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方面冷眼旁观后宫妃嫔对他们母子的各种暗害,另一方面对她的手段和反击心知肚明,一步步将她送上后位。
他任由燕王欺负珩儿,又会偶尔敲打燕王,为珩儿出头。
不论如何,她感激先帝让珩儿十五岁远赴北疆,接手军权,给了珩儿在朝堂与燕王和太子抗衡的实力。
还有他驾崩前,交给珩儿的青衣令......
如今珩儿登上皇位,先帝已逝,往事随风,先帝下去后,自己去表姐面前赔罪.......
第111章
裴景珩将顾太后送回慈宁宫,便折回长乐宫。
彼时,夜色已深,长乐宫内一片静谧。
苏沅斜倚在软榻上,手里捧着一卷书册,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看着,思绪却早已不知飘到了何处。
听到动静,她连忙起身,迎上前去。
“陛下回来了。”苏沅柔声说道,眉眼间带着几分喜色。
裴景珩微微颔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语气温柔:“在想什么呢?”
“臣妾在想,太后娘娘真是个和善人。”苏沅随口找了个借口。
她不愿说自己在想孙氏,想朝臣逼裴景珩选秀一事,这些可能引起矛盾或者坏人心情的事,她向来从不在裴景珩面前提及。
每当裴景珩回长乐宫,她总是挑些轻松愉悦的话题聊聊,如今日写了一副好字,或者看了一本有意思的游记等,再挑些孩子的趣事,同他说说。
她希望裴景珩在长乐宫中感受到的,是温馨与美好,积极向上。长乐宫是他忙碌了一天,可以放松心神的地方。
她竭尽全力让他觉得,回到长乐宫总伴随着愉悦。
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她相信这些日常的点滴积累,终将汇聚成深深的情感纽带。
“哦?怎么说?”裴景珩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道。
“太后娘娘今日因为乐乐和衍儿,就夸臣妾了,还说臣妾是个好孩子!”苏沅脸颊微微泛起一抹红晕。
“那是因为沅沅你本来就好,母后才会夸你。”裴景珩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宠溺。
“陛下就会哄臣妾。”苏沅娇嗔道。
裴景珩拉起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一吻,语气认真地说道:“我所言非虚,母后她老人家,眼光可是很高的。”
他略微停顿,“母后她......其实是我的表姨母。”
“什么?!”苏沅震惊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裴景珩。
裴景珩将顾太后与自己母家的关系,以及顾太后是如何将自己抚养长大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苏沅。
苏沅这才明白,为何顾太后与裴景珩会如此亲近,不似一般后宫的养母养子,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样一层关系。
她心中感慨万千,对顾太后更多了几分敬佩。
一个女子,在深宫之中,步步为营,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护住年幼的裴景珩,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陛下,您以前受苦了。”苏沅的眼眶微微泛红,心疼地看着裴景珩。
裴景珩将她拥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都过去了,现在有你和孩子在身边,我觉得很好。”
苏沅抬起头,扬起头,在他的脸上轻轻落下一吻,“有陛下的陪伴,臣妾也很幸福。”
今后她对顾太后要更加恭敬才是,人家不光是嫡母和养母,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姨母,感情深厚,在裴景珩心中份量不清。
第二日,裴景珩下了早朝,没有回长乐宫,而是带着英国公,径直去了慈宁宫。
慈宁宫内,苏沅正带着孩子来给太后请安。
昨夜裴景珩特意嘱咐她,今日来慈宁宫请安,把养亲殿的二皇子,四皇子还有永昌公主都带上。
彼时,慈宁宫内,顾太后和两位太妃逗着孩子们,欢声笑语一片。
苏沅和孙氏在一旁陪着。
两位太妃,一位姓陈,一位姓曲,一直同顾太后交好,当初在先帝后宫同顾太后共进退。
此次回宫,两位太妃不愿意同先帝其他妃嫔一般,留在西山行宫养老,想和太后一起过日子,便跟着回宫了。
两位太妃膝下无子,见了几个皇子公主,都十分开心,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她们围着几个孩子转,和众人说说笑笑,别提有多热闹了。
“太后娘娘,您瞧瞧,这几个孩子,可真是招人疼。”陈太妃笑着说道,伸手轻轻捏了捏二皇子肉嘟嘟的小手。
“太后娘娘,这几个孩子都生的好,几位皇子长得虎头虎脑的,两位公主玉雪可爱,一看都是有福气的。”曲太妃也笑着附和道。
“可不是嘛,哀家瞧着,这心里头啊,欢喜得紧。”顾太后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显然心情极好。
她见两位妹妹如此喜欢孩子,想到她们当初因为自己,被人害了腹中孩子,不能生育,心中便升起几分愧疚。
她想到了昨夜珩儿提的打算,或许的确是个好主意。
“哀家瞧着,你们二位妹妹同这几个孩子投缘得紧,不如......”
太后话未说完,殿外就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陛下驾到!”
第112章
话音刚落,苏沅便见裴景珩高大的身影便出现在殿门口,他身后跟着一老者。
老者须发皆白,看似已逾半百,却精神抖擞。他一袭深紫色团龙纹官服,腰间系着玉带,愈发显得他精神矍铄。
二人一前一后走进殿内,苏沅和殿内众人,连忙行礼。
“臣妾(奴婢)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裴景珩淡淡开口,上前一把扶起苏沅。
“臣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老者躬身朝顾太后行礼。
“免礼!英国公,久违了。”顾太后笑道,语气颇为亲近。
闻言,苏沅心中暗忖,来这位便是威震北疆的英国公,林氏的祖父,果然名不虚传!
裴景珩径直走到顾太后身旁落座,目光扫了一眼殿内众人,最后落在顾太后怀中抱着的小女娃身上,唇角微微勾起一抹柔和的弧度。
裴景珩眸光微柔,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英国公一进殿后,就瞧见顾太后怀中抱着的小女娃,眼神微微恍惚,很快他反应过来,目光变得慈爱几分。
那小女娃长得粉雕玉琢,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灵动有神,白白胖胖的,甚是惹人喜爱。
尤其是那双眼睛,与他已故的妻子如出一辙,比姝儿更像!
回忆涌上心头,英国公心中泛起涟漪,眼眶微湿。
他比妻子年长八岁,二人青梅竹马,从小便定了亲事,是他看着妻子长大的。
如今看到永昌公主,英国公仿佛看到了幼时的妻子,心下一时百味杂陈。
顾太后察觉到英国公的异样,笑道:“英国公,这是永昌公主,你抱抱她吧。”
英国公闻言,回过神来,笑道:“多谢太后娘娘。”
顾太后将永昌交给奶娘,抱到英国公面前。
英国公伸手去抱永昌公主。
永昌公主似乎也感受到了英国公的慈爱,她并不认生,反而朝着英国公伸出了小手,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
英国公见状,心中更加柔软,他接过永昌公主,将她抱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
永昌公主在英国公怀里,笑呵呵的,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老者。
英国公看着健康可爱的永昌公主,虎目泛红,声音有些哽咽:“像,真是太像了......”
裴景珩见状,猜英国公是想起了早逝的妻子,林氏同英国公早逝的妻子像,所以最得英国公宠爱。而永昌则生得像林氏,尤其是眼睛。
过了好一会儿,英国公才平复了心情,“让太后娘娘和陛下见笑了,老臣失态了。”
“英国公哪里的话,哀家瞧着永昌也欢喜得紧,你这是喜爱永昌,哀家高兴还来不及呢。”顾太后笑道。
裴景珩见状,眸光微动,状似无意地说道:“永昌如今养在养亲殿,一直由宫人照料,到底不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顾太后身上,“不如就养在母后宫中,既能陪伴母后,也能得到更好的教养。不知母后您后意下如何?”
英国公闻言,连忙附和道:“陛下思虑周全!太后娘娘凤仪天下,定能将永昌公主教养得极好。”
天子是根本不打算让姝儿养育永昌公主,那永昌公主与其由宫人照料,不如由太后抚养,养在太后宫中,世人也会高看一眼。
“陛下,英国公所言极是。”一直沉默不语的孙氏,此时也开了口,她掩唇笑道,“太后娘娘才高八斗,永昌公主养在您身边,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只要不让永昌回到林氏身边就好,她就是要林氏尝尝母女分离的痛苦。林氏越痛苦,她就越开心!
顾太后眉梢眼角尽显笑意,“既如此,哀家便应承下来。”
“如此太好了,今后就有劳母后了。”裴景珩笑得十分愉悦。
苏沅站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给裴景珩点赞。
将永昌公主交给太后抚养,无疑断绝了林氏借女儿向裴景珩乞怜的可能。
陈太妃和曲太妃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羡慕之色。
“太后娘娘有福气,臣妾也希望能时常来慈宁宫侍奉太后娘娘,沾沾福气,时常见见永昌公主。”陈太妃掩唇笑道,语气中难掩艳羡。
曲太妃也附和道:“是啊,臣妾今后也要多来慈宁宫走动走动,太后娘娘可不能嫌我。”
裴景珩见永昌公主的事已定下,便接着说道:“母后,朕还有一事相商......”
第113章
裴景珩顿了顿,目光转向两位太妃,“二皇子和四皇子如今也大了,朕想着,不如将他们交给两位太妃抚养。”
此言一出,孙氏等人尽皆愕然。
陈太妃和曲太妃更是惊得目瞪口呆,一时回不过神来。
“朕有意将二皇子交于陈太妃,四皇子则交于曲太妃。不知两位太妃意下如何?”裴景珩语气平静。
“陛下,这......”陈太妃嘴唇翕动,想要推却,却又不舍。
曲太妃亦是如此,她双手紧紧绞着帕子,心中既是惊喜,又是忐忑。
惊喜的是,皇上竟然要把皇子交给她们抚养,这是何等的荣耀和信任!
忐忑的是,她们深知自己只是太妃,名头好听而已,又无母族可依靠,担忧皇子成长后会有所怨言。
“两位太妃,意下如何?”裴景珩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
“臣妾.....臣妾唯恐自己教养不好皇子,辜负了陛下的厚望。”陈太妃低着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颤抖。
“陛下,臣妾也担心自己缺乏经验,难以妥善照料四皇子。”曲太妃附和道。
顾太后将二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她慈祥一笑,说道:“你们二人就放心吧,哀家会全力支持你们的。”
她转头看向裴景珩,眼中满是赞许,“皇帝考虑得周全,哀家也正觉得慈安宫过于冷清,若宫里能有两个孩子,两位太妃的日子也能热闹些。”
裴景珩含笑应和:“母后所言极是。”
顾太后又对两位太妃说道:“你们只需全心抚育皇子,若有难处,尽管来找哀家。”
“日后,你们每天带孩子来慈宁宫,让他们三个小家伙一起玩耍,我们三个老人家就在旁边看着,享受天伦之乐,岂不美哉?
两位太妃闻言,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臣妾谢太后和陛下恩典,定将竭尽全力,悉心抚养皇子!”二人齐声表态。
苏沅也乐得由两位太妃抚养二皇子和四皇子。毕竟,如果让他们留在在养亲殿,仅由宫人照看,日后万一又出了什么事情,她首当其冲要担责。
永昌的事情差点被坑,再来一次的话,她只怕吃不消啊!
孙氏在旁则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二皇子和四皇子只要不是由太后抚养,她便能稍微安心。尤其是二皇子,若是由太后抚养,日后这皇位......
她不敢再往下想,垂下眼眸,掩去眼底的算计。
永昌和两位皇子的抚养问题尘埃落定,裴景珩了却一桩心事,便打算带英国公回御书房。
英国公行礼告退之际,脚步微顿,虎目望向苏沅,脸上堆满了感激的笑意。
“当日永昌公主遇险,多亏贵妃娘娘出手相救,老臣在此谢过娘娘大恩大德!”
苏沅连忙避开英国公的行礼,“英国公言重了,救治公主,是臣妾分内之事,当不得如此大礼。”
英国公深深地看了苏沅一眼,心中暗叹,自家孙女输得不冤。
独得帝王盛宠的珍贵妃,还是如此这般谦虚,可见是个人品性都不差,难怪陛下对她宠爱有加。
他之所以特意提起此事,一来是真心实意地感谢苏沅,二来也是想借此机会,探探陛下的心思。
裴景珩扶起英国公,温声道:“英国公不必多礼,永昌也是朕的孩子,珍贵妃慈悲仁善,自是不会袖手旁观。”
“陛下,贵妃娘娘的仁慈和品德,实为天下女子的楷模!”英国公赞叹道。
他心中已然明了,看来陛下对这位苏贵妃,今后的打算不一般,怕是这后位......
裴景珩微微一笑,没有多言。
待裴景珩一行人走后,苏沅也带着孩子先回宫了,之后忙于安排永昌公主和两位皇子的迁居事宜。
这边,裴景珩和英国公回到御书房后,便屏退左右,只留下了福顺侍立一旁。
“永昌中毒一事,朕已命人暗中调查,只是......”
裴景珩顿了顿,语气中透着一丝凝重,“那些线索,都指向宫外,而且全部都断了。”
“宫外?”
英国公闻言,顿时一惊,“难道是朝中之人动的手?”
“目前尚不能下定论,只是推测。”裴景珩摇摇头。
“老国公,奴才已派人暗中查探,那几家有适龄女儿、有意争夺后位的人家,并未发现异常。”福顺在一旁解释道。
“陛下,老臣认为此事还是定与朝中之人有关。您想想,永昌公主中毒之后,朝臣们才以此为借口逼迫陛下选秀立后。那几家表面上看起来与永昌公主中毒无关,但也不排除他们暗中与幕后之人暗中勾结。”英国公分析道。
裴景珩看向英国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朕就知道,这些人表面上一个个道貌岸然,背地里却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朕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伤害永昌的人!”
他冷笑一声,“他们想让朕选秀立后,朕偏不如他们的意!就是眼下要破这个局,还需要老国公,您出手相助!”
“陛下尽管吩咐,老臣定当竭尽所能,助陛下一臂之力!”英国公拱手道。
“老国公,朕打算......”
第114章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裴景珩,一袭明黄的龙袍,从容地坐在龙椅之上。
英国公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一事启奏。
“英国公请讲。”裴景珩微微颔首。
“老臣不日即将返回北疆,只是前日老臣去兵部问询,发现今年给北疆的粮草还有兵器甲胄都未备好。”英国公沉声道,话语中透露出隐隐的怒意。
裴景珩闻言,眉头一皱,他猛地一拍龙椅,怒喝道,“严松!”
兵部尚书严松吓得一个激灵,连忙从队列中走出,跪倒在地,战战兢兢道:“臣在!”
“北疆的粮草和兵器甲胄,为何还未备好?”裴景珩语气冰冷。
“陛下,臣冤枉啊!”严松忙道,“并非兵部故意拖延,实在是......实在是兵部没有银子啊!”
“没有银子?”裴景珩冷笑一声,“朕不是命户部拨银子了吗?”
严松急切地辩解:“陛下,户部没有给兵部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