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柠姜梨有些错愕,没想到老夫人会和她们两个小辈说这样的话,姜柠忙道,“老夫人折煞我们了,我爹他们没照顾好表哥,您生气是应该的。”
就算表哥当年是为人算计,可要姜家看护周全,也不会被人算计了去。
祖父祖母还有父亲他们为此愧疚了十几年,他们并不怨恨沈老夫人不让表姐亲近姜家,设身处地的站在沈老夫人的立场,恼他们姜家是人之常情。
老夫人知道姜家门庭清正,没想到将两位姑娘都教养的这么好,老夫人看了眼王妈妈,王妈妈就进内屋取来两锦盒,这是老夫人早前就备下的见面礼。
锦盒里是两只样式只有细微差别的羊脂玉镯,质地细腻,老夫人戴她们手腕上,姜柠姜梨两人望着沈棠,沈棠道,“长者赐不能辞。”
两人就没拒绝了,任由老夫人将玉镯戴她们手腕上,然后道谢。
老夫人慈霭道,“以后常来府里,我也有好多年没去过姜家了,等哪天去坐坐。”
姜柠姜梨有些吃惊,祖父祖母准她们来平远侯府,沈老夫人送她们姐妹这么贵重的玉镯,还要去他们姜家,难不成表哥真的找到了?
可找到了,没道理不认祖归宗啊,实在奇怪。
两人怀疑表哥是不是在回京的路上了,可这事也没什么好隐瞒她们的啊,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
连姜柠姜梨都这么诧异,屋子里的丫鬟婆子就更觉得奇怪了。
见完老夫人了,沈棠这才领姜柠姜梨去花园给沈娢送添妆。
南院。
二太太还在养伤,这一次板子挨的不轻,断断续续高烧三天,险些要了她的命。
二太太耐着性子卧床休养,沈娢大后日就要出阁了,她不养好身子,都不能亲眼送沈娢上花轿。
二太太趴在床上,听丫鬟禀告都有哪些大家闺秀来给沈娢送添妆,心情正好呢,外面进来一丫鬟,上前道,“姜家两位姑娘也来给大姑娘送添妆了。”
姜家姑娘会来,没什么好诧异的,丫鬟道,“二姑娘先领着她们去见了老夫人,老夫人一人送了一只羊脂玉镯。”
二太太眉头皱紧了下,老夫人对姜家的态度怎么一改从前,就算老夫人不反对姜家姑娘和二姑娘往来,也不会送她们玉镯才是。
很快,二太太就从丫鬟口中知道老夫人不止送了姜柠姜梨玉镯,还为这十几年来阻拦她们表姐妹往来赔礼,甚至还说过些日子去姜家坐坐……
丫鬟每说一句,二太太就震惊三分,“这事当真?”
丫鬟点头,“老夫人当着不少丫鬟婆子的面说的。”
那种不安的感觉又出现了。
老夫人向两个小辈赔礼,还要去姜家,这怎么可能呢?
能让老夫人转变这么大的,除非失踪十几年的大少爷能找回来,而且大少爷流落在外这么多年没吃苦头,不然老夫人绝不会对姜家态度这么好。
可没听说沈延找到了啊。
老夫人是什么时候突然转变了对姜家态度的?
二太太趴在床上想这事。
沈棠拒嫁靖阳王世子后,就经常去姜家了,后来沈绥备厚礼去姜家,还陪姜老太爷姜老夫人吃午饭,再后来是老夫人……
具体哪一天变的,二太太不清楚,但直觉告诉二太太,这事和沈绥有关。
沈绥和老夫人私下说话并没有几次,每一次二太太都知道,老夫人对姜家的态度变化,似乎是沈娢算计宁王世子不成那回……
第176章
厚颜
想到宁王世子,二太太就想到宁老王爷替自已孙儿求娶沈棠,被沈绥拒绝,宁老王爷还主动找沈绥说话的事,二太太为人心狠手辣,还心思细腻,对这些反常态的事尤为敏感,不把老夫人对姜家的态度逆转一事弄清楚,她寝食不安。
这边二太太在想这事,那边姜柠姜梨帮着沈棠招呼宾客,但快到吃午饭的时辰了,前来送添妆的大家闺秀都走了,她们也要告辞了。
沈棠道,“难得来,要不留下吃午饭?”
姜柠摇头,“来的时候和祖母说回去吃午饭的,下次我们来,再陪表妹吃午饭。”
沈棠要送她们出去,沈娢看向姜柠道,“表姐回去后,帮我问一下外祖父外祖母,她们上回送来的添妆是给我的,还是给二妹妹的?”
姜柠有些不理解,茫然的望向沈棠,沈娢那点花花肠子沈棠还能不知道,她一句话没说,沈娢道,“二妹妹说那些添妆是给她的。”
姜梨姜柠望着沈棠,沈棠笑道,“走吧,我送你们出府。”
从头到尾都没把沈娢的话当回事,姜柠姜梨朝沈娢福了下身,就转身出凉亭了。
走远了些,姜梨忍不住问沈棠道,“她是什么意思?”
沈棠也不瞒她们,“她要我把母亲留下的嫁妆分一半给她,我不同意,之前姜家送来的添妆,我也不给她,她不甘心,拐着弯的要外祖父外祖母再送一份给她呢。”
厚颜无耻至极。
想到沈棠说的,极可能是沈娢在阻挠陷害她们大哥二哥进贡院,两人就憋着一肚子火呢,她们现在越发肯定沈娢不是长房女儿了,姑父姑母都不是这样性子的人,简直坏到骨子里了。
沈棠道,“她的话,当耳旁风就行了,我知道外祖父外祖母都极重面子,告诉他们,姜家已经送过一份添妆来了,不给沈娢问题在我,他们要还送添妆给沈娢,我可是会不高兴的。”
姜家本就不是什么富庶人家,日子过的虽然不算捉襟见肘,也差不了多少,有那钱给沈娢,还不如用来做好事,哪怕就是打水漂,还能看个水花。
沈棠把话说的很重,不留一点余地,姜柠姜梨点头道,“我们会如实转达祖父祖母知道的。”
姜梨惆怅道,“难道就没一点证据证明她是二房女儿吗,她一直待在长房,在外人看来就是你嫡亲的姐姐。”
只要身世一日不揭穿,沈娢就不止是沈棠嫡亲的姐姐,还是姜家嫡亲的外孙女。
有这样心狠手辣的外孙女,简直有损姜家的名声。
春兰在回京路上的事,一旦扯开了说,半天都说不完,沈棠就没说了,等春兰进京,有确凿证据了,要祖母和父亲秉公处置二老爷二太太就罢,要处置她不满意,她会请两个舅舅上门的,二房偷梁换柱,害得她母亲郁郁而终,等同谋杀,不报此仇,她枉为女儿。
沈棠道,“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姜柠姜梨点头,都盼着早日真相大白,让含恨而终的姑母能在九泉之下瞑目。
沈棠送姜柠姜梨出府,目送她们坐马车离开,然后回清漪苑,一个来回走了几趟,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消化干净了,中午饿的吃什么都香。
下午也有大家闺秀来送添妆,不过没上午多,沈棠就迎送了一回。
翌日上午,大家闺秀更多,比如赵王府淳安郡主,比如顺王府安定郡主,就连怀着身孕的王家大少奶奶都来了,沈棠还以为她肚子里孩子不能证明一定是王家大少爷的,日子会不好过,结果恰恰相反,王大少奶奶不仅气色红润,甚至眉宇间颇有几分春风得意的感觉。
王大少爷那混不吝的性子,这绿帽子戴的那么舒服吗?
永宁伯府也不是什么权贵人家,再加上沈娢如今成了二皇子妃,就更不大可能会容忍永宁伯府才是。
沈棠忽然想到了昌平侯世子,他被谢归墨下药给废了,不会是因为这事,所以看重王大少奶奶肚子里的孩子吧?
要昌平侯府认王大少奶奶肚子里的骨肉,王家还真有可能把她供起来。
这般想,似乎能解释的通王大少奶奶趾高气昂的样子了。
只是太让人恶心了。
淳安郡主对沈娢对她的态度,这几个月变了多少个来回,沈娢没被靖阳王府退婚,淳安郡主处处针对沈娢,后来退亲,态度缓和了不少,不知道顺王府赏荷宴上,淳安郡主有没有参与其中,淳安郡主来给沈娢送添妆,沈娢先是诧异,然后就是得意看,她这个二皇子妃的身份当真是好用。
至于安定郡主,顺王府支持二皇子,会不来给沈娢送添妆才怪了。
安定郡主几次看沈棠,她在想那日自家府里办赏荷宴,明明计划是将沈二姑娘弄出府的,最后沈大姑娘不见了,沈二姑娘什么事都没有,和靖阳王世子一起回来了。
当日沈大姑娘被误送出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也没问,顺王府帮着算计沈二姑娘的事,靖阳王世子是不是知道……
这几日不少大臣弹劾她父王结党营私,步步紧逼,逼的父王都有些喘不过气来,这背后有没有靖阳王世子的手笔……
那日看到沈棠安然无事的回去,她心底就不安,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然后没过多久顺王府就被人盯上了,她很难不把两件事放一块儿想。
这会儿再见,安定郡主道,“那日我顺王府办宴会,没有招待好沈大姑娘沈二姑娘,我在这里向你们赔个不是。”
那日的事,沈娢刻意遗忘,这会儿被翻出来,背脊都有些发凉。
她脸隐隐有些发白,沈棠则皮笑肉不笑。
帮着叶贵妃算计她,是一句没招待好就能揭过的?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是来给沈娢送添妆的,来者是客,沈棠只笑笑,“郡主不怪我们姐妹搅了顺王府办赏荷宴的心情就好。”
沈娢也道,“过去的事就不提了,郡主坐下喝茶。”
沈娢殷勤招呼,安定郡主也没从沈棠脸上看出什么来,坐下来有说有笑。
正说着呢,那边沈萝迎来两姑娘,见安定郡主也在,惊讶出声,“安定郡主也在呢?”
安定郡主皱眉道,“我来送添妆不是很正常吗?”
“没,没有不正常……”
第177章
被贬
两姑娘声音有些发颤,急急否认。
这要没问题才怪了。
安定郡主心往上一提,“你们为什么诧异在平远侯府看到我?”
两姑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有些欲言又止。
这样子只要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有问题,安定郡主越发没有耐心,她脸往下一沉,那两姑娘其中的一个把心一横,反正也是瞒不住的事,便道,“刚刚我们进平远侯府,听说顺王结党营私,罪证确凿,被皇上一怒之下,贬为顺平王了……”
安定郡主,不……顺王被贬,安定郡主的身份也会跟着被贬,现在不能叫安定郡主了,只能称呼为安定县主了。
府里出了这样的事,安定郡主不可能有闲情逸致来平远侯府送添妆,必然是还不知道。
安定郡主当下坐不住,直接起了身,匆匆走了。
她走的快,沈棠沈萝就没去追了,叫了个丫鬟送安定郡主出府。
安定郡主走后,然后大家就不用顾忌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顺王被贬的事,顺王府赏荷宴的热闹仿佛还在眼前,没想到这么快就犯事被贬了,结党营私,这四个字就注定被贬的不止顺王一个,还不知道有哪些大臣跟在后头遭殃呢。
沈娢脸色有一点不好看,从顺王府帮叶贵妃算计沈棠,她就知道顺王是拥护二皇子的,顺王被贬,对二皇子不是好事,作为板上钉钉的二皇子妃,沈娢一心盼着在不久的将来就成为太子妃,甚至母仪天下,自然盼着二皇子好了。
沈棠心情愉悦,迎来送往,好在忙过这几天就好了。
转眼就到侯府办出阁宴的日子,平远侯府嫁女儿,嫁的又是二皇子,还有个靖阳王世子的准女婿,文武百官都来府里喝喜酒,虽然平远侯膝下无子,但老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平远侯这两半个儿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强。
二老爷二太太板子伤都好了,帮着招呼宾客,笑容满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嫁女儿。
不过他们高兴也很正常,平远侯没有儿子,膝下连个庶子都没有,两个女儿嫁的一个比一个风光,连带着平远侯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没有儿子承袭爵位,最后便宜的还不是二房,二房高兴很正常,哪个不羡慕啊。
出阁宴沈娢没露面,就待在闺房里,沈棠沈萝还有何家两位姑娘帮着招呼那些前来吃喜酒的大家闺秀,等忙过今天,明天沈娢上花轿,府里就清净了。
出阁宴办了一个多时辰才散,沈绥送那些同僚出府,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都在送客,二老爷送赵王出府时,赵王问二老爷道,“望州传来消息,说是府上派人去望州百花楼赎一个叫春兰的丫鬟,甚至搬出平远侯府,试图逼迫百花楼放人,人是你派去的?”
二老爷愣住,摇头,“不是我。”
赵王道,“不是你,那会是谁?”
二老爷也觉得奇怪呢,府里怎么会有人打着平远侯府的幌子去望州那么远的地方赎一个丫鬟,难不成是大哥?
可大哥赎一个丫鬟做什么,还愿意花四千两赎人?
二老爷觉得这事不寻常,等送完宾客,二老爷回到南院,问二太太,“府里有叫春兰的丫鬟?”
二太太奇怪道,“老爷打听一个丫鬟做什么?”
二老爷就把赵王告诉他的事,告诉二太太知道,二太太也觉得奇怪,“春兰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好像在哪儿听过……”
孙妈妈走进来,正好听到这句,她哽咽道,“春兰还活着?”
她声音急而颤抖,吓了二太太一跳,道,“你知道春兰?”
孙妈妈哽咽,“太太忘记了,春兰和奴婢的女儿巧慧一天失踪的……”
她女儿在失踪几日后,在破庙里找到,被人凌辱而死,春兰则杳无音信,她一直以为春兰也早死了,没想到春兰竟然还活着。
孙妈妈提了个醒,二太太就想起来了,春兰可不就是四太太的丫鬟。
可四太太的丫鬟,侯府怎么会有人花四千两去赎呢,还打着平远侯府的旗号施压,要百花楼放人。
她就是借四老爷四太太几颗胆子也不敢做这样的事。
姜氏活着的时候,就派人到处找巧慧和春兰,后来侯府放弃了,四太太还在找,四千两银子都够买一百多个手脚利索的丫鬟了,二太太不信四太太就这么看重自已的丫鬟,哪怕失踪十几年,身陷青楼还要非将人救出来不可。
二太太在想这事,在屋子里伺候的丫鬟道,“奴婢想起件事来,之前四太太去娘家贺寿还没回来的时候,有人来府里找她,那人好像就是从望州来的……”
丫鬟不说,二太太都不知道有过这事,“那人呢?四太太见了?”
丫鬟摇头,“奴婢不知……”
她知道这事,也是碰巧出府办事,回来在侧门碰上,随口问了一句,并没有当回事,四房在侯府里并不显眼,连带着四房的事,府里的下人也不甚关心,这会儿想起来,才禀告二太太一声。
“快去打听。”
丫鬟就去侧门问当时负责守门的婆子了。
很快丫鬟回来道,“那望州来的男子是来替春兰来找四太太救命的,不过男子急着离京,闹着非要见四太太不可,气的婆子要撵他,当时二姑娘的丫鬟碰巧见到,丫鬟把男子叫去一旁说话,后来男子就没再出现了。”
又是二姑娘!
二太太脸拉成马脸长。
这几个月,二姑娘找了她和娢儿多少晦气了,但凡和二姑娘沾上,准没好事。
难不成派去望着赎春兰的是二姑娘的人?
四太太没胆子打着侯府的旗号做事,二姑娘有。
想到春兰和巧慧是一天失踪的,两人前后脚出府,保不齐春兰知道些什么。
沈棠连沈冉是晋德长公主和长驸马女儿的事都知道,二太太不敢小觑沈棠了,小心驶得万年船。
二太太望着二老爷,“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绝不能让春兰活着回京!”
第178章
出嫁
侯府办出阁宴这日,天气晴好,碧空万里。
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天就乌蒙蒙的,乌云罩顶,空气都透着骨子压抑,仿佛随时会大雨倾盆。
这日子挑的……委实不大好。
钦天监早上起来,看到这天,只觉得眼前一黑。
皇上赐婚,二皇子就算再不愿意给沈大姑娘正妃之位,也得亲自去平远侯府迎亲,这要花轿进门了再下雨就算了,这要是半道上就下雨,还不得把二皇子淋成个落汤鸡?
这日子可是钦天监合着二皇子和沈大姑娘八字挑的,是大吉大利的良辰吉日,身为钦天监,日常就是观天象,连哪天下雨都不能确定,要他们何用?
去二皇子府喝喜酒的钦天监诸位大臣不住的在心底祈祷,别下雨,别下雨……
二皇子并不喜欢沈娢,尤其沈娢还和谢归墨定过亲,被退婚后,还心心念念再嫁给他,结果皇后宫宴上,他莫名其妙栽她身上了,不得不给她一个名分。
本就不爽了,结果还碰到这么个糟糕天气,顿时觉得晦气透顶。
沈娢今日出阁,沈棠比往常早起了两刻钟,吃过早饭,沈棠就去松鹤堂了。
她和沈娢是双生子,沈娢出阁的大日子,亲姐妹按说是要陪在左右的,毕竟以后嫁了人,就不比在府里了,但沈棠实在不愿意委屈自已,昨日已经办过出阁宴了,今日送嫁只府里热闹,就不装这个样子了。
沈萝倒是陪着沈娢的,沈棠去松鹤堂,老夫人也没说什么,耐心等二皇子来迎娶沈娢过门。
沈娢出嫁,满京都叫的上名号的大家闺秀几乎都亲自来送添妆了,但沈冉没回来,只派丫鬟送了只碧玉镯来,从前几个孙女儿在跟前说笑,如今沈冉被晋德长公主和长驸马寻回,沈娢出嫁,沈棠也定亲了,沈萝也到了许人的年纪了,老夫人都不敢想要都嫁了,府里得多冷清。
只盼着延儿能早日认祖归宗,迎娶世子夫人过门,再添两个小孙儿才好。
沈棠陪老夫人坐着,坐到快没耐心时,才有丫鬟来报,“老夫人,花轿已经到前街了,再有一刻钟就到了。”
可算是到了。
老夫人等的着急,又不舍得沈娢嫁人,哪怕二皇子身份再尊贵,嫁为人妇到底不比在闺阁做女儿自在,尤其叶贵妃和二皇子并不愿意她这个正妃,老夫人怕沈娢嫁给二皇子,日子会过的不幸福。
不到一刻钟,前院锣鼓鞭炮声就传来了,喜娘将沈娢扶来,沈娢一袭大红嫁衣,头戴凤冠,哭的是梨花带雨。
哭倒是真哭,情真意切,换做是谁离开从小住到大的地方都会不舍,尤其老夫人一向疼沈娢,不舍才不正常。
二太太是又不舍,又高兴,倒是沈绥,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的人,再加上接受了沈娢极可能不是他女儿的事实,对于沈娢出嫁,实在不舍不起来,甚至一句话都没说。
二皇子已经到了,但既然是嫁女儿,总还是要刁难一二的,二少爷三少爷意思意思,出了两个题,就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