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俊波和李凤军皆羞愧低头,他们自恃年长,可几番下来,才发现自已除了年长之外,在中医学识方面远远不如景初。
心下对景初佩服不已。
在2号场的楚圣怀见他们被景初实力碾压沮丧模样,回想到景初刚去中医科跟诊的时候自已和同行被碾压的悲惨画面,心有戚戚然,满是同情地对他们说,“坚强点,后面还有!”
欧俊波和李凤军是不知道该感谢楚圣怀的提醒还是怪他的乌鸦嘴,总之在后面的几场药理考核中,他们是被景初打击得怀疑人生。
好不容易熬过了药理考核,景初拿了全优,而他们俩在这项考核中都只得合格,虽然不好看,但他们也心服口服。
在2号场考核的学子是见证了他们俩如何被景初单方面碾压,心中也暗暗祈祷下一场诊断考核不能与景初同场,要不然他们就是下一个笑话了。
参加考核的人也因为景初是唯一在药理考核中拿了全优而心生忌惮。
景初却没有关注到他们的情绪,默默整理这几天在刘晨松那里获得的治疗理念。
她在自已的笔案写道:以刘晨松为代表的伤寒派认为人体外感热病主要是外感风寒邪,人体内正邪相争,导致人体气机失调,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个阶段,主要以张仲景的经方为主要依据,在药物的配伍和加减中进行治疗疾病的目的。
刘晨松看景初一丝不苟地做着笔记,对自已这几天连续拿优的事荣辱不惊,可见是个心性与定力极佳的孩子。
虽然年小,但其底子扎实,难怪黎先行老先生会收她为亲传弟子,而远离京城多年的黎文荣也能为其重出江湖,可见人不可貌相,万不能因她年浅而轻视了她。
就是他自已看到这样出色的人才也心动不已,若伤寒派有这样的弟子,何愁不发扬光大。
刘晨松对景初道,“景小友,能分享一下你对《伤寒论》的个人见解吗?”
考核结束,几位特训老师带着15名学子一起聚在一楼餐厅吃饭,包金山和吕厚山也过来了,同行的还有几个关系户,准备请几位老师休息的时间看一下诊。
吕厚山也是没办法,说得好听他是一院之长,但在京都这个出了街撞上的都有可能是个低调的大官的圈子,人情往来和人际交往都让他无法推脱。
好在黎文荣知道他的为难,率先松口每个考核项目结束那晚,可带五位过来看诊。
翁莱惠他们也知道黎文荣是想借机让彼此交流医术,所以也没有反对。
毕竟他们五人除了黎文荣各学派都有涉及,他们四个学派像现在这样可以聚在一起交流想法的却十分难得。
他们听到刘晨松让景初分享对《伤寒论》的想法,也忍不住侧头看向景初。
这小姑娘就这三天的药理考核表现就让刘老私下频频称赞,直夸黎先行老先生的慧眼识人。
刘老向来刚正不阿,能得到他如此高的评价,也让他们对景初好奇起来。
心想明天诊断考核,若能被景初抽中,也能见识一下这位小姑娘的本事了。
景初听到刘晨松的话,放下手中的筷子,站起身问,“刘老师,你想我分享《伤寒论》哪方面的见解?是其治疗理念,还是其用药情况?或是当下现存的弊端?”
第41章《伤寒论》之见
刘晨松见景初一出口就有的放矢,心知她对《伤寒论》有崭新的想法。
于是笑道,“小友尽管畅所欲言,不管是哪一方面我都洗耳恭听。”
景初点头,缓缓开口,“《伤寒论》大家都读过,据我所知,它还列入中医科大学必读教材,其影响力我也不拾人牙慧,因为我们来参加这次特训的目的,就是筛选最佳代表去r国进行医学交流。”
“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华国境内的《伤寒论》与被东传后在r国发展的《伤寒论》,它们都是同根而出,但境遇却大不相同。”3904
“华国《伤寒论》承载着华国医学传统的文化底蕴,其起源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它对人体发病规律,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原则都有较系统的阐述,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r国《伤寒论》是借由丝绸之路东传,最早可追溯到r国的奈良时代,r国人结合平安时代的《医心方》及江户时代的《本草图经》,将《伤寒论》逐步完善,在借鉴华国医学精华的同时也不断深入解读《伤寒论》,并融入了r国本土文化元素,其特色与壮大规模不可小觑。”
“据我所知,r国汉医协会创始人矢数道明是典型的《伤寒论》推崇人,但我们华国中医派系众多,有专却也有不够精的劣势。”
景初的话直白,可以说把几个学派的代表人的脸都撕开了。
可他们心里也明白,若不集合理论,此番前去r国交流,只怕自取其辱。
因此哪怕心中难堪,也不得不承认景初的认识是清醒的,可集万人之力,在这短短的二十来天,又谈何容易。
刘晨松听完景初的话,心里激动不已,华国终于有人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学发展的弊端,哪怕是才16岁的姑娘,也能给华国中医注入生机。
他拍了拍坐在他身旁的黎文荣,“黎老先生真的太会选人了,我现在就恨不得请景小友去我那边,给那些自恃高学历的人看看什么才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黎文荣对景初的回答十分欣慰,他想,父亲要是能亲耳听到小初这番话,肯定会很高兴。
他们选择支持景初,放手让她去成长是对的。
雏鹰总有展翅高飞的时刻,他与父亲都盼望着,盼望着华国中医能展现新的一片蓝天。
“这医生这么年轻?”跟吕厚山他们一起来的一个富商吕强道。
他听不懂景初的《伤寒论》跟r国什么见解,只觉得眼前女医生很年轻,又很牛的样子,毕竟在场的人听完她的话都沉默了。
因为餐厅都陷入了安静,所以吕强的话虽然小声,也传到众人的耳朵。
包金山道,“景医生年下16岁,可前途无量啊!”
“16岁?”吕强震惊,想想家里俩孩子,一个17,一个19,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碰一下书都不曾,当下就羡慕起景初的父母了。
谁家的孩子才16岁就能学医,还能在医界大拿前侃侃而谈?
另一个有参加过程氏集团年会的蒋博深倒是认出了景初的身份,在一旁给几个商界来往的伙伴解释道,“这景医生可是京都景家的长女,程氏集团的大小姐。”
众人吃惊。
听到蒋博深说出自已的身份,景初看向他们,稍稍点点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包金山这会也站起来给几位前辈介绍这几个病人。
介绍吕强的时候倒是带走几分笑意,“吕老板最近因为肩周炎吃不好睡不好,听说诸位前辈在这里,所以特地找来求治。”
“肩周炎?”众人皆惑,肩周炎对包金山而言是小问题,怎么肩周炎还需要几个大拿出手?
吕强也看出众人的困惑,有点尴尬地摸摸鼻子,“我这肩周炎折磨了我老长时间了,我往后伸也不行,碰一下就痛,晚上睡觉缩在被子里就觉得热,伸到外面又觉得冷,来来去去就睡不着了。”
“那包主任没给你开药吗?”楚圣怀问,他记得包主任治疗过不少肩周炎的病案。
“开了!”吕强嗫嗫地看了眼包金山,有些不好意思,“包主任让我吃茯苓丸!”
“茯苓丸?”除了几位大拿,还有景初没有惊呼,其他学子也意外地看向包金山。
茯苓丸有茯苓、半夏、枳壳、芒硝四味药,无一味药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更没有一味藤类药可止痹痛,如此怎能治疗肩周炎呢?
包金山此药开得甚令人奇怪。
包金山对大家的疑惑并不生气,笑呵呵地道,“我让他吃茯苓丸,他说我开的药不对症,不愿意吃,然后就想尽办法要来见前辈们,让前辈们给他看这令他头疼的肩周炎。”
黎文荣也明白了包金山的用意。
医祖扁鹊曾言,“信者医之,不信者不医。”
吕强被包金山所开的药名药效所惑,进而不信任他的方子,也就不配合用药,故而病症亦无法治理。
包金山心宽,对其质疑不恼,所以也愿意带来引荐。
只是如果每个人对药物的药效一知半解,却不懂医者用药原理而轻易产生质疑,那么也莫怪中药用之无效了。
黎文荣让吕强过去把脉,然后问他,“你睡觉打呼噜吗?”
吕强点头。
刘晨松几人也让他过去把脉。
然后同时写下方子,递给他看。
几张方子不约而同都是茯苓丸,一字不差的四味药,让吕强欲哭无泪。
黎文荣笑着道,“吕老板,包主任开的茯苓丸是对症良方,你呀,是自误了!”
吕强不明白,为何这四味药无一味是疏通肩周炎的,却成为治他肩周炎的药,他可是一样一样药去查了,这芒硝还是泻药,他从包主任那里拿来药方的第一天是有吃的,但吃完就拉,所以才不敢继续吃。
吕强挠头,“能不能请医生说个明白,我吃了这药就拉呀!”
黎文荣看向在场的十几位学子,问,“你们可明白个中医理?”
除了景初点头,其他皆摇头。
黎文荣便点了点景初,“小初,你来给吕老板解释一下为何是茯苓丸。”
第42章
茯苓丸治肩周炎
景初上前,给吕强把脉,又看了他的舌象,又问,“吕老板可吸烟喝酒?平时饮食比较重口味?”
吕强点头称是。
景初略微思量,才淡淡道,“吕老板肥头厚脑,脖子粗短,晚上容易打呼噜吧?”
吕强也不介意景初说他肥,点了点头。
“为何会打呼噜呢?因为体内痰湿浊气重,容易阻塞呼吸道,再加上吕老板平时喜欢重口味且吸烟喝酒较多的人,所以哪怕白天咳痰多,也吐不干净。”
“长此累积,体内痰浊会集聚在肌肉中,这也是你肩周炎产生的原因。”
吕强这才听得有些明白。
景初接着道,“那这些痰从哪里来?从胃肠中来,而胃又主肌肉。”
“包主任开的茯苓丸,就像半个二陈汤化解胃肠里的痰,在用半个承气汤将这些痰从肠道排出,所以你服完药后会拉肚子,其实所拉皆为堆积在你胃肠肌肉中的痰浊之物。”
“以你这肩周炎的症状,只要你服用茯苓丸三日,你肩周的痹痛也会因为清除痰浊而减轻,再服四日,你会身轻体健。”
吕强听到这后悔不已,他这才知道自已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上网查了药方,觉得不对症就不信任,可知药性不懂医理,纯粹就是自误。
他站起身,对包金山满含歉意地道,“对不起包医生,是我太自作聪明了!实在对不起。”
包金山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对他摇摇手,“无需如此,毕竟是入口的东西,谨慎小心点是对的。”
包金山这会的注意力还在景初那,又问她,“景医生,你是否还有话未讲完?”
景初还待开口就被吕强突然站起来道歉打断了,包金山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想让景初继续讲。
景初点头,接着说,“治疗肩周炎很多医者会用通痹活血化瘀之药,但这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辩证。”
“胃肠是人体生痰之源,肌肉里的痰也是胃病痰浊上泛所致,所以通降胃肠里的痰浊就是在清除肌肉里的痰浊,因此遇到病人因经络血脉被痰浊堵塞而致的各种脂肪瘤或肌肉包块,都可先通胃肠。”
景初这话是举一反三了,众人听完,忍不住鼓掌叫好。
在场的人心思各异。
同是考核学子是亲眼见到景初对医理的熟稔,心中对她忌惮更深;而几位大拿则对派景初去r国交流有了更多的信心。
至于被吕厚山和包金山带来的几个病人,也端正了态度,不敢因为景初年小而轻视她。
尤其是知道景初真实身份见过她天之骄女一面的蒋博深。
他之前有听过爷爷说起景家长女在江市学医的事,也曾觉得景家荒谬,堂堂长女下放乡下,能得到什么好的教养。
如今看来,黎静禾到底是教育界第一人,她的远见卓识,教育子女的方式更应成为时代的楷模,所以才能狠下心将长女放在乡下学医,并培养得如此优秀。
蒋博深百感交集,他今日前来,不是为自已求医,而是为家中病重的爷爷来求医。
因此蒋博深被放在最后,只是轮到他问诊的时候,他心有迟疑,“各位医生,我今日不是为我自已来求诊的,是为我祖父而来。”
“我祖父上个星期六睡前觉得右肢麻木,隔天晨醒却发现偏瘫了。嘴向右歪斜,说话漏气,吃饭也漏。”
“我们送到京都人民医院治疗,内科诊为脑血栓,虽然也有给他进行溶血栓和高压氧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依旧右边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蒋博深将自已爷爷的病情简单地讲述给几位名医听。
刘晨松与黎文荣相看一眼,两人在治疗偏瘫病患中颇有经验。
蒋博深道,“我想麻烦刘医师,能否移步到京都医院去给我祖父看诊。”
刘晨松问包金山,“包医生可有去看过该患者?”
包金山点头,“患者蒋亚康,年79,舌短,语蹇,头晕气短,按脉浮软,舌淡胖有齿痕,舌左瘀斑成片。”
“我断其肾元久亏,肝失滋荣,气虚失运,发为偏枯,故拟补阳还五汤,固肾益气,祛痰化瘀,虫类通络。”
说到这里,他将自已的方子递给刘晨松,他这方子给蒋亚康服用三天后并无明显效果。
而在中医界中,刘晨松治偏瘫的高超手段远近闻名,也因此他才建议蒋博深来找刘晨松给他祖父治病。
刘晨松看方子内容,发现是他留给中医协会治偏瘫的方子,也是他惯用的加减补阳还五汤。
他将方子递给黎文荣,“不知师弟如何看?”
黎文荣接过方子看了看,“不如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正好大家都在,可以探讨一下。”
此话一出,肖柏尚和李克有翁莱惠几人都点头,景初站在黎文荣身边眼巴巴地看着自已的伯爷。
黎文荣见状大笑,差点忘记他家的小医痴了。
于是对其他学子道,“如果你们也好奇,可以一起去观摩。”
其他学子听了大喜,也起身准备跟着一起去京都人民医院。
一行二十几人浩浩荡荡地京都人民医院心脑血管住院部。
因为是晚上,医院突然涌进这么多人到病房,引起了许多病人及家属的注意,有的甚至还掏出手机录视频,怕错过什么大新闻。
几位大拿分别给蒋亚康按脉,景初也上前按脉。
其他学子虽然也想去探一下脉象,但没景初那么大胆和淡定,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听大佬们讨论病情。
“我倒觉得包主任的方子没错,对病患的症,今日脉象来看,亦有所缓。”黎文荣道。
刘晨松问蒋博深,“你们用包医生的药方多少天了?”
“五天,今天第五天!”蒋博深连忙道。
刘晨松沉吟片刻,拿出笔,将补阳还五汤中的“生芪”药量从30克增至120克。
然后递给众人看。
包金山大悟,自嘲,“看来我是被自已的谨慎自误了。”
景初看到方子有些不解,问,“为何将生芪药量增大4倍?”
其他学子也不解。
第43章
用药如用兵
刘晨松也想借机教一下这群学子用药的医理,耐心解释道,“生芪有益气养血,行滞通痹之效,在补阳还五汤中是君药,包医生开这方子并没有错,但为何没有显著效果。”
“是因为他的君药不够强大。”刘晨松看着众学子道,“中医用药如用兵,兵贵神速,将要攻城必须自强,你们且想,病人的病症已成堡垒,我们要将这堡垒打下,这药剂药量是不是需要足够强大才能攻破?”
“生芪行滞通痹之效也要比病人体内痹治的堡垒强大才能破城达效。”
“而能破城了,病人病情不就有明显的好转了吗?”
刘晨松的话让众学子恍然大悟。
“我们用药虽讲谨慎,但有时过度保守反被受困,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才是治愈偏瘫的良药。”
听完刘晨松的指点,包金山喜出望外,他行医用药确实很谨慎,但常在一些急病中却不能有明显效果,如今看来,用药的剂量也应视病情急缓而增减。
他郑重地朝刘晨松行了一个师礼。
刘晨松笑,让包金山不必如此多礼,学术交流,肯定是有长有短。
他转而问黎文荣,“师弟可有新见解?”
黎文荣先,“新见解倒是没有,不过看患者眼口歪斜,这要服药也着实麻烦。”
蒋博深连连点头,这几天给爷爷喂饭喂药都会洒掉很多。
黎文荣让景初将她的金针包拿出来。
景初立刻将金针包摆好,只见黎文荣在患者身上用了黎氏针法,针灸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后溪,阳陵透阴陵,再刺激风市、足三里及面部牵正穴。
这一套针灸法直接将众人看愣,原来针灸还能这样施针?
半个小时到,黎文荣取下针,蒋亚康的口眼歪斜竟回正。
蒋博深高兴地朝黎文荣刘晨松几人致谢,“太谢谢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