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胡先锋戴焕中 本章:第24章

    “还在努力。”她笑笑,本想解释,门却被敲响,她转身见是吴桐,就打了招呼先走一步。

    吴桐在她对面坐下:“周末去我家吃饭呗,晓晓刚学会做披萨,喊着要请客。”

    林晓是吴桐妻子,在电视台当节目编导。

    “谢谢,虽然我很想去,但……抱歉,我没空。”

    “怎么没空,你这周又不出差。”

    于燕想起蒋攸宁的会议是周日结束,当天晚上集体坐高铁回岚城,如果他能有几分钟的空当并且同意,她还准备去酒店送送他。

    吴桐见她不对劲:“诶,你傻笑什么?”

    “……”她摸摸自己的脸,“我笑了?”

    “废话。”

    “哦。”她干脆咧开了嘴,“我真没空。”

    “我怎么感觉你有约?不会是相亲吧。”

    “不是。”

    “那就去我家吧,何况陈越也来。”

    “他腿好了?”

    “差不多了,拄着拐,不过他工作室的同事会帮忙,来了我也会去高铁站接他。”

    “就为了一顿披萨,他倒不嫌麻烦。”

    吴桐想起陈越说的某人好久没理他了:“你和他没工作交集,私下里真的不联系?”

    于燕摇头:“很少,他早就提醒过我,不让我打搅他跟女孩子约会。”

    “行吧。”

    “吴桐。”她突然认真地叫了他一声。

    “?”

    “我今天的选题真的很差吗?”

    “没有啊,老方的话你没听到吗,他都表扬你了。”

    “我被他表扬怕了,上次他表扬我我就拖稿拖了一周,差点被大宏催死。”她想了想,“不过……我还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虽然故事中规中矩,但成稿之后又是另一回事。”

    “那当然。”吴桐笑,“你不必对自己要求太高,我这几次的片子都被毙了,照旧该吃吃该喝喝,我倒觉得你该和刘仁美一样,多接接商稿,既省力又能挣名气。”

    于燕嘴上附和,心里想的却是商稿的考评系数低。她要争取方成彬的位置,关键时刻就不能掉链子,而如果她真的能成为采编部主任,就意味着她不必经常跑东跑西,可以拥有固定的双休……那她是不是就能保证和蒋攸宁的见面时间了?

    这是她第一次想到升职还有这样的好处,正心动着,手机进了消息。

    临近中午,她这边忙完一阵,蒋攸宁那边的报告会也暂时落幕。她看着他发来一句:圆满完成任务,知道他那边很顺利,就很快回了个开心的表情。

    等了几分钟没等到后文,她又去翻朋友圈,看见陶钟新发的照片:照片背景是红色的会场,十来个医生并排站着,最中间是戴焕中,旁边是陈寿益和两个年资较老的医生,蒋攸宁站在从左数的第三个,穿着合身的西装,胸前挂着参会证,身材挺拔,潇洒自信。

    陶钟的配文是:“向优秀同事看齐。”

    她嘴角不自觉上扬,默默点了个赞。

    36.荣誉

    36

    今年呼吸病学年会的主题是“推动结核防治,呵护肺部健康”。全国呼吸学界有六千余位专家参会。

    在大会开幕式上,为表彰为学科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扩大学科影响力,大会特地设定了“突出学术贡献奖”和“高影响力学术论文奖”。戴焕中和广州研究所的王郴教授获前一殊荣,至于后者,以戴焕中、陈寿益为共同通讯作者,蒋攸宁和梁浩各为一作的两篇IF大于10的文章荣膺奖项,占了总获奖数的五分之一。

    接下来的两天,大大小小的报告会分批分散举行,众专家贡献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青年医生们则抓住机会,求知若渴,忙着学习、分享、讨论。

    蒋攸宁和陶钟住在同一个套间,晚上九点,蒋攸宁洗完澡出来,陶钟正和他的相亲对象通电话。

    “对,明天最后一天,我得晚上才到岚城……吃饭肯定来不及……什么叫内科医生也这么忙?”

    他坐在床上:“照你的意思,这会不发钱我就不开了呗……别说我不是外科,就算我是,敢开飞刀的都是专家,我这点资历哪怕跟台也只能当当一助……跟你说过了,成绩下个月出……我再有信心也不能保证考过呀……”

    蒋攸宁见他眉毛越皱越紧,到后来基本沉默,直到说了句再见,才把手机往旁边一摔:“师兄,我完了。”

    “怎么了。”

    “这女孩是我妈领导的女儿,但我跟她不来电。”陶钟躺倒,“上回一见面,她开口就问我几套房几辆车,没意思。”

    他语气不好:“她是拆迁户,家里钱多得花不完,那我家的条件她妈妈不清楚吗?其实她会问这种话就代表她妈妈没跟她交底,也不打算我跟她进一步交往。”

    “可如果是这样,她完全可以不答应。”

    “所以我觉得是我妈上赶着求人家。”他本来以为好声好气应付几句就过去了,但她最近老是找他,还问些特具体特无聊的问题,让他实在应付不了,“你说,我和她要是黄了,我妈会很难做吗?”

    “你可以先跟家里打声招呼。”他擦着头发,“但我想,既然双方都同意见面,也应该都做好了不成功的准备。”

    陶钟叹气:“师兄,你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蒋攸宁想了想:“差不多。”

    “你相了多少回?”

    从研究生时期到三十出头,次数怕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其中多是母亲的热切寻觅,也偶尔有同事的殷勤帮忙,但这两年她们大概发现拳拳之心换来的是收效甚微,频率倒慢慢少了。

    陶钟问:“你都是当场拒绝吗?”

    “见了之后没联系,大家也都明白了。”

    “那总有心意坚决主动追你的吧,我听护士长说有人追到医院里过。”

    ……

    蒋攸宁被他一提,依稀有些尴尬。那是他在岚城医院规培期间,被弟媳的朋友送过几次东西,他不知道如何回礼,推拒说自己忙,不要再送,她却热情得每天都来,最夸张的一次是把他堵在厕所门口,让他一定要答应和她试试,他耐不住,只能求助,还是弟弟和弟媳赶到她才稳定了情绪,而他也得以再次和她明确不必强求。

    陶钟不明白:“师兄,你拒绝别人不会愧疚吗?”

    “之前会有。”

    读书时候年纪小,只顾自己清净,拒绝的话说得比较直白,就容易伤人。

    “……那你有勉为其难接受过谁吗?”

    “没有。”

    这样对彼此都不负责。

    陶钟的情感阅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他的看法存疑:“师兄,我觉得感情这东西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不讨厌,待在一起久了,妥协就会越来越多,那你想,你都愿意为她妥协了,还不是喜欢吗?”

    “这我回答不了。”蒋攸宁坐到桌前,“每个人想法不同,要是能达成一致,那估计就能继续。”

    “那排除这些喜不喜欢爱不爱的,你一直单着……就没想过女人?”

    “……”蒋攸宁被他问得一愣,回头看他,见他脸上闪过一丝难堪。

    陶钟是想起了自己之前那个女朋友,从校园恋爱谈到工作,该发生的都发生了,后面因为小事分开,既生气又不甘。这几年空窗期,午夜梦回偶尔忆及温香软玉,醒来却是半张硬床——他不否认,接二连三的相亲既是父母敦促,也有一部分是自己想找个名正言顺的伴侣,排遣下班之后的寂寞时光。

    而也只有开始找,才发现找的过程有多难。

    他第一次和这位“师兄”谈论如此不专业的问题,羞愧地一直挠头,蒋攸宁倒是很认真地想了想:“有很多事情比谈恋爱重要。”

    “比如?”

    “读书、工作、攒钱。”

    “可是大部分人都能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把恋爱谈了,然后结婚生子,公私不误。”

    “那是他们用心经营的结果。”他语气淡淡,“事情总有轻重缓急,你觉得什么重要,就先去争取,有能力就兼顾,没能力就集中做好眼前的事。”

    陶钟默了默:“看来我比你贪心多了。”

    “贪心不是坏事。你去年争取优秀壁报,今年想争取优秀论文,有目标的提升会让人很快乐。”

    陶钟知道他又要往学术上靠,但榜样在此,他深觉这是解决情感烦恼的捷径。他索性也扔掉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把注意力转移到眼前:“你说得对,我忙了多少个休息日才做出点成果,这次提了两篇,闭幕式上的颁奖礼应该有我的名字。”

    “嗯。”

    他坐起,自我鼓励几句便去洗澡,等他洗完出来,蒋攸宁坐在桌前,还在专注地翻书。

    过了会儿,蒋攸宁结束学习,站起倒了杯茶:“还不睡?”

    “睡不着。”陶钟说,“师兄,比起在医院值班,我更讨厌开会。”

    “可开会是为了你能更好地值班。”

    “唉。”床上的人长叹一声,“是,生命不息,值班不止。”

    蒋攸宁拿着手机躺下,见他起来:“你要出去?”

    “不,我要写论文。”他边拿电脑边给自己洗脑,“既然选择了这份光辉而伟大的职业,那我就应该为全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奋斗终生。”

    “……”

    “那我先睡了。”

    “睡吧。”他豪气干云,“我要把这几个晚上落下的进度补回来。”

    蒋攸宁知他有心就由着他去,自己睡前刷了会儿手机:医院没事,家里没事,于燕中午给他发了几张在厨房里折腾食物的照片,就没再找过他。

    夜深了,他放弃给她打电话的念头,决定睡觉补充精力。不知是没听到她的声音,还是因为陶钟的某一句话,这天晚上,他真的梦到了女人——当然是他熟悉并思念的那个。

    。

    于燕在厨房里搞了两天试验,终于做出了可以跟甜品屋零食媲美的精品雪花酥。

    蒋攸宁发给她的结束时间是下午四点,她提前十五分钟就到了酒店附近。她不安地站在远处,时不时拿出镜子瞧一瞧:很好,粉底均匀,口红浓淡适宜,不随便也不邋遢,甚至有点好看。

    她想起陈越的提醒:她的正面要比侧面漂亮,而她待会儿只需要站在他面前说几句话,同时注意控制多余的摆动和转头。

    她穿了高跟鞋,等了好久才看见一辆大巴驶进,停在酒店门口。

    穿着西服的人次第下车,她打算拿出眼镜,那个熟悉的身影却正好映入眼帘。

    他的第一反应也是往她这边瞧,她笑了笑,然后感觉他也笑了。

    她等他快步走近。

    “你们从主会场过来?”

    “是。你等了多久?”

    “刚到。”虽然见面意味着分离,但总比不见要好,“我今天晚上要去朋友家吃饭,做了点伴手礼带过去,一不小心做多了,这份给你尝尝味道吧。”

    蒋攸宁记起她之前是推掉了饭局:“为什么改主意了?”

    “都是陈越。”她提醒,“就是岚城的摄影师,你们见过的。”

    他耳提面命要她一定到场,她推拒不得,也幸好时间凑巧赶得上。

    蒋攸宁接过精致的纸袋:“不用特意给我做,你应该好好休息。”

    “不是……说了做多了。”于燕岔开话题,“我报的两个选题都通过了,明天上午会联系医院和王医生,如果来得及,下周四我就会去岚城。”

    “正好那天我值班。”

    “又是通宵班?”

    “嗯,一个月一次。”

    于燕想,这是他们相识的第三个月,可是关系已经突飞猛进了。她看他,明明来之前准备了很多话,但现在竟然都忘光了。

    “蒋攸宁。”

    “?”

    “……你是不是要上去收拾行李了?你们几点出发?”

    “五点走,车票是五点四十。我行李收拾好了,直接拿下来就行。”

    “嗯。”

    他忽然说:“要是直接开车,从医院到你的公司也只要三个多小时。”

    “不,算上堵车不止。”她说,“而且开长途车很累。”

    “我应该可以。”

    “还是不要了……我没有驾照,我总觉得开车很危险也很难。”她阻止他的解释,“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保持一周见一次,既能安心工作又有新鲜感。”

    “于燕。”

    “我会想你的。”她给了他一个拥抱,没等他回拥却松开了他,“对了,还没恭喜你……”

    “不用恭喜,很久之前的论文,得了奖也只代表当时以及团队的水平。”他上前一步,紧紧搂住她,“放心,我会好好工作,也会好好想你。”

    “……嗯。”

    他搂了好久,久到她轻轻挣扎,才不舍地松开,他想说什么,却被她叫停,这才发现她脸颊通红。

    “怎么了?”

    于燕有点难为情,但还是提醒了他。蒋攸宁回头,看见老师和陶钟,还有梁浩,就站在不远处。

    有人欣慰,有人惊讶,有人好奇。

    两个人都忘了,他不是最后一个下车的。

    37.披萨

    37

    隔着一段路,几个人面面相觑。于燕回过神来,觉得这样干站着十分不妥,无论如何,过去打声招呼是必要的。她看向蒋攸宁,他也正好看过来征求她的意见,于是,两个人达成一致,默契地朝门口走去。

    “老师。”

    “你们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嘛。”戴焕中笑着应了,先跟于燕打了招呼,又看向自己学生,“攸宁,你不给我们重新介绍一下吗?”

    “……嗯。”

    是该介绍。

    他反应快,于燕却一下子紧张起来,好在他的表现比她自然得多。她听他的用词是“最近”、“确定关系”、“女朋友”,客观地陈述事实,语气又带着隐隐的郑重。

    她不知道自己此刻是什么表情,看向旁边,认出有过一面之缘的梁浩,他冲她友好地笑了笑,她也回以微笑,再看陶钟,他们明明有过饭局之外的交集,私下里也有联系,但他的惊讶却更甚,以致听完之后冲着蒋攸宁佯怒:“师兄!你不厚道啊,这种好事竟捂得严严实实,一点风声不露!”

    他实话实说:“之前没风声可露。”

    “那现在?”

    “现在有了。”事实上,他也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偶遇——他本来以为会是在比较必要、正式,至少是不赶时间的情况下交代他感情的重要进展,但现在……他有点无奈,又觉得搞笑:要怪就怪自己太想见她,匆忙中引起了仓促而意外的巧合。

    他说得直白,于燕也克制住害羞的念头,尽量让自己大大方方的:“戴教授,您刚参加完会议,接下来还要赶路,我就不耽误您和大家的时间了,等以后有机会,我再去拜访您。”

    “好,肯定会有的。”戴焕中始终保持着和蔼的笑意,“那你们慢慢聊,我们先上去收拾东西。”

    他礼貌告别,梁浩也和于燕示意,跟上前去,剩下一个陶钟,意味深长地打量他们几眼,临走时露出个夸张而引人发笑的表情:“师兄,不急啊,回去再打报告也不迟。”

    他迅速跑开,于燕不解:“你要打什么报告?”

    “没什么,他跟我闹着玩。”蒋攸宁问,“要不要陪你走走?”

    “不要,你再陪我,就真的要闹笑话了。”她忽略心里涌起的不舍,催他上楼,蒋攸宁默了会儿,安抚说,“虽然有点突然,但你也不要放在心上,我们的关系总要跟大家说,这一面早见晚见都一样。”

    “……嗯,我知道。”

    “那——要是行程有变就告诉我。”

    “好。”她点头,目送他进去才慢悠悠往外走。

    这种感觉很不真实,有点失落,又不无兴奋,在路口等车时,她想平复下心情,耳边却一遍遍响起他的话。

    原来恋爱中的人是这样的吗?喜欢把相处的细节放大,而对方的每个眼神、每句话都仿佛有了重量,点点滴滴压在心头,让人感到牵挂的同时,又生出几丝甜蜜。

    回去的路上,她既有认真思考,又难免神思飘远,等到家卸完妆,她换了身轻便舒适的衣服,拎上准备好的零食纸袋去了吴桐的住处。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天见》,方便以后阅读春天见第2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天见第24章并对春天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