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和陈澄真的合得来,在银川的时候,陈澄还教给我妈写纸条,委婉的告诉我爱爱要用安全套……
话说……那盒套好像还在银川的家里,不知道我啥时候能用到。我回头看了一眼俩人,她们坐在广场边上的商店门口乘凉。
陈澄一点也不嫌弃的陪着我妈坐在台阶上,她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一个人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而我妈时不时的向我投来目光,其中更多的成分是不好意思。转化成为另外的词语,叫做自卑……
我妈这贫苦的大半辈子,说是庸庸碌碌也好,是勤劳的蝼蚁也罢。她最大的骄傲就是我,供出名牌一个大学生,用这我们这里的话来说,相当于逆天改命。
但大学生铁饭碗的年代早就过去了,有个笑话讲,一砖头砸十个人,有八个人是大学生。
笑话归笑话,但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成为了继农民工断层后的新劳动力,说好听点属于开智的劳动人民。而在这一社会现象背后更搞笑的是,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大多数农民工努力培养的“未来”。
(截止2023年我国打工人的数量已经高达8亿人,比总人口的一半还要多。
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29562万人,比2021年又增长了1.1%,其中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
截至2021年,农民工平均年龄已达41.7岁,比上年提高0.3岁,41至50岁的农民工群体占比达24.5%。)
好在我的命运尚有幸运女神的眷顾,达到了我认为的小富小贵即安的程度。但这并没有改变我爸妈的农民思想。况且我妈选择这份工作,有很多的原因。
其实她也可以和我爸一起去工地,卖力气的活她又不是不能干,在我小时候家里还种地的时候,她干起那些苦力活能顶起半个天。
但真正让她不去的原因就是我爸接到的那些小活儿,半年、一年才能够拿到钱,这样的都算是好人了。那些干完活不给钱的人比比皆是,我也知道会有人说,既然都这样了,那就不要接去干活啊。
可能吗?
这不可能,明知道那个给活的人人品不咋地,但你要是不做,就只能闲着,一毛钱都没有。你去干了,就算可能拿不到钱,但也有可能挣到钱。
这就是现实的生活,不是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的国产狗血脑残剧。
但凡你不向前走,就只能等死。在你死了后,有千千万万和和你差不多的人,踩着你的尸体前进。
而我妈看上的,无非就是俩字,稳定。
这个词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她的脑海中,无论是我上学,还是毕业以后,她从来都是不停地说着这个词。
“只要你安稳一些,不要惹是生非,苦点累点,熬一熬就过去了。”
是啊,我是熬过来了,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熬到出人头地。
我斩断了那些令人窒息的亲戚关系,有了相爱的人,实现了人生理想,虽然和陈澄目前还有点问题,但我有自信可以处理好。
换做以前的我,可能没有勇气说出这样的话,而这样的自己,都是陈澄带给我的成长。
摒弃自卑怯懦,各种buff加身。
下午五点钟多些,恰逢学生下午放学,哗啦啦一拥而出的学生们从我身边路过,我看着洋溢着青春的他们,心中突然生出万千感慨。
只不过我撑着扫把胡乱擦汗的模样,实在有些狼狈,就在此时我看到了一个熟人。
杨敏……
我曾经的相亲对象,而且我们还当过一段时间的绯闻情侣,当然那段关系是用来敷衍双方家长的假名头。
她低着头看手机,脸上多是纠结烦恼的神情。我还欠她一个人情,上次她去银川旅游说是请她吃饭来着,但没能有机会实现。这次我倒是有空闲的事情,所以朝她喊道:“杨敏!杨老师!”
她突然抬起头来,用怀疑的眼神看向我,大有一种不可置信的神色。
杨敏的视线掠过我手里的扫把和不远处的三轮垃圾车,犹豫的说道:“齐……览……你怎么在这里?还拿着扫帚扫大街,你这是参加什么义工活动?”
我能够听出来她询问的语气中,有部分是关心。虽然我们之间的奇怪关系谊用合作共赢可以描述,但这反而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我尴尬的笑了笑,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抓着的扫把,平淡的解释道:“难道当时李婆没跟你说过,我妈就是环卫工。刚好从外地回来,帮我妈工作一下。”
杨敏在这片土地长大,是个明白人,也知人间疾苦,点着头说道:“害,李婆的职业病,挑着双方好听的的讲,哪里会说这些。后来又给我介绍了两个相亲对象,一个还没一米六高,她还说对方跳起来能有一米八高呢。不过倒是你啊,还挺有孝心的。”
在这我们这片没一米六的男人还真是少见,北方男性的平均身高是一米七三左右,这哥们是远离基准线啊。不过李婆也够搞笑的,跳起来有一米八,这净是瞎扯淡呢。
我回话道:“哪里,就是闲的没事干,现在属于无业游民了。四处乱跑,这不今天才从外边回来。”
“你是辞了银川传媒公司的工作?我还看到你在朋友圈里发去大理的照片,对了,你找到女朋友了?照片里的女孩挺漂亮的,看起来比你年纪大点。”
说完这话杨敏立马意识到不对劲,因为她也比我大来着,这样说陈澄的年龄,显得有点挑事的感觉。
不过我明白她的意思,只是顺嘴聊的话题而已,并不是针对陈澄。
“是啊,年初就辞职了,后来去了大理待了半年多。就是在那里我和她确定关系的,那都说来话长了。当时在银川还想着请你吃顿饭呢,只不过你忙着回县城上班,不知道你明天有没有空,我请你吃顿饭!就当是我感谢你替我分担压力的恩情。”
杨敏皱了皱眉头,而我也没有发觉,陈澄已经站在我的身后。
“齐览……谈什么呢?这么认真。”
草,陈澄的声音突然传进我的耳朵,给我吓的差点跳起来。
第247章
县城遇旧友
陈澄突然出声给我吓的一激灵,我大大方方的伸手介绍道:“遇到了朋友,刚好聊两句,之前她还帮过我一些事情,我想着明天请人家吃顿饭,找补一下人情。哦!忘了介绍,这位是杨敏。”
陈澄认真打量对方,杨敏同样端详着陈澄。
今天的陈澄身着一袭飘逸的白色碎花裙,裙摆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好似仙子降临人间。给人一种气质优雅,却又清冷的感觉。
她的双脚上穿着一双舒适的平底帆布鞋,即便如此,也高出杨敏半个脑袋的身高。
反观杨敏,身着一套略显保守的黑色运动服,眼镜下的眼睛显得有些疲倦。她的妆容淡雅,从单纯的观感来讲,就是典型的老师装扮,稳重知性。
随后,陈澄很是肯定的说道:“《边城》和《阿黑小史》是吧,我记得这位。你好,我叫陈澄,齐览的女朋友。”
当初在银川陈澄翻出来这两本书,还特意问过我,正因为她了解我不会主动接受传统文学的“文化”熏陶,当时我还给她解释是其他人送的书。
陈澄令人叹服的第六感再次出现,她精准地判断出那两本书是杨敏赠送的。
杨敏笑着打趣的说道:“你好,闻名不如见面,齐览能够淑遇这么漂亮的女孩,我想他做梦都会笑醒。”
不愧是身为语文老师的杨敏,说话就是好听。在这方面陈澄从来都很自信,坦然接受了她的夸赞。
我扭头问陈澄问我妈去哪了,陈澄说她去了肉店。我哦了一声,再次问杨敏明天吃饭的话题:“杨老师,那明天吃饭的事情……”
杨敏点头说道:“明天周末,刚好有时间。只不过时间上可能得晚点,我下午有点事情要去处理一下。”
我握住陈澄的小手,回应杨敏道:“那行,那就明天,我请客,你可放开了吃。要是不介意,记得带上家属过来。”
杨敏的手机突然振动,她看了一眼后不好意思地说:“那就这么定了,你们慢慢聊,我还有点事就先走了。”
“行嘞,你先忙去吧,我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不只是一顿饭那么简单。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需要有人情往来,而这种东西有借有还。
再者所谓的人脉,就是在日常交往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的话或许有些直白,显得我精于算计,但这就是我总结出的社交规则。
曾经不善交际的我,现在已经能和形形色色的人谈笑风生,只不过是被迫历练出来了。
待我说完,杨敏转身离开,最终和路人的身影混在一起,泯然人海矣。
杨敏离开后,陈澄的目光掠过她的背影,随后又看向了我,当我看到陈澄的表情有些严肃,也不清楚她在想什么,搞得我心里紧张起来。
然而,当我看到陈澄紧锁眉头,死死地盯着我时,我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她慢慢地将我们紧握的手举起来,积攒许久的情绪终于爆发,“齐览!”
我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聊的太忘我,习惯性的去牵陈澄的爪爪,但我的手刚还捡垃圾……手掌上都是脏兮兮的泥土印……
还不待我有所反应,陈澄甩开我的手,然后用力的在我衣服上蹭,算是用这种方式发泄洁癖的情绪。
我已经凌乱在风中,然后陈澄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严肃的说:“两天!不准碰我!”
擦?这人怎么这样,还搞差别对待,刚才我妈握手这没说话,这会儿怎么就变脸了。
“陈姐姐!我错了!我……”
我妈刚好从大肉店走出来,老远的喊着我的名字,陈澄对我的告饶不管不顾,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她走向未来婆婆。
然后……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澄敬我三尺远,我妈还以为我俩吵架了,明里暗里的各种警告我要对陈澄好点。
陈澄偷偷捂嘴憋笑,眼睁睁看着我妈诫训我。我当然不敢反驳,一个是我亲妈,一个是我宝贝……姐姐。
当我开着车去苏堡接我爸的时候,我妈以我爸为反面教材,指出我们身上的通病。
例如……
“你爸蔫不愣登得,一天家里撒都不管,你要是也这么个,我把你就从家里段了(不让我回家的意思)。”
好在陈澄终于看不下去了,虽然她听不懂我妈夹杂着方言的口音,但理解其中几个字,也听得出来我妈说我没照顾好她。
她替我解释道:“阿姨,齐览把我照顾的很好,从大理回来,我都胖了五斤。”
我感激的看向陈澄,视线不由自主的停在她的胸脯上,偷偷想幸好肉长在了该长的地方。但转念一想我妈还在后排坐着,忍不住老脸一红。
陈澄发现我的异样,看到我视线停留的位置,轻啐一声,然后指桑骂槐的说道:“齐览!开车集中注意力!”
我赶紧收回目光,双眼直视前方路况,心中默念空即是空,色即是空……
每次想到坏事的时候,念这两句挺管用。
我们到了苏堡的工地,我妈兴奋的拉开车门,像个小孩一样喊着:“齐览爸!……”
在我们这里,大多数夫妻都是以孩子名外加爸妈两字后缀,作为夫妻之间的称呼。听起来有点土气,但十分的能够体现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
所以啊!
当我开着看起来就很贵的车,带着世界上最最最好的女朋友,出现在我爸妈面前,他们就觉得,他们的这辈子,值了……
或许明天他们就会跟身边的人不停的炫耀,“俄儿昨个儿开着车,带着捏对象回来了,你可晓不得哦!那车好得很……那女娃好得很……俄儿好得很……”
他们没读过什么书,不会用什么高大上的形容词,用着贫瘠的言语,去夸赞自己的儿子。
所以我们从来都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即便一时落魄,没有办法改变家庭条件,但父母从心底都为读过书,去过大城市的儿女感到骄傲。
只是他们不善表述,所以才会有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的说法。因为山水不会言语,它们沉默着,却又奔流不息,挺拔雄伟。
这……叫做父母。
第248章
细碎的日常
我爸从房子里面慌忙跑出来,身上的迷彩服沾满灰色的水泥斑点,他的头发乱糟糟的,夹杂着一些水泥粉末,显得有些狼狈。
原本听到我妈的呼喊还有些焦急,毕竟我妈很少到工地打扰他工作,但看到我和陈澄也在,紧张的情绪瞬间放松下来,伸出黝黑的胳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他接的这单活儿是私人的,主要是建两座平房,以及最后再加修筑院子。
然而我妈问道:“儿子和小陈回来了,你啥时候下工,今儿回家吃饭。”
陈澄小心翼翼的踩在脏乱的地面,对我爸打招呼,“齐叔。”
我爸有些紧张,从兜里摸出烟盒,嘴上还说着,“哎!小陈。你回来怎么不提前说一下,让我和你妈提前准备准备。”
这后半段话是讲给我听的,我爸说完,也给我递了根烟。自从上次谈心以后,我爸彻底认为我长大了,而给我发烟就是他认同我成熟的信息。
我摇了摇头说:“戒烟了,就是想看看家里,这不是想着给你们少添点麻烦,不然我一回来,我妈又东忙西忙的。”
我爸欲言又止,收回给我发的烟,给自己点着烟,然后给我妈说道:“那你们稍等我一哈,我去换身衣裳。”
陈澄看了一眼工地,“陈叔怎么不戴安全帽?”
这句话问出来对我来说有点奇怪,但对陈澄来说,干工地的第一要素就是保证安全再生产。但实际上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于是解释了一嘴,“小工地,私人家里的,就没有那么严格了。”
陈澄哦了一声,打量四周的环境,这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而又新奇的。
有我爸的工友从房子出来,然后打招呼喊道:“莲花,看你男人来了啊,怎么还拖家带口的,这是齐览吧,你儿子都这么大了。”
我妈热络的回应着,还介绍着陈澄,笑得合不拢嘴。
陈澄稍微靠近我一些,然后问我妈和那个男人说什么呢。
我给翻译说:“就是夸我是个好儿子,还说我有本事呢,骗回来这么漂亮的大姑娘。”
陈澄略有深意的看我一眼,似乎用眼神告诉我,是姐姐手拿把掐的征服你好不好!
我爸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出来,给工友大叔发了烟。叮嘱着明天的工作进度。
我插嘴说道:“爸,明儿你先别来了,咱们一家出去逛逛。”
他想了一下,说工地没啥大活了,也行。
当我把车开过来的时候,余下的工友陆续出现院子里,他们羡慕的看着我爸妈,我大概能够猜到他们在想什么。
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能够开着车,来接他们……
陈澄的位置仍旧是雷打不动的副驾,我爸坐上车问我啥时候买的车,车牌还不是我们本地的。
我说是在大理的时候买的,主要是工作需要。我爸妈一直不清楚我在大理具体做什么,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我跑去大理开了家饭馆。
当初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毕竟他们用高昂的学费供我读出大学,最后落得开饭店的结局,多少有些没法接受。
不是我不想跟他们聊我的工作,只是我说互联网创业,说短视频、直播带货。这些都是他们不太能够理解的,他们仍旧迷茫,不明白我云里雾里说的东西。
我爸最终沉默了下来,至于原因是这辆车的价格。
二十多万啊……也不知道他在工地忙活多少个日夜才能够赚到,而我轻轻松松的就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才发现原来我和爸妈之间也有了新的鸿沟,我逐渐习惯以资本角度去审视世界,而他们还是泥腿子出生的农民。并不是说我嫌弃他们,只是用这种词语才能够形容这种状态。再难听一点,他们的世界仍旧狭隘,而我的眼前是阳光大道。
傍晚,趁着夕阳回到家里,我准备自己亲自下厨,而我妈和陈澄在客厅聊着天。
虽然言语上沟通的不太顺利,但陈澄勉强也能听个大概,陈澄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多数时候以倾听者的身份和友好相处。
因为她们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但陈澄的接触方式也极为稳妥,从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出来,她在努力的融入我的家庭。
饭罢,陈澄回了房间休息,我妈在厨房收拾残局,而我爸却让我陪他聊会儿天。
我爸抽着烟,烟雾飘散在空中,他认真的说:“你以后回来提前跟我和你妈说一下,就像今天你让人家女娃多不好意思。而且……你提前说还能让你妈高兴好几天,总比每天没活头(没精神)要好的多。”
好像……是这样的道理,我每次回家提前和家里人说完,他们早早提前准备东西,怀着期待的心情等我归来。然而像我突然回来,虽然也会让他们感到开心,却又会自责没给我准备好吃的,没顾好我。
我沉默着,我爸继续问道:“你在大理的工作怎么样了?我看你的行李都带回来了,是不再去大理了吗?”
“不准备去了,以后都会在银川了。”
“这一年我和你妈一直没怎么过问你的工作,知道你也难受,你说要去大理,我们以为你去旅游,散散心,也挺好的。结果你那里一待就是大半年的,说是想自己创业,可你……不要做什么坏事。”
我明白他的担心,当他知道我开着那么好的车,第一反应就是关心我有没有误入歧途,毕竟大家都明白在这个世道……只有非正道才会来钱这么快。
贫穷限制想象,思维限制财富。
我爸这样的想法,就像当初的我一样,我也没有想到从前有些看起来很难的事情,现在也变得简单起来。
我解释道:“爸,你还不相信我,放心吧,我花的钱都是我凭本事挣来的。”
我在心中默默补充一句,除了陈澄支持我的那部分。
我爸看了看我,叹了口气,“你长大了,自己心里有数就成。”
父子之间的对话并不会有很多,但这简短的对话已经阐述清楚问题。
我妈搓着手从厨房出来,狠狠地盯着我爸,无情的指责道:“少抽点烟,小览都戒烟了,你能不要跟儿子学着点。”
第249章
再遇齐礼俊
我爸看向我妈,却不敢反驳,硬是憋着把那根烟抽完,我怕再待下去被卷入“战争”,当即起身说道:“爸、妈,明天中午我们出门逛逛街,陈澄说买点衣服什么的。”
我爸闷声闷气的嗯了一声,我妈却说道:“嗯什么嗯,咱们一家逛逛就行了,我和你爸没啥买的,上次你买的衣服还一直放着呢,平时都在上班,那衣裳也舍不得穿,就没必要花那些钱了。”
我哪里会有细腻的心思帮我爸妈买衣服,每次都是直接转账给他们钱,然后再嘘寒问暖两句。
买衣服还有什么的,都是陈澄主动买好,再提醒她买了些东西。一开始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后来无意间看到过那些衣服价格……顿时觉得很牛逼,我爸妈工作十来天赚的钱,还不值那身衣服。
我走到卧室门口,听完我妈的话,说道:“没事,赚钱不就是为了花的。我先去睡觉了,你俩也早点睡吧。”
我静静地躺在熟悉的床铺上,脑海里全是大理的回忆,那里的一切都已经落下帷幕。想到未来的生活,时间只会无情地向前推移,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