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二更
只能说一事毕就一事毕,穆莳虽然有心为皇上办事,但是如果没有开元帝的支持就挑战整个士林,万一皇上到时候又同士林人士热络,他岂不是枉作小人。
穆莳现在已经过了拼命表现自己的时候,他火中取栗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但他并非亡命之徒,有家有子有女,他只想让皇子知道他这个人,有事儿难办的时候能够想起他来。
所以,这事儿报上去后,他还是让人继续查探,但已经没有想在福建搅风搅雨的心思了。
休沐时,约上三五个同僚一起切磋武艺,或者上山喝个茶。
他一平静下来,大家不免想,这个穆莳还不是那种想把人逼上绝路的。
显然开元帝其实也是和穆莳差不多的想法,他先把穆莳呈上来的折子看了一遍,先放一旁,只把广恩伯府吃空饷的事儿下令狠狠训斥了一顿,毁了广恩伯府的丹书铁券,令爵位只能三代而斩。
这已经是很严厉的惩罚了,但是比起命来说,广恩伯府已经非常满意了。
他甚至对韩氏道:“皇上没有再提起冒杀一事,看来是把我摘了出去。”说完心中越发愧疚了,这么些年,他在泉州赚的也够多了,本来吃空饷这种事儿,头一回做觉得心里难受,可日子久了,就觉着习惯了。
这次皇上只毁了丹书铁券,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供出了背后之人,如果他不出来,即便穆莳查到了些许证据,也会很快被毁掉。
韩氏冷笑:“那些人做了丧尽天良的事儿,只把锅推在我们身上,还好皇上是明见老妻这般愤慨,广恩伯反倒笑了,“这儿有穆莳在,这小子是个能干人,我们反倒要和他们多走动。”
广恩伯府受罚,他们一家也丧失了在福建主事的机会,只怕会早日上京,但广恩伯心中有数,他嫡长子是个憨憨的,次子也没什么太大的城府,唯一精滑的小儿子夫妻早就被穆莳弹劾了,回到京城一家
人关着门过日子。
皇城根下,这些人胆子还没那么大。
再说了,他好歹也是皇帝的舅舅呢,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二房杜若蓝虽然如愿继承爵位,但这个爵位大打折扣了,到房中未免带出来些,高氏和婆婆一向亲近,知道这已经很不错了,还道:“这样已经不错了,咱们去京中了,就不留下来搅混水了,只是我担心几个孩子,一直都在福建从来没有去过京中,真是有点怕。”
难得韩氏和高氏都是豁达之人,杜若蓝也得了世子之位,听说还能去京中,也开始打算起来,“照常理说,我们老家才是京里呢,正好北上的时候路过浙江,我们去拜访一下岳父。”
这俩夫妻也许不够聪明,但是很听广恩伯夫妻的话,这也是广恩伯为何执意把世子之位让给杜若蓝的缘故。
三房蔡氏已经视穆莳夫妻为仇敌,明明他们在福建,过的是何等人上人的生活,可因为穆莳他们被毁了丹书铁券不说,三房也完蛋了,回去京城不过是看二房脸色过日子。
以前蔡氏就瞧不起高氏,高氏没有她八面玲珑,没有她会管家,甚至都拢不住丈夫的心,杜若蓝好几个妾侍,每次为了她老子才哄着她几句,不像她们三房,一女三子都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那高氏算什么?只不过有个做大官的爹罢了。
她不想离开福建,在本地,她有亲朋故旧帮忙,广恩伯府三夫人的名头去到哪里都有人奉承,可京里呢,贵人多如牛毛,她去了那边,又算什么呢?
可广恩伯府不会因为她一个儿媳妇的意志加以转移,况且韩氏也是个利落人,家中控制的牢牢的,只在最后同穆莳和芸娘道别完,就去了京中。
杜若麟舍不得穆家人,元澄就送了自己最喜欢的小人书给他,杜若麟如获至宝,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九连环送给了元澄。
广恩伯府就这样消失在众人面前,开元帝派了心腹过来收拢福州军政,广恩伯府以前的私兵全部归国家所有。
这大概
才是开元帝原本的目的,穆莳也明白过来,不禁觉得开元帝比奉昭帝更懂帝王心术。
奉昭帝在位的时候,总是用明抢的方式去做一切,觉得自己是帝王,许多事情就应该如此,包括明明是六皇子的错,穆芙虽然笨了些,总不至于赐毒药,再有奉昭帝推行新政没错,但是自己顶不住了,又和士林和好,把自己推出来做靶子。
可开元帝让人办事,但却不能让你成为众矢之的,穆莳接着在福州就更如鱼得水了。
陈明喻那里的位置暂时没动,但他岳父清河王却遭到皇上训斥,说他办事不用心,又骂清河王世子愚钝不堪,让清河王的兄弟继承了爵位。
淑敏郡主听的直急,“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父王怎么会突然就被削掉王爵了呢。”从前……从前……
“我去查查就知道了。”对于此事,陈明喻心知肚明,这事儿迟早掩饰不住。
清河王从前也不是清河王,只是瑜王家中一个庶出的儿子罢了,若非嫡长兄早死,他又娶了当时皇后的亲妹妹陈氏,也不会任清河王。
可奉昭陈皇后被废之后,他又立马扶正侧室,后来……
陈明喻安慰她,“无事的,只要人还在,什么事情都好说。”
当时封住整个福建口的人是他,他利用座师的关系把上上下下都打点的无人再敢言了,本以为皇上会先拿他开刀。
可,清河王却先遭罪了。
淑敏郡主和陈明喻一向相敬如宾,夫妻这么多年,他从来都没有拈花惹草,只是在公事上的多些,但这也是人之常情,男人嘛!当然是大事为重。
她生了一儿一女,儿子都定了亲了,再过几年,都能下场了,又有得力的岳家,即便她娘家倒霉也没什么,影响不到她这儿来。
陈明喻也确实待她一如往昔,但听闻穆莳要调到江南做总督,又惊了一下。
穆莳——
他今年可才三十岁呀。
淑敏郡主却想的另外一件事,有些担忧,当年她成婚
时,仗着自己是郡主,硬是让穆莳成亲时让了路,如今穆莳会不会报复呢?
穆莳却没想到自己这么快调了地方,但皇上让他做总督,这又是另外一喜了。
芸娘也喜滋滋的打点着东西,“没想到咱们还能去江南呢,总督府是在金陵吧。我以前在湖州的时候就向往去金陵玩儿,那里的盐水鸭可好吃了。”
金陵离杭州府近,她也可以回娘家看看。
“好。”穆莳自然一切依着他。
反正现在他的使命完成了,皇上成功把福建军从广恩伯手里悉数要回了,至于别家的兵马,穆莳就管不着了。
就像穆家在西北军说一不二,私兵也是无数,这些最为朝廷忌讳,若是建国候聪明点,早点交出来也好过皇上派人去分化。
但这些事儿,穆莳是不好说的,穆家如今的主事人并不是他,他就不参与了,现在他只想为妻儿遮风避雨,至于穆家,他能管的有限。
就像他出事儿的时候,穆家也不会伸出援手,因为他不是穆家日后的继承人,总要为自己打算几分。
此时,穆家正高兴着呢,穆擎天笑着来了孙姨娘这里,“莳儿还真是争气,如今看来,确实圣眷正浓。”
若是以前恐怕穆擎天这样说,孙姨娘很高兴,会认为他关心自己的儿子。
可是如今孙姨娘却觉得腻味,没什么意思。
可孙姨娘知道穆莳终究是穆家的子孙,尤其是现在穆莳正当上总督,她就更不能得意了。以前她事事爱炫耀,是因为自己身份不足,官家小姐成了无名无份的妾侍,可现下她儿子争气,请封了三品的诰命,儿媳妇又孝顺,还有孙子孙女呢!
她不想别人说穆莳一个小妾生的,他姨娘是个轻狂人,他肯定也轻狂。
“他为臣的,本来就是他该为皇上分忧。”
穆擎天感叹,“还是你教子有方。”
这话孙姨娘一个妾侍,怎么敢称赞自己教子,妾哪里有资格教导孩子,教导孩子是正妻该做的。
她打岔了一下,“侯爷
,世子夫人那里又生了个女儿,我也不知道送些什么好,不如您替我参详一二。”
穆擎天虽然不满她岔开话题,但也不好再提什么。
至于林氏这儿因为女儿洗三,本家和外面原本因为穆家就来的人多,更加因为穆莳升任江南总督,愈发是车水马龙起来。
庞氏从将军府过来帮忙,越发觉得心惊,她明明让娘去跟庞家说了,当时他娘还道贵妃会留心的,难道就是这样留心的么?
穆莳比起前世提前了十五年成了一品江南总督。
将军府的男主人,也就是他公公如今做些闲散差事,婆母反而事事抬举余嫣然,余嫣然的儿子也聪慧,还有个舅舅是二皇子的亲兵侍卫,二太太的心都偏到咯吱窝去了。
好在有贵妃在,二太太面上还不敢对她如何。
但若是贵妃倒台,她难以想象自己会是怎样的遭遇。
正想到这里时,外头说八皇子也送了洗三礼过来,命妇们没什么所觉,好歹穆家也是一品侯府,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林氏却是知道眉眼的,夏氏的生辰到了,八皇子想借穆家送礼去江南。
她含笑收下。
庞氏心中却焦灼起来,难不成穆莳连林氏都劝动了,让整个穆家站在八皇子这边来?
第154章
一更
庞氏却是猜错了,庞贵妃虽然当下恼恨,也让家中人设法阻挡穆莳,但殊不知庞家近来也陷入内斗中,并不齐心。
庞二爷的女儿被许给大皇子做侧妃,已经顺利生下长子长女,现在肚子里又揣上了一个,在后院比王妃乔氏还要得宠些,这位庞侧妃也颇有手段,对乔氏平时恭谨万分,让正妃抓不到任何一丝把柄。
在大皇子看来,不免觉得乔家针对庞侧妃,庞侧妃生下一儿一女,不看僧面看佛面,王妃也得尊重些,故而在心中愈发偏向庞侧妃。
在庞二爷看来,当然就觉得大皇子有诚意。
再庞家长房很有几个适龄的女孩子,庞贵妃只选了一位做三皇子之正妃,二皇子那儿却提都不提,显然对庞家也就那样。
如果是真的好,为何不让二皇子娶庞氏女呢?
二房觉得看透了庞贵妃的招数,逐渐往大皇子这边靠拢,二皇子当然许以重利拉拢舅舅,庞大爷数次让老二同他一起支持大皇子,庞二爷嘴上答应的很好,但却从不替二皇子真的办成什么事情。
庞大爷认为攘外必先安内,两房相斗,哪里顾的了其他,甚至这二人都觉得庞贵妃危言耸听,到底是妇人。
皇上再看重那八皇子李贺,可他年纪也不过十岁稚子,况且若说皇帝因为八皇子而提拔穆莳更是无稽之谈。
庞二爷甚至道:“贵妃是深宫妇人,看到的只不过是脚尖上的那点事儿,我们庞家以前不过只是个校尉,穆莳那时就已经带人平叛西北剿匪了,他在奉昭帝时期就历任大理寺顺天府府尹,也不是今日才发迹的。我看贵妃纯属是杯弓蛇影。”
如此,诸人哪里理会。
况且,这次夺了福建兵权,都是穆莳的功劳,这小子十分凶残,庞家又不是疯了,去惹这样的一个敌人。
庞家虽然骤然富贵,但是当家人并不是真的糊涂虫,什么人能够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他们还是知晓的。
所以庞氏的计划注定是通不了的。
但是
却被穆莳知道了,起初他是不把庞氏放在眼里的,毕竟一个隔房堂兄弟的媳妇,和他也没什么关系。
因为月饼之事,他觉得这个庞氏怪异的很,便派人盯着。
那人之前一直没能去庞氏身边伺候,这次因为余嫣然又怀了孩子,抽调了人过去,庞氏那里有空缺,她便使了银子过去。
她很快就混成庞氏身边深受信任的媳妇子,也听到了庞氏对文英的吩咐。
很快夹了信过去给穆莳的亲随,这封信也随即送到了穆莳的案前。
如果说蛋黄月饼是巧合,那么根据下人传来的信件,他这位七弟妹居然对他那样深恨,以前他觉得是妇人之间小龃龉,如今看来他真正恨的人是他。
“三奶奶回来了吗?”穆莳问福贵。
福贵摇头,“还没呢,夫人早已经让人带话回来,说金陵城繁华,她们难得出去逛逛,可要逛个尽兴,让爷您不必等她们。”
“唔,我知道了。”
金陵城实属繁华,商铺林立,鳞次栉比,南边的人做东西都精细,譬如那瓷娃娃,描金的,绘画的,还有成套过家家的玩意儿,看的人是目不暇接。芸娘大方的帮姝丽买了几套,姝丽笑嘻嘻的,抱着就不放手,再有元澄更是对什么都好奇。
他要买什么,看一眼,小厮就会买,多的往马车一放,一群人逛的很是开心,一直到了晚膳时才返回来。
芸娘还道:“我想过几日你们外祖母要来的,澄哥儿还是刚生下来你外婆抱过你,现在都好多年没有见了。”
不管他们在哪里,外婆和舅舅都会寄东西过来,好玩的玩意儿,好吃的点心,甚至是许多布料尺头,元澄和姝丽都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兄妹二人一听闻外婆要过来,都很高兴。
元澄现在已经是个正式读书的孩子了,他本身就早慧,又的穆莳和芸娘言传身教,很是机灵,“娘亲,我们明儿再出去逛,替外祖母也买些礼物,好不好?”
“当然成了,明儿我们再出来逛吧,明儿我们
去吃小食。”
逛街对于芸娘来说简直是最快乐的方式,只是穆莳那个人一忙起来就陪不了她,她也能自得其乐,反正现在独门独户,她是当家主母哩。
不过,一回到家,就看到穆莳对着一桌子晚膳挑挑剔剔的。
芸娘不解,“平日里你还说糖醋小排好吃呢,现下居然还嫌弃起来了,真有你的。”
穆莳让下人带着孩子们赶紧下去,一时顿作鸟兽状,等他们人走了,穆莳才凝睇着她,“是因为你做的才好吃,旁人做的我不愿意吃,你怎么去这么久啊。都逛了一天了,你还记得我长什么样吗?”
说到最后,竟然还有几分委屈。
“都三十岁的人了,快别这样了。”芸娘现在觉得一切都好,甚至还道:“明儿姝丽在家,她小人儿今儿走的路很多,你既然想我,那明儿陪我去逛街吧,我还想见识一下秦淮河呢,你明儿带我去吧。”
“咳咳,芸娘,明天我有事,跟人家约好了的。”
“哼,叶公好龙。”
穆莳其实在福建陪芸娘逛过,这绝对比酷刑还严峻,她把胭脂擦在手上,非问哪一个她用好看,他说那种之后,芸娘又不买。
还有不停的试,还有人挤人,他真的是怕了。
芸娘一幅你就是这样的表情摆手,“所以啊,你又不陪我,还不准我自己找些乐子吗?我偏出去。”
难得穆莳这样的人,对上小娇妻也没办法,只好同意。
芸娘见他同意,也想去换身衣裳,不料穆莳把庞氏的异常之处说了出来,“京中没有人会认为八皇子会夺那个位置,她却最是忌惮。还有她对我似乎有股非比寻常的恨意,我听下人说她已经数次去庞家提醒,让庞家的人对付我。”
“其实……”芸娘也看了穆莳一眼,“好早以前她还提醒我,让我不要同你太过接近还是如何?我当时还觉得奇怪。”
这是为何呢?
庞家是死了一个女儿,但这门婚事绝对是庞家自己求的,之后,穆家也给了一笔不菲的钱
给庞家,否则就凭庞家那个家底哪里能够嫁娶女儿毫不费力呢。
穆莳皱眉。
第155章
二更
芸娘对庞氏的记忆已经很淡了,大概能够记起最近的事情都是五六年前她对鹤儿的那种特殊的关心,除此之外,连她的长相几乎都记不清楚了。
这不奇怪,并非是芸娘记性不好,而是庞氏这个人平日里除了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之外,就没什么存在感。甚至明明生了将军府的长孙,却依旧连余嫣然都比不过,什么行动都不做,这种女人于芸娘而言并无什么大用。
说她是好人也好的不彻底,说她坏也谈不上。
大概用“平平无奇”四个字来形容就是最贴切的了。
好在穆莳那儿不愿意坏了芸娘的心情,主动提出明日拨冗陪她逛街,游览金陵好风光,让芸娘把庞氏忘却在脑后了。
总督府非常精致,女儿还小,住在他们的次间,乳母皆是精心挑选的,不敢轻忽,况且有好几个乳母一起轮班伺候,不至于太劳累,因此谁都想来姐儿身边伺候,没人敢弄鬼,况且在芸娘的眼皮子底下,大家还是挺怕她的。
以前在建国候府的时候,虽然大家也知道三奶奶规矩极严格。
她向来赏罚非常分明,且通情达理,但是原则性的规则不能犯,若是犯了,下场便不是随意打几个板子那么简单的。
在总督府之后,她就更是治家严谨了。
芸娘看了女儿一眼,知道她睡熟了,才悄悄出去,不让大家发出声音吵醒了姝丽。
之后才和穆莳安眠。
次日起来,芸娘着意梳妆打扮一番,她没有像官夫人那样云鬓高耸,今日只挑了桃花分心钗插入梳的百合髻上,弃掉繁复的绣鞋,选了双有兰花纹路的普通的绣鞋,身上也是打扮的素净淡雅。
不像是大官夫人,倒像是个秀才娘子。
见穆莳要出去,她帮穆莳弃掉金冠,用浅蓝色的方巾束发,好一个俊俏书生。
芸娘俏皮道:“相公,今日我携带澄哥儿一起出去玩儿吧。”
作怪——
穆莳捏了捏她挺翘的小鼻子,宠溺道:“就爱玩这些。”
她抱住他的瘦腰
,蹭了蹭,“相公,怎么看你都看不够。”
虽然穆莳表面镇定,但是耳朵尖粉的都已经透红了。
因为要替甄氏选礼物,芸娘便让熟知本地的向导带他们先去了古玩店,元澄挑了半天,挑了个玉质的仙鹤小摆件。
之后三人便在街上闲逛,先时芸娘还没发觉,后来发现大家都看她。
她还不自知:“干嘛都看我呀?”还问穆莳:“我脸上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啊?”
穆莳略微帮她挡了挡,心道,还不是她实在是太好看了,如果人们对倾国倾城没什么太大的概念,大概是没见过芸娘,如果见到了,大概就明白这是形容什么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