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二嫫端哥儿小妞妞 本章:第47章

    微笑

    婉宁几乎是立即就定下了带去房山的人手。俏云、烟云和月荷都去,只留下几个媳妇子和婆子看屋子就行。其实俏云与月荷两个大丫头,虽然不太清楚婉宁心里具体的盘算,但对于她舍五就四的想法都不太赞成,而且在知道四四定下嫡福晋后就更不赞成了。

    月荷是采取消极态度对待,而俏云则因为对主人忠心,虽然不同意,还是遵从婉宁吩咐行事。婉宁觉得她们不知道后面的历史,有这样的看法不奇怪,只要还听话就行了。至于烟云,完全就是俏云的跟班。

    除此之外,她还想把方青哥带上。俏云起初反对这个决定:“姑娘,方青哥好不容易当上了采买,先前又做得不错,凭姑娘的面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升上管事了。如今一带他去,必有人补上他的位子,回来要再寻差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婉宁却不在意地道:“这有什么关系?有我在,你还怕他上不了位吗?我们到房山,总不能事事都要靠三叔家的人,好歹要有个可靠的人跑腿。”

    俏云想想也是,就没再多说了。也不知道婉宁是怎么对母亲说的,那拉氏都同意了,只是再三叮嘱她到了别院那边,要好生约束下人,不能惹祸,也要守那边规矩,免得丢了大房的脸。婉宁胡乱应了,心思却早已飞到不知哪里去。

    因张保决定第二天就走,因此从下午开始,婉宁房里就乱成一团,忙着收拾带去的行李。芳宁听得这边吵闹,便过来瞧。看到丫环们翻箱倒柜地,包了许多衣裳首饰,她皱了皱眉,道:“房山别院那边,山居清静,来往的人家极少,平日大多是待在宅子里,带这么多衣裳首饰去做什么?”

    婉宁却道:“不过预防万一罢了,带了就带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上呢。”

    芳宁叹了口气,见她们收拾的衣裳首饰多是素雅的,并没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地方,便也不再多说,转而道:“怎么絮絮表妹那边似乎挺安静?她不是也要收拾东西一起去么?”

    婉宁正在点首饰,头也不抬地道:“谁知道呢?她从早上开始就说不舒服了,刚才彩儿还去回了额娘,说她不去了呢。”

    芳宁有些吃惊,便走到絮絮房中探望,只见她窝在床上,面色虽有些苍白,但看着气色还好,不象是生病的样子,忙问她是怎么了。

    絮絮不说话,只是闷在被子里,她的丫环彩儿便道:“姑娘从午饭前就是这样了,大太太请大夫来看过,大夫也说不出是什么毛病,只是叫姑娘清净两顿就好。”

    芳宁挥手让彩儿下去,对絮絮道:“我瞧你不象是有什么病的样子,这样可不好。先前是你求三婶让你去房山的,三婶求得我额娘答应了,你却反口说不去,却让三婶的面子往哪儿搁?”絮絮嘴动了动,仍旧不说话。

    芳宁沉默了一阵,又问:“近来你似乎总在躲着二丫头,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事?”

    絮絮震了一下,望了芳宁几眼,眼圈一红,道:“芳姐姐,你不要问了,我不会说的。”然后便把头整个埋在被子里,闷闷地说了句“我想我额娘”。

    芳宁追问不出什么结果来,便把她的被子拉开,嘱咐两句,离开了。她在门口徘徊片刻,便转身往槐院方向走去。

    芳宁把絮絮的事告诉了淑宁,淑宁有些吃惊,忙带芳宁去见母亲。佟氏道:“方才你额娘那边已经派人告诉我了,面子之类的倒没什么,只是絮丫头是真的病了,还是只是装个样子?”

    芳宁忙把方才的情形说了一遍,佟氏听了心里有数,便道:“只要不是真病就好,怕是心里有什么不爽快,回头你跟她说说,我是一直在府里的,她什么时候有精神了,便常到我这边走走吧。”芳宁忙应了是。

    她犹豫了一下,又道:“侄女儿有个不情之请,想求婶娘开恩。春燕那丫头,虽说是自作孽,但好歹也侍候了侄女儿几年,如今她挨了打又被赶出去,侄女儿有些不忍心,想看看她,送些东西过去。不知……婶娘允不允?”这种事目前是佟氏管着,她也就不去触那拉氏的霉头了。

    佟氏看她几眼,淡淡一笑:“你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可惜那丫头有眼无珠,错把宝物当成草。也罢,送些东西也没什么,只是她如今住在我们府后街上,那里来往的人杂,你是姑娘,不好亲自去,叫个丫环送去就是。”

    芳宁却有些为难,新分派来的果儿和朵儿两个丫头,虽看着老实,但不知底细,她不知该不该信她们。淑宁猜到她的顾虑,便道:“大姐姐若信得过,便让素馨走一趟如何?她惯爱到处跑的,路子也熟。回头我叫她去姐姐房里听你吩咐吧。”芳宁听了喜出望外,忙忙谢过。

    等她离开了,佟氏才冷笑一声,对女儿道:“你前儿才说絮絮那孩子总避着二丫头,似乎有了口角,可看二丫头的样子,又不象。照我说,十有八九是絮絮撞着二丫头做的什么好事,才会怕了她。她在府里过得好好的,又有你大伯母照管着,突然间跑来求我,想要到房山去,这本就是件奇怪的事。如今二丫头一说要去,她就装病说不去了,分明就是想避开二丫头。”

    淑宁点点头:“她与二姐姐住一个院子,看到听到的也比旁人多些,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她做得有些显眼了,大伯母很容易就会察觉的。”

    佟氏道:“罢了,这孩子也是可怜,父母都不在身边,事事都要听你大伯母的。我就多看顾些吧,等二丫头回府,我再把她送到别院去,省得她天天难受。”

    顿了顿,她又道:“你大姐姐倒真是个厚道人,只可惜春燕那丫头心头太高,反误了自己。横竖仆役们婚配的事如今是我在管着,看在大丫头的份上,就给春燕配个好的吧,也免得糟蹋了她那几分容貌。”

    ……

    晚上,素馨回来了,回报说:“大姑娘吩咐我送了一瓶药和几两私房过去,又捎了两块料子,春燕都收了。她还下不了床呢,趴在床上拉着我的手直哭,说对不起大姑娘。”

    淑宁点点头,就让她下去歇着。素馨却抿着嘴道:“姑娘,你猜我在春燕家里遇上了谁?”看到淑宁疑惑的目光,她笑道:“是二姑娘屋里的烟云。她送了几包药材和一包银子首饰过去,还大声嚷嚷说是奉了她们姑娘之命来的,叫春燕好生养伤,然后丢下东西就跑了。左邻右舍都听到了,春燕气得连杯子都摔了呢,还央我帮她把东西还回去。”

    淑宁黑线不已,送药……婉宁这是要表现自己的善良么?插人一刀再给个甜枣?她问:“你不会真帮她还了吧?”

    “我才没那么笨呢!”素馨哂道,“我劝春燕,横竖是二姑娘对不起她,那些东西不收白不收,若是送回去,还不是便宜了二姑娘屋里的人?结果春燕就收了。”

    淑宁看她神色,知道她是在为春燕抱不平。其实在春燕这件事上,婉宁的作法让不少丫环觉得寒心,只不过她如今地位越来越稳,才没人说她的不是罢了。不过淑宁实在不明白,婉宁就算要表现自己的“正经”,也没必要出卖一个小小的丫头啊?她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第二天一早,众人准备出发了。婉宁带的行李,足足装了两大车。张保看到,微微皱了皱眉头,没说什么,就上了马。

    淑宁留了个心眼,安排婉宁与她的丫环们坐一辆车,自己带着素馨与冬青另坐一辆,免得路上烦。一家人依依惜别,待淑宁好不容易摆脱了想跟着走的贤宁后,张保一行终于上路了。

    路上,淑宁思考着母亲佟氏的话。回到别院后,她该怎么对待婉宁呢?不能一味躲,但又不能撕破脸,这个度可不好把握啊。想着想着,她便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她忽然惊醒,发现马车已经停了。问了素馨,才知道他们已经回到房山,就在通住别院大门的唯一一条大道的路口,被塞住了。有一伙不知打哪里来的人堵住了卢家大门,加上从附近赶来的村民围着看热闹,致使道路堵塞。张保一行的车马完全无法通过,只能停在那里。

    张保早早派了王二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大名府知府的公子带了一伙家丁抬了两箱财物来,要向卢家小姐提亲,但卢家抵死不肯,那公子恼了,堵在卢家门前不肯走,还不停地叫嚣。

    张保骑在马上远远看去,觉得那衣着华丽的公子爷面目可憎,便命王二去叫那公子离开。他虽是个丁忧的知府,却有三品爵位,又是满人,那公子不敢得罪,便皮笑肉不笑地过来打了招呼,领着一大帮人走了。王二带人斥散了围观的村民,张保才得以进入别院大门。

    进了二院正堂,张保让女儿侄女坐下,对侄女说了一通“欢迎来住”“就当是在自己家中”之类的套话,却又隐隐暗示她要安份过日子。他如今威严日盛,板了脸坐在那里,很能唬到人。婉宁很少与这个三叔接触,被他唬住了,没能发现他的真面目,只能乖乖坐在那里唯唯诺诺。

    不一会儿,前院的婆子来报说卢老爷过来道谢,张保便让女儿带婉宁去芷兰院安置。

    婉宁出了屋子,松了口气,跟着淑宁往后院走,觉得到了新地方,又没有父母管着,脚步渐渐轻快起来。她还左顾右盼地欣赏周围的房屋和花草,笑着问淑宁说:“方才说来道谢的那个卢老爷,就是刚刚门口遇到的那个纨绔子弟要娶的姑娘的父亲吧?和你们是邻居?那姑娘长得是不是很漂亮?”

    淑宁微微一笑,并不回答。婉宁见了便自顾自地道:“这摆明了就是官家子弟强抢民女的戏码,我在马车里听见那个纨绔子弟说话,就觉得不是好东西,若不是月荷死死拉住我,我还真想教训教训他呢。”

    淑宁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月荷,道:“月荷这次做得对,我阿玛和家里仆人都在呢,姐姐何必自己出面?难道不怕被那种轻佻的人瞧见姐姐的模样么?”她故意用奇怪的眼光望婉宁。

    婉宁一阵尴尬,稍稍收敛了些,脚步也稳重起来,扯开话题道:“前面就是芷兰院吧?我就是住那里么?”淑宁顺着她的话题道:“是,这里平日是空的,大姐姐与姑妈、絮絮表姐来时,都住在这院里,地方还算干净。”

    说话间,她们就进了院门。婉宁打量着这里比自己在伯爵府的小院还要大一些,足有五六间房,到处都摆了兰花盆栽,院角也种了几样香草,与院名十分切合。

    淑宁道:“这里的房间足够姐姐主仆住了,有两个婆子是专门负责院中洒扫的,姐姐有什么粗使活计,也可使唤她们去做。只是这里是内院,男子仆役轻易不许进来,姐姐带来的长随,就只能在前院仆役房里住了。”

    她微微一笑,继续对婉宁道:“旁边的院子是刘姨娘母子住的地方,西边的两个院子则是我和哥哥的住所,除此之外,连正院在内,都是内院,姐姐尽可随意走动。但前院二院,常有外人来往,姐姐若要到那里去,可能不太方便。后头练武场后,就是厨房库房和仆役的居所,然后才是园子。只是家里的规矩,日落后就要闭园的,姐姐可要记好了,别误了时辰。”

    婉宁已经听得有些晕了,但淑宁还在说:“我平日在家,除了早上跟蔡先生学功课,还要料理家务和做针线,并没有太多闲暇时间,不过姐姐若有什么要求,尽可以向我提,只要我能做到的,都会尽量为姐姐安排。姐姐若实在无聊,可以去拜访蔡先生,他教过姐姐几年,对你可是十分推崇的。”

    婉宁想起记忆中那个十分“啰嗦”的白胡子老头,含含糊糊地说声“知道了”。淑宁见她这样,也不在意,继续道:“除此之外,姐姐也可以到刘姨娘那里说说闲话,她有时爱到附近的庵里吃斋,若姐姐有兴趣,也可以跟去瞧瞧,不过千万要记得多带几个人,我会安排家人跟车的。这里与京城不同,地方偏僻,若是遇上歹人,冲撞了姐姐就不好了。姐姐既然到了我家别院作客,又是我在主理家务,就一定要护得姐姐周全,绝不会让你遇上什么意外的,姐姐就安心住下吧。”

    她说完又是微微一笑,婉宁怔了怔,忽然发现,此行似乎与自己想象中有些不同。

    第148章

    紫语

    张保听卢老爷一把涕一把泪地说了半天,才知道方才门口那场闹剧的原委。

    原来卢家小姐前些日子出门游春,无意中被那知府公子瞧见了,惊为天人,第二天就带人来提亲。卢家人见他言语轻佻,只推说无媒做不得亲,暂且将人支走,另派人去打听,才知道那知府公子早已娶了妻,还有许多房小妾,这番上门,却是私自来的,并没有禀告家人,即便娶回去,也不过是做妾罢了。卢家自然不肯,在媒人上门时就拒绝了。知府公子恼了,才会亲自带人来抢。

    卢老爷哭诉,他这女儿自小娇惯,又有才貌,是一定要寻个称心如意的女婿的。往年那张飞虎还住这里时,他还曾打算把女儿许给这个青年武官,都被女儿嫌弃是不解温柔的武夫,不肯将就。这知府公子既是白身,又有许多恶习,还是去做妾,他女儿是死都不肯嫁的。

    张保好生安抚了卢老爷一番,将他送走,仔细考虑了一番,认为自己今日已算是插了一手,那人若是知好歹,就该不再来纠缠,况且自己如今正要躲风头,还是先观望着再说。

    谁知那知府公子却不是个知好歹的,第二天又带人来纠缠,甚至直接往内院抢人去了。不料那卢小姐站在绣楼上,拿把剪子抵着自个儿的脖子,威胁那一众人等后退,说是死也不肯嫁这等纨绔子弟。卢夫人吓得昏将过去,卢老爷劝不来,只好与儿子抱头大哭。

    那卢家的管家是个机灵的,悄悄叫人去请张保。待张保急急从地里赶过来时,那知府公子早已指挥家奴抢走了剪子,卢小姐一发狠,自己往桌角撞去,幸好丫环们拉得快,只在额上撞了一个不大的口子,正不停地流血,卢小姐早已晕过去了。

    张保命人帮着把那知府公子拉开,那人正恼火,便顶道:“你这人怎么那么爱管闲事?不过与我父亲一样是个知府,还是个不当任的,难道不知道宁拆一间庙,不毁一桩婚的道理么?”

    张保怒极反笑:“我不知道道理?我是个官,你一个白身,见我不行礼不说,反而顶撞,原来你竟是个懂道理的?也罢,你强抢民女,差点弄出人命来,我先送你见官,看看顺天府的人怎么对待你这大名府知府的公子好了。”

    那知府公子一听,怕了。他父亲是大名府知府,这房山离他辖地甚远,真要闹出事来,只怕家里也救不得,只好硬撑着对卢家人哼哼两句,灰溜溜地走了。张保也不拦他,先张罗着请大夫来医治卢小姐。

    张保离开时,围观的人还未散,有个年青书生义愤填膺,狠道:“真是世风日下!光天化日,一个小小的知府之子,就敢纵奴行凶,强抢这大户人家的女儿做妾,这还有没有王法了?官府的人都在做什么?!”他气极了还要骂,早被身边一个后生捂住嘴拖走了。

    王二见张保看那书生,便回报道:“那是林子后李家的侄儿,也是今科举子,落榜后在叔叔家寄居,听说过些天就要回山西去了。”

    张保不说话,一回到家就开始写信给大名知府。这位知府却是陈良本的同年,官声还过得去,只是奈何不了深受家中老人溺爱的儿子。张保写信说明此事,又道房山是天子脚下,如今朝上也是风起云涌,劝他要好生管着儿子,免得被人捅进京去,反误了自家前程,云云。

    大名府也就是一日路程,那知府收到信,急急命家人将儿子带回。他儿子虽不服气,但听说卢家小姐额上留了疤,坏了容貌,也就失了兴致,乖乖回家去了。

    卢家这才松了口气,又到张保门上谢过。他家女儿除了才貌之外,又在乡间多了贞烈的美名。淑宁听闻,也很佩服,稍稍反省了一下自己,过去在背后嘲笑卢小姐是不是太不厚道了,其实她只是个过于自信的人罢了,但这种自信,同时也是自尊自爱的源头。

    婉宁正无聊,听说卢家小姐的事,很有兴趣,怂恿淑宁请那卢小姐过来做客,又或是到对门卢家拜访一下。淑宁心中不悦,道:“卢小姐正养伤呢,怎好惊动?姐姐若有空闲,不如多看看书练练针线吧。”

    她很是不愿让卢小姐见婉宁。卢紫语的自信源于其才貌,若是见了婉宁,反受了打击,就不好了,因此甚至连月荷她都不想让卢紫语看见。婉宁想派月荷送东西去卢家慰问,她就借口说别院有专职出门送东西的媳妇子,不必内宅的大丫头去送,便派了王二家的亲自送去。

    婉宁在别院住了两三天,觉得很是气闷。她想出门去逛,守门的却不肯放行,非要回报张保与淑宁父女。淑宁是一定会阻止的,张保有时会允许她跟自己到田地山坡上转转,但总有一大堆人跟着,她连跟个村姑或小牧童说说话都办不到,比在京城伯爵府里更受拘束。

    带来的丫环们也不许随意出门,连住在前院的方青哥,也不能想见就见。而那些管事的,又推说不好让客人做事,拒绝了方青哥帮着出外采买。若不是方青哥机灵,在门房里哄得几个老人开心,她们连外头有什么消息都很难打听到。这别院的下人丫环,也叫人生气,不论她们怎么收买,都只是笑而不语,逼他们收好处,他们也收,要他们帮着做事,却只是不肯。一回头,就有管事的来说话,还把那些好处还回来,让婉宁主仆乱没面子一把的。

    婉宁天天说闷,淑宁就干脆把她拖到蔡先生跟前一起上课。蔡先生还很高兴。只是课程一开始,婉宁脸色就开始难看起来。

    比如说琴,婉宁这些年倒也没丢下,只是爱弹后世的歌曲,虽有些记不清了,倒也让她自行编顺了。因她只在自己房中弹,并没人说什么。但蔡先生的课,教的却是正经古曲,婉宁觉得不好听,兴致缺缺。

    比如说棋,府中没人陪她下,她就只爱和丫环们下五子棋,围棋水平比起当年十岁时,还要差一些。

    书法倒罢了,她时不时地练练,写得还行,只是比不过天天用功的淑宁。

    至于画,淑宁本已学到工笔楼台了,蔡先生为了将就婉宁,另行教她花竹山水。但婉宁除了花画得不错,其他的却都大失水准,甚至连那花,都更像是绣花样子。

    她看到蔡先生脸上的失望之色,觉得在堂妹面前丢了面子,便避重就轻,在画上题些诗词。这都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倒也对得起那“才女”之名,颇得蔡先生夸奖。但这种事太费脑子了,谁耐烦天天想去?因此没两天,她便推说病了,不肯再去上才艺课。

    不料蔡先生担心她,遣了个小丫头去问,却正好撞破她装病的实情。蔡先生黯然叹了口气,默默回了自己的住处,第二天,就传出他病了的消息。

    淑宁知悉后,忙叫人去请大夫,又劝蔡先生道:“二姐姐这几年都在专心学规矩针线,功课上略放松些也不奇怪,先生不必太难过了。”

    蔡先生却叹道:“我不是为这个伤心,而是令姐明明有好天赋,却不肯认真用功,落得如今这样,又是一个仲永。仲永是被家人所误,令姐却是自行放弃了。我不过是感叹一声罢了,过两日就好了。”

    淑宁便也不再多话,只是另行托了杨先生,多开导开导蔡先生。杨先生自从苏先生搬走后,便搬进这院里与蔡先生同住,老少相得,自是一口答应了。

    婉宁却一次也没来探望过蔡先生,见蔡先生病好后没再催自己去上课,也松了口气。最近方青哥哄得前院一个孤老婆子开心,认了干娘,偶尔也能出出门了,她抓紧时间要方青哥去打探云居寺的消息。

    等消息期间很无聊,她想起前些天游花园,都是淑宁带着,只逛了一半,见天色正好,便带了两个大丫环,施施然往园子去了。

    淑宁正在二院正房料理家务,却听到小丫头来报,说二姑娘在园子里与牛小四拧上了,请她快去看。淑宁忙赶过去瞧,果然远远地就看到俏云在与牛小四拌嘴,过去把人拉开,问清楚了,才知道是婉宁想带人从树林子过枕霞阁去玩,却被牛小四拦住了,俏云认为他冒犯了自家姑娘,才吵起来的。

    淑宁暗暗递了个赞赏的眼光给牛小四,便摆出笑脸来对婉宁说:“这小子是没把话说清楚,倒不是故意冲撞姐姐,还请姐姐不要见怪。这林子、水阁还有对面的山坡,平时是不许闲杂人等前去的……”

    她话还没说完,月荷便不阴不阳地插了一句:“三姑娘这么说,难道我们姑娘也是闲杂人等?”淑宁皱了皱眉,道:“我与你姑娘说话,你插什么嘴?”

    月荷一室,婉宁先帮她说话了:“三妹妹怎么这样说?我一向都当月荷与俏云是亲姐妹一样,她们也是帮我说话而已。”

    淑宁笑笑,也没理会,继续道:“之所以不许人去,是因为去年与今年都有人在林子里被蜜峰蛰伤,伤情严重;山上有蛇虫鼠蚁,怕会咬着人;而小湖里的水也很深,有几个人被淹过,虽没出人命,到底很危险,因此我额娘才会下令,不许人随意到这些地方去。这牛小四的哥哥,就是被蜜蜂蛰坏了头脸,因此他特别尽忠职守。”

    牛小三的伤早好了,不过牛小四非常机灵,顺着自家姑娘的口风点点头。

    婉宁的脸色多云转晴笑了:“原来是这样,直说就行了,一个劲儿地拦我做什么?其实我是看到那水阁挺漂亮的,所以想去看看罢了。”

    淑宁眼眯了眯,觉得现在枕霞阁横竖没人,让她去看看也好,免得反激起了她的疑心,便笑道:“那我带姐姐去看吧,咱们走竹桥那边好了。”

    等走到枕霞阁,婉宁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觉得地方果然很漂亮,又见有床铺,便问:“这里可以住人么?那我可不可以来住?”

    淑宁仍旧笑着道:“只怕不太方便。这里是特别收拾了,专门接待哥哥的好友的。二姐姐大概也听说过,就是简亲王府的桐英辅国公,他有时会过来小住两三日,只要天气暖和,就会在阁中下榻,说是这里景致好,地方宽敞,对着水眼睛也清亮。”

    她顺手就把桐英拿出来当挡箭牌了,想着他与自家相熟,想必不会介意。虽说自从他在阁中翻出四四的腰带,佟氏就很注意这里的卫生打扫,务必保证不留一点四四来过的痕迹。但事情总有万一,要是真露出什么破绽,推到桐英身上也说得过去。

    婉宁对桐英不太有兴趣:“哦,我见过,是一个画呆子,刚开始还不觉得,后来才发现他一说话就会提什么墨啦什么纸啦,哪里出产的颜料好啦,还有谁谁谁擅长画人物,谁谁谁的花鸟画得最好,真闷死人了。”

    淑宁默然:她说的是桐英么?认错人了吧?

    等出了园子,淑宁要与婉宁分手,才压低了声音对她道:“先前二姐姐说的将俏云和月荷当作亲姐妹一样的话,日后还是不要说的好。若丫头都成了你的姐妹,我与大姐姐、四妹妹还有絮絮表姐却又是谁?今儿幸好是我听到了,若是别的姐妹,只怕要恼呢。照我说,姐姐把俏云当姐妹,有些过分了,倒是月荷还罢了,她毕竟不是签了死契的,过两年放出去,仍旧是良民,认一声姐妹倒也不算太离了格。”

    她“苦口婆心”地说完这番话,也不给婉宁机会辩解,便自回二院去了,心中冷笑:我今天再提醒你一次,若你这样还继续被月荷糊弄,我就不管了。

    不知婉宁听了这番话有什么想法,暂时似乎没什么变化。

    她最近跟小刘氏去慈云庵里吃斋,虽然斋菜好吃,但小刘氏与姑子们的话题却很无聊。想到庵堂附近逛逛,又是一堆人跟着。叫他们别跟,那些人却说是奉了老爷的命,要照料好二姑娘。婉宁不禁有些气闷。

    不过她总算是到了离别院比较远的地方了,而且还很快地说服了小刘氏,带她到云居寺去上香。

    第149章

    阴差

    也许是婉宁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她在寺里虽没撞着什么人,却在专门记录大额募捐者名字的功德碑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林夕,对比方青哥打听来的消息,再从寺里僧人处旁敲侧击到林夕捐钱的日期,她推断出那是四四借侍卫名义捐的钱。那一刻,她心情忽然激动起来。

    那功德碑共有三块,竖立在寺里极显眼的位置,打的是为江南灾民捐款的招牌,也不知是谁想的主意,居然引得不少人慷慨解囊。林夕的名字按捐的额度大小被归到第二块碑上,大概是因为捐的钱比同一块碑上的其他人多,字也比别人的大。婉宁细细盘算过,咬了咬牙,将母亲让她带在身上的二百两银票全部捐出来,换得在那块碑上刻一个最显眼的名字。不论是谁到寺里来,都能看到。

    她现在想明白了,照云居寺的占地面积来算,她想跟什么人“偶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照三房的那些该死的规矩,自己不可能天天到寺里来,就算真的巧合碰到四四,若对方依然对自己冷淡,那也没什么用。自己与四四已有许久没见面了,现在应该先改变对方心里对自己的看法。他从前似乎有些嫌弃自己行事轻狂,那就该让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不一样了,不但温柔稳重,还特别慷慨善良。只要有了好印象,就会更容易产生好感。

    她踌躇满志地回到了别院,却不知道小刘氏对她的出手大方咋舌不已,把它当成奇闻告诉了淑宁,还道:“先前听二姑娘身边的丫环讲,她在府里管家务,在银钱上一向是很紧的,几个老家人贪了一百多两银子,她二话不说就撵了,没想到私底下花钱这么大方。”

    淑宁却满腹疑虑,她可不会那么轻易相信婉宁是真心在做善事。但她为什么要捐那么一大笔钱呢?要知道,一般寺院募捐,一般人不过是捐几两、几十两罢了,上百两的已是少见,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没两天,淑宁正在园子里看着人采摘玫瑰,准备晒成干花,留一部分自家用,剩下的就卖到茶店去,同时也让人清理一下湖面上的杂物,免得迟些时候荷花开了不好看。婉宁特地来找她,请她安排车辆明天送自己去云居婉宁摆出一副笑脸道:“本来说好请刘姨娘带我去的,可小宝昨夜里着了凉,刘姨娘说不去了。我都盼了好多天了,干脆我一个人去吧?多带几个人也无所谓。”

    淑宁事正多呢,家里人手不足,便劝她改期。婉宁不死心,不知在张保面前说了什么,张保有些头痛地对女儿道:“你这姐姐花样太多,我这边正忙着,没空去理会她,乖女儿委屈一下,陪她走一趟吧。本来让她自个儿去也成,多叫几个人跟上就行,但她要是真摆起主子的款来,那些仆妇却不好说话,你跟去看紧些,免得她做出什么事来,我们三房面上不好看。”淑宁只好无奈应了。

    第二天婉宁倒是一直很安份,行动举止也很大家闺秀,添香油钱时数额很合理,听人讲经时也没什么出格的地方。淑宁正想松一口气,却被婉宁拉到功德碑前,道:“方才和尚们说我的名字已经刻上去了,咱们找找吧。”看她神色,似乎很兴奋。

    名字的确已刻上去了,却是“顺天府塔塔拉氏”七个字,婉宁一看,就仿佛吃了个苍蝇似的,脸色难看不已。淑宁道:“这名字还真大,姐姐这手笔可真大方啊。”她转头看到婉宁的神色,又瞧瞧那碑,有些了然地道:“难道姐姐不知道这功德碑上刻名字的规矩?男子一概是连名带姓的,若是女子,就只会刻某地某某氏罢了,这里是寺院,不可能把女儿家的闺名刻上的。”花这么多钱就为了刻个名字?婉宁不会傻了吧?

    婉宁扯着嘴角勉强笑笑,心里更郁闷了:就这几个字,谁知道谁是谁啊?光是这个碑上,就有两三个字小些的“顺天府塔塔拉氏”了,也不知道是哪个亲戚呢。

    正郁闷着,她却突然隐隐听得旁边一个和尚吩咐小沙弥道:“今儿送来的供品不对,虽说也很贵重,但这回要祭的是一位未满月就过世的女婴,不能按成人的规矩。”

    “那么上回钱大老爷退掉的那份用上不就行了?纸扎和香烛都是现成的。”小沙弥问。

    “不行不行。”那和尚道,“这位施主是京里的,来头很大,人也挑剔,所有东西都须是新的。你快去催人送来。”

    婉宁听到这里,心中一动,正要喊住那和尚问个究竟,却被叫住了:“两位女施主安好,贫僧法慧有礼了。”转头一看,却看到一个中年和尚,圆圆的脸,笑起来极和气。她匆匆回了礼,掉过头去寻方才那和尚,却已不见了踪影。

    淑宁认得这是附近有名的“宰人和尚”,不是说他凶恶,而是他一出现,必会“宰”人许多钱财,平时却是轻易不出面的。这次来找她们,可能是因为看到婉宁出手大方,想再“宰”她一回。她略略后退半步,不作声。

    婉宁满心都是方才听到的事,没怎么留意那法慧说话,只不过是随意应付着。那法慧见她不上套,便转而吩咐小沙弥们准备上好的斋饭,请她们姐妹享用。淑宁皱皱眉,正要拒绝,却被婉宁抢先一步应了。

    法慧一离开,淑宁就急急对婉宁道:“二姐姐糊涂,这顿斋饭吃下来,只怕又要送一大笔银子出去,姐姐怎么就应了呢?”婉宁却不在意地摆摆手:“我先前花了这么多钱,吃他一顿斋饭也是天经地义,只要我们嘴咬紧了,他能拿我们怎么办?”说罢就喊俏云来,在她耳边如此这般吩咐一通,俏云便到外头找跟车的方青哥去了。

    吃斋饭期间,姐妹二人都遵守“食不言”的规矩,等吃完了,婉宁才道:“感觉上似乎慈云庵做的要好吃些。”淑宁心道那是自然。这时法慧进来了,笑咪咪地问她们吃得可好,姐妹二人只是与他虚以委蛇,任他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答应再添香油钱的话。

    法慧不久便说声失陪,出去了。俏云瞧见方青哥在外头招手,出去一趟回来后,在婉宁耳边如此这般讲了一通,婉宁眼中忽地闪过一丝精光。

    淑宁正感奇怪,法慧回来了。他拿来一个大箱,里头有许多金银财宝,道:“后日是药王菩萨圣诞,寺里要为信众百姓免费赠医施药,因财力有限,便求各位施主们出力相助。这里都是施主们施舍的财物,有的施主因手头不便,便把随身的物件舍了,全寺僧人都感激不已。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此乃行善之事,两位女施主若有意,不妨也随意放些东西。”

    淑宁看去,见那箱里果然除了有男子的帽饰、玉佩等物外,还有不少女子首饰,有的贵重,有的却只是寻常百姓用的,只有一支翡翠珍珠簪,十分名贵,看上去格外显眼。

    那法慧见她留意那簪,便道:“这是一位姓卢的小姐前些日子捐出的,这位女施主不但才貌出众,连心地也极善良,佛祖必会保佑她一生平安。”然后他又介绍了另两样比较贵重的首饰,也是两位“才貌双全”的小姐捐出的,其中一位还是本地县令的千金。

    这和尚真会说话!淑宁猜想那翡翠珍珠簪大概是对门的卢小姐捐的,记得她曾戴过这簪子到自家别院作客。虽然淑宁不认为佛祖真的有保佑那卢小姐,但云居寺口碑不错,不是胡乱敛财的,既然是行善,出点钱也没什么。

    她把荷包中的两个银锞子都拿出来放上,又添上随身带的十来两碎银,却冷不防旁边的婉宁咣当一声,将手上的一双玉镯子褪到箱子里,法慧目光一闪,合什道:“阿弥陀佛。”

    淑宁大吃一惊,那对玉镯子,她们姐妹四个各有一对,是用上好的蓝田玉制成,色泽青翠,上头有一圈银环,刻了各人的名字。这种东西,是不能随意送出的。

    她忙对婉宁道:“二姐姐随意捐什么东西都好,这镯子还是收回去吧。”月荷也皱着眉头,出声劝了婉宁几句。婉宁却道:“这样的善事,正该大力支持才是。我身上就这对镯子最值钱,舍了就舍了吧。”

    淑宁皱着眉还想劝她,那法慧却大大地说了一通好话,亲自把那箱子拿下去了,她没拦住,看到婉宁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索性撒手不管了。

    她们离开的时候,连方丈都来送了,法慧还笑咪咪地告诉她们,后日药王菩萨诞,寺里会举行大法会,还请了名医在山脚下赠医施药,十分热闹,她们若有兴趣可以来玩玩。淑宁早参加过几次法会,兴致不大。婉宁却眼中一亮,忙不迭地应了,还问活动几时开始。

    法慧笑得更深了,道:“时间却有些早,是卯时三刻就开始了。因前几次赠医,人太多了,有许多信众轮不上,因而这回特地提早进行,一直延续到日落时分。不过不是来看病的信众却多数是到了辰时再来,经会是巳时一刻开始,女施主可自行决定时间。”婉宁笑着应了。

    回家路上,淑宁问婉宁为什么突然对这些佛寺的活动感起兴趣来,婉宁道:“我今天才发现这些事其实也很有趣,怪不得大姐姐去年在这里住时总是来参加呢。药王菩萨……是管治病的菩萨吧?”

    淑宁默然:的确是管治病的菩萨,不但管身体的病,还管心里的病呢。

    回到别院,淑宁十分吃惊地发现佟氏回来了,正与小刘氏在正房说话。同时在场的还有絮絮和大房的金妈妈。絮絮本来谈得正高兴,一见婉宁,就闭了嘴,很快地借口要休息回房去了。金妈妈是来接婉宁回京去的。据她说,五阿哥来过家里一趟,听说婉宁不在京里,很失望,昨天就回军营去了。

    婉宁愣了愣,才想起当初是拿五阿哥做借口才到房山来的,便有些心急地道:“金妈妈,让我多住几天吧。我才来了十天不到呢。”

    金妈妈却道:“好姑娘,家里事儿正多,太太还指望你替她分忧呢,这几日也玩够了,还是早点回去吧。”

    婉宁眼珠子一转,道:“金妈妈,其实是这样的。今天我去云居寺上香,听那里的和尚说,后天是药王菩萨圣诞,寺里有法会。我想着,也该为阿玛额娘祈祈福,还有二嫂子,她这胎不是不稳么?我要好好为她多念几遍经。我也是一片孝心,金妈妈你就答应了吧。”

    佟氏不为人所察地皱了皱眉,低头喝茶。

    小刘氏道:“原来二姑娘也想去那里么?正好,我听说这次云居寺请了好几位名医去坐台,有一位徐大夫,专会治男孩子体弱的,我正要带我们小宝去看看呢。干脆一起去吧?”

    婉宁顿了顿,勉强答应了。金妈妈见状,只好松了口,但要求大后天一定要回去,得到婉宁再三保证,她便告了罪,出去叫人回京报信去了。

    佟氏又喝了口茶,才状似无意地问女儿道:“我听说上次云居寺免费向百姓赠医施药,弄得很晚还有人没轮上,这回早就有人提议说要提前开始,不知具体的安排到底怎样?”

    淑宁回想了一下那法慧和尚的话,便一一说了。佟氏眉头一皱,叹道:“这却有些早了,只怕天才亮吧?听说上回有人午时去等,结果天黑了还没轮到,就是因为人太多了。”

    小刘氏听了有些不安:“这却如何是好?那里隔着十多里地呢,难道半夜就要动身?”

    佟氏道:“半夜动身太累人了,可要是去晚了,等的时间长些不要紧,小刘妹妹和小宝都是体弱的,大太阳底下如何经得起?还是不要去了,干脆把大夫请到家里来看算了。”

    小刘氏道:“我原也曾这么打算过,但那位徐大夫是外地人,说是除了云居寺的台,一概不接外诊,而且事情一完就要回去了,上回派人去请,不是也没请过来么?”

    佟氏瞥了聚精会神听她们说话的婉宁一眼,微笑道:“我倒有个法子,那云居寺山脚下,有一处寺里开的别院,专门接待女香客,京里去的官家女眷多是在那处落脚的。我让人拿了老爷的贴子,到那里定下几个干净的房间,你提前一天去那里过夜,横竖赠医施药的地方就在旁边,你早上按平常的时辰起身,时间也还充裕。”

    她转向婉宁,道:“不过二丫头倒是不必提前过去,第二天再去也不迟。”婉宁忙道:“何必多费事?我干脆与刘姨娘和小宝弟弟一起去住一晚就行了,我不怕在外头过夜。”根据方青哥打听到的消息,这样的安排可说正中她下怀。

    佟氏却正在等她这句话,当下便拍了板,命人拿贴子去云居寺别院订房。

    等众人都散了,淑宁才问母亲为什么让婉宁在外头过夜,还道:“若是怕刘姨和小宝排队等候的时间太久,可以叫人帮着排,他们在屋里等,差不多轮到了再换他们上就是了,何必特地提前一天去?还有二姐姐的事,平时她出门我们都要严管的,如今让她在外头过夜,要是有什么事,大伯母一定怨死我们了。”

    佟氏微微笑道:“傻孩子,这都是你二姐姐自己要这么做的,我们可没有逼她。还有,你刘姨也曾在庵里过夜,那云居寺的别院不比外头的客栈,接待的都是官家女眷,绝不会有事。至于我特地要安排她们过去,却是另有原因。”她招招手,让女儿靠近自己,才小声把原因告诉了她。

    四阿哥居然要来!!!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凡的清穿日子》,方便以后阅读平凡的清穿日子第4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凡的清穿日子第47章并对平凡的清穿日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