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绣秦驰秦明松 本章:第204章

    明成帝一通观察下来就发现没几个无辜的,本来瞧秦祈安不太顺眼,这会有了对比之后,他堪称是一股清流。

    于是,他御案中抽了一本内阁送来的请功奏折,正是太湖赈灾后论功行赏的事谊。

    大笔一挥写了个“准”字。

    明成帝说道:“太湖赈灾中出力的,也有秦祈安的妻子,他似乎尚未给妻子请封,此次就封个四品恭人,省得等他去大理寺任职,还要再请封一次。”

    “陛下对底下的臣子真好。”

    一旁的老太监恭维一句。

    明成帝面上终于流出一丝笑容,“朕可不是个苛待臣子的帝王。”

    旁边听到的内侍连忙应是。

    而时常关注宫中动向的人尤其傻眼。

    在袁杨两家斗得如火如荼之际,明成帝稳如泰山,丝毫不见要掺和的意思,甚至有心情给秦祈安的妻子加封。事实上明成帝不仅给秦家封赏,其他去太湖的人也得到了赏赐。

    只是在外人的眼里。

    秦驰已经是显眼包了,有点风吹草动,大家首先就会注意到他。

    礼部的官员和司礼太监一起,带着圣旨来到秦家。

    赏赐了秦驰一些金银和珠宝玉器等,最主要的是来宣读宋锦加封诰命的圣旨。

    在颁发诰命时,通常会举行一定的仪式和礼仪,以示庄重和正式。因此沐浴焚香之后,还要布置香案等等。

    宋锦挺着大肚子下跪。

    接过圣旨和诰书之后,司礼太监连忙道:“宋恭人是个双身子的,快快请起。”

    “多谢公公体恤我娘子的不便,李叔来给公公沾个喜庆。”秦驰一边去扶宋锦起身,一边让老李头给赏银。

    老李头早就准备好了。

    他塞了个大红封给宣旨的太监,其次是礼部同来的官员,接着到随行的官吏和小太监。

    众人得了赏银都很高兴,纷纷给秦驰和宋锦道喜。

    一行人便告辞。

    在离开的时候,有个小太监走在最后,路过洪老头身边像是被什么绊住脚,身子一个踉跄,差点儿摔了一把,幸得洪老头及时扶住了他。

    小太监向洪老头道谢。

    之后,他快步出了秦家。

    外人瞧着是如此。

    实际上小太监借机塞了东西给洪老头,动作极为隐蔽。

    洪老头不着痕迹将东西收起,面色丝毫没有变过。

    等把外面看热闹的人打发。

    秦家这才关上大门,依旧是闭门谢客。

    外面瞧热闹的人意犹未尽,走远一点还聚在一块儿说话:“这秦家又得好事儿了?”

    “那是,是陛下的加封,秦娘子真招人羡慕,她家男人当官这才多久了,便是四品恭人了。我家那位连五品都还没够着。”一个看热闹的大娘酸得不行。

    旁边一位妇人瞥了她一眼,“得了吧,咱们就没有那个命。”

    “没法比,比不上。”

    又有一位穿戴不错的妇人说道,转而把手搭在旁边丫鬟的手臂,抬头挺胸的走了。

    左邻右里怎么说当事人不知情。

    秦驰和宋锦先是把圣旨供奉起来。

    这才回房。

    宋锦稀罕地看着诰命文书。

    诰命书上标明了“恭人”。

    一二品官的正妻才能被称为“夫人”,他们的嫡母被称为“太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

    无封无品的被称为“娘子”。

    秦驰先前没有请封,除了没有做出功绩也是顾忌官府的审核,如今有了圣旨加封,直接跳过了审核的步骤,之前担忧的已经不成问题了。

    银珑端了一盆清水进来,“小小姐,先来洗把脸,把脸上那奇怪的东西洗了。”

    “好的,珑姨。”

    宋锦本来没想过怀孕时上丑妆。

    圣旨过来了,要见外人便匆匆上了,那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银珑在一旁伺候宋锦把脸洗干净。

    秦驰在旁边看着,等她洗完了这才道:“要不要让景老瞧一瞧这些东西伤不伤胎儿?”

    “用的时间短不怕。”

    宋锦自身便懂一些药理,又有银珑在这里,“这点小事便不劳烦景老了。听说他整日在研究卓太医开的方子。”

    秦驰心头顿时松懈了几分,见她眉眼间带笑,没忍住调侃道:“还没恭喜娘子呢,成了四品恭人,品阶比我这个相公还要高。”

    “呵呵。”

    宋锦以手帕捂嘴偷笑,“还不是托了相公的福气。”

    “这可跟我的关系不大,是娘子高义,把宫里的赏赐捐给了太湖灾民,陛下看在眼里了。”秦驰一本正经的说道。

    宋锦难得不好意思,“我那算什么?不过是借花献佛。”

    “娘子谦虚了。”

    秦驰想法可不一样,“太湖赈灾一事上,真要谈论到功劳,娘子当居首功。不谈你低价卖粮给官府,救了无数百姓,可这事儿娘子是匿名卖的,我没法给你请功。仅是那次的捐款,若不是娘子去户部捐赠,物资筹备不会那么顺利。”

    宋锦知道这是事实。

    可被人这样明着称赞,总是有点尴尬。

    秦驰又说道:“只不过娘子的功劳不好明着给,才会有今日加封。”

    不然,捐赠者众多,仅宋锦一人得了好处,其他人必定会有意见。

    不患寡而患不均。

    故而内阁拟封赏奏疏之时,并没有宋锦的人名。

    明成帝也知道这个理。

    这才会有给宋锦的加封诰命一事,落在外人眼里也是合乎情理的,唯一比较出格的,便是明成帝提前加封宋锦为四品恭人,而不是按秦祈安现在的五品官职。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

    秦祈安任大理寺少卿一职是稳了。

    今日主家高兴,一人得了一两赏银,再晚上加菜。

    大家酒足饭饱,便各自去休息。

    98第327章

    杨家人该不该死

    在书房里,洪老头递给了秦驰一封密信。

    是小太监塞的密信。

    秦驰让人一直盯着袁杨两家。

    袁老鬼突然上了密奏,尤其是他袁家四面楚歌,眼看大厦将倾之际,这封密奏必然很是关键。

    秦驰很想知道内容。

    但在宫里这种事情想知道不易。

    没有想到洪老头递来的密信,正是袁老鬼密奏的内容。

    “这袁尚书不容小觑。”

    秦驰还以为袁家没有翻身的可能,“他这一招真毒。”

    历来帝王最忌讳和厌恶的,便是底下的官员结党营私。

    袁家人受到了阻击。

    而正跟袁家有争端的,便是杨家。袁家这么惨,说是杨家的手笔,大部分的人都会相信。然而,这么厉害的杨家,谁见识过?

    杨家招来他人忌惮的同时。

    明成帝又会怎么样想?

    洪老头附和点头,“袁老鬼向来就不是好东西,他如果硬要拖上杨家陪葬,杨家也讨不到好。要知道邢部大牢还关着一个呢。”

    说完,洪老头晦涩瞧了秦驰一眼。

    后生可畏,但他不说。

    外界的人谁知道幕后推动这一切的,居然就是眼前看着眉眼冷淡的年轻人。

    没有秦驰从中搅局。

    杨袁两家估计现在还是井水不犯河水。

    秦驰将密信折起,伸到案桌的油灯上方,小火苗将信纸点燃,等燃烧了三分之二,他这才扔到了脚下的火盆。

    “杨家背后疑似有前太子的人相帮。”秦驰想到了杨阁老背后的主子,“对方不会轻易让杨家出事,洪叔,这次浮出来帮助杨家的人,当中必有前太子的势力。”

    到底是多少尚未可知。

    秦驰将调查此事交给了洪老头去办。

    商议一番过后。

    秦驰又道:“我想带娘子回去徽州。”

    “夫人不宜舟车劳顿。”洪老头不太赞同。

    秦驰叹息,“我不能留在京师太久,路上我们可以慢慢走。不过,是让府里人做个准备,让人知道就成了,借此多准备上几日,并不是说立马就要起程。”

    “属下明白了。”

    洪老头听懂言外之意。

    即是做个假象出来,先是让下人收拾行囊,准备一家子回乡的东西。

    此时秦驰尚不知道。

    袁尚书写的密奏,威力不是一星半点。

    冯提督正跪在明成帝面前,汗水打湿了后背,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滴落,他不但没敢伸手去擦汗,甚至连动都不敢动。

    “你能耐挺大的。”

    明成帝冷笑,“一句话便能让顺天府的府尹,把犯人原定发配劳作的地点更改了,朕怎么不知道,何时给过你此等权利?”

    “陛下饶命,是奴才错了。”

    冯提督吓得脸色惨白,连连磕头。

    明成帝又问道:“你背后是何人?”

    “陛下,奴才是您的人,从来都只是效忠陛下,这次是一时鬼迷心窍,以为换个劳作地点罢了,不算是什么大事儿,又能得一笔好处……”

    冯提督没能说下去。

    上头一硬物,砸到了他的额头,剧痛让他惨叫了一声。

    下一刻,便是头破血流。

    是明成帝抓起案桌上的镇尺砸出来的,“给朕说实话。”

    “陛下饶命!奴才说的是实话,奴才只是有一点儿贪财,从未有做过背叛陛下之事,奴才宁愿死也不会背叛陛下的。”

    冯提督死命的磕头求饶。

    他一边求饶,嘴里还一边说道,“奴才对陛下向来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啊陛下。”

    “滚!”

    明成帝抬手,“打入诏狱。”

    守在一旁的锦衣卫,齐齐应是,有两人上前一左一右拖起了冯提督往外走。

    在冯提督又想求饶之时,一人直接动手卸下了冯提督的下巴。

    顿时,大殿安静了。

    冯提督遮遮掩掩的行为,更让明成帝疑心上了杨阁老,当日杨阁老进宫,行为是隐蔽却没有逃过锦衣卫的调查。

    若冯提督大方说出杨阁老。

    明成帝的疑心病大概还不会这么重,按照密奏上所写,杨阁老是受刘炳正所托,才会出手帮助刘炳正的儿子。

    刘炳正是太医院的院首,以前怎么不知杨刘两家有来往?

    “太医院,司礼监,杨家?呵!”

    明成帝看着锦衣卫调查来的消息冷笑。

    换作以往有淑妃这层关系,再加上杨家又不曾送杨家女进宫,跟某些拼了命想送女儿或孙女进宫的大臣很不一样,让明成帝很是信任杨家,对杨家的纵容度也高。

    檀木盒的出现。

    打破了明成帝对杨家不错的观感。

    明成帝不是什么都没做。

    日前他命人把当年伺候淑妃的老宫人关到一处僻静之所,明成帝屏退左右,亲自审问。

    有宫人撞墙自尽。

    明成帝冷漠的命人把尸体拖出去,下令去查清死者的家属和族人,全部处死。

    此举震住了后面的人,不敢再有任何隐瞒。

    淑妃的四个大宫女已经殉葬。如今还活着的所知有限,但当中有一个侍弄花草的老宫人,曾几次见过淑妃站在桃花树下郁郁寡欢。

    又有一个宫人说淑妃难伺候,性子阴沉不定,生气的时候会关门打骂宫女。打人从不打脸,专挑旁人见不到的地方来打。罚人下跪也从不会在外面,而是让人顶着一碗清水跪到屋内。不能洒水了,但凡洒一次就要打一鞭。

    宫人知道今日必死,因此说起来也就没了顾忌。

    明成帝知道答案。

    将这些曾经伺候过淑妃的宫人全部赐死。

    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明成帝照常作息。他有心要收拾杨家,也不会拿淑妃有奸夫来说项,这关系到男人的颜面。

    “朕以前从不知道杨家会胆大包天到如此地步。”明成帝略带戾气的话,令殿内所有的太监和宫女低下了头。

    明成帝又问道:“吉祥,你来说说,杨家人该不该死?”

    吉祥惶恐的跪下,“回陛下的话,奴才不懂这些,只知这天下都是陛下您的,事儿该怎么样自是您说了算。”

    “不错,朕说了算。”

    明成帝将从冯提督那里收回的司礼监印章扔给吉祥,“拿去,以后你便是司礼监的提督了。”

    吉祥接住天降大礼,呆滞了片刻后才叩谢皇恩。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棠锦》,方便以后阅读春棠锦第20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棠锦第204章并对春棠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