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夏芸娘 本章:第104章

    今年因为大战胜了开了恩科,他一定要中科举才行。

    大过年的,元涛不过过来坐了一会儿就回去继续读书,没日没夜的读,穆七爷是拦都拦不住。

    再加上将军府二老太太见侯府越来越好,那老对头孙淑人油光水滑的,她一时不忿还让穆七爷别拦着元涛,“让他读,继续读个名堂出来,咱们将军府也出了举人,过两年也去中个进士。”

    有了二老太太这句话,元涛就更勤学不辍,即便有时候学的太晚了,心跳如雷,他喝几杯参茶压过。

    这次,这次一定不能让人看扁。

    秋闱的京兆府天气一般都很冷,元涛却觉得自己的心是火热的,上回在副榜,这次一定要争气,他并不下于元澄,暗自打着气。

    头一场他就病倒了,头烧的不行,穆七爷不许他考,他硬是要坚持。

    非要坚持到最后一场,药也不肯吃,被人抬出来的时候,气若游丝,身体都半僵了,最后一刻元涛还惦记的是自己最后一场因为头太痛,没办法写字。

    “涛儿涛儿……”

    元涛却觉得自己什么都听不见了。

    穆七爷叹道:“你娘总是让你争气争气,你这孩子把命都争的没了。”

    他是个中庸随分从时的人,从没想过有一天儿子居然因为想上进,把命都丢了,荒唐,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且不说元涛这一死,林雪守了望门寡,就是穆家读书的儿郎们也是心有戚戚焉,生怕读书读的命都没了。

    连穆莳都告诫元澄:“你且每日起来打拳,身子骨练好才是正经,咱们世家子哪个不是身强体壮的,否则,科举熬不过来的。”

    元澄哭笑不得:“我知道了爹,您放心,那元涛也是太急功近利了些,要我说他年纪也不算大,慢慢来就是了。”

    “他一个年轻人懂什么,二老太太可是大力支持,穆七爷这样的老好人都跟二老太太这个嫡母闹将了起来。”芸娘知道的又多些,再者,庞氏的儿子……

    让她想起当时庞氏哭诉的说什么穆莳不管儿子死活云云,可若她的儿子真的像元涛一样钻牛角尖,那别说是穆莳了,就是皇帝也管不了啊。

    就跟庞氏这个人一样,性格过于偏执,什么事情只顾自己的想法,从来不去听别人的意见,而且本身人也不算聪慧,这样容易造成悲剧也很正常了。

    但想来那所谓的前世今生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说不定是庞氏自己臆想的,人在某些不如意的时候常常臆想。

    她便抛诸于脑后,一心一意为元澄寻觅良人。

    “娘,您别烦恼了,儿子不想成婚。”元澄打了个哈欠,看她娘从媒婆那儿拿的画像,嬉皮笑脸的道。

    芸娘瞥了他一眼,“你还真的准备中了进士再说亲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这话若是寒门学子说说就罢了,元澄可什么都不缺。

    见芸娘不信,元澄少有正色道:“娘,妹妹过两年就要成婚了,我这个做哥哥还只是个举人,您若真的想更进一步,那就等我中了进士,到时候您是嫁女儿一重喜事,娶儿媳妇一重喜事,岂不是更好?”

    元涛头七他去见过,那真的活活是考死了,眼睛都闭不上,看着可怖,他可不想跟人家姑娘定了亲,到时候自己也出什么意外,就对不起人家啊。

    第238章

    大结局(上)

    “元清,来娘这里,你爹这是带你去哪儿皮了,脏兮兮的,还满头是汗,不知道的我以为是哪个小乞丐来咱们家了?”芸娘拿出自己的帕子,替小儿子擦脏灰和汗,瞥了眼不着调的穆莳。

    这人可真是,乖巧的元清都被他带的跟个小泥猴似的了。

    说起来小儿子还真的打小看不出来,现在一到四岁,整个人就上房揭瓦,还好芸娘对他管教的很严厉,是真的会上手打那种,元清是真的谁也不怕,就怕他娘。

    他小心翼翼的扯着芸娘的袖子,被芸娘拍了一下,他瘪着嘴道:“娘亲,是我不好。”

    芸娘不嫌弃他脏,牵着他进去,“知道自己不好就成,我呢,带你去沐浴,今儿还做了山药糕,炸了你最爱的鸡腿,你快些沐浴完了,出来吃,好不好?”

    “好。”元清欢呼的进去沐浴。

    穆莳则陪着小心道:“今儿带他去校场玩了玩,这小家伙可是不屈不挠的很,跟着我跑步跑的摔倒了。”

    “扎马步也就罢了,他才四岁,细胳膊细腿的,伤到哪儿就不好了。”锻炼孩子也得有章法,不能真的把四岁孩子做虎打。

    穆莳也知道自己今儿太胆大了些,妻子从不介意对儿子女儿严厉,只是不想残害他们的身体。

    他们夫妻和旁人那种九子八女孩子多的不同,就俩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将来是要进宫的,别说回娘家了,就是母女二人要见上一面也难,大儿子也大了,如果侥幸得中,那也顺理成章的成婚,有自己的一个小家了,唯独元清还小,他们夫妻能够一起教导。

    元清洗干净出来,胃口好的很,旁人家总有挑嘴的,芸娘家的孩子都没这种坏习惯,像姝丽除了苦瓜确实吃不进去之外,就没有特别挑剔的。

    正吃着呢,元澄从外面回来,径直坐下来吃,还捏了捏弟弟头上的小揪揪,芸娘就笑:“你都这么大了,还惹他一个小孩子,我可跟你说元清可不是好惹的。”

    “娘,我不打哥哥,哥哥对我好。”

    听到这个话呀,元澄别提多高兴了,元清也腻在元澄身边一个劲儿的哥哥哥哥喊个不停。

    得,看着人高马大的,还是个小孩子性子。

    兄弟俩个一大一小,还能玩到一起去,也是不容易。

    程斐这人是不成婚则已,一成婚孩子不断,于氏很快就揣上了宝宝,芸娘遂带着姝丽去看看她去。

    去的时候,于家的人正好来了,迎面走来的是于家大夫人和二夫人李氏,李氏这次没有再带着龚氏出门了,芸娘也颇觉得好笑。

    你要真心喜欢你儿媳妇,这个时候越发要出来为她撑腰,又何必如此呢?

    于家的人其实一直都不太喜欢穆莳和穆家,尤其是太子和自己外祖家的确很疏远,几乎就是面上的事儿,私底下一直不会亲自召见。

    所以,于家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切实的好处,一直都是看着穆家封了爵位,穆家女成了太子妃,日后穆家女还能成皇后,这些却和于家半点关系都无。

    可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家对太子也没什么付出,太子也不是好操弄的,她们日后可能永远在穆家面前矮他们一头了。

    但大家面上还是挺和谐的,这就是于家和程家的不同之处,也许于家人也会恼,但是在外面不会闹出来。

    就像于大夫人,顶多就是说话说的少,但是人挺绷得住。

    姝丽在回程的时候就问芸娘:“您总跟我说对于家人还得敬着些,这是为何呀?”

    “因为是太子的外祖家,不管咱们喜不喜欢,太子和他们亲不亲近,你却不能如此,否则太子就该说你目中无人了。”

    见女儿觉得疑惑,芸娘不禁道:“也许你觉得娘亲危言耸听,但是鹤儿哥哥虽然是我们从小看到大的,现在也对你很好,但是日后很多事情就说不定的,尤其是夫妻之间,许多事情不能还像现在这样子。”

    “嗯,我知晓了。”

    女儿以前跟乳燕一样,她恨不得一辈子护着,没过两年也要成婚了。

    本来芸娘以为两年应该很久远的,但是内务府纳彩纳征,派的嬷嬷过来专门教姝丽规矩等等,芸娘更是要抓紧时间,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姝丽,两年仿佛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

    婚前俩人还不能见面,有时候婚事为何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完全就是父母一手操办的。

    姝丽已经亭亭玉立,再也不会歪着头喊娘,而是端庄的起身,行礼如仪,她的教养和家世背景,足以配的上太子妃这个头衔。

    无端的,芸娘生出一股骄傲出来。

    她为她的女儿骄傲,也许只有太子,这个全天下最金光闪闪的男子才配的上她的女儿吧。

    “娘,女儿这样好看吗?”她今日试礼服给芸娘看。

    芸娘忍不住点头:“那是当然。”

    “我手心的汗都出来了,娘,鹤儿哥哥知道了,肯定会笑话我的。”姝丽内心总是忐忑不安。

    殊不知鹤儿也是紧张的很,一身红袍已经试了几遍了,他当然不必去迎亲,自然会有官员代他去迎亲,他只在东宫等着,招待客人就成。

    但是他还是觉得紧张,不为别的,就为当年娘说想为姝丽找个年龄相仿的,自己比姝丽大了不少,若是弄的太老成了,自个儿也觉得不好,于是试了半天。

    被开元帝知道了还嘲笑他:“你一个太子,居然还为这事儿操心?那小姑娘就让你惦记到了这个地步吗?连试婚宫女你都不要,你说说你呀。”

    “父皇,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再说,那么多也烦,我不喜欢麻烦事儿。”鹤儿同开元帝一向说话随便。

    他若是没有曾经在芸娘家生活的体验,那么他当然认为男人三妻四妾实属正常,但是他在芸娘家生活过,也很羡慕娘和穆三叔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既然这样,他就不能要那么多妾了。

    第239章

    结局(下)

    “起。”

    随着宦官一声起,姝丽的舆被升了起来,送嫁的有穆莳元澄二人,他们作为父兄不仅仅只是太子妃的父兄,还是太子的臣属。

    这也是定然的事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还得去交泰殿参加大宴,恭贺太子娶新妇。

    太子成婚又与寻常人不同,寻常人是拜堂入洞房,太子则是先洞房,次日再去向皇上请安,姝丽默默的想着流程,心都提着的,她想起娘早上起来端了一碗萝卜汤圆给她,外祖母也悄悄的塞了她最爱的珠钗。

    想到这里,她就难受。

    哥哥还未娶妻,小弟调皮,她不在家的时候,母亲即便有心里话,有时候不方便对父亲吐露的时候该如何是好呢?

    芸娘担心的不比姝丽少,她却还要迎来送往,远在西北的元凤也过来在帮忙,这些年她艰难产下一子后,再无所出,好在邵运方虽然言语不多,但是会疼人,元凤的生活过的还是很滋润的。

    同时,她也庆幸自己嫁到邵家去,有那样开明的好婆婆,和端方的丈夫。

    若是同样嫁给勋贵,家里的妾恐怕从院子头都站在院尾去了。

    “三婶,那边杯碟我让人全部收好了。”

    “嗯,你办事,我哪里有不放心的。”芸娘笑道,心中又想,姝丽近几年不知道帮了自己多少事情,但凡家中宴席,姝丽压根都不必自己操心。

    嫁女儿真的是像剜去心一样。

    白氏越发福相了,她对元凤道:“我们五丫头要是像大姑太太和六姑太太这样,我是不愁什么了。”

    其实,自打姝丽被封为太子妃后,穆家的女儿都很好说亲,白氏的亲女儿五娘早就被人定下,白氏可是悄悄的给了五娘不少陪嫁。

    唯一后悔的是和离的胡氏,她带着三娘独自在娘家过活,以前是过的很滋润,到了婚嫁的时候,三娘却很难找到婆家。

    且三娘跟着胡氏,依旧是横针不拈,什么都不会,林氏这样慈悲的人也念生阿弥陀佛不好管。

    芸娘推了推白氏:“少来,日后你可比我好,你家女婿就住隔壁,你何时要看五丫头了,直接走几步就到了,我却难了。”

    宫里虽然近,但是后妃见娘家人一个月最多两次,芸娘今日虽然迎来送往,但兴致一直不太高的原因就在这儿。

    还是她娘甄氏在旁劝道:“芸娘,你呀放宽心,那时候你那么远从湖州嫁到京城来,我们又怎么样了?只要女儿过的好,在不在自己跟前又有什么呢。”

    老太太虽然头发微微白了一些,可背不驼,人精神的很,丈夫致仕后,她成日莳花弄草,过的还挺自在。

    甄氏豁达,也劝自己女儿:“过几日又能见到了,要是让外人瞧见了,还指不定以为你不乐意呢。”

    “您还真是,我不过感慨一两回罢了。”芸娘对自己的娘说话可不客气,“罢了,您也跟我帮忙,带带元清,这小子跟活泥鳅似的,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甄氏笑道:“小孩子调皮点才好呢,你弟弟那几个儿子,也太斯文了些。”

    芸娘捂嘴直笑:“这话您敢说,我可不敢当着弟妹的面儿说。”

    众人又是一笑。

    诸妯娌过来帮忙,也累极,芸娘遂安排她们在升平坊住下。

    穆莳回来的晚,人倒是极为清醒的,还要拖着芸娘去屋顶上看星星,芸娘拍了他一下:“亲戚朋友都在家里住着,你带我上房揭瓦,让别人怎么说?知道你今儿高兴,喝点蜂蜜茶醒醒酒吧,早些安置。”

    “知道了,芸芸大王。”穆莳笑起来。

    他大笑时永远昂着头。

    睡下来也不安稳,还非得抱着芸娘,“咱们俩就住升平坊吧,把伯府让给元澄住,这个伯爵本来也是我为儿子们打下的。”

    芸娘却比他想的深远,“住这边可以,但是元清还小,你这样早就当甩手掌柜了,那可不成。”

    “我知道,但是你放心元澄可不是程大少,娶了媳妇就忘了娘,他老子我也不是任人欺负的。”

    这点芸娘更相信儿子,“你儿子比你更知道,京里的人送咱们儿子一个封号‘辣手摧花’,得了,我巴不得他现在对哪个女孩子感兴趣才好,让他们夫妻去伯府住着,小两口培养培养感情,这多好呀。”

    什么辣手摧花,那是没有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不知道呵护成什么样子呢。

    穆莳靠在她肩膀上,问着她,:“你说我以前没娶你的时候也是那样,脸终年不笑,只希望赶紧往上爬,什么都顾不得了,后来娶了你才知道什么叫做有滋有味的。”

    “那是,我是什么人呀,我可是芸芸大王,刚洞房的时候,瞧你那样还退避三舍呢,后来还不是乖乖的和我睡了。”

    提起来这个穆莳脸还发烧,“别说这个‘睡’字。”

    得,人家还害羞起来。

    芸娘打了个哈欠,她是真的要睡了。

    夜半,林氏难得和女儿在一处睡,还是在别人家里睡,觉得既新鲜又觉得和元凤关系拉的近,她母女二人自然也拉起家常来。

    “这次来,就结结实实的住一个月再回去,我的年纪也大了,兴许日后就看不到你们了。”

    听林氏说起这个话,元凤没由来的心酸,儿行千里母担忧。

    哥哥元淳接下父亲的官职,一直在西北练兵,嫂子也是独守空闺,故而嫂子言语中未免带出来一点,但母亲过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多年了。

    穆家儿郎大多从军,三叔和三婶也是一分别好几年不见。

    她能够时不时回来京城见见爹娘,平素和丈夫儿子在周遭,她就很满足了。

    “娘,我今儿看到了三婶的娘甄老夫人,人家还精神矍铄的很,您说什么看的到看不到的,我看就您好好将养着,日后去西北玩儿。说起来,我爹在西北待的时日够长,昨儿见着我还说面没放醋不好吃。”

    元凤的宽慰让林氏的心情也好上几分。

    她抹了抹眼泪,“你三婶是舍不得你姝丽妹妹,我是感同身受。元凤,以前的事情你三婶既然都不提了,你也不要时时揣着,过之则改,这些年你对她的心,她也知道的。”

    元凤好像被说中了心事一样,最终还是道:“娘,我知道了。”

    “那快点睡吧。”林氏温柔的拍着女儿,就像她小时候那样。

    元凤是没了心结,旁人却未必没有。

    众人都进入梦乡之后,只有小陈氏辗转难眠,她曾经送过毒药给穆莳夫妻,夏氏和穆莳绝对不是什么良善之人,陈氏被报复的那样干脆,今日看到了十弟的新妇温氏,她似乎还能记起陈氏来。

    尤其是方才她进来时,有位丫头也送酒过来,她从不喝酒的,这是穆家上下都知道的,她送来难道是要毒杀自己吗?

    飞絮负责火烛,大半夜了那小陈氏房里的灯还亮着,她冷笑一声,不是做贼心虚又是什么。

    但想起主子的吩咐,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小陈氏在许州做的孽,她们何必脏了自己的手,飞絮冷脸连连,提着灯笼没管她这里,只让小心火烛。

    三日回门,鹤儿携带姝丽一起回来的,姝丽转眼间就已经多了几分妩媚,好似画龙点睛一般,芸娘带领众人给姝丽请安,姝丽忙扶她起来,鹤儿也是笑脸吟吟。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人生四大乐事之一啊,更何况是姝丽这样的大美人。

    “他对你好不好?真的没有妾侍吗?”这是母女俩的私房话,不像方才大家在的时候问的都是冠冕堂皇的,什么见过皇上没有云云。

    只见姝丽脸色酡红:“是啊,干净的很,而且鹤儿哥哥头一回还……”这个她就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过来人都懂的,芸娘也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姝丽还有许多未尽之言,靠在母亲肩膀上说了不少。

    只可惜她不能多待,芸娘见女儿有些伤感,她反而还劝道:“放心,过些日子,我就递牌子进去看你,反正初一十五都能递牌子进去,你娘我可不怕跑。”

    姝丽这才开颜。

    等回门礼过完,芸娘才踏踏实实的睡了三天,她自认不比年轻的时候日夜忙碌都不曾觉得累困,如今却是累极。

    元清以为母亲病了,在家乖乖读书,并不曾出去,每日来芸娘床前问安。

    “娘,等你好了,儿要演一套拳法给你看,是太子姐夫教我的呢。铱驊”

    听说元清根骨极佳,穆英都时不时喊他过去面传口授,他还上前把小脑袋放在芸娘的额头上,“娘亲,你快快好吧。”

    芸娘忍不住求助看了看他身后的穆莳,穆莳则是似笑非笑的先拉开儿子,才对芸娘道:“可不能再睡懒觉了。”

    什么病都没有,大概是懒病发作了。

    当即芸娘就要起来,元清还过来再用小脑袋蹭她,就跟小幼崽似的,“娘,儿子守着您。”

    穆莳则故意道:“那昨儿谁说要随我一起看星星去的呀?”

    “我我我。”说完元清又忍不住看看芸娘,还是摇头。

    芸娘则笑道:“娘早就好啦,我们一家人去屋顶看星星好不好?”

    元清重重点头,“好。”

    晚上的星空真静谧,繁星点点,芸娘指着天边那颗星对元清道:“瞧,那是银河……”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媳》,方便以后阅读庶媳第10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媳第104章并对庶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