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太太安排人去望州赎春兰,就做了防备,以防百花楼坐地起价,那等烟花之地的人,没有任何信用,一旦吃准你要赎人,必会价格翻倍,四太太让去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打着平远侯府的幌子行事。
管事的去望州,见到春兰,老鸨见京都真的有人来赎春兰,当即就将四千两涨到一万两。
管事的没差点气死,四太太花四千两赎个丫鬟,就够离谱了,没想到百花楼还狮子大开口,一个丫鬟,已经被百花楼糟蹋十几年,一天都接不了几个客的丫鬟,竟然也敢开口要一万两。
虽然四太太说多花点钱可以,务必把春兰带回去,可一万两也太多了,多到管事的不敢做这个主。
管事的没办法,只能说自已是平远侯府的人,不说还好,一说更绝,直接涨到两万两了。
山高皇帝远,望州距离京都几百里,皇帝的圣旨都未必好使,何况区区一个平远侯,春兰是她百花楼的人,生死百花楼说了算,要么拿两万两来,要么就别赎人了。
态度之坚决,管事的也没辄,虽然他带了两小厮去,但强龙不压地头蛇,这百花楼的行事风格,摆明了背后有靠山,不是他一个管事能摁得住的。
别说赎人了,管事的连单独和春兰说句话都做不到,就被撵出了百花楼。
春兰身陷百花楼十几年,无一日不盼着离开,盼着再回到四太太身边,是她身上揣的秘密支撑了她一天又一天,如今好不容易把人盼来了,她没想到百花楼竟然狠心到将四千两的赎金涨到两万两。
那可是整整两万两!
四太太哪来那么多银子赎她一个丫鬟?
春兰彻底绝望了。
她萌生死意,可在百花楼,就是想寻死都没那么容易。
这么多年春兰让人帮她传消息,老鸨是知道的,老鸨觉得她一个丫鬟太过天真,压根没当回事,可现在平远侯府真的来人接她,愿意花四千两白花花的银子赎一个残花败柳的丫鬟,这丫鬟身上绝对藏着秘密。
直觉告诉老鸨,这个秘密才是最值钱的。
老鸨审问春兰,春兰咬死不说,老鸨可不会怜香惜玉,直接就用刑,不过两日功夫,春兰就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了。
春兰不堪折磨,逮着机会从百花楼跳了下去,腿就是这么给摔断的。
春兰摔下楼,被百花楼小厮逮住,正好谢归墨的人赶到,知道她就是春兰,直接从百花楼将人救走了。
暗卫救一个丫鬟自然不在话下,倒霉的是四太太派去的管事,两万两拿不出来,平远侯府的名头还不管用,四太太又说一定要想办法将春兰带回去,管事的人在客栈,头发都愁白了几十根,不知道该怎么办。
派人回来问四太太吧,几百里路呢,一个来回,快马加鞭也要半个月,管事的也不愿意来回奔波,就想着能不能通过当地府衙,把春兰赎出来,算平远侯府欠一个人情。
管事的刚要这么做呢,百花楼的人就寻上门来了,百花楼认定春兰是管事的派人救走的,抓不到暗卫和春兰,就找管事的要人。
把管事给气的,他要有这本事,他还用得着待在客栈受这个气?
春兰的卖身契在百花楼,拿不到卖身契,他也没法把人带出望州,百花楼想想也是,但直觉告诉他,救走春兰的人和平远侯府有脱不开的干系。
百花楼二话不说,就把管事的和两小厮抓去了百花楼,等着暗卫拿春兰去交换。
这会儿管事的还被关在百花楼的柴房里。
至于春兰的卖身契,靖阳王府的暗卫,有证明身份的令牌,暗卫带春兰回京,没人敢阻拦。
只是春兰腿摔断了,没法快马加鞭回京,怕她折在路上,只能先在望州养了几天伤,然后马车带着她慢慢上路,能走水路尽量走水路,实在走不了水路的就只能马车慢行。
等了这么多天,就等来这个一个消息,好在春兰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沈棠松了口气,谢归墨道,“我的人一定会把春兰活着带回京的。”
谢归墨的人办事,沈棠放心,不然也不会找他帮忙了,沈棠点头。
暗卫道,“爷,大皇子在醉仙楼等您。”
第173章
弹劾
沈棠知道谢归墨和大皇子联手了,还真有些好奇大皇子找谢归墨何事。
因为叶贵妃的父亲是为救靖阳王妃的父亲而死,叶贵妃觉得靖阳王妃始终欠她的,大皇子约谢归墨在醉仙楼见,醉仙楼人来人往,这要传到叶贵妃耳中,叶贵妃绝对会把靖阳王妃叫进宫,为这事责问靖阳王妃的。
沈棠望着谢归墨,谢归墨摸着沈棠的脸道,“暂时没法扳倒昌平侯府,先给你出口恶气。”
沈棠想问一句,可惜谢归墨不给她问话的机会,身子一跃,就跳窗闪了。
平常轰都轰不走,一要问他话,跑的比谁都快,这要不是故意的才怪了。
沈棠在窗户旁站了会儿,银杏过来道,“姑娘午饭吃了不少,要不要去花园走走,免得积食?”
沈棠本就是要去花园遛食的,刚刚一打岔就给忘了,她转身要出去,外面四儿进来道,“二姑娘,二太太在佛堂起了高烧,老夫人放她回南院了。”
那日二太太被杖责了三十大板,老夫人让人把二太太送去佛堂反省,还不许给她请大夫,不过大夫没请,药肯定是不缺的,没想到还是起了高烧。
挨板子禁足反省都是小打小闹,春兰回京才能让二房无所遁形,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沈棠去花园,远远的就看到二房的丫鬟脚步匆匆的领着大夫往南院走,大夫请去南院后,被关在祠堂反省的二老爷也被老夫人放回去了。
到底是亲生儿子,趁着放二太太的机会,把二老爷也给放了。
沈棠收回眸光,站在湖畔吹风。
二太太起了高烧,大夫看过后,开了药方,但没什么用,第二天一早又请了太医进府,太医的药方倒是把温度降下去,但到傍晚又起了,反复折腾了两三天才好。
沈娢和二皇子的婚期定的仓促,从接到圣旨,侯府就在为沈娢出阁忙活,这几天三太太四太太是忙的脚不沾地,两人一天少说也要往松鹤堂跑四五回,毕竟不是自已嫁女儿,有些事不能全权拿主意,未免出纰漏担责,宁愿受累些,多跑两趟。
只是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老夫人过问,老夫人也受累,万幸之前侯府为沈娢嫁靖阳王世子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暗中靖阳王世子妃准备的嫁妆,嫁给做皇子妃也不跌份,不然就更累了。
喜帖送出去,府里就更更更热闹了,沈娢嫁的可是二皇子,叶贵妃盛宠不衰,十几年如一日,连许皇后的寿宴,都是叶贵妃劝皇上才给办的,这般得宠,保不齐哪天二皇子就被册封为太子了,他的正妃,将来可就是皇后。
这般尊贵的身份,认识的不认识的,有交情的没交情的,都来侯府送添妆,沈棠怀疑整个京都的大家闺秀都来了,送了一波又一波,迎不完,也送不完。
沈娢收礼收到手软,高兴的合不拢嘴,其实之前冲喜,就收了不少添妆了,但她没嫁成,甚至嫁衣都没穿,再加上这回嫁的是二皇子妃,而且是板上钉钉,绝对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的那种,哪个大家闺秀敢不送啊,反正送添妆也不是什么重的礼,无非一只金簪金镯而已,常来常往,交情才会好。
二皇子妃可不是随便能高攀的上的,平远侯府大姑娘眼下还是能高攀得起的,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
要说平远侯也太会生了,虽然儿子失踪了,至今没找回来,可两个女儿,一个是二皇子妃,一个许给了靖阳王世子,身份一个比一个尊贵,文武百官就没有不羡慕的。
拼女婿,满京都估计都没比得上平远侯的了。
沈棠帮着迎来送往一天,傍晚回到清漪苑,小腿肚子都发胀,脚底心都走硬了。
沈棠坐在小榻上,银杏蹲在地上给她捏腿,秋天端热水来,“姑娘泡泡脚,就没那么疼了。”
银杏道,“怎么会有那么多大家闺秀来给大姑娘送添妆,大姑娘自已躲懒,在凉亭里陪那些大家闺秀说话,姑娘和四姑娘奔前跑后的忙,要不姑娘明儿装崴脚吧?”
沈棠不是没想过崴脚,但她要躲了,沈萝怎么办?
沈萝一个人肯定应付不来,到时候沈萝也装崴脚,侯府姑娘一堆,连个招呼客人的都没有,可就太失礼了。
沈棠道,“明儿看情况再说吧。”
实在不行就撂挑子不干。
沈棠泡了会儿脚,丫鬟把饭菜端进来,可怜累了一天,吃的那叫一个香。
吃完了歇了会儿,就泡澡,累的差点在浴桶里睡着,晚上一个梦都没做,就又到天亮了。
梳洗完,沈棠没吃早饭就去松鹤堂了,沈棠已经许人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出嫁,老夫人心底不舍,让沈棠这些天都去松鹤堂陪她吃早饭。
沈棠到的时候,丫鬟正摆饭菜,老夫人吃的一向清淡,但今儿早饭不止精致,还有好几样是沈棠喜欢吃的。
沈棠扶老夫人坐下,然后一起用早饭,边吃边聊。
老夫人道,“昨儿累坏了吧?”
沈棠点头,“四妹妹比我还累。”
不过沈萝喜欢凑热闹,虽然累,但也乐在其中。
老夫人道,“我让你三婶把娘家侄女叫来帮忙,有人帮着招呼那些大家闺秀,就不会那么累了。”
沈棠连连点头,“还是祖母考虑的周到。”
其实老夫人更想叫姜家两位姑娘来帮忙的,只是毕竟这么多年没什么往来,老夫人不好张这个口,再者沈棠认定沈娢是二房女儿,姜家只怕也是这么认为的,老夫人就不做这样让姜家为难的事了,回头沈棠出嫁,再找姜家姑娘帮忙。
要是沈冉还在侯府,有她们三个也够了。
现在别说回来了,沈冉会不会给沈娢送添妆都不一定。
有沈棠陪着,老夫人早饭多吃了半碗稀饭,歇了碗筷后,丫鬟将饭菜撤下去,不多会儿,三太太四太太就进来了。
两人进来时,似乎还聊着天,沈棠隐约听到“顺王”两个字,因着赏荷宴上的不快,沈棠对顺王府没好感,但凡被议论的,一向是坏事居多,沈棠问道,“顺王怎么了?”
三太太道,“这两日不少大臣弹劾顺王结党营私,惹得皇上大怒……”
第174章
打趣
弹劾顺王?
前世没听说有人弹劾顺王啊?
想到谢归墨说暂时动不了昌平侯,先给她出口恶气,弹劾顺王不会就是谢归墨的手笔吧?
前世赵王府淳安郡主将她推下水,不到一个月,赵王府就被贬了,沈棠越想越觉得是谢归墨和大皇子干出来的。
那日顺王府赏荷宴,安定郡主帮叶贵妃在果子酒里给她下药,这么大的事,安定郡主一个人应该不敢做主,必然是经过顺王顺王妃同意的,也就是顺王是支持二皇子的,那大皇子让人弹劾顺王就不足为奇了。
朝堂官员结党营私是再正常不过了,不然也不会有官官相护这个词,皇上是严令不许臣子结党营私的,只是这事就和贪墨一样,屡禁不止,文武百官也都知道。
一般没有哪个大臣会轻易弹劾一个亲王的,一旦扳不倒,自已的前途就搭进去了,再者能和顺王结交的,必然非富即贵,和顺王过不去,不是有确凿证据,就是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老夫人将手中茶盏放下,随口问道,“顺王近来是得罪什么人了吗?”
平远侯府和顺王没什么往来,顺王是权势滔天还是出事,都和平远侯府无关,老夫人全当是个热闹听,毕竟是朝堂大事,总还是要关注一下的。
三太太道,“没听说顺王和什么人交恶,前些日子顺王府举办赏荷宴,京都数得上号的大家闺秀和世家子弟都去了。”
要是顺王府有事,顺王妃不会有闲情逸致举办赏荷宴的。03l
这事她们闺阁妇人知道不了多少,也不是特别关心,三太太也不觉得结党营私这样的罪名能把顺王府怎么样,她和四太太给老夫人请安后,坐下来商议沈娢出嫁的事。7200
过了约莫一刻钟,丫鬟来禀告三太太,“三太太,两位表姑娘来了。”
娘家侄女来了,三太太笑容满面,“快请她们进来。”
丫鬟退下,不多会儿就进来两位打扮得体,举止落落大方的姑娘,正是三太太的娘家侄女,何大姑娘和何三姑娘。
两位姑娘都是何家嫡女,娇俏可人。
她们是来侯府帮着招呼前来给沈娢送添妆的大家闺秀的,老夫人夸了两人几句,然后让丫鬟取来两支金簪,一人一支。
三太太见了忙道,“她们来帮点忙,老夫人怎么赏她们这么贵重的簪子?”
老夫人笑道,“我这个做长辈的,送辈点东西,还要理由吗?只管收着就是。”
三太太便不再说什么,何大姑娘、何三姑娘一人拿了一支,福身道谢。
这会儿时辰还早,还没人来,何大姑娘和何三姑娘今儿不止来帮忙,也是要来给沈娢送添妆的,丫鬟就先领着她们去明月苑了。
明月苑离的委实有些远,但沈娢住的清兰苑着火,是满京都都知道的事,这事发生并没有多久,院子没修好,沈娢住的远点倒也能理解。
两人将带来的添妆送给沈娢,陪沈娢说了会儿话,就陆陆续续有大家闺秀来了。
有何大姑娘、何三姑娘帮着,沈棠和沈萝轻松多了,沈娢依然在花园里招呼那些大家闺秀,收礼收到手软。
同样是添妆,这回收的比上回要贵重不少,毕竟上回是要冲喜,嫁的是中毒昏迷不醒,奔着守寡一辈子去的,这回是皇子妃,冲着太子妃和皇后之位去的,天差地别,在添妆上就见高下了。
沈棠招呼那些大家闺秀,丫鬟过来道,“大姑娘,端王府柔嘉郡主来给您送添妆了。”
沈娢就看向何大姑娘道,“何家表妹帮我去迎一下……”
不等沈娢说完,沈棠接话道,“我去迎柔嘉郡主。”
她宁愿去迎柔嘉郡主,也不愿意留下听一堆大家闺秀你一句我一句的奉承沈娢,那些奉承话,她耳朵都快听出老茧来了。
沈棠迈步出凉亭,还没到二门,远远的就见柔嘉郡主过来,她今儿穿了一身淡紫色绣丁香云锦裙裳,身姿袅娜,就是看到沈棠脸就通红,好像很怕见到沈棠的样子。
这模样……х|
沈棠看的眉头一挑,走过去笑道,“郡主这么怕见到我?”
柔嘉郡主本就红的脸顿时就更红了,“才,才没有……”
沈棠小声问道,“可是亲事定下了?”
柔嘉郡主满面飞霞,羞的跺脚,“不许打趣我!”
看来亲事是真定下了。
她就说自已感觉不会错,大哥和柔嘉郡主绝对是两情相悦,只是亲事定下了,但什么时候大哥才能认祖归宗还真是个问题,端王府肯定更想把柔嘉郡主留在身边,但柔嘉郡主毕竟已经及笄了,再留也最多只能留一年。
两人说着话,往花园走去,见柔嘉郡主过去,沈娢起身迎出凉亭外,笑道,“柔嘉郡主也来了。”
柔嘉郡主笑了笑,从身后跟着的丫鬟手里接过一锦盒,递给沈娢,“恭喜沈大姑娘,即将成为齐王妃。”
和前世一样,皇上封二皇子为齐王了。
皇子们在成亲之前都住在宫里,除非太子,一般皇子成亲都搬出宫住。
沈娢笑道,“承柔嘉郡主吉言。”
接过锦盒,沈娢打开,锦盒里装的是一对紫玉簪,精美绝伦,价值少说也要二百两。
添妆送二百两着实不少了,沈娢知道柔嘉郡主更喜欢沈棠,连送她的添妆都这么贵重,回头还不知道送沈棠什么添妆呢。
沈娢请柔嘉郡主进凉亭说话,柔嘉郡主其实更想和沈棠单独待会儿,但显然不行,沈棠要帮着招呼客人,今儿的主角是沈娢。
坐了一刻钟,有大家闺秀告辞,沈棠送客,柔嘉郡主未免沈棠多跑一趟,道,“我今儿也就先回去了,改日再来找沈棠姐姐。”
沈棠,“……”
都和她大哥定亲了,还叫她沈棠姐姐不合适了吧?
沈棠想纠正柔嘉郡主,碍于周围有人,只得作罢。
沈棠送柔嘉郡主和两位大家闺秀出去,走到大门口时,正好右相府马车停下,右相府大姑娘云漪来给沈娢送添妆,沈棠正好迎她了。
第175章
往来
看到沈棠,云漪脸也有些红,她在皇后寿宴开始前,因为一只癞蛤蟆和宣义侯世子楚翊定亲,而楚翊和靖阳王世子关系好到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沈棠和靖阳王世子定亲了,等她们都出嫁了,以后肯定会经常往来。
右相在朝堂上没有站队,没有站到二皇子那边去,就冲这一点,沈棠就对整个右相府有好感,沈棠笑着和云漪打招呼,云漪客气回礼。
两人之前没什么私交,但都对彼此挺有好感,从侯府大门到花园,两人关系又拉近了不少。
云漪在皇后寿宴上定亲,因为脸皮薄,没敢多待,皇后寿宴还没开始就回府了,不少大家闺秀都没机会和她说声恭喜,今儿见到,那些大家闺秀纷纷道贺,云漪脸上的红晕直到送完添妆离开都没消过。
云漪也只待了一刻钟,右相不站二皇子那边,她和沈娢也没什么往来,因为宣义侯世子和靖阳王世子的交情,沈棠出嫁,她肯定要送添妆,沈娢和沈棠是双生姐妹,没道理送一个不送另外一个,便也来了。
只是她的到来,让沈娢有那么点尴尬,满朝文武都知道,叶贵妃并不愿意给她二皇子妃的位置,叶贵妃看重的是云漪,当然了,叶贵妃真正看上的是右相的权势,想通过二皇子妃的位置拉拢右相,叶贵妃露了个苗头,云漪就和宣义侯世子有了个瓜葛,也在当天,二皇子和沈娢有了首尾。
不过来者是客,尤其还是来送添妆的,而且送的还挺贵重,一只金镶玉的镯子,极是好看。
云漪来是沈棠迎接的,走是沈棠送的,这回更巧,沈棠前脚送云漪离开,后脚姜家姐妹就来了,看到沈棠,姜柠姜梨连连招手,姜梨更是嘴甜,“表姐……”
沈棠笑道,“你们也来了。”
姜柠姜梨会来是肯定的,哪怕知道沈娢不是长房女儿,是二房偷梁换柱塞过来的,也还是侯府女儿,姜家和平远侯府已经恢复往来了,肯定要来送添妆,再者沈娢还没有被打回二房,顶着沈绥之女,沈棠双生姐姐的名头出嫁的,姜家就更不能不送了。
哪怕不情愿,也得来。
其她大家闺秀来送添妆,沈棠直接就领去花园了,姜柠姜梨来,沈棠先领她们去了松鹤堂。
这是两家恢复往来后,姜柠姜梨第一次登门,理应先去给老夫人请安。
屋内,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正交代四太太事情,丫鬟进屋道,“老夫人,姜家两位表姑娘来了。”
老夫人往屏风处望去,就见沈棠后面,走过来两个香娇玉嫩的姑娘,瞧着隐隐有些眼熟,毕竟也是见过的,尤其姜柠眉眼生的很像姜大老爷。
想到这些年因为孙儿的失踪,迁怒埋怨姜家,拘着沈棠不让她去姜家,连带她们表姐妹往来都少,老夫人心底就有些歉疚,更怕当年沈延的失踪不止是姜家疏忽那么简单,而是冲着侯府爵位去的,兄弟阋墙,她这个做母亲的蒙在鼓里,迁怒姜家多年。
每每只要想到这些事,老夫人就赶紧打住,不敢往深了想,或者说不敢去面对。
姜柠姜梨上前,福身给老夫人行礼,老夫人招手道,“近前些,让我好好瞧瞧。”
姜柠姜梨两姐妹上前,老夫人道,“都长这么大了,这些年我拘着不让你们表姐妹往来,好在是没有影响你们姐妹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