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夏芸娘 本章:第69章

    她也在京中,她家几代人都在朝做官,荣氏自认为见识也是有的。

    都说大皇子是嫡长子,但皇上并未封太子,且也看不出来到底有多优待大皇子,如果真的是宠这个儿子,何苦还让他和二皇子争的跟乌眼鸡似的。

    退后一步说,李贺就是真的没那个本事,自己的儿子也不过是教导他几天的先生罢了,这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如此想来,荣氏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外院也传来消息,说宸王和穆莳都同意聘程斐为宸王的先生。

    芸娘自当恭喜一番,又准备了束脩送给程斐,如此程斐才名正言顺的成了鹤儿的先生。

    程老夫人那边听了,非常不赞同,特意把程斐喊了过去,“你是正正经经的人,咱们南直隶的状元,怎么能和皇家人搅和?”

    即便她儿子们个个都在朝为官,但她依旧不喜孙子搅和进去夺嫡的事中,风险太大了。

    且不说旁的,这个封号宸,就有特殊含义。

    偏偏大皇子才是嫡长子,日后大皇子继位,怎么可能容忍宸王这样的人存在。

    这个人存在的可能只能无数次提醒他,他父亲最喜欢的皇子是谁,才赐下这个封号,况且宸王也是嫡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程老夫人太了解了。

    她希望这个出色的孙子应该正正经经的走仕途去,尽快打消这个想法。

    程斐

    淡淡的解释道:“孙儿只觉得宸王聪慧,又十分敬重于我,再者穆大人手底下的人藏龙卧虎,孙儿想在南直隶有一席之地,愈发要同穆家人亲近。”

    “胡说,你又不是没有家世,何必跟在别人后面捡残汤剩羹。”在程老夫人看来,穆莳固然是官位显赫,但他走的都是野路子。

    自己的孙子去人家手下,势必要吃不少苦头,家中已经有那么多人在铺路,作为程氏嫡系子弟,又有功名在身,要走就光明正大的入朝为官。。

    程斐却好似打定了主意一样,不管如何,都是岿然不动。

    程老夫人积威甚重,但这次都拉不回他了,只好请荣氏过来。

    荣氏假意道:“老太太,您又不是不知道斐儿从小性子就倔强,他爹爹和我都束手无策,年轻人总是想闯一闯才知道天高地厚。”

    “你是他娘,可不能任由他胡来,他和宸王走的那样近,万一日后闹出了什么大事,可是我们全家的祸患了。”

    程老夫人自觉是苦口婆心。

    但荣氏却听的很不是滋味,她的儿子就是祸头子,那三叔之前还不是悄摸和晋王往来,有了这个从龙之功,他才能平步青云的。

    那时候晋王的处境还不如如今的宸王呢?

    难不成三叔就什么都是对的,自己的儿子什么都不如人么?

    若非老夫人直接定下乐氏,搞出这等尴尬事情来,程斐也不至于不想去京城。

    见荣氏不为所送,程老夫人只好私底下同乐氏抱怨,“斐儿这孩子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邪,非要去那穆莳麾下,放着咱们程家这么多人脉不用,偏偏去穆莳那里做个小卒子,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听的乐氏一阵心虚。

    程斐固然不错,但是他秉性柔弱,事事都要听大夫人的话,还只是有那个意思,大夫人就恨不得派十个八个婆子来教导她规矩,可以想象嫁给程斐,她将是过的什么日子。

    还好那段日子里,她遇到了程三老爷,他几乎是为她安排好了一切。

    他那样惊天伟略的人,为了他低三下四的去求二夫人,同

    大夫人讲和,让她得到老夫人的喜欢,乐氏出身并不高,但爹娘和乐,她也是个不受拘束的性子,若是嫁了程斐,必然是如芒刺在背,日日受到大夫人锤炼。

    但老夫人却心性豁达,并不拘泥于形式。

    可程斐毕竟和她说过亲的,他的尴尬,乐氏也心知肚明,也愿意成全程斐。

    故而笑道:“老夫人,这大概就叫隔锅香,再者,三少爷是有大志向的人,您越是让他靠父兄,他越觉得自个儿没有能耐,若是三少爷出去闯闯,若是能闯出一番名堂来,您老人家就享孙子的福,如果没有,他越发觉得您说的是金玉良言。”

    同样是劝老夫人,乐氏的话老夫人就觉得中听。

    一顺耳,也就不再反对了。

    程斐就顺理成章成了宸王西席,鹤儿写了封信回去,介绍了一下江南风光之后,便提到自己拜了一位先生。

    开元帝的回复只有俩字。

    鹤儿又对芸娘道:“您看看,您看看,我就知道他不着调。”

    “好啦,今儿炖了水粉汤圆,我先打发人送去程家族学给元澄,还有几碗,等会儿你用完再去念书吧。”

    鹤儿和元澄不同,元澄需要人比较着,才知道自己到底如何,要有那个氛围才能你追我赶,因为他是要考取科举的。

    有甜汤喝,鹤儿也不生气了。

    只是他今日随着父皇的信来的,还有一封信。

    那信中说他之所以同父皇走散,都是因为大皇子使的诡计,言之凿凿的好似要他现场就杀了大皇子一样。

    其实他早就知道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娘,他宰了大皇子的心都有。

    可如果没有大皇子,他就碰不到娘了。

    那时候,他只不过是想混口饭吃,娘对自己也戒备着,后来,他们慢慢磨合,成了那样亲近的母子关系。

    他心中那些暴戾情绪几乎都被抚平了,对大皇子如今也是看猴耍把戏罢了。

    这些蠢材想把自己当出头的椽子,那他就送他们一份大礼好了。

    第163章

    一更

    程斐才思敏捷,难得的是还很持重,但是又不会太拘泥死板,兴之所起还会带鹤儿特意去某地讲解,这让鹤儿本来只是觉得他还不错的,但是好感上升了更多。

    至于穆莳其实不太担心鹤儿的安全问题,鹤儿明里看着带的人不多,实际上不少影卫在旁。

    芸娘则把鹤儿的话说给穆莳听了,“你说她会送什么大礼给大皇子和二皇子呢?我是想不通。”

    穆莳看的开,“你放心吧,他也不是普通人,有些事儿你知道就成了,没必要问的那么仔细,有的人天生就是有主意的人。”

    “嗯,你这样说,我也觉得我自个儿絮叨了。”她觉得自己还是个年轻人呢,不该絮絮叨叨的。

    穆莳莞尔,“那你是担心他的嘛!”

    “也是。”

    自从穆莳来了江南,就愈发的忙了,若是没点什么事情,两口子都很难聚在一起,甄氏又回杭州了,她有孩子在跟前的时候还不发觉,现在三个孩子都在念书,她空下来之后,就察觉她好像许久都没有真的和穆莳说过话了。

    这可不行,她现在才二十几岁,和穆莳也是年轻夫妻,又不是七老八十了,黏黏糊糊点也很正常的嘛!

    穆莳还以为她还要再说什么家务事,却见她踮起脚在他脸颊旁亲了一口。

    他愣愣的呆在那儿,芸娘用手戳了戳他的额头,“你呀,白长了一个大个子不成,天天想正事儿,孩子们的事儿我们俩哪里用天天讨论,难道你不是我的大宝贝么?”

    也没有谁规定了,做了爹娘,俩口子就只能以爹娘的身份活着。

    她还是年轻小妇人人呢,她家夫君也正而立之年,感情正是升温的时候呢。

    穆莳却心里如热水熨过般妥帖,原来她也是疼自己的。

    其实穆莳这个人,以前孙姨娘只有他一个儿子,几乎是捧在手心的程度,虽然他也不如大哥受到父亲的器重,也不如苏姨娘的儿子因为他们的娘天生就受宠,可是在孙姨娘这里,他绝对是头一号人物。

    可是成婚之后,

    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他就不得不在内心里成熟起来,什么都后退一步,让孩子们更受关注。

    还好,有芸娘。

    俩个人就这么轻轻搂着,坐在一起,都会觉得某种暧昧和缠绵的气息萦绕在她们身边,芸娘更是依偎在他怀里。

    她拉着他垂下来的一缕头发道:“其实你刚开始好难相处的,现在的你简直变了很多。”

    身上多了些温柔。

    穆莳却笑:“这都要感谢你,如果不是你,可能我会只知道往上爬,但是半分乐趣也没有。你这么好,我真怕哪一天有谁会把你抢走了。”

    这也是他不管去哪里都想把芸娘带在身边的缘由。

    他大拇指带着些微的粗粝,在他轻抚自己的嘴唇的时候,芸娘眼神迷离了起来……

    京城

    二皇子等着鹤儿报复大皇子,所以暂时没有轻举妄动,一直在家中抄佛经,偶尔去皇上面前晃几下。

    开元帝平日一般穿着常服,见二皇子过来晃,不客气道:“你是无事忙呢?我又不是妇人,你抄那些佛经做什么?”

    二皇子被训的满脸涨红,不敢多说话。

    偏开元帝和寻常的父亲不同,他以前就是如此,不怎么训孩子,但是也不怎么喜欢。

    他每日生活简单的令人发指,妃嫔们哪个长的漂亮伺候的好,他就让哪个伺候,伺候完了,就开始清修。

    不上大朝会的日子,他都会穿道袍。

    后宫庞贵妃当年之所以为侧妃,很重要就是能生。

    但是说开元帝对庞贵妃多么眷顾,那就是真假了,别说是庞贵妃,便是鹤儿的娘,其实他也是平平。

    甚至庞贵妃自己都会说:“皇上天生无情,似乎没什么人能够入他的眼,我也不知道该是庆幸还是不庆幸。”

    “娘娘怎么如此说,您是后宫位份最高者,上边又没有皇后,您才是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

    庞贵妃却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皇上那天召他侍寝还问她癸水还有没有,大意就是没了赶紧撤绿头牌的意思。

    刘氏皇后在的时候,

    其实皇上对她也是平平,她是从彭城那种小地方来的,相貌虽然昳丽,可见识浅薄,皇上对刘氏皇后就毫不留情。

    还记得大皇子那时才五岁,刘氏皇后因为生下嫡长子之后,自认为腰杆挺直了,把娘家什么表妹,自己的丫头开脸固宠。

    那时还是晋王的皇上就曾经骂过她说她是拉皮条的老鸨子一样。

    即便是大家都以为在皇帝心中有一席之地的于氏皇后,甚至皇上对她尊重是尊重,但更多的是把她当小妹妹来看。

    惠妃自以为在皇帝那里有些情分,可在庞贵妃看来,不过是惠妃恬淡些,会在床上讨皇上喜欢罢了。

    那时她就听闻惠妃穿着女道袍和皇上厮混……

    所以庞贵妃很清楚,皇上要的妃子大多就是有用的,要说感情,是没什么的。

    包括对待儿子也是如此,大皇子也二十好几的人了,还只是个成王,在战场上还要皇上帮忙擦屁股,明显能力不足。

    自古能者上庸者下。

    道理亘古不变。

    二皇子被骂了一顿回来,当然同庞贵妃抱怨一二,“父皇如今越发沉迷于道学了。”

    “你父皇沉溺于道学,你却送佛经过去?你媳妇儿怎么也不劝劝。”庞贵妃没好气。

    这当然不怪二皇子妃了,二皇子平日那些大志都未必同二皇子妃说呢。

    二皇子摸摸鼻子。

    对于庞贵妃来说,二皇子是长子,又文武兼修,待他当然与旁的儿子不同。

    以至于三皇子过来请安时,庞贵妃还只记得让二皇子用心当差,对三皇子不过是寥寥数句,也不是庞贵妃有意冷落,而是今日二皇子吃了挂落,他得想对策出来。

    “母妃,那儿子先告退了。”

    三皇子近来要娶妻,也是忙的不得了。

    这甫一出去,就碰到八弟身边伺候的那个小丫头连枝了,这小丫头许是长开了,楚楚动人。

    她见着自己,忙道:“给三皇子请安,奴婢正好要交由东西给二皇子,不如让您带过去吧。”

    三皇子气极,难道

    自己是专门带话的人么?

    但是好奇心又战胜了他的那点小心思,不由得问道:“八弟送给二哥的是什么呀?”

    连枝笑道:“不过是江南的一些特产罢了。”

    江南?那可是富庶之地啊。

    三皇子冷声道:“你这丫头,说话也不实在。”

    他板着脸,连枝好像生怕他生气,才缓缓道:“是夜明珠,一斛之数。”

    说罢,连枝歉意道:“三皇子,您若是不方便,那奴婢就先去了。”

    “谁说本王不方便,本王现在就拿去。”

    连枝讷讷让开。

    这三皇子拿了檀木盒子给二皇子的时候,艳羡道:“老八还真是出手大方,小小年纪出手就是一套夜明珠。”

    一颗也难得,居然是一斛之数。

    庞贵妃老神在在,“看来咱们的法子对头了,老八虽然年纪小,但是绝对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他能送来这么一斛夜明珠给你,想来是谢你告诉他他的仇人呢。”

    “那就让老大那个蠢货和他先斗几场吧。”二皇子笑而不语。

    看来这步棋还真的是走对了。

    大皇子那边却很快收到风声,说八皇子千里迢迢从江南送了一斛夜明珠给二皇子,消息是从三皇子那儿传出来的,三皇子这个人嘴不大好,从来他知道了的事情,宫里所有人都知道了。

    所以庞贵妃有什么事情,也不大让这个儿子知道。

    很快,宸王又上书请大皇子就藩,为弟弟们作表率。

    当然,折子是宸王府长史写的,写的那是合情合理。

    大皇子怒道:“这个老二,居然拉拢了老八来出我的丑。”那老二表面上说什么宸王封的太重,一幅对老八十分不满的样子,现在好了,居然还敢撺掇老八上书让他就藩。

    他可是皇上嫡长子,凭什么就藩啊?

    不仅仅是大皇子慌了,刘家人也跟着慌。

    刘三夫人更是把沅娘喊了过来道:“你不是说宸王认了你妹妹做干娘吗?既然如此,怎么能帮着二皇子对付大皇子呢?”

    沅娘想了想,“这事儿也许我妹妹也不知道吧。”

    如果知道的话,肯定不会让八皇子这样做的,毕竟牡丹现在可是和刘家结亲了,刘家的生死荣辱已经是紧紧绑在大皇子这艘船上了。

    “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刘三夫人冷笑,“鬼都知道宸王为了给你妹妹拜寿,亲自去了江南了,焉知不是听了你妹妹的话。咱们俩家结为姻亲,自当荣辱与共,亲家,你可要好好劝劝你妹妹,在宸王面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呀?”

    沅娘不傻,当然清楚刘三夫人的意图,她不至于真的去信让妹妹阻止宸王,她还真的不愿意,皇子们打架,小鬼遭殃罢了。

    只是心中不免想着,为何当初妹妹不为女儿选其他家呢?

    这样让她难做人啊。

    第164章

    二更

    芸娘却觉得鹤儿这一步走的实在是高,难为他小小年纪,心思竟然不亚于那些老辣的政客们,而且这样比打杀大皇子还要高。

    杀了大皇子,那他也会被冠上杀兄罪名,无非是让别人捡漏。

    何苦为了大皇子而让自己也下半辈子前途未明,甚至被囚禁,这并非聪明人的做法。

    而奏请大皇子就藩也有好处,皇上春秋正盛,肯定不会立时就封太子的,但以大皇子一贯为人来说,他自以为是中宫嫡长子,早就认为那个皇位为不二人选,岂会轻易就藩。

    那么最着急的人就会是大皇子,就藩了就远离政治中心,不就藩就会被认为有不臣之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皇子即便再是嫡长子,可终究还是臣子。

    “难怪鹤儿不让我们操心的,他确实十分厉害。”芸娘感叹。

    穆莳也赞同,“甘罗十二岁为相,鹤儿同样的年纪,就超出他兄长许多,难为他如今还勤练武艺,读书也颇为刻苦。”

    “不管了,反正这事儿我也不懂,管多了还怕坏他的好事呢。”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媳》,方便以后阅读庶媳第6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媳第69章并对庶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