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胡先锋戴焕中 本章:第40章

    于燕想了想,把那听可乐握在手里:“我的理由很长。”

    “你尽管说。”

    于燕便真的慢慢说:“我大学毕业前在电视台实习,有次去采访城中村改造的钉子户,碰到一群人在吓唬两个老人,摄像师没进屋,掉头走了。后来我报了警,结果话筒被人砸了,再出去,同事已经离开,我打车回到台里,摄影师安慰我话筒不用赔,又说这新闻拍了也播不了。

    实习结束时,我的老师给我的评分很低,我也不想待在那里,就找报社、杂志社,在面试时他们都会提到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只有风相的面试官问我:‘你相信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吗?’我说,我不相信。

    “能被人看见的新闻是新闻,被人看见的证据和细节是事实,那不被人看见的呢?难道大多数人觉得真实,就一定是真相吗?”

    “你在钻牛角尖。”

    “面试官也这样说我,但他最终给了我机会,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报道,尽量谨慎,客观,不让自己犯错。”

    于燕想起这些年,风相从来不是权威的发声者,但他很包容,就如同他的理念:湖海山川皆是风过之处,人间百态方为众生世相。他给了她一个平台去见人、见识,也允许她保留俗念,坚持自我。

    “我记得我第一次写封面人物时写得很长,二稿改完还有两万多字,和编辑彻夜沟通,一段一段地改,最终定稿时,我的领导告诉我,辛苦的是我们,了不起的是读者。在一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他们还愿意静下心来读我们的作品,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出刊后,我收到了读者的来信,那时我才发现,如果我要表达的被人看到了,哪怕只是很小一部分的人,他们懂,并且理解、喜欢,那我就会觉得这种共鸣真好。”

    李望荣问:“难道你写新闻报道,写一点短文,鸡汤文,不会有这种共鸣?”

    “会有,但共鸣的长短深浅不一样。我不期待自己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只是喜欢这种分享的方式。就像画画,我描绘出一个人的样子,然后被别人看到,神奇的是,这个人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却有和我们不同的活法,我们可以接近他、端详他、触摸他,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有趣和美好所在。”

    李望荣看着这个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女孩,这些天,他觉得她很上进,也很执拗,但她最大的闪光点是真诚。就像现在,她脸上的欣喜和投入是骗不了人的。

    他好像很久没有见过这种神情了。

    他把啤酒罐喝到见底,决定和她说些重要的话:“小于,我在风相待了三十年,在一线只有七八年,你是专职的记者,那我就是专职的领导,所以到了这个岁数,上面还信任我,让还做管理和创新的试验。事实上,我给不了你专业上的帮助,也压根不需要你来这里替我做些什么,但你要知道,总部要提拔人,不仅是要提拔技术骨干,也要锻炼你们的领导和应变能力。就像小李去你的位置,他不需要交出和你一样的作品,因为他是我们这里最优秀的信息统筹者和策划者,但他缺少的是严谨和细致,所以他去适应和学习……那你呢?你知道你缺什么吗?”

    于燕对上他和善却带着精明的眼神:“请您指教。”

    “松弛。”

    他含笑说:“你做事有很强的目的性,这让你能控制局面,驾驭文字,但说到底,你的心还是紧的。那请问,你既然要来这里表现自己,却不想融入我们,我们为什么接受你的表现呢?”

    于燕思索良久:“主任,我……”

    “你叫我什么?”

    “老、老李?”

    李望荣点到即止:“走吧,小郑点的烧烤是附近最有名的。”

    于燕只好和他过去,不由得问:“我们这算公费吃喝吗?”

    “当然,这是专门拨下来的专项经费,只不过你们分部应该把它当成了奖金激励。”

    “哦。”

    “对了老李。”

    “?”

    “我的那几个选题……”

    李望荣再次大笑:“行了,专心吃饭,团建回去后,我再找你聊。”

    。

    于燕第一次接触这种性格的领导,一面敬重,一面忍不住靠近。时间长了,她觉得李望荣是天生的管理者,别看私下里毫无架子,出了事绝对的以公司利益为先。就拿小郑来说,他明明上午还在和他开玩笑,下午就因为他在短文编辑上的疏漏发了脾气,扣了他两天工资。

    “他就这样。”小郑倒是无所谓。于燕想,李望荣能得民心,大概不是笑面虎,而是真的公私分明吧。

    也正因此,她决定按照他的指点去做。那个小李走了,她一面处理完历史遗留问题,把他这几年的短报道、热点追踪,以及上半年的优秀视频案例打包整理完毕,一面征得李望荣同意,做了几次采写。接触多了,她知道李望荣也是遥省人,同事们聚会时也会聊些八卦和家长里短,每当这时,就会有人提到她的男朋友。

    于燕也想死了她的男朋友,可是她男朋友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学习,她不期待周末,只期待十一,她能安稳放假,他也没有过分的排班。

    这周周五,她六点出现在大厦一楼,准备回去煮面吃,手机却响了。

    “喂?”

    “你下班了吗?”

    “刚下,你呢?今天回家吃……”

    一辆计程车在对面缓缓停下,从车上下来个瘦高的男人,他一手举着手机,一手去后座拿了行李箱,看到她时,他先是一愣,随即冲她露出微笑。

    她睁大眼睛,木然站在原地,实际上兴奋得快要跳起来:“你、你……”

    “我怎么了?”

    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不远处却站着熟悉的人,她如梦初醒,飞奔过去将他一把抱住:“你怎么来了?”

    她的惊喜溢于言表,蒋攸宁单手搂过她的腰,和她额头相抵:“我说过我会来的。”

    “可你没说是今天。”

    “今天很特别。”他早就知道她情绪不好,但一直没陪她,都是她自己消化,那他总要找个弥补的机会。

    于燕笑着问:“为什么今天很特别?”

    “因为今天你生日,”蒋攸宁轻声说,“特别想让你快乐。”

    61.蛋糕

    于燕的住处离这里很远,每天靠地铁通勤。夕阳余晖未褪,高楼在路面铺开成片的阴影,她牵着蒋攸宁的手,走几步就转头看他,明明早上还在和她问好的人,此刻却站在她身边,实在不可思议。

    “你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生日?”

    蒋攸宁说:“你提过。”

    “我提过?”于燕的记忆出了岔子,忘了自己曾漏过口风,也忘了几个月前,她曾把一张院办开的证明递到他面前。蒋攸宁不等她深思,握紧了她的手,“晚上什么安排。”

    “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她靠着他,“你来应该事先和我说一声,要是跑空了怎么办。”

    蒋攸宁知道她的公司地址,知道她住的地方:“只要你不出差,我肯定能见到你。”

    “所以我的工作安排你都记得。”

    “……记这个很难吗?”

    “难。但你上心又聪明。”于燕想,原来被人牵挂是如此幸福,她感觉自己变得轻盈,像是飘浮在甜蜜的云海里。

    她这样高兴,蒋攸宁来时的不确定也通通不见。回到住处,他放下行李,先和她去附近超市采购,结束后又去甜品店买了个奶油蛋糕。她邀功似的:“我来这边以后说到做到,戒烟戒酒戒糖,真的没再碰过。”

    “值得表扬。”

    “你看我皮肤有没有变好?”

    “有。”

    “意思是以前很差?”

    “……”蒋攸宁自觉失误,仔细看她,“本来就很好,现在更好。”

    于燕又问:“那我是不是胖了?”

    “没有。”

    “你不诚实。”她偷笑,掏出钥匙开门,语气带点找到他错漏的得意,“这里的小吃特别丰富,我戒了很多唯独没戒夜宵,上秤比刚来时重了四斤。”

    “是吗?”

    “是。”她接过购物袋,翻出刚买的男士拖鞋让他换上,还没走开,双脚却被腾空。蒋攸宁将她整个抱起,她惊呼一声,攀附住他,他一下一下啄她的唇:“为什么我感觉更轻了?”

    “错觉。”于燕绽开笑容,明媚得让人心动。蒋攸宁闭眼,沉默而坚定地吻她。有那么一瞬,于燕的心没来由地疼了一下,然而接踵而至的,是翻滚的思念和炽热——

    她真的好想他。

    于燕被他吻得浑身发软,忿忿道:“这不公平。”

    “哪里不公平?”

    “不能动用武力。”她面若桃花,眼神却凌乱,俏丽和风情的反差让眼前人心动神摇。

    暧昧升温,于燕觉得有什么从内心深处逃逸开去,她败下阵来,想让他先停一停,却听肚子发出一声清楚而漫长的——

    “咕……”

    房间里有片刻的安静,四目相对,她心虚地红了脸,蒋攸宁先是一愣,而后伏在她身上,忍笑忍得肩膀微颤。

    “……”她难为情地推他,“我平时下班就吃饭,今天耽误了,饿了。”

    “好,怪我怪我。”他道歉,眼神亮亮的,“我马上做。”

    两个人缓了几分钟,于燕从他身上下来,拿过旁边的衬衫给他套上。蒋攸宁一进厨房就知道她最近开过火,小锅小铲小砧板,收拾得利落干净。于燕开完空调,凑过去想帮忙,却被赶去洗澡。她看着他忙忙碌碌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这间小屋既可爱又温馨。

    洗完澡出来,最后一道菜已经上桌。小炒肉、香菇青菜,还有一小锅麻婆豆腐。于燕不得不佩服他的效率:“我可记得你不擅长灶头功夫。”

    “不擅长所以要学。”他说,“技能可以不用,但不能不会。”

    “有追求。”于燕夹了一筷子,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学霸。”

    蒋攸宁得了肯定,去浴室冲了个战斗澡。再出来,于燕正坐在桌边打电话。

    她聊得很开心,挂断后跟他说:“是阿姨。她知道你来汉城了。”

    “嗯,不回家吃饭要打报告。”

    于燕笑他的乖巧:“那你要待几天?”

    “周末回去。”

    “哦。”她起身盛饭,给他盛了满满一碗,自己则是一半,对上他好奇的眼神,“我还要留着肚子吃蛋糕呢。”

    蒋攸宁觉得她这神情特别好玩,和她在一块,心情永远是亮丽的:“我带来两个好消息。”

    “快说快说。”

    “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过了。”

    于燕惊喜:“高分吗?”

    “挺高的。”他对此也算满意。

    “我就知道你一定行。”她笑得明朗,“第二个呢?”

    “院里决定筹备建立肺移植科。”

    于燕对肺移植有很浅显的了解,知道它是所有脏器移植中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那你会参与其中吗?”

    “我不是外科医生,手术台上不需要我,但我也想贡献一份力。肺移植对供受体匹配要求高,需要肺移植、ICU、麻醉科、呼吸内科等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届时医院会引进招收更多专家人才,医疗力量会更加集中。如果进展顺利,危重患者会得到更有效的救治,那些间质性肺炎末期,肺严重纤维化的病人也会多一线生机。”

    于燕由衷地感叹:“你们医院好厉害。”

    “是,我们具备筹措的条件。”

    于燕再次与有荣焉:“这和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主要是专家领导在推动,和其他人比起来,我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这说明你对自己要求高,也说明医学时变时新,需要不断探索。”于燕安慰道,“你不用着急,反正你要当一辈子的医生,剩下的五六十年,你尽管用心学好了,这是长跑比赛,我是你的啦啦队,我只会为你加油,绝对不会拖你后腿的。”

    蒋攸宁没想到他只是一提,她就想到了更细致的层面。这段时间他们彼此想念,但满足想念的实质性行动却寥寥。他对此感到抱歉:“有时忙起来,会顾及不到你。”

    “没事,我知道你不单单属于我,你有更伟大的事情要做。”

    蒋攸宁说:“我一点也不伟大。”

    “可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很伟岸,让我忍不住仰望你。”从陌生人的角度,她会欣赏医生的自带光环,而从爱人的角度,她也会去维护这种光环,“我说的不是场面话,都是真心的。蒋攸宁,我不要求你经常陪我,也不要求你每时每刻都回我信息。我只希望,在你空下来的时候,能分出一点点时间想我,或者也不用想,只要记得有我这样一个人,不论你做什么,不论你有怎样的决定,不论你心情好坏,都可以信任我。”

    “于燕。”

    “真的,只要有信任,我们就不会孤独。你也不要怕,我不会怪你,更不会远离你。”他们两个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上天让他们相遇,相互依靠,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她知道他远道而来不只是陪她过生日,而是因为她跟他倒过苦水,他要来驱散她的不安和焦虑:“我承认,我前期是有些不适应,但现在已经好很多了,这里没有工作上的压力,人际关系的难题到底好解决。我不是跟你提过吗?这里的领导很尊重,也很照顾我。我争取保持一月一篇的频率,再学习他们新媒体运营的经验,说实话,我已经开始享受这里的节奏了。”

    她认真地看着他:“我是挺依赖你的,但请你相信,离开你的我也并不弱。”

    “我知道。”蒋攸宁点头,“我知道你一点也不弱。”

    “就是。”于燕把盘子里的肉都挑给他,心疼地说,“你多吃点吧,这才两个月不到,就瘦了这么多。”

    蒋攸宁知道自己没瘦,但还是听话而快速地解决了两碗米饭。于燕等他洗完碗,从盒子里拿出小蛋糕放在桌上,是她最爱的巧克力口味。

    熄了灯,蒋攸宁借着微弱的烛光,看她隐约的面容,忽然觉得,他来这一趟就是为了这一刻。

    于燕许完愿,吹灭蜡烛,拿出小刀切分蛋糕:“蒋攸宁,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甜食吗?”

    “它让你快乐。”

    “对。”她把蛋糕递给他,“我曾经听人说,一个经历过很多苦难的人,要用很多的甜来弥补吗?不是的,他只需要一点甜就够了。”

    “在你出现之前,我以为糖果是一点甜,零食是一点甜,但我现在不需要它们了,因为你的出现,让我觉得那些苦都不值一提。”

    蒋攸宁内心激荡,却没有回应。他安静地,专注地看她品尝巧克力蛋糕,过了会儿,问:“味道怎么样?”

    “很好。”

    他擦掉她嘴角粘上的奶油:“明天我们出去逛逛。”

    “好。”

    “看看长江的风景,尝尝小吃。”

    “好。”

    “等你调离这儿,我们就结婚。”

    “好……”于燕挖蛋糕的动作顿住,抬眼看他,“……?”

    “你答应了。”他俯身亲她,尝到她唇上的绵密的甜,和淡淡的苦。

    “我刚没听清,是条件反射。”她抵住他,“你认真的吗?”

    这场合没有鲜花,没有钻戒,似乎算不得认真,但世上的事哪算的准呢?他预备好几天订机票过来,没订到,坐了六个小时的高铁也要见她一面,他来这儿并不是为了求婚,但情难自禁,酝酿着以后用的话自己就蹦出来了。

    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她没听清,那他就再问一遍:“明年春天,等你回来,我们就结婚,好吗?”

    于燕久久没有说话,半晌,她眼里有光芒闪动,听见自己说:“好。”

    62.消息

    蒋攸宁在汉城待了两天,于燕既做地陪,也悠闲地做了回观光客。因公常驻一个多月,她忙于处理各种问题,周末走动的机会也少,如今有伴,她和他尽可以往人多的地方去。

    她带上那个陪伴她多年的相机,畅快地去拍江水、车流、入夜的灯火和美食。几万步走得腿酸,就吃了夜宵再回去泡脚。洗漱完毕,蒋攸宁给她按摩小腿,她享受完了则去给他按肩,到后来,他们在床上翻看白天的收获,看到一半,就开始热烈地接吻。

    于燕大概是对他的亲吻上瘾了,深的浅的,长的短的,得到越多,想要的就越多,何况他很快就要走,一想到过瘾难得,就也由着自己沉沦放纵。

    等到真的分别,她送他到机场,那些黏糊糊的心思都化成了水。她表情戚戚地看他一步步远去,发现他回头,又立即高兴地冲他挥手示意。蒋攸宁停住,和她对视数秒,也露出帅气的笑容。她想,这样才是对的,他们现在是情侣,以后是夫妻,两情若是久长,不必执着于朝暮。

    回去的路上,她看着对面迅速平移的广告灯牌,莫名想起了李望荣。

    老练如他,经过短时间的接触就能指出她的问题所在。她承认,她在公事上是有些紧绷,所以也在努力调整,但好在她不是永远如此,在熟悉的爱人面前,她还是松弛的。

    这当然是蒋攸宁的功劳。

    他会在意她的一举一动,变着法地给她惊喜,也会真正把她放在心上。临行前,他感叹说:“这是爸妈工作过的地方。”

    她心头顿时一涩。

    原来,她说过的话,他都记得。

    尽管她不愿意承认,但这几年,在她心里,“家”的概念一直在淡化。

    汉城对她来说是特殊的:二十年前,她的父母曾在这里谋生,给她带去新鲜而遥远的冲击,而二十年后,她有机会在此久居,却只能看见城市扩建带来的繁荣变化,找不到他们当年驻留的痕迹。

    时间给予城市宽容和鞭策,也无情地带走了它的影子。

    她难以找到她和父母的联系。

    这种失落并非最近才有。仔细算算,她不止一次来汉城采写,也不止一次挎着相机,或赴约、或探秘,带着点非完成什么不可的执拗,游走在大街小巷之间。可惜她在这里没有亲戚,没有密友,偶尔的踏足,也只是无根浮萍和水面的短暂相逢。

    她一度对此耿耿于怀,好似自己负了亲人在这片土地上的耕耘和苦心,直到那年她定居上海,才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座城,或身处中央,或居于边缘,它也许不是流光溢彩处处繁华,但好在它能容下一个家。

    汉城对于父母的意义,就是上海对于她的意义。以前她还羡慕他们,若是离开汉城还有遥省可回,她却再无源头可溯,如今她找到了新的源头,便不再这样认为。

    她反复回想蒋攸宁那草率却又让她无法拒绝的求婚,她的应允是冲动,也是情之所至。他给了她信心去和他组建一个小家,即使有未知的琐碎和烦恼,她也有勇气面对。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天见》,方便以后阅读春天见第4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天见第40章并对春天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