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夏芸娘 本章:第64章

    那么韩氏算是很厚道的人了,广恩伯听说为了这个儿子也是积德行善,在福州城中从来都是有名的善人,所以广恩伯家在此地有威望,除了权利,也是难得的良善之家。

    杜若麟玩了一上午,才在韩氏的催促下依依不舍的回家。

    芸娘送了不少新鲜玩意儿给他玩儿,有北手李的小人书,有泥人李的各式各样的泥人还有京里最有名的糖果攒盘。

    杜若麟很是高兴,闹着还要多玩会儿。

    这但凡心计城府颇深的人,都喜欢跟简单的人打交道,就穆莳和芸娘来说,他二人从来都是做一步往前看三步的人,遇到杜若麟这种心思澄澈之人,都带着一种打从心底里的喜欢。

    “下次再来就是,等会儿你侄儿小橙子要去读书,要是他不去的话,先生会打手板的。”

    杜若麟一脸同情的看着元澄,“小橙子,那你快去读书吧。”

    似乎怕他被打手板,逃也似的跑走了,让芸娘一阵好笑。

    等穆莳回来,她又道:“我看广恩伯府行事还成,不像是那等不知道轻重的人,他们家也是实

    打实的爵位,嫡出长子又不会袭爵,怎么会犯那样的错呢?”

    “事情也不可只看表面,先不管那么多了,我有话跟你说,也许我这几天就要点卯出征去,你若害怕就把齐夫人几个喊过来说话。”

    芸娘惊讶:“这么快吗?”

    “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那些夷人的船只早来了,那么些财富难道倭人不眼红吗?如今我们和倭国互市又关闭了,倭国怎么可能不派人过来。”

    甚至穆莳还做了局,当然这些军机大事,他就没有说出来。

    广恩伯府对穆莳带兵出征保持中立,但穆莳要的就是这份中立。

    杜若蓝很是担心,“父亲,要是那穆莳就此立足下来了?咱们可怎么办呢?”

    穆莳被皇上派过来不仅仅只是打仗的,更兼有查探广恩伯府之事,可杜若蓝的世子之位如今还要靠着穆莳,还不能随意动他。

    广恩伯却老神在在,“那事儿说起来我们也是受害者,穆莳不知道深浅,真暴露了,南边的官都恨不得撕碎了他,哪里用的着我们对付,你就放心吧。”

    广恩伯府不过是被起哄架秧子起来的一个府邸罢了,说白了,当年若非长子的事情,他也不会上了贼船……

    思绪拉远了。

    头一回穆莳不是办案出去,而是因为打仗出门,虽然芸娘知晓穆莳有点子真本事,她们成婚那天,穆莳才从西北赶回来,就是去剿匪了,但这好几年了,在战场上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白日在齐夫人面前装无事人,晚上还是担忧的。

    她的这些担忧穆莳全然不知道,因为他终于能够大显身手了,披荆斩棘了。

    很快八百里加急传回京中,福州镇军将军穆莳斩首敌人首级六百六十六个之后,全城几乎都知道了。

    开元帝也有些意外,“不曾想他倒还真的是一名悍将。”

    他还把建国候喊来道:“你们家让他从文才是真的屈才了。”

    建国候苦笑连连,一山不能容二虎,如果穆莳是嫡长子,那一切好说,可他不是,他这样强悍,如果他早早的进了西北军,把他兄长的光芒全部抢完了,那

    谁还会服气穆英呢?

    就像当今,明明年纪最小,却因为嫡出被封为太子。

    可见嫡出身份的重要性。

    怕是开元帝也想到这茬儿了,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当着建国候的面赏赐了穆莳不少好东西。

    建国候一回府,两府的人都知道了,林氏和白氏都为芸娘高兴,不管怎么说穆莳得了脸,侯府多增添了一丝荣光,陈氏善于钻营,也打算准备些新奇物事送往福建。

    只庞氏却十分疑惑,前世穆莳五十多了都一直只是总督,一直做得是文官,怎么现在居然上了战场?还立了这样的功劳。

    前世晋王府上只有一位嫡长子,那就是西陵王李贺,这一世大皇子虽然封了王,但已经被训斥过好几次了,难不成穆莳是在为李贺铺路?

    想到这里,她叫了母亲庞夫人来了一趟,把消息传递到宫中庞贵妃处。

    庞贵妃本觉得李贺不足为惧,虽然嫡出,但于皇后早就死了,李贺同于家也不亲近,没想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小小年纪就暗自部署好了一切。

    她眯了眯眼,老大那个家伙是个蠢的,家里几个女人都搞不定,外边的事儿也时常要人兜底,只不过占了个嫡长的名分,迟早会落下来,她儿子样样都好,她可不希望,她辛苦费事的让老大下来后,让李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冬梅,明日让我娘进宫一趟,我有事情要吩咐。”

    第151章

    二更

    穆莳这样剽悍的战绩,让整个福州都抖了三下,窦涛急忙找了儿子来问,窦斌都震惊了,“那穆将军斩人首级就跟削西瓜似的,若非是他的一位心腹劝他,让他留些功劳给别人,怕是他真的更剽悍呢!”

    “他一个侯门公子,怎么这样啊?”窦涛其实是瞧不起这些所谓的勋贵的,就像广恩伯府,没什么大本事,杜若蓝倒是罢了,杜若青在军中可是抢了旁人不少功劳,学的功夫也是些花架子,每次功劳还少不了他们。

    他本还高兴这次让儿子多立几个功劳,没曾想,全被穆莳抢了去。

    能在自己儿子前面抢这些功劳的人可不多。

    可穆莳这个文官出身的才子,居然上马就能这般,实在是奇才。

    窦斌还道:“那父亲,咱们……”

    “想也不要想,穆莳还不知道在这儿能不能干久呢。”窦涛不相信穆莳能够在这儿干的长久,他再能干,不过是在这儿镀个金,这里只是他往上爬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罢了。

    真的要留下来那不可能。

    可窦涛呢,一辈子兢兢业业才干到三品,儿子才是百户,他兴许过几年就退下来了,可所有的人脉还在福建,为了穆莳得罪福建军中人物,那还真的犯不着。

    窦斌见父亲这样说,也不好再劝。

    那些不顾一切跟着穆莳的人,却人人得了奖赏,众人皆知,这是皇帝在为穆莳做脸,广恩伯府送了重礼过来,却是由杜若麟送来的,这次和杜若麟一起来的人是他二弟杜若蓝。

    杜若蓝不像武将,反而有读书人的气息,和他弟弟杜若青完全不同。

    这次杜若蓝上门是来问世子的事情的,因着杜若麟和穆家人熟悉,他又带了大哥过来,就是想拉近和穆莳的距离。

    穆莳却道:“你也不必着急,其实按照道理来说,你们家的爵位是挺好封的,就像我认识的开国公家里,也是同样的情况,折子递上去就批了。”

    “可……”杜若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穆莳敲了敲桌子,“我说过来此处只

    是替皇上打个胜仗,震慑一下倭人,免得沿海百姓总受倭人侵扰。其他的事情,你们不愿意说给我听,我也不愿意管。”

    看穆莳压根只想在此处建功立业,却不管事,他也生气了。

    若没有我们广恩伯府,你有这么容易吗?

    杜若蓝见穆莳压根没在自己的事情上使力,生气的回去了,连兄长都没等。

    还好杜若麟在他们这儿玩的起劲,没有在意杜若蓝提前回去了。

    到了晚上,穆莳才笑:“这个杜若蓝浑然比不上他老子,有些书生意气,广恩伯这个老油子怕是这次要栽。”

    见他笑的这样开心,芸娘不禁道:“我见他夫人高氏也是很体面的一个人,和三夫人蔡氏浑然不同。你看他娶的这位高氏,也是浙江巡抚的女儿,出身仕宦书香之家,俗话说一个被窝睡不出俩种人,多半杜若蓝是个有些书生气的人。”

    “你观察的很对,杜若蓝比杜若青要好。杜若青时常抢别人的功劳,军中的人对他很不以为然,不过是顾忌着广恩伯的面子罢了,他胆子可是大的很。”穆莳不喜欢那种没本事,却胆子过大的人。

    芸娘悄悄的道:“你还不知道吧,那蔡氏在外边放印子钱。”

    穆莳捏了捏芸娘的脸,“我正愁没事儿找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书给皇上,这不,瞌睡来了你就送枕头。”

    复而又问芸娘如何知道的。

    芸娘笑道:“蔡氏急着和我结亲,表现的十分露骨,齐夫人为我担心,她虽然忌惮蔡氏,但还是悄悄利用本地人手去打探。”

    她放印子钱无非就是放给福州的大小官员,那些人总有人会知道,齐夫人的长女齐大小姐因为和谢家结亲,人脉也广,也细细问了,还真的发现蔡氏不妥当。

    “齐夫人说蔡氏早就开始做起了放印子钱的事儿,出嫁前就在做,所以她嫁妆稳稳压了高氏一头,当初广恩伯还没有想过立杜若蓝还是杜若青为世子,蔡氏为讨公婆欢心,钱撒的快,这些钱都是放印子钱得来的。”

    “这事儿有个影子就成?我知道怎么做了,

    水得先搅浑了。”

    穆莳暗道,我三番五次给你们广恩伯府机会,是你们自己抓不住罢了。

    很快他有自己的管道,专门递了折子过去,立马就有御史参广恩伯府在福建一带放印子钱,其实很多放印子钱的都是大都是军营中的军官,他们凭借武力和特权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地方官员不敢干涉,法令变成一纸空文。

    穆莳门儿清,奉昭帝时期甚至明令禁止,但是却依旧无效。

    开元帝本身就因为军队腐败,大部分能打仗的多是各勋贵府的私兵,本就有意整治,穆莳送了个理由来,他就下令申斥了广恩伯。

    甚至蔡氏夫主杜若青按照大雍法令借者革职,枷号一个月发落,像杜若青这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举放钱债”者杖八十。

    一时间广恩伯才意识到皇帝其实是在动真格的了。

    他真的大病了一场,他千防万防穆莳去查那件事儿,穆莳不敢去查那件事,可别的都可以让皇帝借题发挥,这个穆莳,狡猾,太狡猾了……

    广恩伯一病,整个福州官场都要震几下。

    穆莳上门探病的时候,杜若麟正在广恩伯病床前读《去百病》口诀,他读着读着见穆莳进门来,高兴的蹦了起来。

    穆莳往他手里塞了个机关蜻蜓,翅膀按一下,可以往上飞一会儿,十分精巧。

    杜若麟高兴的不行,围着穆莳打转,他这幅模样,越发让广恩伯忍不住吐血。

    他面上倒是一派平和,“世侄来了。”

    穆莳关心道:“世叔无事吧?唉,听说您病了,我真是担心的不成,立马就过来了,不知道吃的些什么药,可对症么?”

    广恩伯身边伺候的小厮过来说了几句,穆莳时不时点头,看来是懂得药理的。

    这下广恩伯就更头疼了,穆莳这个人刁钻奸猾,根本不按照牌理出牌。

    偏生他武艺高强,据他打听的消息说穆莳千人中可以直取敌人首级,寻常打杀难不住他,下毒看来也不成。

    哎,广恩伯心道,他们要找穆莳的把柄至少也得几个月,才能一

    击就倒,否则,福建官员也不敢随便和穆莳对着干啊。

    但这几个月内,如果穆莳一直不消停,各种找茬,那该怎么办呢?

    韩氏见穆莳走了才过来,见广恩伯如此,她动了肝火,“我早就说你不是那块材料,偏生你被拉近了泥淖,想出来就难了。”

    “玥姐……”广恩伯见老妻发怒,有点委屈。

    韩氏感叹了一声,还是这个样子,一出事就撒娇。

    她淡淡的道:“蔡氏放印子钱这种事情他们都能查出来,连我都不太清楚呢,可见穆莳人埋的多深,你不敢面对你外甥,我去说吧。”

    广恩伯一时讪讪。

    第152章

    一更

    杜若麟又一次来到穆家做客,芸娘依旧热情的很,杜若麟脾气极好,姝丽要帮玩偶娃娃梳头发,他就替姝丽这样扶着,一直扶着也不手酸。

    “大爷真好,真耐心。”芸娘让丫头送了碟果子给他。

    他扬起头笑笑,又耐心的扶着那人偶娃娃。

    韩氏眼泪差点掉下来。

    “三奶奶,我有话同穆大人说。”

    她终于下了决心,不能再这样提着胆子过日子了,况且这是个机会,穆夫人待若麟很好,一直很好,现在儿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来穆家做客。

    儿子虽然和常人不同,但是最知道善恶。

    芸娘云淡风轻,“我让人带您过去吧。”

    似乎早就料到韩氏会有此一说,并不非常惊讶。

    书房内,韩氏捏着帕子道:“其实我们杜家刚来的时候,我们伯爷也有些雄心,可日子久了,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但也不能屠杀村民冒充倭寇啊?”穆莳毫不留情批判。

    韩氏却慌乱摆手,“穆大人,我们哪里敢啊,我们广恩伯府盘踞在此,先前是奉昭帝在,时时刻刻都要收回兵权,我们几乎是提心吊胆。这事儿并不是我们做下的,只是那人我们不敢说罢了。”

    穆莳可不是来听她推脱的,他先道:“夫人高义,比起伯爷来,您倒是更有担当。”

    “他年纪很小就丧了父亲,我很早就去了他们家,他上头没有爹娘,难免胆子小一些。”高祖皇后比他大很多,姐弟关系并不亲密,而且高祖皇后在他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年少袭爵,镇守一方,夫妻相伴多年。

    韩氏只道:“我们只是想请穆大人替我们保住若麟,他懵童孩儿,什么都不懂。”

    她眸中露出哀求。

    穆莳冷笑,“你们如果今日不来,或许连杜若麟都保不住,但你们既然有这个心,我少不得也替你们在圣上面前缓颊了。”

    韩氏露出微笑,“我活到这把岁数,

    已然是活够了,至于若麟,他其实是个很乖的孩子,只要有人给饭他吃,他玩象棋自个儿一个人都能玩半天。”

    听她语焉不详的话,穆莳宽慰道:“您甭担心,您家若是首告,肯定不会有事的,再说了,好歹您也是当今圣上舅家啊。”

    这是在说他们如果供出人来,性命无虞了……

    韩氏毫不犹豫道:“或许您还记得袁家。”

    袁太师嘛,谁不知道?袁家煊赫几朝,到如今袁太师致仕,开元帝还赠了紫衣,代表荣宠。

    主要是这老头子门生无数,在士林一呼百应,奉昭帝那样强硬不理会朝臣的人,到了最后,还要同袁太师和解。

    听闻他虽然致仕,但门生故旧时常上门拜访。

    大部分的皇帝反而要看他的眼色,没办法,当皇帝的都想要好名声,甚至,韩氏还道:“我说的这位当然不是袁太师,他老人家谁都知道白衣卿相,乃我朝栋梁。我说的这人是袁太师座下——”

    “我知道是谁了,陈明喻。”

    韩氏愣了一下,才微微点头,“就是他。”

    陈明喻当年为长丰侯府的庶子,他的嫡母因为儿子是个草包,打压陈明喻可谓是不遗余力,比侯夫人那可凶悍多了。

    陈明喻座师如今已经是内阁次辅之位,他本人因为七皇子是头一个在奉昭帝儿子中对开元帝俯首称臣的,是奉昭帝皇子中待遇最好的一位,所以长丰侯虽然没了一个做贵妃的人在宫中,可陈明喻这些年,却跟着袁家步步高升。

    甚至还为儿子定下师座的孙女,这位孙女的母亲正好出自河北袁家。

    和袁太师家关系颇为亲密,陈明喻用意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陈明喻位置并不算高只是从五品,为市舶司提举,市舶司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诸国物货航舶而至者,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这些不必说,还能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抽分。

    如今福建靠的就是泉州口岸的生意,所以市舶司的人虽为位卑,但是在福建几乎个个都是被当成座上宾。

    更何况陈明喻还有另一层身份,清河王的女婿,淑敏郡主可比端敏郡主在家受宠多了,自从清河王元妃去世,吴侧妃扶正请封后,淑敏郡主就是当之无愧的清河王嫡长女,她亲娘是王妃,亲弟弟又是世子,简直地位高涨。

    陈明喻要卡一下货物,泉州那些官老爷们的口袋都得瘪。

    只是穆莳不明白:“可何人让陈明喻来发话,甚至连整个福州官场都要为他遮掩?”

    这个韩氏倒是不知道。

    穆莳想弄清楚,但知道问韩氏肯定也不会知道那么多,但这不妨碍他能够先让陈明喻自乱阵脚。

    广恩伯府要的不过是吃点空饷,但有人却屠村冒功。

    他很快写了折子,让韩氏盖上了广恩伯的私章和伯府的公章,以示这份证据乃广恩伯府认可,韩氏还按了手印。

    先把折子呈上去,看皇帝的示下。

    韩氏在这里倾吐了广恩伯府知道的,至于其他,听天由命罢了。

    若麟还在和姝丽玩,他那样的耐心乖巧,芸娘亲自做了点心来,见韩氏出来,便道:“这里面放的是花露,没放糖,伯夫人您放心,吃多少也不会坏牙齿的。”

    “你有心了。”韩氏总觉得和芸娘在一起很安心。

    杜若麟和姝丽一起拿点心,他拿着第一块不是自个儿吃,而是给韩氏,韩氏拿起来笑眯眯的吃了。

    芸娘若有所思道:“伯夫人,有些事也因祸得福。”

    韩氏愣了一下,又道:“是啊。”

    广恩伯府或许不该隐瞒此事,但韩氏知晓,即便广恩伯早早报上这事儿,这份奏折也送不到御前,甚至还很有可能被灭口了。

    士林之人官官相护,福建巡抚是袁太师关门弟子,福州督查是袁家女婿,甚至连江南的大大小小的知府,都曾得到过袁家指点。

    奉昭帝以皇命都抗不了,更何况是小小的广恩伯府。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媳》,方便以后阅读庶媳第6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媳第64章并对庶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