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初接着道,“孟子说这句话,是想告诉人们一个国家或朝代兴盛的时候很迅速但衰亡也快,这是为何,因为君王不懂反省自已,总结失误的原因。”
“我们华国的中医药现状也是如此,我们只有清楚地了解到我们自身的问题,然后团结一致去解决问题,那么中医药何愁滞行?何愁不能复兴?”
“我相信只要我们可以坚持自已的原则,让优良的中医文化传承下去,中医药一定能在未来焕发新的生机,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摒弃不良风气,让中药材做大做强,做广做远,迎来全新的春天。”
景初的话是振聋发聩的,在场的人沉默地听完,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响彻大街小巷,响进人们的心中。
是啊,人人都在抱怨r国人把药效好的药材买走了,可真的全是他们买走了吗?
不是的,是人心的贪婪缩短了药材的成长年限,是人心的不足去以次充好扰乱了市场,被砸掉的口碑要重新捡起来,需要绝对的勇气和行动力,否则不管是华国的中医,还是中医药都会相互影响,彼此牵制,华国的中医也只会继续颓败,那么到时,没有谁是无辜的。
人们开始从景初所在的酒店散去,她的话也被人们录起来传到网络上,被更多的人知道。
有一位知名的中医师直接出来说,“如果未来中医落寞了,那么中药一定是罪魁祸首。以前的药材都是野生的,山上采的,有机生长的,药效肯定大。”
“而现在人工种植,各种农药化肥、膨大剂催生催长,人参半斤重,可以给你干到五块钱一个,且不说药效相差十万八千里,还含有农残、重金属等,这样的中药能治好病吗?”
“从广义上来讲,药材也是食品,它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而将药效发挥,所以如果不注重它的安全性,或不讲究它的药效程度,那么传承几千年的中医文化要消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第109章
宋辞的心事
这位中医师的话也引起了很多中医者的共鸣。
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医师站出来说话。
有的说,“以前我两味药就能治病救人,现在却不行了。”
也有的说,“药效不达标,方子再好神仙也难救。”
……
紧接着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也出面了,“华国未来将大力整顿药材行业,规范中药材市场销售标准,拒绝无良药农和药商,不让假药,无效药流入市场,坚守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的底线原则,让中药行业长远发展与振兴。”
于是药材市场开始整顿,有位药商看得比较长远,直接蹭着这股流量,直播自已的店销毁劣质药材的过程。
药材老板在直播间里道,“忠诚卖药,以德行商,坚决卖真药,好药,振兴华国中医药,从我做起。”
这家药材店一夜之间冲上热搜,被广大网友冠上“良心药商”的称号,网友们巡着网线找到了这家店,一时之间,生意火爆。
于是更多的药商行动起来,利用直播间直播他们收购药材,辨别药材的过程,甚至直播网购,教网友辨别真假药材的同时也给刚收购的药材挂上链接。
药材市场的格局改变,让无良药商和药农竟无路可退,要么改良,要么转行。
卷起这么大一场风浪的景初也无法在亳州待下去了,她和宋辞并没有直接回京都,而是带着宋辞躲回了黎畔村,去看她的太姥爷他们。
景初在黎畔村生活了十年,回到成长的地方,她心生怀念。
离开黎畔村时她答应太姥爷一放假就回来陪他们,可院子的芍药开了又谢,她将近一年时间没有回来了。
黎老爷子看到自已心心念念的乖宝,笑得合不拢嘴。
对宋辞也是爱屋及乌,他已经从儿子黎文荣那里知道了这也是个好孩子。
老一辈的人总是爱热闹,没一会儿就对宋辞一口一个“阿辞”,叫得自然又亲昵,拉着宋辞到村里四处逛。
景初习惯连名带姓叫宋辞的名字,对太姥爷叫宋辞“阿辞”觉得很怪异。
景初的太姥曾是闺阁小姐,景初的教育也有她的一份力。
所以当景初抱着古筝在院子里轻轻弹奏《高山流水》时,宋辞又惊又喜。
他没想到这次出行,还意外发现了景初的另一项技能。
黎老爷子带着他坐在石椅上边喝茶配花生糖,边摇头晃脑听着景初演奏音乐。
景初回京都后就没有再碰琴,调了几下音才感觉顺手了。
黎老太也坐在廊道边静静地听着。
宋辞不懂得欣赏音乐,却觉得景初弹得很好听。
黎老爷子悄声对宋辞道,“你可别看小老太现在这副模样很慈祥,当年教乖宝学琴的时候可严格了,弹不出她要求的音准,就得反复弹,谁求情都不行。”
宋辞看景初越弹越入状态的样子,心绪也随着音乐飘扬。
这趟出行,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景初,在人群中勇敢喊话要人们懂得自省的景初,还有现在闲适弹琴陶冶心性的景初,都让他着迷。
那天景初喊完话让人们各自回去,宋辞问她,“你让他们找自身的问题,去自省,难道你不怕得罪他们吗?”
他到现在都难以忘记景初当时的神色,她坚定而有傲气,对他说,“我说的就是我想对他们说的话。”
“如果我因为怕失去他们的喜欢而选择不去揭露现实,说出真话,那才辜负他们对我的肯定与信任。”
“我们要改变人们的思想,就注定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但只要我们坚持对的,带大家走向未来的方向是对的,那么得罪小部分人又何妨?”
“我相信大部分药商药农骨子里的正义与良善,他们会看明白短时的获利其实是在自毁前程,只有传扬优良正统,才能真正将中药材做大做广。”
那时的景初是自信昂扬的,为她热爱的中医事业发着光。
而现在的景初依旧是自信的,她这时的自信,是内敛含蓄的,是温暖闲逸的淡然。
宋辞想,他为何会对景初如此上心,大概就是她这个样子,她清楚地知道自已想要的是什么,并时刻为之努力。
喜欢的人如此优秀,让他忍不住心生危机感,他想,他也得继续努力,将来他们才能并肩而行。
……
景初和宋辞在黎畔村住了两个晚上就回京都了。
他们的中考成绩出来了,宋辞如大家所想,成为了京都市状元。
景初的成绩也不差,在市第三名,成为了探花。
两人的成绩出来,四中校长林盛斌和班主任赵文华高兴得只差沿街跳舞,他们在校门口挂上长长的红幅庆祝。
景家人也高兴地要办宴席庆祝。
景初拒绝了,说现在自已风头浪尖之中,没必要大办宴席,一家人坐一块吃顿饭就行。
与景家的热闹相比,荣获市状元的宋辞待遇就冷清多了,他的成绩出来后,除了景家人对他道喜,他的亲生父母却躲在华科院里毫不知情地继续做着研究。
知道宋辞父母不在家后,黎静禾直接邀请宋辞到景家老宅吃饭庆祝,预定的蛋糕多加了一个,一个署着“祝阿辞喜获中考状元”和一个写着“祝初宝喜获中考探花”,很简单却很温馨。
宋辞第一次感受到这样温馨热闹的家庭氛围。
他的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他自小独自一个人待着的时间比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要长多了。
他也曾觉得孤单过,可父母总让他懂事,要他理解。
慢慢地他就沉默了,他想,父母那么喜欢科研的世界,是不是那个世界比他所在的世界更有趣,所以他开始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去挖掘别人不曾了解的事物。
人人都说他是天才,却没有人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孩子。
直到遇到景初,她梦想坚定,目标明确,让他羡慕;她的家人围着她转,让他羡慕。
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许多人,也包括他。而今,他又因为她,让他感受到幼时渴望的家庭氛围。
他从来不想一个人吃饭,更不想一个人孤零零地吃蛋糕。
他想有人亲昵地喊他,“阿辞,尝尝这个好吃不?”“阿辞,喜欢吗?”
他其实并不想懂事,可他寂寞了许多年。
第110章
父母的爱
宋辞看着围着他笑着的景家人,他们都包容着他,将他当做景初的好朋友包容着,宽待着。
他与景初一起切开各自身前的蛋糕。
与景家人一起分食蛋糕,他的心很满,满满的温暖。
他们吃蛋糕,连带午餐也一起吃了。
然后就轮流跟景老太爷下象棋,景老太爷年龄虽然大了,但思维敏捷,几个孩子居然没有谁能下赢他。
景程看女儿输了那么多局,决定帮女儿掰回来,于是坐到女儿身边出谋划策。
黎静禾看丈夫那不值钱的女儿奴模样,笑着指挥宋辞和景新去帮老爷子。
于是双方开始绞尽脑汁要吃你的炮,要将你的军,被吃掉棋的懊悔,赢棋的兴高采烈。
只是宋辞的“老先生”听得景老太爷刺耳,他眼睛一瞪,“叫什么老先生,叫太爷!”
宋辞被他突然呵斥改口,耳根一下子就红了,可还是很听话地喊,“太爷!”
景老太爷这会才满意地应答,“诶!”
黎静禾笑着对宋辞道,“阿辞,来这里不用拘束,就当自已家里,你跟着景初和景新叫人就行了。”
黎静禾越看宋辞越喜欢,这孩子性子沉稳,做事有条理,品行也好,心说如果景新能学到宋辞几分,自已也心满意足了。
果然是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好的,自家的熊孩子太难教了。
黎静禾看着最近身高蹿得老快的儿子,这十几年,她最大的耐心都给这家伙了,幸好他终于开窍了,懂得沉下心来好好考虑未来的事。
“小初,你姑姥姥是下午两点的飞机,你和小新去接一下她。”黎静禾看到姑姑给她发的信息,算一下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哦,好的!”景初放下棋子,让坐在一旁的父亲接手,然后对宋辞道,“我去接姑姥姥,你虽然没见过她,但你肯定知道她的!”
宋辞见景初笑得一脸神秘,她似乎忘了自已曾和她姑姥姥直播文化园开幕的事,那视频到现在还在网上流传。
看她神秘兮兮又想给他惊喜的模样,宋辞决定看破不说破。
“等我们回来,今天在家里吃了晚饭再回去!”景初被景新拉着往往外跑。
宋辞笑着点头,静静地看着他们跑走的背影,心想这里这么热闹,还有她,他怎么舍得回去。
黎静禾怕宋辞不自在,于是喊他,“阿辞,来尝尝糕点。”
“好!”宋辞听到景初妈妈喊他,连忙起身往厨房走。
厨房的佣人正把糕点摆盘,很精致的糕点,有些是他经常看到景初和景新带去学校分享的款式。
黎静禾加了几块不同颜色的糕点给他,“你试试看,平时喜欢吃甜的吗?家里做的糕点下的糖不多。”
景初的口味偏淡,虽然喜欢吃糕点,但比较喜欢清甜的口味,所以景家人也跟着她的口味吃,家里做的糕点基本比较清甜不腻。
宋辞拿了一块淡青色的糕点咬了一口,淡淡的抹茶味很清新。
“喜欢这口味吗?”黎静禾又夹了几块到盘子里,“景初也喜欢抹茶味的糕点,有时吃了糕点就不喜欢吃饭了。”
宋辞点头,“喜欢,这糕点甜而不腻,很好吃。”
“好吃就行,以后来家里,阿姨再给你做其它口味的尝尝。”黎静禾将摆好的糕点让佣人端出去。
宋辞也连忙帮忙。
他看着景家长辈,除了景初妈妈在厨房指挥佣人准备晚餐,其他人都其乐融融地在客厅围观老太爷和景初爸爸下棋,很温馨,不像他家里,除了安静的佣人,就是一片冷寂。
黎静禾细心地察觉到宋辞的异常,想到他考了市状元,父母却忙于科研工作而不知,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再怎么沉稳,心里都会有落差感。
黎静禾让宋辞坐到餐椅上,又给他冲了杯玉兰香茶,“阿辞,你是个好孩子,我们家里的人都很喜欢你,也很感谢你对小初的照顾。”
“今天家里庆祝你和小初中考取得好成绩,虽然你的父母不在你身边,但你要知道,如果他们知道你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肯定也会很高兴以你为荣的。”
黎静禾揉了揉宋辞的头,这孩子坐着也老高,乖巧的模样更让人心疼,“阿姨虽然没有见过你的父母,但我觉得他们肯定是很伟大的科学家。”
“我是一名妈妈,对自已生下来的孩子肯定想亲力亲为地去照顾才放心。”
“有时候我常觉得,其实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你的父母为了国家的科研,牺牲了自已的小家,牺牲了你们相聚的时间,也牺牲了陪伴你成长的时间,但你千万不要误会他们爱你的心。”
“从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家里给你建实验室,坚持让你跟普通孩子一样去上学,让你自由地选择自已想要的方向,就能看出他们爱你的心不低于任何人,只是他们身上的责任与使命让他们身不由已。”
宋辞听到景初妈妈这番话,其实他是懂的,也明白的,更是理解的。
只是他心里依旧很难过,宋辞想了想,才开口,“阿姨,我理解他们,也没责怪他们。只是有时我会觉得自已很多余很累赘。如果没有我,他们可以更自在地去做自已的事情,不用因为我耽误了他们的工作。”
景程走过来端茶,刚好听到宋辞这番话,他拍了拍宋辞的肩膀,“没有哪个父母会觉得自已的孩子是多余或是累赘!”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坐到宋辞身侧,“你的父母我都知道,是很出色的科学家,给华国做了很多贡献。”
“宋辞,我们华国有现在的发展,离不开建国这几十年里无数科学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科研工作,我们曾是人人可唾弃随时可踩两脚的国家,可随着国防科技力量的增大,我们国家的外交话语权才越来越重。”
“如果没有像你父母这样的科学家,国家如何发展,如何强大?只是他们牺牲了自已的小家,成全了大家。但不代表他们的孩子就是多余的,是他们的累赘。”
第111章
姑姥姥驾到
“你是个优秀的孩子,我甚至可以想象他们为你的出生而欢天喜地,也为你的优秀而自豪不已。不说他们,就是我和你阿姨,也觉得小初和小新可以与你成为朋友是我们的荣幸。”
“你的优秀,离不开你父母的精心培养,虽然他们陪伴你的时间不多,但绝对不会觉得你是多余的累赘。”
这段时间,景程也了解到很多宋辞的事迹,这孩子虽然年龄小,却有国家的大义,据说新研发的仿生技术免费授权给国家应用到国防和民生上,虽然不能暴露真实身份,但他们这些领导层,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景程的肯定让宋辞受宠若惊。
黎静禾重新冲了茶让丈夫端去客厅,温柔地对宋辞道,“阿辞,不管是在你父母心里还是在我们心里,你都很重要。不要妄自菲薄,以后你有空就来,就当自已家,是放松的地方。”
宋辞对景初父母这般耐心劝导自已感觉很窝心,重重地点头答应。
他想,不说景初,只看景新的性子动不动就炸毛,可他无论怎么炸都有分寸,其实这都离不开他父母的教导,大概也只有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长大的孩子,所以景新才会那么自信且充满安全感。
景初和景新很快就将他们的姑姥姥回四合院。
果然不出他所料,他们的姑姥姥果然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国家级歌唱家黎文慧。
虽然黎文慧已经退休了,但她的歌可以说是华国人都耳熟能详。
“宋辞,这是我姑姥姥!”景初难得像个小孩子一样雀跃地介绍她的长辈。
“姑姥姥好!”宋辞跟着景初喊。
黎文慧快七十岁了,但美人迟暮,保养得很好,看起来只有五十来岁,一双美丽的凤眼很明亮,她听到景初的介绍下意识地审视宋辞一番。
只见眼前这个高大的男孩目不斜视,眼神清正,长相也是少见的出色,顿时心生好感。
“你是叫宋辞?”黎文慧向来有话说话,不拐弯抹角。
“是的!”宋辞点头,被黎文慧看得莫名有些紧张感。3906
“是个好孩子,以后多跟我们景初景新玩。”黎文慧说话期间就被景新搀着走进厅堂。
一下子厅堂就热闹起来了,有说有笑,对黎文慧的到来十分欢迎。
“姑姥姥,你怎么会来京都?”景新问道。
黎文慧退休后基本就是在黎畔村养老了,甚少出现在人前。
黎文慧端详着长得高高帅帅的侄孙子,看起来沉稳了不少。
“有个综艺节目说想邀请我参加,我闲着没事干就想过来瞧瞧喜不喜欢。”
“真人秀吗?”景新问,他偶尔也会看看综艺节目。
“好像是吧,明天去看看。”黎文慧不怎么在意,喜欢就参加,不喜欢就不参加,不需要纠结。
黎静禾问姑姑,“那让小新陪你去电视台吧!”
明天是周六,她和景初都有事忙。
黎文慧我不客气,“也行,让小新陪着也热闹点。”
景新对这样的安排毫无意见。
因为隔天要陪姑姥姥去电视台,景新干脆陪着姑姥姥在四合院住。
景初则表示和父母回别墅,她最近在别墅里开了一片药圃,正宝贵着呢!
宋辞也有自已的安排,他上次去部队后发现有些枪械可以改进一下,交代身边的警卫去找吉土明要不同枪型给他研究。
他打算以后往国防科技发展,不像以前那样想到什么就研究什么了,有针对性地研究,说不定可以给国家带来更多强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