
二月春风吹拂,走廊不再寒冷,沈如意静静的站在廊下,与院中抽芽的柳枝一样清新动人,看得进进出出的丫头们眼冒火星子。
个个心中愤闷,听说开了年她都二十一了,都是老姑娘了,要是在外面,早被拉去嫁人了,竟然勾得王爷把她弄进了书房。
真是狐狸精。
王嬷嬷压着火气,让小丫头把人叫进来。
“如意见过嬷嬷。”
老姑娘一点也不怯场,熟练的给她行了一礼,王嬷嬷冷冷的盯了好会儿,收敛起心情,“知道叫你来何事吗?”
“如意不知。”
第34章
一等丫头
王嬷嬷差点没绷住,行,要装是吧,那就让你装,面孔一转,笑道,“哎呀……如意丫头,你的好运道来了,王爷让你跟他一道进书房,一道出书房,这可是一等贴身丫头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