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七侠五义,包黑脸 本章:第122章

    黎望就道:“起风了,黎六怕我吹了风,索性公孙先生相邀,便在开封府睡一宿,展护卫不欢迎吗?”

    “自然是欢迎的,黎兄你这话说得,我是怕,明日五爷去黎府找你蹭饭,没找到人,那可就乐呵了。”

    黎望:……别说,这可能性还不小呢。

    “展兄有什么收获吗?”

    “没太大的收获,林书善为人谨慎,书房看守森严,林平川看来不知道什么详情,从他入手,恐怕有些困难。”

    黎望跟林平川打过照面,自然知道这点,便道:“那林府,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就是普通的富贵院子,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林府后院的水塘倒是挺大的,跟一个小湖泊似的,据我说知,林府并没有女主人,林书善又忙于行商施善,不知道为什么要挖这么大一池子。”因是夜间,展昭对林家不熟悉,差点儿因此迷了路。

    “那这水塘,看来是有够大的。”

    黎望随口感叹了一句,又道:“不过,事出有异,必有缘由,展兄若是有空,倒是可以找找从前替林家修筑院子的工匠,探听探听消息。”

    “可行。”反正现在林家嫌疑不小,虽然林书善声名在外,但开封府办案,从来只讲证据,不讲名声,“黎兄,天色也不早了,你还是早些睡吧。”

    黎望自然是不会为难自己的,只是这开封府的工作强度,真的也未免太大了。

    展昭这还带着伤呢,就要熬夜加班,再想想自家亲爹,黎望觉得当御史,也不失为一条好出路了。毕竟他这身体,也做不得那实干的官员,既然如此,倒不如发挥发挥特长,跟人耍耍嘴子也不错。

    唔,就是不知道,老头子欢不欢迎他了。

    第256章

    双标

    第二天,却不是一个好天。

    不仅阴雨绵绵,寒风还非常刺骨,这种天气,便是寻常身子骨健康的人,都不会选择出门。黎望拢着个汤婆子,默默地坐在火炉边烤火。

    至于开封府的公务,嗨,这天气一冷,他这脑子就不如平日里转得快了。

    最多只能老老实实接受开封府厨娘的投喂,一边看展护卫兢兢业业工作翻林家铺子的档案,勉强消磨时间这样子。

    这副惬意模样,即便是工作狂展昭,心里难免也起了几分酸溜溜。怪不得五爷找他喝酒时,经常吐槽黎兄生活奢靡,奢靡他是没看到,但舒适是真的舒适。

    “展兄何故这般看着小生?难不成,是发现了什么疑点?”

    展昭便摇头道:“没什么疑点,账面上来讲,林家做得很干净,反正以我的眼力,看不出什么异常。只是看得太多,有些头疼罢了。”

    “那就歇一歇,烤烤火再看,勉强自己看下去,倘若真有什么疏漏,恐怕也是看不出来的。”

    也是这个道理,昨晚工作到深夜,今早起来又继续看,即便是铁人,也难免有些倦怠。

    见展昭放下了公务,黎望有些好奇道:“小生有个疑惑,若是展兄不便回答,就当没听过。”

    “什么疑惑?”以黎兄这般的聪慧过人,居然还有什么疑惑要问他吗?

    “开封府的工作,强度一直都这么大吗?”从前他也听过说开封府工作狂三巨头的传闻,但直面加班日常,黎望难得有些心生畏惧。

    好家伙,这加班强度,都快赶上997了,包公人是不错,但一切信服997是福报的单位,黎望绝对不考虑。

    展昭一愣,没想到黎兄会问这种问题,但怎么说呢,他以前从没考虑过工作强度的问题。

    “怎么了,展兄你很难回答吗?”

    展昭立刻摇头道:“倒也不是,只是从未考虑过,黎兄你也知道我是个武人,又是孤家寡人,不需要照顾家人,若是太闲,反倒有些磨人心志。”

    ……黎望缓缓露出了一个崇敬的眼神。

    展昭忍不住失笑:“黎兄何故这般看着我?”

    “没什么,只是有些感叹而已。”黎望说完,难得觉得自己措辞有些不太妥当,刚又要解释两句,却见一衙差匆匆送了一份公文过来。

    “展护卫,这是从青州北海郡急发过来的公文。”

    青州北海郡?那应该就是吴家命案的讯息了,展昭接过来展开一看,果然是有关于吴家命案的详细信息。

    只是因为时间太长,北海郡的官员都已经离任三四届了,如今传过来的讯息,跟五爷所述其实差不了多少。

    “这是那吴家命案的旧卷宗?”

    展昭闻言,点了点头,也不隐瞒,只道:“看来五爷真是什么话都跟你说,这吴家的案子,不好办。”

    确实不好办,黎望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非常离谱。

    因为感情不顺,就要杀人师父全家,这种徒弟,就是去垃圾堆里打着灯笼找,恐怕都是找不到的。

    “怎么个不好办法?”黎望状似好奇道。

    展昭直接就将旧案卷搁到人面前道:“卷宗所述,吴家失火案,死者一百二十一人,其中包括大徒弟段平夫妻,二徒弟许仲开,三徒弟赵季堂,按照上面的说法,吴家无一人幸免,均葬身于火海。”

    展昭没说的是,当时经手此案的官员认为吴家失火,乃是江湖寻仇,又因为没有苦主上诉,故而很快就被列为悬案。

    一般朝廷处理江湖人的恩怨,多是这种处理方式,大家也不会觉得奇怪。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大的命案,包大人都没有什么印象的原因了。

    黎望随便瞄了两眼卷宗,便放下道:“既是如此,展兄认为是那吴氏认错了人?”

    展昭不好说,但以方文的态度来讲,他是赵季堂的可能性极高。

    “看来展兄心中已有答案了。”

    “嗯,只是这案子没有任何证据,恐怕很难给人定罪。”就像五爷说的那样,若是官府难以给凶手定罪,倒不如放吴玉贞出去,用江湖人的手段了结这段血仇。

    展昭为人,最是嫉恶如仇,要让他眼睁睁看着正义不被伸张,恐怕比砍他一刀还要难受。

    黎望见他这副神情,忽然将旧卷宗又塞回了人的手里,道:“其实,也不是全无办法。”

    黎兄说话,从来不会无的放矢,展昭立刻道:“怎么说?”

    “很简单,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倘若方文真是赵季堂,那么他的户籍必然有问题,假造的痕迹可以掩盖,但是他的脸,总归是不会变的。”

    “可是,这都十年过去了,我去哪里找认识赵季堂的人?”倘若是什么江湖闻名的人物,可能找起来不是很困难,但赵季堂显然不是。

    黎望便道:“展兄,我的意思是,你就没觉得这份旧案卷,过于潦草了吗?”

    青州北海郡,并不是一个江湖人势力很猖獗的地方,吴家作为当地的大族,一夜之间,死了上百人,即便被认作是江湖人寻仇,也不会潦草到这种地步。

    “是有一些,但十年前的案卷,遗失漏缺也有可能。”

    “确实有这种可能,但案卷上的死者名单,却一点儿也不潦草,甚至有名有姓,没有任何的遗漏,展兄,你懂我的意思吧?”

    展昭也不傻,当即道:“你的意思是,当初赵季堂诈死的消息,官府的人可能知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否则吴玉贞一介女子,又带着孩子死里逃生,若你是她,第一反应是什么?”

    肯定是报官,然后去抓凶手。

    可吴玉贞却并没有这么做,甚至她带着一双儿女立刻逃离了北海郡,这就很令人费解。

    黎望又指向名单最前面的吴家夫妇道:“这上面写段平一家四口,都葬身于火海,可事实上,除了段平,吴玉贞母子三人都逃出生天,可奇怪就奇怪在,案卷上写了这三人的名字,展兄你不觉得奇怪吗?吴玉贞是成年女子,烧焦了可能认不出来,但两个小孩子身形非常好认,但凡捡骨的人仔细些,都不可能没有发现。”

    要么,是当初办案的官员做事实在过于草率,要么……就是当时有人,将吴家命案的事情压了下去。

    倘若方文真是赵季堂,那么林书善是许仲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两人在青州北海郡犯下命案,又堂而皇之地改名换姓,十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了汴京城中数一数二的大善人粮商,如今又跟卤石走私案牵扯上了关系。

    这两条线一串联,黎望很难不怀疑些什么。

    展昭听完黎兄的一顿分析,哪里还坐得住啊,当即就带着公文急匆匆去找了公孙先生,公孙先生一听,也是满面的严肃。

    “此事非同小可,切莫打草惊蛇,我先去找找十年前经手此案的官员,他若这人不清白,恐怕这两人背后,还有些门道。”

    公孙先生说罢,也顾不上说其他,忙去办事了。

    卤石案本就非同小可,如今因查吴家的事情牵扯得更大,公孙先生也不敢有任何的耽搁,等大人从宫里出来,还得从长计议。

    说起来,知常真是一把探案的好手啊,若是开封府有此“良将”,必然是如虎添翼。

    不过如果方文和林书善的户籍真是假的,那么溯源追迹,必然有痕迹可循,当初陈世美的案子,有公主身边的太监遮掩,都能迅速查出来,这两人若真是“白璧无瑕”,就凭吴玉贞的态度,公孙先生都能嗅到风雨欲来的味道。

    只希望,一切顺利吧。

    开封府的人马,迅速动作了起来,一批人在查林家的生意账目,一批人则被派去两人的户籍两广何县查探,当然也有追踪卤石来源和林家发迹史的。

    展昭即便吊着条胳膊,不用去巡街,也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陪黎望唠嗑。

    好在因为今日天气差,黎某人并不缺陪他聊天的朋友。

    “我就说去你家,你人不在家呢,合着你居然跑开封府来了?你爹知道了,居然没写信来骂你吗?”

    五爷不知道从哪里回来,脚上还沾着湿泥,他这人还有些洁癖,便干脆找人去买了双新鞋换上,这才在火炉边坐下。

    “那真是叫五爷失望了,我爹最近忙得直接宿在了衙门,根本没时间给体弱的大儿子写信。”黎望抻了个懒腰道。

    ……难怪你这么有恃无恐。

    “不过话说回来,你怎么跑开封府来了?难道是太闲了,所以准备来破破吴家这高难度的案子?”五爷想了想,以黎知常能将死人说活的能力,说不定还真能使法子叫那凶手伏法。

    五爷本以为黎知常会一矢口否认,却没想到人居然道:“怎么,不行吗?”

    “不得了不得了,你这是转性了?”白玉堂纳罕道,“不过上次你还说吴家这案子的水很深,五爷我把持不住,怎么,轮到你自己,你就把持得住了?”

    啧啧啧,黎知常你这做人,未免也双标得太明显了吧。

    第257章

    引蛇

    黎望拢着袖子,耸耸肩道:“没办法,谁让五爷如此急公好义,听不得人间不平事呢,小生总归是心肠稍微硬一些的。”

    “哼,别以为你说两句好话夸五爷,五爷就听不出你这是在反讽抬高你自己了。”白玉堂轻哼了两声,才抱胸道,“你是不是,又知道了什么?那吴玉贞口中所说的真相,不会是打了折扣的吧?”

    他都给人儿子介绍大宋名医了,就这还遮遮掩掩,五爷只觉得没意思极了。

    “倒也不算打了折扣。”吴玉贞虽是局中人,但她很显然对同门师兄弟还是了解太少,再说人心易改,十年未见,吴玉贞的认知,也不全是正确的。

    “那是如何?”

    “实话来讲,小生也不太清楚。”

    如今吴家这案子,就跟一个乱毛线团出现了一个线头一般,开封府的人负责将毛线团梳理清楚,等到梳理完,才能知晓这团毛线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但十年之前,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间节点。

    十年前,刘太后逝世,官家开始亲政,废皇后郭氏为净妃,随后又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

    政权交替,朝堂变革,景祐元年,他爹就是从这时开始步步高升的。

    那个时候,能在北海郡压下灭门血案、还能替人改名换姓,绝对不可能是普通人,再加上走私卤石,绝非一般人脉可以做到,若林书善就是许仲开,那……这所图就更大了。

    黎望的母家,乃是江南巨贾商家。

    商家在江南盘踞已久,生意也铺得很广,白家亦是如此,可两家入京后的生意,却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也就是他爹回京做了京官,母亲打理的铺子才算有了起色,这些年才渐渐做大。

    可见要在京中做大买卖,须得有靠山。

    但林书善呢,白手起家,做的还是户部需要过问的粮食生意,可短短十年,就一跃成了业界巨头,甚至善名远播,连开封府都愿意特批通关文书给他。

    如果是新鲜产业,像是巽羽楼这等以奇吸引客流的,白手起家还有些说头,但粮食买卖,还是在京中,可没太大的搞头。

    而从展昭翻阅的账目来看,林家做粮食生意,也没什么别具一格之处,只是每年规模都在稳步上升,从汴河上来往的船只数量来说,是一年比一年大多的。

    怎么说呢,林家做生意,顺风顺水到像是天选之子,没有任何波澜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一样。

    而且粮食生意,都是看天吃饭,黎望记得五年前河北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京中米价节节攀升,可林家的账目上,米价却还在正常区间内。

    方才他问过衙差,说也正是五年前林书善此举,博得善人美名,后积善行德,才有很多人愿意同他做生意。

    也是这一年,汴河上姓林的船只越来越多。

    如果不细品,这番起家史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当你觉得林家有问题时,仔细去看,就会觉得非常奇怪。比如说,五年前,林书善哪里来的那么多米?

    再比如,这些年林书善又是修桥铺路,又是赠医施药的,规模还都不小,居然还没做亏本生意,从账目上来看,甚至还赚了不少。

    而与他同等地位的商人,这些年虽然也赚了不少,但不太景气的年份,甚至有亏损的。

    没有人做生意,会每一笔买卖都盈利的,除非他是财神转世。

    “喂,你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一般来讲,黎知常这人惯来都是一副懒懒散散,好似没睡醒的模样,像是这么一本正经想事情的样子,要么是准备算计人,要么估计是真遇上了难题。

    可什么事啊,居然能把大名鼎鼎的黎半仙难住?

    吴家的案子虽然没有踪迹可循,但黎知常又不是展昭,没那么恪守律法,既然知道凶手是谁,以对方的性子,应该是不太在意这案子的。

    “五爷真想知道?”

    “既然问出口,当然是真想知道,说不定五爷就能替你答疑解惑呢。”

    ……五爷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黎望便支着下巴道:“小生只是在想,若有机会,定要向林员外讨教一番积善行商的窍门,毕竟巽羽楼虽然赚得不少,但跟林家的生意一比,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你好歹也是个清贵出身的读书人,怎么总是在想怎么赚老百姓的钱啊!”白玉堂觉得朋友的思想很有问题,必须点名批评。

    这罪名,黎望可不依:“五爷你这话说得可不对,林家说不定就不赚老百姓钱呢。”

    “这怎么可能!难道他还倒贴啊!”白玉堂就是再没有经商天赋,也知道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你到底想什么啊,做生意不赚钱他哪里来的大宅子住啊!”

    京城的宅子,可不便宜,就算是五爷,都不可能随随便便买一座。

    林家那地段,那占地面积,没有万两白银,绝对买不下来。

    黎望却状似天真道:“说不定,人家就有倒贴也能赚钱的本事呢。说来惭愧,小生却是没这等本事的,也不知道林员外如此乐善好施,能不能对小生倾囊相授了?”

    ……好家伙,这绝对就是在算计人没跑了。

    “你还是快别白日做梦了,人又不傻,怎么可能会把发家致富的秘密告诉你呢!”

    黎望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非常随意道:“万一呢,你说对不对,五爷?”

    五爷觉得今日黎知常,可能是吃错了药,于是直言道:“你从前,不是跟我说,一切快速赚大钱的法子,都写在大宋律法里,你刚才那些话的意思,不会是在影射林家的生意,不干净吧?”

    “……五爷,你可算是听明白了。”

    “我看你是讨打!”说话还说得云里雾里的,有意思吗?

    这么冷的天,黎望可不陪五爷过招,忙讨饶道:“五爷大仁大义,今日不去抓邓车,怎么跑开封府来了?”

    说起抓邓车这事儿,五爷就头疼。

    这人也是奇了怪了,打从在中牟县现身过一次后,就再没了踪迹:“你说,这人又不可能插上翅膀飞走了,怎么就遍地难寻踪迹呢?”

    神手大圣邓车不是无名之辈,见过他的人不少,五爷想要寻人,本以为不是一桩难事。可现下发动人脉找了这么久,居然连个落脚之地都找不到,简直是奇了怪了。

    “还没找到啊?”论说江湖人脉,陷空岛绝对能排到前三,五爷又是老小,他若是找人办事,别人若非故意,绝不会推辞,再说就是找个人的事,按理说,京城就这么大块地方,江湖人能躲藏之地,可实在不多。

    “没呢,汴京城大大小小的食肆客栈,加上周边几个县,中牟县更是来来回回找了三趟,愣是连个鬼都寻不着,再这么下去,五爷都没脸回松江府了。”

    白玉堂可太憋屈了,这人难不成是属兔子的吗?居然还蹲在窝里不出来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按理说,邓车的性子,可不是这等会躲躲藏藏的人,当初邓家庄他都敢光明正大地掩护花蝴蝶,没道理他这次杀个江洋大盗行好事,却反而不想叫人知道,他有病啊!”五爷气得都直接骂人了。

    “你说他是不是有病,难不成,真是我陷空岛的威名,叫他连杀个坏人,都畏畏缩缩了?”

    五爷很显然已经在爆发边缘,说起邓车,那真是满脸的怒气。

    这人抢他人头也就算了,居然还当起了孬种,五爷一想起来被个孬种抢了先,心里就更加憋气了。

    再加上吴家这事如此不舒坦,五爷真就觉得年底没一件好事。

    这模样,可真是愁坏了,黎望等五爷吐完黑水,才不紧不慢道:“真不要小生帮忙?”

    白玉堂刚知道邓车杀了单柏芳那会儿,黎望就说过要不要帮忙找人,但五爷心气儿高,觉得找个人的事情他不在话下,便随口拒绝了。

    现下人久找不到,五爷想了想,对挚友低头,倒也不算丢脸。

    于是想了想,忍不住道:“你有法子?”

    “法子么,总是人想出来的,既然大海捞针不行,咱就用磁石把他吸出来。”黎望循循善诱道。

    “怎么个吸法?哪里来的磁石?”五爷疑惑道。


如果您喜欢,请把《没人比我更懂七五》,方便以后阅读没人比我更懂七五第12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没人比我更懂七五第122章并对没人比我更懂七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