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绣秦驰秦明松 本章:第215章

    这些事情她不清楚。

    宋锦没有再问,先让她退下去,随后询问了银珑。

    银珑听了,笑容收敛道:“刘老太太作妖了吧,她嫌弃宋二小姐不能生,一会儿说要休了宋二小姐,一会儿又说要贬妻为妾。被人提醒了,又生怕会损到她四儿子的名声,要让人家主动自请下堂。在您回来之前,宋二小姐被气得跑了。”

    “这是想一出是一出。”

    宋锦知道老刘氏闹腾不起来,就是怪膈应人,所幸现在最烦的人大概是宋绣和秦明松。

    宋绣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

    宋锦不信她会坐以待毙。

    老宅那边的事情,宋锦坚决不掺和,当作不知道的正常作息,再得空就陪孩子。关于花溪镇的事情,宋锦没有想好要不要写信去京师。涉及到先太子的事,不好写到信中去,倘若信件中途会不会出意外,不堪设想。

    何况本不是急事。

    只是宋锦去花溪镇的事,大概会通过顺安传到秦驰那里。

    时间安稳过了三日。

    小刘氏神秘兮兮的来跟宋锦八卦,“大郎媳妇,听说了么?”

    “什么事儿?”

    宋锦故作迷惑不解。

    小刘氏刚想张嘴说话,忽然瞅见趴在宋锦腿边,很是粘人的妞妞,她伸手轻捏了一下妞妞白嫩的小脸颊,怂恿道:“妞妞,去外面玩。”

    “妞妞要陪着娘亲哦。”

    小家伙不上当。

    宋锦知道小刘氏有八卦要聊,又不好当着孩子的面,旋即低头对妞妞道:“妞妞今日尚未去祖母那里请安,不知祖母会不会想妞妞了呢。”

    “会想啦。”

    在宋锦和小刘氏的忽悠下。

    妞妞还是决定去找祖母一下。

    有小玉在旁边跟着,宋锦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等一大一小的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两人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小刘氏终于眼神发亮的小声道:“四弟妹昨日去镇上买了一个妇人回来,说是来伺候老爷子的,你知道怎么样?”

    “老爷子收了?”宋锦挑眉。

    小刘氏点头如捣蒜,“收了收了!”

    接下来小刘氏将事情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宋绣得知老刘氏想休了她,让秦明松另娶,气得几乎要疯了,跟老刘氏吵过之后,终究是输在身份是晚辈上面。

    于是,宋绣昨天去了趟镇上。

    再回来的时候多了个妇人。

    妇人叫蔓娘,年纪三十上下,皮肤白净,颇有几分姿色,一言一行藏着几分媚态。

    宋绣说蔓娘是外地人,年纪轻轻守寡,而后被无良的夫家卖去了,辗转来到了这里,恰好被宋绣一眼就挑中了。

    当然送给秦老头之时,不是打着暖床的名头,而是买来照料他日常起居。

    谁知道秦老头急色?

    昨晚就把人收房了!

    这个不得不说,秦老头大概是受不住老刘氏,已经收拾了另外的房间,跟老刘氏分床睡了。故而今日一早,老刘氏起来撞见秦老头和蔓娘睡在一起,那情形会是怎么个鸡飞狗跳。

    “三弟妹说,四弟妹故意起了个早,在一旁瞧婆婆的笑话。”小刘氏幸灾乐祸的笑道。

    几个儿子的媳妇,没有一个是真心孝顺老刘氏的,甚至宋锦还发现林氏对老刘氏,偶尔会流露出恨意。

    只是这个发现,宋锦从来不曾跟人提起。

    宋锦含笑道:“这下阿奶大概就没时间折腾其他的了。”

    自己的后院起火,足够老刘氏心堵。

    大夏的律法普通的百姓不是随便能纳妾的,要年过四十且无子方可以,秦老头不会公然挑战律法,不会给蔓娘名分。对外打着的名头,就是个照顾他起居的仆人。

    老刘氏还真拿秦老头没办法。

    这个暗亏只能吃了。

    宋锦对于宋绣此举,倒是挺佩服的。

    在某一些事情上,本来脑子不太聪明的宋绣,仿佛总是能灵光一闪,做出各种惊人之举,很是成功的给对手致命一击。

    98第347章

    西北不太平

    小刘氏给自己倒了碗茶水,一边喝又一边说道:“婆婆现在还躺在床上,要叫我和三弟妹去伺候。不知道她打哪儿学来的,居然说以后要立起了规矩,摆起老封君的谱儿来,要咱们天天去给她请安。”

    以前老刘氏就没善待过儿媳妇。

    现在秦家起来更是摆起了谱。

    只是老刘氏威信早就扫地了,她这么提着没人真当一回事。

    宋锦脾气很好的听着小刘氏发了一顿发牢骚,直到小儿子醒来她忙着哄孩子,“二婶,你们铺子的生意谁来打理?”

    “你二叔和三叔。”

    小刘氏又唠叨起来,“早前你三婶怀相不太好,大夫说不宜劳累,你三叔就让她回家歇息,顺利在家里干点轻省的活计,照顾好二丫。我家里头也是一堆的事儿,忙活不过来,索性就请人了。虽说赚少了一些,也确实是轻松多了。”

    “这样也好,二郎和三郎也大了。”

    宋锦又问起小刘氏是否相看的事。

    小刘氏又起劲了,聊起了她给二郎琢磨的几家,“我看上的,二郎不乐意,不知道他到底想娶个啥姑娘。”

    “不急,再慢慢寻摸,总有个能合他心意的。”宋锦知道二郎和三郎如今在外面,见识得多了,比起在村子里的小伙子,眼界是高了些许。

    再坐了一会儿。

    妞妞又过来了,一会儿说要陪弟弟玩,一会儿又让宋锦陪她玩。

    小刘氏今日八卦了这么久,也心满意足的起身告辞。

    宋锦在徽州这里过得很好。

    现今已经是秋日,小儿子尚幼,不适合长途跋涉,宋锦决定等来年天气回暖再起程。既然有此打算,起码要等到明年春。

    儿女在身边,宋锦只觉得时间过得挺快。

    每月倒是雷打不动收到秦驰的家书,开始写得很是含蓄,好比感叹下天气转凉,他才发现冬衣?还是去年的。等到了入冬,他又提一嘴身上的香囊气味都淡了,后来直接说,写家里过于冷清。

    时常暗示宋锦上京。

    宋锦并没有被他打乱节奏。

    秦驰不是没有事干,相反他去大理寺任职,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没有把火烧起来,但事情却尤其多。起因还是今年刘杨袁三家崩塌,利益迅速被京城的势力瓜分。

    又仿佛打开了什么缺口,隔三差五就有官员抄家流放。

    秦驰是忙得一日不得闲。

    然而,他依旧不忘记写家书。

    “家里可安好?”秦驰收到徽州那边的书信。

    陶掌柜正好是来送书信的人,“听说夫人离开了数日,起初我们不知情,是秦七联系上了红古县的商行……”

    于是,宋锦离家带人匆匆去红古县花溪镇的事,便传到了秦驰的耳边。

    那边顺安商行的掌柜很有分寸,并没有去查宋锦做什么,只是配合宋锦行事。故而秦驰知道宋锦的作为,但并不清楚内情。

    陶掌柜问道:“公子,要去信夫人吗?”

    “不必,真有紧要的事夫人会主动提。”秦驰清楚宋锦的为人,没有当即让人来通知他,便是说这事情不是紧要的。

    真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

    不用秦驰开口,宋锦也会通知他。

    接着陶掌柜又道:“有西北的消息称,那边的瓦剌说有要发兵的迹象,鞑靼那边也不太安分。”

    在大夏朝初期,瓦剌逐渐崛起,成为本朝最大的威胁。瓦剌太师也先多次入侵大夏边境,大夏这边也不是没有吃过败仗。

    在瓦剌崛起后,鞑靼本来逐渐衰落,但是自从十几年前鞑靼换了个可汗之后,鞑靼重新强盛起来,多次侵扰大夏朝的边境。

    前年西北就不太平了。

    目前双方都在试探当中,仅是小范围交锋过几次。

    前线打仗,秦驰鞭长莫及,但是他向来不是为了打仗,而是稳定后方,提供粮草和武器等。只要粮草不断,没有人在朝堂搅事,秦驰相信西北有外祖父坐镇不会出事。

    唯独这后方不太稳。

    秦驰又想到先太子。

    这人很能藏,他的人留意了这么久,还是没有寻到先太子和宴江南的行踪。

    “你说他人到底藏哪里呢?”秦驰琢磨着此事。

    陶掌柜道:“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他们会不会藏在皇宫?”

    “皇宫有地道吗?”秦驰惊疑不定。

    陶掌柜说:“这事儿最好问洪统领。”

    他嘴里的洪统领就是洪老头。

    秦驰果断招来了洪老头,对于皇宫暗道的事,洪老头是肯定说有的,只不过先皇驾崩发生的宫变,之后听说暗道已经被封住。

    “具体的位置我不清楚,需要去查一查。”洪老头想到当年还活着的老家伙不是没有,找一个问一问也行。

    三人会想到暗道一事,也是知道西城下方的暗道四通八达。

    秦驰安排的人已经把暗道摸得七七八八。

    没有说完全摸清,是因为经过秦驰早前让人潜入去嘎嘎乱杀一通,先太子和宴先生摸不清楚秦驰等人的底细,憋屈的把人撤走,在撤走之前自然是及时封住了一些出口或暗道。

    明面上的人也撤了似的。

    好比丰宁胡同那摆摊的一家子,就不见了踪影,据邻居说是老家有事,一家子回乡了。

    当晚,郊外某个庄子。

    一个戴着恶鬼面具,身穿黑纹锦服的男子,正手执长鞭抽打着两名绑在木桩上的犯人。

    两人被打得血肉模糊,耷拉着脑袋仅剩下一口气。

    “啪哒!”

    又是一鞭。

    接着又是数鞭,直到木桩上的人气绝。

    “晦气!把尸体拖下去扔去后山。”面具男子将长鞭往旁边的下属一扔,转身大步的走到了不远处,宴先生坐着的茶桌前。

    宴先生亲手斟茶。

    再把茶碗推至面具男子跟前。

    “主公,气消了吗?”宴先生语带无奈。

    这段时间他们连连失利,怪不得对方暴躁,何况他本来脾气就不太好。

    杀几个人只能让他消消气。

    面具男子端起茶盏一饮而尽,“一群废物!以前我怎么不知道他们那么没用,追至红石县反倒是落入了对方的陷阱,一连损失了十几人,还不知道是何人所为。”

    “是有些废物了。”

    宴先生无法替办此事的人说话。

    98第348章

    打仗了

    “让鞑靼那边怎么样?”

    面具男人突然问道。

    宴先生回答:“消息已经传过去了,不日就会兵发边境,拖住西北军不成问题。”

    “让建宁那边也准备好了。”

    等了大半辈子,面具男人不想再等下去。

    天下大局似一张紧绷的弓弦,暗潮汹涌,风雨欲来。

    京师之内,朝臣们各怀心思,党争激烈,权谋交错。

    边疆烽火再起。

    北疆鞑靼侵扰不断,据说这次还有大动静,有大量骑兵集结于边境。

    消息传到宋锦这里已经临近年关。

    宋锦看过信之后,惊讶问:“要打仗了?”

    “对!”

    邢纶今年回徽州过年。

    借着来秦家沟送年礼,同宋锦商量一些事情,还有来年的规划。

    宋锦惊讶不似作假。

    这辈子很多事情和前世不同,国家大事也是一样。

    前世镇守西北的睿亲王,因得知唯一的儿子和外孙惨死,本就悲伤,没多久又收到到女儿病逝的消息,人也跟着去了。

    之后,西北战起。

    时有打仗的消息传到徽州。

    徽州距离西北太远,前世所知皆是道听途说。

    这辈子秦驰和李氏没有出事,传闻中随时会断气的赫连溥世子也没死,从而影响到了睿亲王。没死的睿亲王又影响到了西北的局势,让战事晚起了两三年。

    邢纶见宋锦有点失神,遂又道:“东家要调整明年的规划吗?”

    “药材率先供给顺安,顺安要多少给多少。”宋锦又想到自己私下的粮仓,“上次太湖灾情,空了两个粮仓,如今都还未补上吧?想个法子补满。”

    “知道了。因西北战起的消息传来,粮价贵上了一两成。所幸今年南方风调雨顺,只要舍得银两,倒是不愁买不到。”

    生意人就没有几个是傻子。

    宋锦知道要囤粮,其他人也能想到。

    这不,消息刚出粮价就开始有浮动。

    “贵点没关系,偷偷买。”

    宋锦让邢纶分散购买,不要只在一个地方买粮,不然囤粮之事,让官府知道恐生事端。

    邢纶坐了一阵。

    在离开之前,他又问道:“东家何时上京?我们也许能同路。正好我还没有顺道去拜访张家,也该去一趟了。还有今年过年的节礼,我以徽州济方的名义送了一份过去。”

    宋锦让他顺路去上门拜访,并没有规定时间。

    送个节礼过去,是要混个面熟。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棠锦》,方便以后阅读春棠锦第21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棠锦第215章并对春棠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