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好久没见过师叔了,”清清撅了一下嘴,“从前我每年也会去须节山消夏……”
她睁大眼睛,放下手,惊疑地看着裴远时:“我那年没去,结果她就把你招徕了?”
裴远时坐在凳子上,看着少女瞪得圆溜溜的双眼,和因吃惊而无意识张大的嘴巴,觉得十分可爱,他点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她有没有——跟你说起过我?”清清忽得有些忸怩。
裴远时又点头,道:“师叔时常夸耀,她有个厉害师侄,极富灵气,颇得她真传,叫她欣慰不已。”
清清泄了气:“是打兔子的真传,还是偷酒喝的真传?哼,她肯定有说我的糗事,师叔最喜欢拿我取乐了……”
剩下的话语消失在她口中,清清身体忽然僵硬,眼神涣散,似摇摇欲坠。
裴远时立即起身,稳稳扶住了她,清清只晃了两下,马上就恢复了神智,又闻到熟悉的皂角香气迫近,她慌忙拿开了他的手,退了一步,从怀中掏出一只纯白色的符箓。
符箓未置一笔,却闪烁着金色的纹路,那纹路闪了一阵光之后,便化为了烧灼过的痕迹,好像有人用香去烫过一般。
清清念了个诀,那符箓便无火自燃,化为一小团灰烬,躺在她手心。清清一吹,灰烬即刻消散不见。
“吴恒动手了,”她喃喃地说,“竟然这么快,我警告过他元日不要出手,风险太大,但他还是去了,也许是恨意太深,想借着元日阴力,用更残忍的手段来报复仇人吧。”
“如果无误,明天就会有他在狱中自尽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久等了宝贝们,感冒+发烧的套餐实在太顶了,温度回升,大家注意流感。
下一章讲须节山的事,十岁的师弟是如何嫉妒与羡慕那个未曾谋面的“清清”。
第32章
夏记(上)
元化二十六年夏。
马车在山道上慢悠悠驶过,路边生着茂密楠竹,风在林间穿行,带着竹叶翻动,沙沙作响。
少年倚靠着摇晃的车壁,手中捏了本游记,盛夏的光影透过窗上挂的布帘,撒在他脸侧,发丝亦清晰可见,挺直的鼻梁上镀了一层光晕,有着瘦削而清隽的轮廓。
修长的指节划过薄脆的书页,少年心思全不在书上,散漫随意地翻了一会儿,终究是没了耐心。也许是嫌日光扰人,他索性将书盖在了脸上,手臂抱在胸前,长腿盘起,百无聊赖地听着路边悠长的蝉鸣。
“阿远,”车另一边的妇人摇着扇,柔声开口,“有哪里不舒服么?可是苦夏?”
少年只略微摇了摇头,并未作声。
“还有半日便到了,”妇人安慰道,“走了几天,已经进了须节山,阿远可有察觉,行到此处已经凉爽了许多?”
少年点点头,脸庞摩挲着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妇人嗓音低柔,似是安慰:“还有半天就到地方了,到时候便不会这般无聊,用山中泉水好好盥洗一番,好好去去身上的暑气,且再忍耐一番,很快就……”
“姨母不必担忧,我并无什么不适。”少年声音清澈无波,他打断了她。
妇人便住了口,轻叹了一口气,不再提起。她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眉眼秀致,肩颈单薄,身上穿着淡青色的裙衫,纤细而淡雅,如山涧边玲珑翠绿的水竹。
饶是少年流露出抗拒之意,她还是微微侧过身,将手中绢扇悄悄对着他,徐徐扇起了风。
裴远时脸上盖着书,纸页特有的香气清清淡淡地萦绕在鼻腔,似有若无的风在车厢淌过,蝉鸣声,竹叶沙沙声不绝于耳,如果不是身下碌碌的车轮声,他几乎以为自己身处山林之中。
脖子有些痒,他随意地抓了一下,山中的小蚊虫实在烦人……后背微微有汗,有些许黏腻不适,他皱了皱眉,在心里数一遍日子,父亲说三伏天过了,才会返程回长安,如今才七月末……
不喜欢舟车劳顿,不喜欢夏天。
少年靠着车壁,慢慢地睡着了。
良久,书本随着晃动起伏,啪嗒一声落在了他腿上,他浑然未觉,仍是熟睡。
妇人半阖着眼摇扇,听见了声响,睁开眼来看,见是他睡了,便小心翼翼地将书拿开,再取来两个软枕垫上,动作轻柔,生怕惊扰了少年的安眠。
做完这些,她擦了擦额间的汗,膝行到门边,掀开门帘,朝赶车的男人轻声抱怨:“远时又睡着了……这么热的天,又整日呆在车厢里,闷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男人肩背伟岸,他迎着风赶车,身上的青竹布袍只随意的披着,衣角在风中猎猎,露出遒劲的腰身。
他闻言,头也不回,只笑道:“快了,太阳落山之前必能赶到,秀容稍安勿躁。”
秀容扶着门框,风将她的衣袖吹起,她微微眯眼,仍是嗔怪:“你昨天也是这么说的!”
男人无奈道:“我也是头一回来这须节山……”
“头一回来,便拖家带口,童仆也不让跟着,万一寻不到路当如何?”
男人又笑了:“你当我这么多年行军打仗是白干的吗?昨日的确该到了,只是——我想着老素毕竟不是须节宗人,还是不走正路为妙,便多绕路了一日。”
秀容蹙眉道:“七八年未见,又不是须节山大观中的人,子诚——他到底是何人?”
“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人!旁的,你见了面自然知晓。”
这显然就是故意卖关子了,秀容知道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吐露半个字,她只能愤愤地戳了一下男人的背。
男人察觉了她的不悦,朗声笑道:“秀容是见我驭马辛劳,特意按摩调理吗,真是有劳!”
秀容啐了他一口:“想得美呢!”说着,伸手轻推了他一把。
男人正松着缰绳,令马匹转过前方的山路口,受了这轻飘飘的一推,一个摇晃,身子没坐住,竟直直从行驶的马车往下栽去。
妇人惊呼一声,还未来得及有所动作,他却一个鹞子翻身,手掌支在车沿上借力,又稳稳地坐了回去,一番动作,如同杂耍表演般惊险。
男人坐定,一甩缰绳,揶揄道:“秀容见我路途疲累,怕我犯困,还特意助我活动筋骨,活动了一番,果然舒爽多了。”
秀容面颊微红,还沉浸在方才的惊险中,见他这副混不吝的模样,终究是没辙,恼了他两句,摔下帘子进车厢了。
裴远时靠在摇摇晃晃的车壁上,做了个摇摇晃晃的梦。
梦里,他还是个孩童,父亲常年在外,家中只有一个女子陪着他,日日照顾他饮食起居,待他温柔细致,但他并不同他亲近。
女子特意从集市上买回来一个摩合罗,泥胎塑的身,彩漆绘的眼鼻嘴,憨态可掬,十分精巧。
精巧的摩合罗被递到他面前,一同送上的还有女子温柔而带着希冀的眼神,她忐忑地问他喜不喜欢。
喜欢吗?他看着磨合罗红扑扑的笑脸,自然是喜欢的,也知道她想哄他开心,但他终究什么也没说,也没道谢,拿过来便转身走了。
他的确是喜欢,日日把玩,以至于一不小心碰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她闻声过来,急切地问询他可有受伤,他低头不语,只看向那一地碎片。她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发现了她精心挑选的玩具的残骸,她仍是安抚他,说玩具坏了无妨,再买个就是了……
“我不要这个,”男孩说,“我不喜欢这个,是我故意摔的,你以后不要给我买。”
他抬起眼直视她,发现永远带着温柔笑意的眼睛覆上一层心碎的冷霜,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他敏锐地察觉了这个瞬间,她会生气吗?会不会终于忍受不了他的任性,他甚至有些期待,一直如此温和耐心的她在失望之下,会对他有什么样的惩罚?
那双眼睛很快重新微笑起来,她轻快地说:“不喜欢吗?那姨母下次带你去西市,让你自己挑好不好?西市很大很大,卖好多新奇的东西,花上一天也逛不完……”
裴远时醒来的时候,车窗外的光线已经暗淡了下来,太阳似乎快落山了。车停着,车厢内没有旁的人,他仍沉浸在梦中粘稠的情绪中,不愿意动弹。
这是一种有些疑惑,有些内疚与哀伤、又有些不甘的复杂情绪,它们充盈在少年的心中,让他长长叹了一口气。
车又动了,他隐隐听见车头说话交谈的声音,原来那两人在一同驾车。他动了动酸疼的脖子,复又拿起先前那本游记,借着稀薄天光,随意浏览翻阅了起来。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其间姨母进来跟他交谈了几句,直到天彻底暗下来,车窗外进来的风甚至有些凉意,马车才吱嘎一声停下了。
到了吗?他正要起身,忽得听见头顶传来一道懒洋洋的女声:
“老裴,怎得这般缓慢?昨儿就该到了,莫不是在山上鬼打墙了罢!”
声音……怎么会在头顶上传来?裴远时仰头,只能看见刻了缠枝纹的车顶,那人必定是不知何时跳到了车厢顶上来的,不过咫尺,自己竟然从始至终没有发觉,这动作不知有多轻巧……
思忖间,他听见父亲朗声大笑:“笑话!哪个不长眼的鬼敢截我裴信的胡,不是我说——有你素灵真人坐镇须节山,竟有妖鬼敢来行剪径之事,传出去,是不是有损你道名?”
车厢微微晃动,那人似乎是从上面飞身而下,站在了马车旁:“也许是十天前知道你要来,平日藏匿起来的精怪都倾巢出动了罢,天下谁人不知裴大将军战功赫赫,用兵如神,是那勾陈大帝转世。穷乡僻壤的都没见过世面,想前来膜拜参见则个!”
“你可别臊我了!什么勾陈紫微的……闲话少扯,这是你嫂子秀容。秀容,这便是我相交多年的灵素真人,你唤她老素便成。”
“平日里时常听子诚谈起真人,如今一见,果然是仙风道骨……”
“见过嫂子,嚯,我在山中多年,竟不知如今的娘子都生这么好看了么……”
裴远时掀开帘子,看见车边上正交谈的三人,那个随意披着道袍,身量颇高,头上乱糟糟地挽着个混元髻,正不住地摸着姨母的手的女观……应当就是邀请父亲此行的友人了吧,似乎叫,灵素真人?
裴远时无法把这个仙气飘飘的道号,同眼前这个潦草,甚至带着些许猥琐的女子联系在一起。
他打量着道人,道人也发现了他:“哟,这是——小裴?”
裴远时从车里钻出来,下到地面向她行了个礼,父亲在旁边笑道:“正是犬子,名是远时,今年已经满过十岁了。”
“不错,不错,”灵素真人笑着点点他,“比你老子俊俏上许多倍。”
“去你的!”父亲推了她一把,“酒菜可准备齐活了?今晚定叫你这个臭道士醉到找不着北!”
“我长住这,找不着北又何妨,倒是你要是找不着北,到时候归家就成问题了……”
跟裴远时预想的不同,灵素真人看上去邋遢随意,不着边际,但她所住的道观倒是十分精致气派,并非他所想的草舍茅屋之类。
虽正值夜晚,看得并不真切,但青石的地砖,雕花的屋檐,铺了纱的窗扉,这处小观虽占地不广,但细节处处透着讲究,就算放在长安,也是丝毫不逊色的。
晚上吃的也相当不错,一桌俱是山野好味,都十分能入口,其中一道烤兔子尤其有滋味,鲜香爽口,他连接吃了好几筷。
父亲要同老友饮酒谈天,姨母亦相陪,他百无聊赖,说困乏,自行回屋子歇下了。
竟然还能单独分到一间屋子,不用同父亲一处挤……他坐在椅子上,面前是一张宽阔的木桌,桌子显然是经常被使用的,有不少斑驳的旧痕,山高路远,还有谁经常来这里吗?他定睛一看,桌面一角,似乎有人在上面用刀刻上了字……
亲……澈?或许因为力度不够,字的横撇竖捺并不是十分清晰,他费力辨认片刻,终究没了兴趣,起身去榻上躺下了。
棉絮是新套上的,散发着好闻的松竹气息,裴远时翻了个身,面朝着墙,忽然发现床与墙的夹缝中露出事物的一角……是一本书?
他伸手把它抽出,在烛火下一照,封面皱皱巴巴,写着四个大字“洛川游记”,这不就是自己白日在车上读的那本吗?
没想到住过这个房间的人也有这本书,他随意翻开,比起封面的残破,内页干净完整了许多,反正一时半会儿没有睡意,他细细地读了起来。
第33章
夏记(中)
“桥之西有小径,自北而南,溯流循峡者,乃浪沧卫通大理道,与大道“十”字交之。大道随流少北,即西上岭,盘旋而上,或峻或夷……二十六日晨,饭于小楼。通事父言,木公闻余至,甚喜,即命以明晨往解脱林候见。逾诸从者,备七日粮以从,盖将为七日款也。”
这部分讲的是云南地貌风物,地势陡峭,多峻谷急流,作者由北往南,走了一个月,从青莲界走出东峡谷,到了丽江地界,受了当地首领的款待。
“二十七日微雨。坐通事小楼,追录前记。其地杏花始残,桃犹初放,盖愈北而寒也。”
裴远时斜靠在榻上,手指划过一行行字,他忽然发现文中某一段话被人用炭笔圈画了出来,圈画出来的内容……
“初三日余以叙稿送进,复令大把事来谢。所馈酒果,有白葡萄、龙眼、荔枝诸贵品,酥饼油线、细若发丝,中缠松子肉为片,甚松脆。发糖白糖为丝,细过于发,千条万缕,合揉为一,以细面拌之,合而不腻。诸奇点。”
这一段中,“白葡萄”和“荔枝”各被画上了圈,写酥饼油糖的做法那几句,也有明显的勾画记号。
是这本书的主人留下来的吗?
本以为书保存的破烂不堪,还被塞在墙角旮旯里,定是主人不上心的缘故,没想到并非如此。按理说,既然主人留下了记号,此书已经算是极其私人的东西了,外人不应该再随便翻阅才是。
家中的教养在催促裴远时阖上书页,但他看着“白葡萄”三个字上面的那个浓黑,又有些拙劣可爱的圈,鬼使神差的,竟翻开了下一页。
他很快便发现,何止白葡萄荔枝,书中凡是涉及饮食的,都被打了记号。裴远时饶有兴味地翻看,渐渐总结出了规律,凡是主人感兴趣的吃食,都被会画上圈作为标注;若是品尝过却不喜欢的,便会打一个小叉;如果碰见印象深刻的,便直抒胸臆,挤挤挨挨地写上一段话来抒发。
“初六日余留解脱林校书。木公虽去,犹时遣人馈酒果。有生鸡大如鹅,通体皆油,色黄而体圆,盖肥之极也。余爱之,命顾仆醎为腊鸡。”
这段写的是当地首领为了感谢作者帮忙修订典籍,遣人送来了一只像鹅一般肥大多油的生鸡,作者十分喜爱,让仆人腌制成腊鸡。
“腊鸡”二字上,书主人重重打了个叉,书页空白处,更是洋洋洒洒地写上一长段。
“腊鸡,咸则发苦,淡则过腥,烟熏火烤而失其本味,如此做法实乃暴殄天物。肥大多油者,作红烧焖煮才为上佳,取八角冰糖花椒,焖煮两个时辰以上,肥而不腻,油而不闷,较之腊鸡不知高出何许。腊鸡实为垃圾也。”
读到那句“腊鸡实为垃圾”,裴远时噗嗤一声笑出来,他被逗乐了。“垃圾”二字笔画格外粗黑,写下这些语句之人有多痛心疾首,可见一斑。
他饶有兴致地继续往下翻。
“……乃取巨鱼细切为脍,置大碗中,以葱及姜丝与盐醋拌而食之,以为至味。”
葱、姜丝、盐醋被画上横线,旁有批注“姜丝不宜多,能去腥便可,否则混入鱼脍中,分辨不易,一旦误食,胃口倒尽。”
他暗自发笑,看来误食菜肉中混入的生姜,是普天食客共同的烦恼。
“市犬肉,烹食之,称赞其极肥白,从来所无者。”
这句对于吃当地人好食犬肉的描述,批注者显然是义愤填膺,八个大字赫然写着“杀犬食犬,来生做犬。”旁边还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
裴远时入了迷,不住地翻阅着前人留下的笔记,在这些妙趣横生的只言片语中,他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的形象:喜欢研究吃食,口味偏重,还爱甜食零嘴。年纪——应该不大,他判断游记上的字迹,与桌子上的刻痕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刻痕不深,应当是臂力未到的缘故。
他很快就翻完了整本书,仍觉意犹未尽。一本记载着名山大川的游记,硬生生被当成了美食图鉴。书中的崇山峻岭、密林深潭,他统统没印象,记得住的,只剩烧鸡鱼片,葡萄荔枝。
灯烛将燃尽,月亮上到了东山,从窗棂之中投射到地面,洒下一地清霜。裴远时将游记塞到枕头底下下,翻身拥上棉被,看了眼窗外的月亮。
已是子夜了,没想到初来陌生地的第一夜,竟然这么好打发。
山中凉风缓送,院落里有零星虫鸣,他打了个哈欠,慢慢阖上眼入睡了。
这一觉极为香甜,他破天荒地睡到了巳时,窗外天光大盛了,才悠悠转醒。裴远时坐在床榻上,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在家中他一向是鸡鸣时分便自然睁眼,起身锻炼日日不辍。记忆中,像今天一样不知不觉睡到大天亮,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他穿整好衣服推开房门,一个四四方方的精巧小院跃入眼帘,地上铺了古朴青石,四周点缀着花草扶疏,凉爽的山雾迎面扑来,他身心顿时为之一振。
“小裴,这么早就起来了?”
头顶传来一个慵懒女声,裴远时抬头往上看去,只见左边房舍的屋顶上,盘腿坐着个身披道袍,长发披散的女人。
他在檐下站定,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晚辈见过真人。”
灵素真人闭目盘坐,双手放在两边膝上,似乎正在调息,方才打招呼的时候也未睁开。
“你父母昨晚上都饮了些酒,没那么快醒来,今天你就先自个儿玩吧。”
裴远时皱眉,他们竟宿醉了?且不说姨母平日滴酒不沾,昨晚应当也不会破例,父亲可是千杯不醉,在军营能喝倒一大片将士的人,怎么会一醉不起?
“别不信啊,他们喝的可不是一般酒,是‘且欢’,味甘甜似花蜜,初初品尝会觉得十分清淡,但后劲颇足,饮个二三两便能睡一天。秀容饮了两杯便倒,老裴饮了半斤,已经算能喝了。”灵素真人突然开口解释。
“这‘且欢’是须节山特产,在山外可是千金难求,我花了好些功夫,才——”灵素真人洋洋得意地说,“偷来的,哈哈!”
裴远时有些不知如何对答,他生硬道:“真人好手段。”
灵素真人终于睁开眼,正眼瞧了他,裴远时站在院子中仰头与她对视,两个人隔空相望,她忽得一笑:“脖子伸那么长,累也不累?上来罢。”
说完,她本放在膝盖上的手随意一抬,衣袖一拂,裴远时只觉得脚下霎时一空,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托住他,将他送离了地面,缓缓朝屋顶上升去。
他如何有过这种体验,当即就手脚僵硬,头皮发麻,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如同一条死鱼般直挺挺地被托送到了半空,与坐在屋顶上的灵素真人齐平。
身下的青石地面已经离自己快两丈远了,裴远时视线从脚底收回,他努力控制平衡,抬起头,对上灵素真人若有所思的眼睛。
借着明亮的天光,他这才看清,灵素真人一直坐在细窄的屋脊上,要维持这样的姿势是十分吃力的……她看上去十分年轻,肤色较深,但长眉英挺,鼻若悬胆,双目深邃而有神,此时,她目光炯炯地将他看着,实在让他有种被洞悉一切的感觉。
或许是察觉到了他的慌乱,灵素真人轻轻一笑,她右手一摊,一握,往里一拉,裴远时身体登时又被一股怪力牵扯,不由自主地朝房顶上靠过去。
待到双脚能够着屋顶铺的青瓦,他小心翼翼地踩了上去,周身的力量一瞬间便消散了,他稳稳地落在了屋顶上。
“不错,还挺老实的嘛,”灵素真人笑眯眯地说,“幸亏你没乱动,不然我的气托不住你,到时候,你就只能躺着回长安了。”
裴远时心下一凛,又要抬手行礼,她笑着按住了他:“你这就信了?你老子还在这呢,要是我把你弄出个三长两短,他不找我拼命?”
他只能又讪讪放下了手,他本来就不善言辞,更不会客套,只能无措地站在原地,也忘了问真人为什么把自己弄上来。
灵素真人不再开口,只是嘴角上扬,眼睛眯着,细细地打量他,表情分明是在笑,但裴远时觉得这笑容有深意。
“既然这么老实乖巧,怎么总做一些叫人伤心的事呢?”她看着他,“昨晚上秀容饮了酒,落了好些眼泪。”
裴远时浑身一震,那种复杂的,酸涩的情绪又摄住了他,真人问这个做什么?他怔怔地看着她,想反问,但几次张口,都说不出话。
“别那样看着我,惹哭女人,尤其是如此美丽的女人,你该当何罪啊?”灵素真人虽披头散发,半点道家气韵也无,但这样笑眯眯地质问,竟有一种奇异的压迫力。
“我……”他艰难地开口,还未多吐露一字,灵素真人忽然拍上他的肩,捧腹大笑道:“算了算了,不逗你了,都是我编的,你姨母昨天喝了便昏睡过去了,根本不是我说的那样……”
裴远时僵在原处,彻底无话了,真人把他招过来,就是为了逗弄取乐的吗?他们昨夜才刚刚见面,话也没说过几句,为什么要这般待他?
得知姨母因为自己而流泪时的不安内疚,与发现被作弄时的尴尬不悦,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他顿时就生出了些少年的犟脾气,冷着声道了句:“晚辈告退。”便转过头,纵身一跃,从房顶上掠下,稳稳地落在了庭院当中。
身后传来灵素真人的大呼小叫:“好俊的身法!先前助你上屋顶,竟是我多此一举了。”
他一语不发,假装没听到。
“你快回来,我教你一招更厉害的!包你飞檐走壁,上蹿下跳,无所不能!”
他脚步一顿,仍闷着头往前走,虽然初来乍到,并不熟悉地形,但凭着一股气,硬是没有理会房顶上真人的殷殷呼唤。
快步走过长廊,又拐了一个弯,彻底看不到那处小庭院了,他才放慢脚步,开始思忖父亲在哪间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