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芸娘想起元澄读书辛苦,又忍不住道:“鹤儿还在家吃住,偏元澄这么小,天不亮就要起床读书,还得习武,我真的是担心他身子骨吃不消。以前他自个儿在家里请西席还没这么辛苦,到了程家,一水儿的读书种子,可把他累坏了。”
总觉得儿子下巴都变尖了。
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身体也很重要。
想到这里,芸娘就坐不住了,准备亲自下厨做几道小菜给儿子吃。
穆莳看她风风火火的步伐,笑着摇头。
又说程斐在穆家的日子算很是优待了,比在家中还惬意几分,他本以为大白胖小时候就那样厉害的人,长大了更是不得了,没想到人家还挺好的。
时时刻刻的点心汤水,甚至他说要带鹤儿去哪儿实地看,人家二话不说都说好。
束脩当然也更丰厚了。
更重要的是,他所教导的孩子是那样的聪慧过人,其手段已经大大超乎他的想象。
今日他就要去江南看人是怎么采桑的,程斐虽然比他知道的多点,但也有限,自然意动。
鹤儿很快道:“我们今儿就白龙鱼服的出去,你做我哥哥,让我娘替我们做些干粮,成么?程先生。”
“殿下,这……”程斐还是希望多带点人出去。
否则真的出了什么事情,那他岂非是千古罪人了。
却听鹤儿道:“如果我一直带那么些人出去,老百姓如何会跟我们说实话吗?大家都畏惧我,说的话也不过是讨好之言,无事的,我让他们暗地里保护我,这样可成?”
程斐还觉得不妥,正要劝,鹤儿便道:“那我让穆三叔陪我一起去吧,他今儿正好休沐。”
有穆莳跟着,程斐当然就不容置喙了。
芸娘刚在厨房还没多久呢,那边鹤儿就寻摸来了,“娘,我要吃鸡蛋饼,你帮我摊鸡蛋饼吧,就是我们以前在路上吃的那种。”
“你这孩子,家里有好多好吃的点心,还有别人送了不少火腿月饼来,你倒好,要吃鸡蛋饼,那都是赶路的时候吃的。”
“我就想吃嘛。”
“好吧好吧,怕了你了。”
鹤儿笑眯眯的,还在灶膛里替芸娘递火,唬的厨房的人一个个都不敢出声。
芸娘摊鸡蛋饼是很一绝,而且这里材料齐全,很快一沓饼就叠了起来,还让素馨替他装了茶水和蜜水。
“娘,辣子酱?”
“你还想吃辣酱,你可小心点,到时候你的小屁股还要不要?”
一向淡定的鹤儿立马脸红了,还东张西望,“娘~”
芸娘偷笑,“知道了知道了,不说了。”
虽然穆莳很少知道芸娘摊鸡蛋饼,但是芸娘时常下厨,做的也都是些滋味好的小菜,他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反而是程斐,头一回看到用簸箕装的鸡蛋饼,旁边还放的大葱小葱土豆
丝儿,各种酱。
这真的是下田去的么?
鹤儿却是直流口水,还让侍卫用食盒一个个放好,不要到时候放凉了。
“穆三叔,要是小橙子跟来就好了,他昨儿还跟我说想出去玩儿呢。”
穆莳扶额,“殿下,您就别提他了,他嘴里跑马似的,明明胳膊结实多了,非跟你说他瘦了,唬的你娘今儿还要下厨为他做吃的。”
“哈哈。”鹤儿想起小橙子的狡黠也觉得好玩儿。
这一群人呼啦啦的走了,芸娘烧好几个菜,让厨房人热着,等元澄回来再添几个菜送上来,她洗完手,换了身衣衫。
果然元澄回来听说鹤儿出去了,急的蹦蹦跳。
“娘,下次儿子也想跟着去。”
芸娘点头:“好啊,等你哪天先生放你休息你再去。”
元澄垂头丧气的,姝丽就忍不住打了他一下,“坏哥哥,今儿娘专门为你做了菜,你还不高兴。”
现在小姝丽可是芸娘的好帮手,芸娘忍不住亲了女儿一口,“就是啊,你哥哥就跟野马似的,天天想出去跑。”
三个人吃饭,居然一桌菜泰办都剩下了,芸娘不禁想,要是有穆莳在就好了,肯定不会剩菜。
而且他昨儿晚上说寻摸了一个好姿势,真真是劳燕分飞呀。
用完膳,芸娘今日带着姝丽一起睡,母女俩替人偶娃娃梳头打扮,胡妈妈都忍不住道:“我们三奶奶还是孩子心性。”
“娘,你用你的胭脂替我的小玩偶木木涂这里吗?”
“对啊,木木脸色太苍白了,我们得涂点胭脂,这样才美嘛。”
姝丽若有所思。
陪孩子玩了一会儿,眼见天色不早了,下人开始催了,芸娘才让她们熄灯,抱着女儿一起睡。
次日接到从京中来的信,居然是侯府寄过来的,苏姨娘病死了。
当然除却苏姨娘过世这一消息,还有家中添丁的消息,十奶奶陈氏就添了个女儿,再有白氏紧接着又生了个儿子,可谓是有去就
有来的。
这些小事走个礼就行,芸娘他们在任上,送礼也不会那么及时,只能先让下人准备好,何时折返再送过去。
再就是孙姨娘的信,孙姨娘信中说苏姨娘并非是正常病死,而是她利用自己的死在侯爷面前求了恩情,还好她已经不在意这些了。
至于侯爷,府上都传说苏姨娘过世他大病了一场,也许会提前把爵位传给世子爷。
并元淳那里也开始相看了,虽然不至于这么早成婚,但是林氏已经召集了好几茬的闺秀云云。
还有信中说她们上次提到庞氏针对穆莳,不知道是何缘由,孙姨娘表示自己会替他们盯着庞氏的,让她也不必担忧庞氏。
再有,就是弟弟夏淇的信,他就说的更多一点了。
他如今只是逢年过节去侯府拜访一下,前几天大姐沅娘找过他,话里话外都是刘家,虽然未曾明说,但好像有点后悔结这门亲事了。
芸娘遂想,如果她不乐意,只管不结就好了,也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满打满算,牡丹今年也就十二岁,再寻也就是了。
退亲的闲言碎语,总好过日后,两口子过的不幸福好吧。
但这些她就不回在信中了,反正当年她就说清楚过的,甚至还言明过利弊。
沅娘确实觉得烦心,以至于陈氏儿子的满月礼上,她都心不在焉,一起吃酒的庞氏忍不住心底泛起冷笑。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前世她也记得何太医的夫人自从夏皇后成了皇后之后,就到处参宴,儿子娶了郡主,女儿更是嫁入勋贵之家。
但夏皇后对她很是苛刻,好像就是夏皇后生了嫡子之后,就同这位何夫人翻了脸。
甚至明令禁止何夫人入宫。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大家都很诧异。
后来有人说夏皇后让娘家人从不求官,还博了个贤良名声,故而夏皇后虽然不如齐皇后贤德,但是也十分不错。
可现在据她对夏氏的了解,恐怕她就是用娘家人
作筏子。
就像现在,她分明早就站队八皇子了,可是故意替姨甥女作主,把她那个姨甥女嫁给大皇子的表弟,迷惑大众,日后旁人问起来,她又会表现的无辜。
是啊,人家都把姨甥女嫁过去了,可见人家是真的示好大皇子啊。
后来八皇子对付大皇子,那说明不是他们指使的呗。
这种人连自己的亲人都能利用,良心真的是让狗给吃了。
何太医的女儿她见过,多么漂亮乖巧的一个小姑娘啊,就这样毁在一个野心家的手里,这个世上为何好人总是得不到好报?反而坏人却能步步高升。
二皇子那边因为八皇子上书,早就被大皇子惦记上的他,最近更是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庞贵妃心情也不好,甚至她爹这种庞家族人也被攻击的掉了官儿。
那八皇子不过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究其背后原因还不是穆莳和夏氏在背后操纵,西陵王这辈子也不知道怎么地改叫宸王了。
她还想提醒何太医的夫人小心,可想起上辈子夏氏生下孩子之后,反而拿亲姐姐做靶子竖立自己的美名,她遍体生寒。
第165章
姝丽的归宿
一辆青帷骡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阡陌小路是南方特有的,穆莳早已换成布衣,但他个子太高,且气宇轩昂,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他同鹤儿介绍道:“方才让人打探过,过了这条路,就能看到采桑的人了。”
“北边和南边还真的挺不一样的,我陪娘去河东老家的时候,河东那些地可是一望无际,且灰秃秃的,南边一切却都是绿油油的。”
“那是肯定不同,就像南方种水稻,以米饭为主食,可北方种植小麦,我们以面食为主。”
……
鹤儿很有技巧的下去,装作问路的模样,和采桑女们打探除了不少当地的见闻,他生的俊秀,嘴又甜,哄的婶子大姑娘们笑呵呵,有的连里长家的见闻都说起来了。
这一趟出来,让程斐也见识了许多,他当然不只是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也替家族管过庄子,但管过和真的和下层人士交流又不一样。
晚上三人借住在本地的一乡绅家中,即便是乡绅,还是江南的乡绅,其穿着甚至还没有程家的管事穿的好。
程斐不禁感叹民生多艰难。
穆莳笑道:“要不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呢?内子曾经告诉过我,即便她们家还算是四品官,可下人干饭都不一定每日能吃到,更何况这些乡绅。”
“还好我让娘摊了那么多鸡蛋饼啊,在锅上一热,那可真好吃啊。”
鹤儿想起刷大酱的鸡蛋饼,依旧馋的流口水。
好吧,程斐之前是瞧不起这鸡蛋饼来着,但今天饿了半天,在乡绅家热了之后,那叫一个香,连水葱这种平日他这样的美男子吃了怕有口气碰都不碰的,今日吃起来觉得那叫一个开胃。
痛快,真是痛快啊。
同时,他发现宸王一个小孩子,其实懂的不比他们大人少,且比大人们都还能吃苦。
一时,心中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
天气转暖的时候,江南世家荣家请了人去赏花,荣家虽然比不得程家,但也是
有名的世家,程家大夫人还是荣家的姑奶奶呢,俩家连着亲。
当然了,他们的目标还有宸王,但鹤儿以读书要紧,从来都不出去,外面的人都很好奇他,多次邀请几乎都被拒绝了。
况且他住在总督府里,总督府那些人身份不够,也不敢随意闯啊。
于是芸娘成了个突破口。
“娘,您这次是让我也去么?”姝丽乖乖巧巧的问。
以前她年纪小,这种宴会她都没法子出去。
现在她四岁了,也想跟出去凑凑热闹,没想到她一求,娘就同意了。
芸娘当然同意了,她还道:“是啊,还有好些点心呢,兴许你还能交一些朋友呢。”
总不能让女儿在闺中时常是一个人吧!
她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一切,那时候父亲官位低,家中连交什么朋友都要指定,可女儿呢,她惟愿她能开开心心的,至少,比她和穆莳过的开心。
芸娘能过来,荣家上下都十分高兴,奉她为上宾。
荣家大夫人是程斐舅母,但程斐今日和鹤儿去杭州泛游西湖去了,压根都不在江宁,当然也不可能来了。
“斐儿那孩子没功夫,我还怕您不来了。家里有玉兰茶,这可是全金陵独一份,您尝尝看,喜不喜欢这味儿?”
这位荣大夫人落落大方很是自信,芸娘来之前打探过,听说她是荣家这一辈的当家人,荣家之所以兴盛,全都是靠她。
进门时,长房人丁凋零,丈夫比她还小三岁,支应门庭都不成,小姑子年纪也小,但她硬是撑了下来,现在荣大老爷是南直隶应天府知府,正三品官,小姑子更是嫁到程家,生了程斐兄弟三人,可谓是风光无限。
芸娘对这样的人总是带着一股敬佩之意,“看您说的,您家的玉兰茶我是早有耳闻,只可惜您总也没请我,我倒是不好意思不请自来。”
一席话说的亲热极了,荣大夫人本以为京里来的总督夫人总会摆摆官架子,就像巡抚夫人那样,对她们总是带着一丝优越感,没曾想人家还真的没架子,而且年纪轻轻说话也
很有分寸。
赏花是假,拜码头是真。
这些人大概都是来捧芸娘的,芸娘不必战战兢兢,反而十分尽兴。
还有荣家的孩子,大多规矩很好,荣三小姐今年十岁,很有小姐姐的模样了,照顾姝丽照顾的十分妥当。
翻花绳、玩把索,九连环,小丫头和几位荣家的姑娘玩的可开心了。
这一次宾主尽欢。
第二次芸娘和荣家走动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姝丽呢,同荣家的女孩子们也走动起来,还交了几个朋友,这就是后话了。
很快荣大夫人也去信给了在京城的荣氏,荣氏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答应了儿子做宸王的先生,但是隔的太远,她总是担心。
这一担心,就让嫂子帮忙留意一二。
毕竟家中那个老夫人,本就不同意儿子去给宸王做先生,她要是担忧,那老太太更有理由不让程斐去了。
荣大夫人来总督府只见过程斐一次,但程斐同宸王关系很亲密,人也变得通透许多。
反正是好事。
荣氏也就放心了。
程斐的爹也是二品堂官,下衙之后,荣氏便道:“听我嫂子说斐儿和宸王相处的挺不错的,还夸宸王聪慧过人。”
“哼,小小年纪就知道摆了两位兄长一道,可不是聪慧过人么?”他自个儿的儿子都未必有那么聪明。
“好了,老爷。如今也只有斐儿同我们俩口子贴心,偏偏让老三那儿闹的他不能来京中,我不要求你们对他多好,但他开心,我也就满意了。”说到最后,荣氏还有点哽咽了。
这人真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她那小儿子从小就生的好,头脑聪明,又体贴入微,对父母也孝顺,偏偏婚事上就是不顺。
程大爷也是最疼小儿子了,长子虽然也不错,但因为从小是祖父那里长大的,甚至夫妻俩现在还住在靠近程首辅的院子里,比起这个父亲来,他也更亲近程首辅。
程斐虽然也曾经在祖母院里住过,可他显然和爹娘更为亲近,乐氏的事儿,若非是
由二婶亲自说亲,他也不会同意,哪里想到后来居然发生那样的事情。
程大爷想到这里,便道:“你也不必忧心,我们程家虽然不掺和这些,但是儿子日后真的出了事,我怎么样都会捞他出来的。”
有这句话荣氏就心满意足了。
“您说的我可都记着呢,不过,我觉得斐儿这孩子总有后福的。”
因着程斐还要和总督府打交道,荣氏也不介意卖点好给芸娘。
于是,夏淇就被程阁老亲自指点学问了,荣氏还笑眯眯的送了文房四宝给他。
夏淇受宠若惊也不知道为何。
等到了次年夏淇金榜题名,在信中提到自己多亏了程家提点,还谓程家不愧是书香世家云云,这时芸娘才知道还有这一遭,于是在对程斐的衣食住行方面就更加精细了。
朝堂上大皇子派和二皇子派斗的愈发不可开交,八皇子这边也多了不少支持者,虽然他远在江南读书,但是万寿节都会亲自上京拜寿,多了不少官员明里暗里示好。
鹤儿不禁道:“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眼看着我一回去,这事儿啊,又要多起来了。”
这次万寿节过后,又是青鸾公主成婚,鹤儿是肯定要留下来的了。
青鸾公主是惠妃的女儿,颇受皇上宠爱,这驸马也是挑的慎之又慎,摒弃了奉昭帝找的那些勋贵富贵闲人,而是择其良材,甚至是可以恩荫出仕,是一道青云梯。
众多人中,皇上挑选的人芸娘还真的认识,乃是荣大夫人的小儿子,外号荣姑娘的那个圆脸青年荣恂。
他一直嫌弃他娘说亲的对象相貌不如意,正好在京中选了庶吉士,想趁着花朝节踏青,看看有没有对上眼的小娘子,不过,旁的小娘子没对上眼,倒是和微服出来玩儿的青鸾公主看对了眼。
开元帝慧眼如炬,当然看的出来,荣恂脾气顶好一个,又是家中小儿子,正好还有学问,青鸾丫头脾气大,要是嫁个性子强硬的岂不是夫妻天天拌嘴,那可不成。
于是就赐了婚,而鹤儿同青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