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当然也要参加婚礼的。
“你终归是要回去的。”芸娘意味深长的说了这句话。
鹤儿知道娘总是希望自己好的,他该如何回报娘呢?现在穆叔叔的官位已经很高了,靠他们自己本来就能够闯出一条路来,他好像什么也帮不上忙。
可是——
元澄也是个有本事的,他不必担心。
但姝丽,他提道:“娘,我如今也十三岁的人了,议亲也是迟早的事儿,姝丽的婚事你要不要考虑我?”
芸娘立马拒绝了,“你的好意我知晓,但是姝丽太小,她日后欢喜谁,我们再说她的亲事。”
“娘,你不必怕别人说什么闲话,如果没有你,那时我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现在也是您和穆叔叔一直庇护我,我说这个的意思真不是心血来潮。”
第166章
一更
芸娘却摆手道:“我不是因为这个,你们年龄相差也比较大,我们小姝丽才四岁,等到她及笄,你都二十多岁了,真不合适。”
虽然芸娘只嫁了穆莳一个,但是女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年纪小不懂事儿的时候,希望找个成熟点的,可真的自己做了女人才明白,找相公还是找年龄合适的好,个中滋味儿也会只有自己知道。
再者芸娘笑道:“姝丽这孩子日后还不知道如何呢?你呢,现在还小,日后也许也会有心爱的女子,别的事儿咱们算的准,可感情的事情是谁也无法勉强的。”
鹤儿却是如遭雷击,“娘,您嫌我老了?”
“咳咳,你这孩子怎么只听这个?”芸娘颇为不好意思。
反正她现阶段是不会同意的,以后,那就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不知道怎么地鹤儿从这儿出来大受打击,程斐还以为他出什么事情了,还好过了几日他才好。
穆莳是过了几日才听芸娘嘴里说出来的,“就……等于你拒绝了?”
他是很功利,但他考虑的更实际,皇后那个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自己的女儿也不知道未来性子如何,能不能稳得住。
这人啊,都有自己的定位。
最忌讳的事情就是让不适合的人去做上合适的位置,那好好一件事情也会搞砸。
再者芸娘小声嘀咕:“你看看我们女人多会保养,你们男的好多过了三十岁肚子就大大的,丑死了,我女儿日后要找也要找貌若潘安,情投意合,被人迷恋的美女子。”
“噗。”穆莳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
旋即又感觉不妙的看了看自己,很好身样完全没有走形,而且每日早晚几次漱口洁面,且自己相貌几乎是人人夸赞的英俊,终于松了一口气。
芸娘见他这样儿,不禁偷笑,让你最近不忌口,老是想着喝酒。
但是她也有难过的事儿,“你看我这个黑眼圈,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就是房事频繁了,咱们俩日后可要节制点儿啊。”
那事儿她和穆莳是夫妻,敦伦本为欢喜,但因为到了江南,诸事顺心,自然放浪了些,快活是很快活,可后遗症也不少。
穆莳捂她的嘴,“别说出来,我知道了。”
他还害羞了,芸娘立马坐在他腿上,笑嘻嘻的,“你以前倒还好,如今做了爹爹反而事事谨慎的很。”
“怕了你了,小魔头。”
夫妻二人笑作一团。
但不管怎样,在江南还是顶好的,芸娘还是喜欢留在这边,自己当家作主的感觉就是好呀。
可有些事儿总是计划赶不到变化快,就比如芸娘正筹备过中秋的时候,京中却传来消息,建国候过世了。
这就很意外了,穆莳自个儿也没想到,京中派来的人是世仆冯庆,他哭着道:“老侯爷是同旁人去西山打猎的时候,不慎摔马,才落马而亡的。”
“父亲身子骨一向也不错,也不是那等爱逞强的人,怎么好好的去跑马呢?”
这事儿冯庆就不知晓了,或者是知晓了不敢说。
芸娘一向能干,在来人报了信之后,她就开始收拾箱笼,让下人们为儿子女儿准备孝服。
澄哥儿对这位祖父还有印象,只记得他抱起他时,总是用胡子扎他的脸,后来懂事之后,也知道祖父的偏心,他对祖父母没有什么太大的感情。
说起来,孙姨娘反而更亲近些,至少平日里孙姨娘做的衣服鞋子还有不少精巧的玩意儿都会一一寄给他和妹妹。
但芸娘决计不会真的让孩子们这样无动于衷,这样回去,一路上侯府的下人们都看着,人们会怎样说他。
尤其是澄哥儿,日后还要科举的人,更不能如此。
她摸着儿子的头,娓娓道来,“其实你出生的时候你祖父还是很高兴的,那个时候你爹在京里如履薄冰,你祖父还送给我们一个小庄子。你小时候,我有事把你放在太太那儿的时候,你祖父也时常会抱你,说你是虎父无犬子。”
“其实说起来也不能说你祖父偏心,他看重你大伯父,就跟你爹爹日
后看重你是一样的。”
澄哥儿似有所感,“就像程斐叔叔家中,他家祖母更喜欢小儿子,可是对大儿子也不算太坏。”
“嗯,就是这个意思。如今人死为大,你若是摆出这样的神情来,旁人看了会说你不孝顺。长辈们的恩怨和你一个小孩子无关,你只要知道如今是你祖父过世了,你要伤心就足够了。”
不管说以前她们有再多的不满,现在她很多事儿都能放轻松看待了,更何况也许这次回去就要分家了。
日后她们也同将军府上的人一样,自立门户了。
侯府的好与坏,同她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元澄见母亲说的郑重,忙点头应是。
跟来的下人们见三房已经开始茹素披麻戴孝了,连五少爷元澄都整日红着眼睛,他们不禁想三房到底还是念着老侯爷的。
而京城的建国候府已然是开始料理丧事了,前几年老太太过世,大家似无所觉,因为老太太本来年纪就不小了,且平日对人也并非很慈爱,大概最疼的也是将军府的人,侯夫人和侯爷当年回家守了几年孝,心里惦记的也是儿子们丁忧,家中的权位,伤心是有,但很少。
可侯爷一死,众人都觉得侯府的天好像塌了一大半了。
侯夫人一直和侯爷相敬如宾,他有喜欢的女人在外也有红颜知己,她呢,在乎的也都只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看重自己的儿子就好了。
甚至她还想侯爷能够早点把爵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在当初穆莳步步紧逼,趁着儿子身体不舒服,他鸠占鹊巢的时候,她最恨的人都是侯爷,都是他弄出这么多儿子来。
早上他出去时还折腾厨房说要吃河东的面,偏做老菜的厨子正好生病,她还嫌弃他折腾,可如今,他人走了,走之前竟然都没让他吃一顿好饭。
其实她应该高兴的,丈夫死了,他的那些旧爱新欢,全都要看她的眼色,那些庶子们也都可以分出去了,她儿子日后是侯爷,她这个老太君不知道多好!可为何她脸上湿漉漉的,泪流满面
呢……
第167章
二更
日夜兼程,披星戴月,芸娘总算是到了建国候府。
建国候身为开国元勋,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便对他有些意见的人,也不得不说他是忠良之后,皇上甚至派了煦王和宸王过来吊唁。
煦王是二皇子,他到底棋高一着,比起大皇子来,很识时务。
在大皇子到处联名让他当太子的时候,二皇子还加了一把火,果然大皇子身边的人皆被处置,如今连他自个儿都在府中反省。
但即便如此,大家对大皇子也不敢一下就踩死,毕竟人家是刘皇后的嫡长子。
家中灵堂早已布置好,她们归家之时,才将将过了三七,所有人都是一身缟素,芸娘再次见到侯府诸人,恍若隔世。
“大嫂、二嫂、弟妹们。”
林氏眼角已经有了些许皱纹,并不是她疏于保养,而是中年产女,很是辛苦,人好像一下就老了不少,见着芸娘,她欣喜的很:“咱们妯娌总算见着面了,好几年了吧,你还是没变。”
俗话说要想俏一身孝,这话实是不假,这芸娘虽然风尘仆仆,眼窝青黑,但却别添了几分憔悴的脆弱美感,看的让人眼发直。
“大嫂,哎,我们一直在外,家中诸事还是劳累你了。”
林氏淡笑道:“你这说的什么话,这本是应该的。”
二嫂白氏似乎又富态了些,同二哥穆节那胖胖的模样倒是越来越有夫妻相,她看着姝丽,打心底里的慈爱,“次间有热汤,正好我们五姑娘在次间用点心,让六丫头也过去吧。”
也许是因为连续生下几子之后,白氏站稳了脚跟,对长女又视若珍宝。
如果可以,谁不会喜欢自己的孩子呢?但儿子才是立身之本啊。
姝丽在江南时大多是跟着芸娘的,几乎是寸步不离,后来交到荣家的姐妹做朋友后,才好点,她到底还小,芸娘浑不在意的牵着她,“我们来的路上在马车上用过点心,她小人家吃不多,二嫂不必客气了。”
再九奶奶和十奶奶,九奶奶是苏氏,苏姨娘的侄女。
她同她姑母一样
,很会洞察男人的心思,苏姨娘靠着和建国候的情分,为俩个儿子明里暗里谋了不少东西,甚至临死之前,用自己的死让幼子进了羽林军。
苏氏也是如此,她起初身份低微,穆九同胡氏还有些情分,可她稳稳的站住了脚跟。
十奶奶陈氏就更不必说了,她如今不仅和十爷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还同林氏关系也颇好,林氏也十分器重她。
她比芸娘更能屈能伸,芸娘此人有些傲气,她却没有。
总能知人所想,急人所急。
若说苏氏后院功夫强,那陈氏是妯娌关系和男人的心都抓,更胜一筹。
还好,如今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了。
“郡主呢?我怎么没见着?”芸娘奇怪,这样的场合她不是一贯最爱出风头的么?迎来送往,正好是显示自己身份的时候。
林氏咳嗽了几声,“她前几年迷上佛道,去做了居士。”
这事儿无人跟芸娘提过,芸娘皱了会眉头忽然又明白了,清河王的爵位被削掉之后,她再也不是郡主的身份了,穆家当然不会如那等势利小人一般,就休她,这也不太可能。
可端敏郡主自己受不了罢了,她不再是郡主,她嫁妆里那些皇庄,那些属于郡主的马车依仗全部都没有,光是下人的目光她就受不住。
在穆家的家庙,虽然生活清苦些,但至少不会有什么其他不好的。
不过,比起淑敏郡主她的境遇是好多了。
在公爹灵位前上了香,芸娘又去给侯夫人请安,侯夫人因为伤心过度卧病在床,芸娘探完病,在门口遇到了孙姨娘,显然孙姨娘是特意来的,见到姝丽,就舍不得松手了。
“侯夫人只是心里不痛快,实在是老侯爷死的太过于突然了。”
孙姨娘对于这事儿门儿清,老侯爷还在一日,这家里他撑着,可世子穆英呢?能不能撑住西北军呢。
固然老侯爷过世,侯夫人是府中最高长辈,再也没有人敢约束于她,可同时穆擎天这棵参天大树也去了,日后的风风雨雨就该穆英扛了。
可这和
她也没什么关系,她日后靠的是她的儿子穆莳了,侯府这些事儿同她们无关了。
穆莳在的时候,并没有承惠于建国候府多少,如今建国候死了,他们守完孝道,日后分完家,也是自立门户了。
到了院里,芸娘让人把姝丽带了去休息,关了门问起府中之事。
孙姨娘在信里不好说的阴私,几乎都说出来了。
“端敏郡主是自作自受,她让元沣少爷日里夜里学习,学到咳血了,还从假山上掉下来摔了腿,现下还要养着呢。侯爷大怒,正好她父王又被削了爵位,索性就做主让她青灯古佛,其实是关到家庙了。”
原来如此,芸娘还以为她是羞惭了。
见芸娘那样诧异,孙姨娘笑道:“好死不如赖活着,她怎么甘心把到手的东西给曼姨娘。其实曼姨娘很是本分,性子极好,人家当初也是和四爷是正经夫妻……”
“但侯夫人却不傻,她还得用侯府的这块招牌为四爷找一门好亲事,郡主本就被侯爷斥责残害子嗣,如今不过是吊着命罢了。”
其实侯夫人如今的所作所为和曾经的苏姨娘有什么区别呢?
芸娘问道:“那四爷呢?她虽然和曼姨娘情比金坚,可是郡主亦是他结发妻啊!”
即便早已知道这些人凉薄,可是没想到居然凉薄至此。
孙姨娘淡淡的道:“他可是许国公府的常客,二皇子的姨妹正待字闺中呢。”
还真是如此……
“他做的这样不遮掩,可见对权势的追求已经是到了极致,同陈明喻倒是一样,到头来,她们姐妹殊途同归了。”
陈明喻自然做的没有这般露骨,自从清河王削爵之后,起初淑敏郡主听说身体还不错,后来在陈明喻百般安慰下淑敏郡主还怀上一个孩子,就在夫妻二人为了迎接这个孩子的到来后,淑敏郡主却血崩了。
孩子生下来病歪歪的不提,淑敏郡主缠绵病榻。
陈明喻散尽千金为夫人延请名医,却依旧药石无效无力回天,他的深情让他的上官十分感动,就在他们离去江南总督的那日,
都听说陈明喻升了一级,且经由上峰撮合,娶了江南荣大夫人娘家的女儿唐氏。
唐家豪富之家,且在江南深耕已久,听闻那位唐小姐向来眼高于顶,可却被陈明喻的痴情打动,家中人奈何不得,再者那陈明喻确实是个重情重义的,又素有才名,人也是相貌堂堂,唐家便同意了。
看看,陈明喻此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由此看来,她和陈明喻的婚事其实原本就不会成,为了解除婚约,可能他还会使出不少手段。
还好,她最终嫁给了穆莳。
孙姨娘对穆荃鄙视,穆家其余人就没什么了,二房白氏贤惠,有主母气象,治理家务也来得,她除了看管一双儿女之外就没什么了。
见芸娘打了个哈欠,孙姨娘忙道:“你先歇着,咱们要说话何时都成。”
芸娘就不客气了。
回到侯府,繁冗的日子就要来了,半点马虎不得。
一夜无梦,醒来不知身是客。
穆莳端了托盘进来,“看来我来的很是时候,让人专门去买回来的。”
乌鸦鸦的发髻散在丰颊两侧,星眸雾雨蒙蒙的看着他,娇俏的伸了个懒腰,“怎么这样早?不是说丧事很忙的吗?”
这碗薄皮馄饨可真好吃,那汤仿佛也是用母鸡熬出来的。
她们茹素二十多天了,总算能见些荤腥了。
吃了肉,人才有劲儿。
穆莳见她吃的香,忍不住坐下替她擦擦嘴边的油渍,“慢点吃,丧事是很忙,但有四弟在,我们这些人哪里能往前面去。”
是啊,现在侯爷死了,侯夫人连面子都不必做了,当然是能推自己的儿子就推自己的儿子了。
“你是庶媳,我是庶子,咱们俩忙里偷闲呗。”现在的穆莳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在乎往上爬了,因为他的官位是一步步得到的,他有这个能力日后再拿回来。
睡足了之后,芸娘才打算去侯夫人那边请安,不巧在路上碰到了庞氏,庞氏是和二太太一道过来的,余嫣然也跟在身后。
二太太笑着喊了她一声:“三奶奶一向可
好。”
她是一贯面子功夫做得极好的,芸娘笑着应了一声,庞氏听婆婆说话了,这才不情不愿的喊了一声三嫂。
芸娘笑眯眯的对二太太道:“我有件事儿问七弟妹,二婶,我能单独同七弟妹说几句话么?”
本来装鹌鹑的庞氏一震,她和夏氏已经许久没有打过交道了,夏氏这个语气绝对来者不善,她恳求的看着二太太,希望不要单独留下她一个人。
却没想到二太太之愣了一下,立马道:“你们妯娌感情好,问什么都可以,那我就先带余姨娘去大嫂那边了。”
庞氏右眼皮跳了几下,她意识到了不妙。
第168章
一更
“从前你说让我小心枕边人,我一直不明白是何意?后来的种种我才知道你是真恨穆莳啊,可真是为何呢?”
那时还是新嫁娘的庞氏就不顾一切的提醒她,让她小心穆莳。
当年她才刚嫁过来,甚至是头一回过来拜见长辈,就敢公然挑拨她们夫妻关系。
庞氏装傻充愣,“三嫂在说些什么呢?我为何听不懂呢。”
芸娘呷了口茶:“我去问过一件事儿,你姐姐庞怜容当年差点得急病死了,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竟然知晓麻神医,还知晓要去通过五柳先生请她去?这事儿听起来真是奇怪。”
庞氏只知道夏氏聪慧,毕竟不聪慧前世也不能稳稳的当了二十年的皇后,可是没想到她这样聪慧,也许,她心中的秘密就要被人知晓,想及此,头脑一片空白。
“你也不必装傻,你若老实说我还能放过你,你若不老实说,对付你跟捏死一只蚂蚁那样容易,更何况你也犯了不少大忌讳的事儿?哦,对了,还有你儿子,听说很是聪明,可要是他娘被逐出家门,又犯口舌,不知道他如何抬起头呢?”
因为芸娘太了解这种人了,本质很怂,你若好声好气同她说话,她不一定会理会你,还装傻充愣,可你要是威胁几句她们就吓着了。
果然庞氏脸色发白,穆莳是个什么样阴险狡诈的人,她是最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