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餐厅中因为程修仪的到来还没回房的学子,也因为她的这波安排,心中也是万分感动。
据说程董事长已经七十多岁了,可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华国传承,她为这次医学交流如此不遗余力,更说明了她心中对华国文化的重视与珍惜。
中医传承,不能再式微了,将其传承并发扬出去,是他们新一代中医人的义务与责任。
第46章
示好
刘晨松是几个考核老师里比较年长的,他对程修仪的安排很感动,只是他们为了保证考核公平公正也有架着摄像机全程录像,再添加摄影团队,是不是多此一举?
他这想法说出来,刘畅便笑着解释,“你们架着摄像机固定画面,就像监控可以拍摄总体过程,但却不能将人及细节突出,我们带着摄影团队,不仅每个考场都有专门负责的摄影师,在大面上也有进行拍摄。”
“我们要做成综艺纪录片,肯定要有所主旨。多角度拍摄才能更全面展示考核情况,突出人物特点!”
刘畅的解释也让几个老师理解了专业团队摄影的不一样与必要性。
只是心中还有顾虑,“不知程董事长可有将安排告知中医协会?”
程修仪笑,“放心吧!刘老师,我过来之前已经跟中医协会那边说好了,包主任刚好有病人要看,晚上才有空过来,所以我就直接过来了,心想早点录制,留下的素材才能多一点。”
刘晨松这才松口气,现在中医协会由吕厚山和包金山负责一切事宜,像开启录制模式这么大的决定,虽说有程氏主动帮忙出钱又出力,但中医协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得更有规划,也需更慎重了。
尤其是在筛选病人案例的过程,更要注意其典型程度,能否给大众理解的同时,也让人们对中医有新的认识。
程修仪留下人马,就走了。
景初因为多了两名保镖,因此将标间升级为顶层的总统套房。
用程修仪的原话是,学医她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但吃住方面肯定用得上。
等景初把房间东西收拾好,时间也快到两点半,所以拿着空空的医案本赶去二楼考场。
刘晨松几人因为程修仪的突然安排,临时开了个紧急会议。
刘畅的摄影团队也抓紧时间在布置拍摄现场。
十几个学子,包括刚刚没遇到程修仪的那几个也都知道后面的考核将要录制过程,到时将对获取优秀并能去r国交流的学子造势,打造属于华国的中医人名牌。
此刻他们都雄心壮志,看到姗姗来迟的景初,都默认以她为首。
要知道景初的实力已经不能用年龄大小来衡量了,他们都有自知之明,所以要拼也是拼剩下的四个名额。
五位考核老师见人齐了,因为没对过镜头,所以多少有些不自在。
景初算是有面对过镜头的,她三岁多的时候就跟她母亲一起直播过华国文化园的开园仪式,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但在众人面前她是唯一一个有上过网络,拍过视频的。
其他十几个学子或多或少都见过景初和其母亲的直播,对她们母女当年引起的潮流还记忆尤新,30岁的周璞瑜那时17岁,全程看完了直播,是景初母亲黎静禾的粉丝群体,中午看到程修仪,这才确认了景初是黎老师女儿这一事实。
他暗道,难怪总觉得景初眼熟。
本来以为长得好看的人都让人眼熟。如今看来,却是因为景初长得太像黎老师了。他一时没将她与黎老师联想起来,如今对上号,一反往日的沉稳,看到景初就走到她前面。
“景……景初!”周璞瑜扬起笑脸,“我叫周璞瑜,在5号考场,你有什么需要帮忙就跟我说。”
周璞瑜是目前医学界里颇被人熟悉的佼佼者,他是本硕博连读的博土生,以他为第一作者的医学论文多次发表在权威认证的scl杂志上,现在虽然是华科的医生,却是华科重点栽培的骨干医生。
他性子沉稳,专注于医学研究,做事一丝不苟,在前几天的药理考核中也是拿了全优。
在景初之前,他们一干年轻学子都以周璞瑜为首,毕竟周璞瑜的实力摆在那。
如今他们默认以景初为首,大部分还是因为程修仪的大手笔,毕竟人家出钱出力,捧自已家的千金小姐也是人之常情。
景初是真的低调,对家中一切从不提起,他们震惊之余,对她的心性淡定更佩服不已。
毕竟就是他们,若有这样的家世背景,哪怕不做什么,也难免会有骄矜之感。
这会他们看周璞瑜放下平时的傲气,主动朝景初示好,不禁腹言,果然金钱的力量是强大的,哪怕周璞瑜再自持能力出众,在同龄人面前骄傲不已,面对金钱的力量也不得不俯首称臣。
与他同样主动上前示好的还有同样30岁的黄德业,他是周璞瑜的同学,也是黎静禾的粉丝,他俩曾经疯狂追过黎老师的每一场演讲与直播,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们不曾追过一位流量明星,却对黎老师崇拜不已。
黄德业憨憨地挤开周璞瑜,站在景初面前,“景小姐,我是黄德业!”
他笑得憨厚,“你有什么事也可以找我帮忙,我就在你隔壁4号考场,喊一句就行。”
这……这黄德业什么时候能笑得这么憨厚了?
他平时说话是怎么扎心就怎么来的,还帮忙?
景初被他们俩突然凑到面前自我介绍有些疑惑。
周璞瑜也知道他们的行径有些反常,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跟黄德业都是黎老师的粉丝。”
景初一愣,随之反应过来,所以他们主动示好是因为母亲。
景初扬起笑脸,眉眼弯弯,“谢谢你们对我妈妈的支持。”
然后伸出手,“以后我们互帮互助,你们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也可以来找我。”
周璞瑜和黄德业也笑着与景初握手,三人的友谊也在这样特殊的考核场所建立起来。
翁莱惠站在黎文荣身边看这几个小年轻握手交好,对黎文荣道,“不担心你们的心肝宝贝被拐?”
黎文荣笑,“那你就小看我们景初了。”
“哪怕景初不是自小在景家长大,但该有的教养一样不少,她只是专注于医学,但不代表她不通人情世故。”
“事实上,学医之人,若是不懂人情练达,才不能真正走远。”
“医道,也是人道!一切医理的产生都来源于人体与人性。”
黎文荣如是道,然后示意众学子各回各位,要开始针对上午的三个病患进行方剂考核。
景初也回到3号场所,华采与郑宇文都笑着与她打招呼。
看景初就跟看行走的人民币一样,闪闪发光。
景初莫名地站在一旁,听翁莱惠说话。
翁莱惠对他们几人道,“早上我们看了三个病患,分为幼,中,老三个年龄阶段,现在你们可以依次将你们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写在病案上,然后再来告诉我们,你为何如此用药,对应病人什么症。”
翁莱惠说话的同时,刘翔也安排了摄影师过来录视频。
她有些不自在地错开脸,看向同样不自在的华采和郑宇文,他们两个也是第一次面对镜头,心里莫名多了几分压迫感。
第47章
五加皮散
倒是景初十分淡定地走过去重新给病人探脉,无视摄像机的随行,自顾自地确认好诊断结果后就坐下来写治疗方案。
华采与郑宇文见状,也有样学样,装作没看见摄像机,面色镇定地给患者复诊,确认,然后坐下写方案。
其它几个考场见他们3号考场这样淡定自若,心想输人不输阵,不就是摄像机吗,就算出了洋相,只要自已不愿意也不会播出去。
所以也依葫芦画瓢,压下心中的躁动,给早上的病人复诊后静下心来写方案。
一时之间,整个考核会场只剩下学子们埋头写方案的场景,安静得只剩下摄影师走动时踏在地毯上那沉厚的声音。
景初率先写完举手。
翁莱惠也没再要求她最后说话,让她起身讲述自已的诊疗方案。
正准备讲的时候,刘畅跑了过来,低声对景初道,“景小姐,因为我们早上没有录制你们的诊断过程,所以可以麻烦你待会讲诊断的时候具体一点吗?”
“病人那边我们都沟通好了,哪怕后面视频会播放出去,我们也会打好马赛克,保护好他们的隐私。”
听到这话,景初才点头。
她走上前,将自已的医疗方案递给翁莱惠,然后走到病人床前。
“患者性别男,年6岁,脉弱,头骨偏小,四肢无力,眼珠不黑,故断为由母体供养不足的先天肾气不足引发的行迟症,也即是大家常言的发育迟缓症。”
景初说道,“关于先天不足的原因早上已经和病人家属确认过了,孩子早产两个月,出生后曾在保温箱里住了一个月。”
病人家属听到景初的话连连点头,“是啊,小医生真的好厉害,光靠诊脉就知道我家小孩是早产儿。”
景初接着道,“在《本草纲目·卷三十六》中有提到五加皮可治风湿痿痹,也可壮筋骨。”
“古时医者用‘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的嘉誉来称赞五加皮对肝肾亏虚引发的筋骨痿软、小儿行迟的功效。”
“因此对患者,我认为可用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的五加皮散,这方子在《保婴撮要》中亦有记载。”
“由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等五皮相加,再添酒浸过的川牛膝和木瓜研为末,空腹就米汤服用二钱,早晚各服一次,早晨为7点到9点走胃经时段,傍晚5点到7点走肾经时段服用最佳。”
景初讲得十分细致,本来还因为镜头在场而显得有些拘谨的翁莱惠也不知不觉听入了神。
华采在景初讲完后,也将自已的方案递给翁莱惠,然后开口道,“我同样诊断患者为小儿行迟证,但因患者肌肉软绵,认为其由脾肾两虚引起的行迟,建议患者用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进行健脾补肾,以此达到治疗效果。”
郑宇文也递交自已的方案,接着华采的话开口,“我也认为患者为脾肾两虚引起的行迟症,但我认为在补肾之前先健脾,先喝一段时间补中益气汤后健脾胃,强吸纳后,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气。”
……
三个人诊断结果一致,但致病缘由及治疗方案却各有已见。
每个人都言之有理,让作为门外汉的摄影师也忍不住惊叹这是神仙打架。
翁莱惠听了他们三人的诊断与治疗,心里很满意。
她开口道,“你们三人的诊断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治疗方案中属景初为佳。”
“首先可以肯定华采和郑宇文你们俩的细心,患者年小,应健脾胃为先才能吸纳补肾之药。”
“但有一点你们在开方的时候却没有重视到,患者的肾气不足是先天的肾气不足,且年仅6岁,意味着他的吸纳能力应以平和温补逐步建中为佳,五加皮散在强筋健骨过程中亦有健脾补益中气之效,针对性也强。”
“而六味地黄丸虽然也可治小儿迟缓,但对后天环境引起的肾气亏虚,尤其是成年人肾阴亏损引发的腰膝酸软更有见效。”
“所以第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以景初为优,可有异议?”翁莱惠问。
华采和郑宇文皆摇头,在翁莱惠解释了五加皮与六味地黄丸的区别后,对这样的结果心服口服,他们开方的时候或许注重对症下药,却轻忽了患者的年龄以及先天因素。
翁莱惠拿出笔写下治疗方子递给小孩母亲,“这是五加皮散的方子,你可以去取药,让孩子按步骤服药,坚持一个月再去京都人民医院找包主任复诊,孩子会健康起来的,请放宽心。”
小孩母亲双手接过方子,泪流满面,孩子六岁了还走路东倒西歪,问了很多医生,要么说是缺钙引起的软骨症,要么就说孩子是遗传基因,好不了,一辈子都会如此。
家里花了很多钱,后来村里有人建议他们带孩子到京都大医院来看中医,他们是乡下人,大城市的开销又特别大,走投无路之际,遇到中医科的包主任问要不要让孩子来这里给学生作为考核病案,保证最后给孩子开方的一定是华国名医,而且后期治疗包括医药费都一律减免,否则他们也不敢来这里,还住进了京都这个富丽堂皇的大酒店。
她今日也看明白了,哪怕是给孩子诊断的学生,都极为出色,他们只用诊脉就能说明孩子的问题,而孩子的治疗方子还是通过他们的考核老师亲自确认写下的,他们的孩子这是遇上了大机缘呀!
想到这里,她将孩子抱下床,拉着孩子下跪磕头,满含泪水,“快,快跟妈妈谢谢医生,他们救了你,也是救了我们的家呀!”
六岁的孩子配合着母亲朝地上磕头,翁莱惠几人连忙上前搀扶起他们,安慰他们母子放宽心。
其他考场的学子和老师也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亦有触动,医者之心,为的就是救病如救难。
一张普通的五加皮散可以换来一个家庭的康乐,这正是医者所愿。
这感人的一幕,也被在3号考场的摄影师记录了下来。
摄影师想,他记录的不仅仅是中医学子的考核,更是医者仁心仁术的一面。
第48章
姓寒不姓瘤
行迟症患者家属与患者被工作人员送去京都人民医院取药。
他们离开后,翁莱惠让景初介绍第二个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她解释道,“早上做诊断的时候你们三人只有景初的诊断结果为正确结果,所以下午的方剂以景初的治疗方剂为先,你们俩人听完她的治疗方案后,若有异议或有更佳的方案再提,如此可有意见?”
华采和郑宇文摇头,确实早上诊断这位女性患者时他们没有对其进行腹诊,导致没发现该患者有宫内包块,确实是技不如人,所以让景初先讲解方案,他们做补充,合情合理。
景初上前道,“患者性别女,年48,面色暗,舌淡,双尺脉沉迟,沉主里,迟主寒,故断其体内有寒。”
“再探其膀胱经脉寒凉,因此断患者因长期穿短裤短裙致使膀胱经受寒而使周身毛孔收缩,寒气只进不出,藏于腹部子宫,致使腹中宫寒淤血痛经。”
这些都是景初早上说过的,但因为刘畅说要讲清楚诊断情况,所以景初也只能将患者的情况再说细致。
“在给患者做腹诊的时候,按其脐下有拳大圆肿之物,断其为宫内包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子宫肌瘤。”
女患者这时开口道,“小医生是真的厉害,我一年四季都是裙子,夏天更是天天短裤短裙在空调房里待着,有时也会冷到起鸡皮疙瘩,没想到这才让我宫寒。”
“我在京都人民医院确实查出有子宫肌瘤。”女患者苦笑,“我肚子鼓了一个包,一开始还以为是胖了,但却只胖肚子这块,按着硬邦邦的,跟胖起来的肥肉完全不一样,所以才到医院做检查。”
听了女患者的话,景初也不急着说治疗方剂,而是跟她解释寒气的来去,“你夏天穿短裤短裙,寒从脚下上传至子宫。”
“若你夏季贪凉,还喜欢喝凉饮,冰淇淋之物入胃,则寒从上下传至子宫,再加上你常在空调房里吹冷风,寒从外面来侵,三管齐下,血遇冷则凝,子宫内膜脱落时排血也会因此受阻,恶血排不出,那么就形成了包块,长成了肌瘤。”
“子宫肌瘤不姓瘤而姓寒,它因寒而结,也因寒散而解,因此我建议患者用桂枝茯苓丸来助阳气化寒结。”
“桂枝茯苓丸中的桂枝能温阳散寒,助阳气化,可以将患者体内包裹肌瘤的寒衣撕开,再用茯苓走三焦让身体津液流通,使肌瘤不会再凝聚成一团囊肿或积液。”
“桂枝茯苓丸中还有桃仁、赤芍、牡丹皮三味药,则能使血液恢复循环,不会停留于一处变成瘀血或包块。”
翁莱惠对景初用药的精准十分满意,以为她就说到这里了,谁知景初接着说道,“这个方子可以治患者的子宫肌瘤,但不能根治。”
翁莱惠蹙眉,就她所知,景初这个方子极佳,且很快能为患者消解宫内包块,怎会说不能根治呢?
华采和郑宇文也都吃惊地看着景初,他们一路听来,也不觉得自已还能出比桂枝茯苓丸这个方子更佳的治疗方案。
这景初打的是什么谜团?
就是女患者也一脸错愕,以为自已的肌瘤无药可救了。
景初缓缓道,“《黄帝内经》有提‘积之所生,因寒而生’,妇人的子宫包块皆因子宫受寒收缩,导致瘀血当泻不能泻,留滞于子宫内形成块状,日积月累,也越来越大。”
“所以女患者如果服用了桂枝茯苓丸后将体内的肌瘤寒结消解,可依旧贪凉短衣,或常置身于空调房中吹冷风,那么依旧会受寒致使子宫恶血难排,再积包块。”
听到景初这话,女患者这才松口气,露出笑容,“对对对,医生你说得对,我吃了药,好了后也不能再贪凉了。”
翁莱惠也才反应过来,中医者治已病也需防治未病。
桂枝茯苓丸治女患者当下的病,也要追根其成病之源,防止再生其病。
她对景初这样周全的诊治方式十分钦佩,就是她刚刚也没想到景初所谓的不能根治,其实就是在防治未病。
华采和郑宇文这下忍不住鼓起掌来,这景初才16岁,可她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她治病就治病,还给病人打预防针,也太牛了吧?
翁莱惠点点头,眉眼全是笑意。
她问华采和郑宇文,“景初的方子是桂枝茯苓丸,你们可有更好的良方?”
华采和郑宇文纷纷摇头表示没有。
这一场他们依旧是输得心服口服。
翁莱惠见状,才拿出笔和纸,写下“桂枝茯苓丸”的方子递给女患者,“等一下你就去京都人民医院取药,一个月后来复诊,注意保暖防寒,不喝冷饮,多喝姜枣红糖茶,多晒太阳多出汗。”
女患者接过方子,当下对景初和翁莱惠感激不已,连连道谢。
“我以后肯定会注意保暖防寒的。”要知道她因为宫寒严重,每次经期都痛到得吃止痛药。
最近这半年,更是连止痛药都没用,来医院做了检查说是长了子宫肌瘤,也没说什么,就说定期复查,大了就安排手术割掉。
结果她痛接着痛,痛到床上打滚,呕吐晕厥,而肚子还越来越大。
后来也是同事让她来京都人民医院看中医科,看能不能缓解一下症状。
没想到不仅找出了生病的原因,还能根除。
她是怕死了,所以哪怕爱美,也决不可能再愚蠢地干贪凉的事,这次是侥幸遇到了厉害的医生,还能免费治疗,要是再复发,能不能撑过那生不如死的痛经还是两说。
女患者真心实意地朝景初和翁莱惠谢了再谢,才兴高采烈地拿着方子走了。
摄影师依旧尽职地将眼前这一幕记录下来,心里对景初的医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开始刘导演带着他们整个团队来京都大酒店给这群名不见经传的医学子记录考核过程,他们多少都觉得是程修仪要捧自已16岁的孙女,虽然她交代他们要如实公平记录每一个医学子的表现,但刘畅也私下交代了,景大小姐的镜头要多一点,细致一点,有一点出彩的地方就要使劲放大。
但如今他不这样想了,待会他把录制下来的视频给刘导看,刘导就会明白景大小姐根本就不需要刻意给她镜头,就她的表现,谁也抢不了她的闪光。
第49章
不药而治人之病
翁莱惠见女患者离开,再对最后一名患者进行方剂考核时,她对景初的方案进行小结,“刚刚景初说女人的子宫肌瘤因寒而生,因此用桂枝茯苓丸散其寒结,这个治疗方向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