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宫中金碧辉煌,暖炉熏香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宋清音跟在魏璟焰身后,低眉顺眼地踏入这权贵的殿堂。她身着淡青色绣银纹袄裙,在一众华服贵女中显得格外素净,却也因此更引人注目。
“璟焰来了。”太后端坐在上首,慈爱地招手,“清音今日穿得怎么还是这般素净,你们这般年轻的女娘合该穿得光线靓丽些才是。”
宋清音随着魏璟焰的动作盈盈下拜,姿态优雅得如同山间青竹,不卑不亢:“妾身不爱那些鲜艳的衣裳,这身衣裳虽然素净,却也是老王妃为我选的,我便更加喜欢了。”
她能感觉到殿内众多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好奇的、审视的、甚至带着敌意的。
太后笑道:“老王妃的确是疼你的,可你们也须得更加努力,早日让她抱上孙子才行。”
宋清音看了魏璟焰一眼,笑道:“太后娘娘说的是,如今妾身已经有了身孕,只是还未坐稳,便不愿意声张罢了,今儿过年,妾身总得说出来,叫太后娘娘也跟着高兴一番才是。”
太后听了这话,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的确是大喜事,既如此,哀家也不能叫你们空手回去,说罢,你想要什么赏赐。”
“妾身实在不敢受太后娘娘的赏赐。”宋清音的眼珠转了转,轻笑道,“要是太后娘娘真的想赏的话,不如便将三皇子给放出来吧。”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全都倒吸了口凉气。
就连太后的脸色也微微一变。
殿内气氛骤然凝固。
昌平长公主冷笑一声:“靖北王妃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太后面前为罪人求情?”
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禁
宋清音不慌不忙地又行一礼:“妾身并非为三皇子求情,只是想着过年团圆,太后娘娘必定也思念孙儿,况且……”
她抬眼看向太后,眼中带着几分心疼。
“当日三皇子被囚禁本是因为苏大人一事,如今苏大人已经平安回来,甚至养好了身子,可三皇子还在宫中幽禁,未免叫人觉得心寒。”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缓缓道:“你这还是有心了。”
“皇祖母明鉴,内子心直口快,绝无他意,只是……”魏璟焰适时上前,顿了顿,“三殿下毕竟是皇家血脉,长期幽禁恐非良策。”
太后若有所思地抚摸着腕上的佛珠。
半晌,她开口:“圣上,三皇子到底也幽禁了这些日子,想来也该知道错了,不如便将他放出来吧。”
圣上的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昌平长公主连忙过来开口:“母后,你思念孙儿,想要阖家团圆,本是人之常情,只是此事到底事关朝政,只怕母后干预太多,会叫朝臣有异议。”
“能有什么异议?”魏璟焰挑了眉头,眉眼间带了些许的不耐烦,问道,“三皇子被幽禁本就是因苏大人一案,如今真相大白,苏大人也已官复原职,若继续关押三皇子,反倒显得朝廷赏罚不明。”
“还是说,姑母想要让三皇子继续幽禁,不准他为了太子之位争一争呢?”
魏璟焰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有力,殿内众人一时噤声。
太后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皇帝:“皇帝,你怎么看?”
皇帝沉吟片刻,终是开口:“今儿是过年,母后何必说这么扫兴的话呢,此事还是容后再议吧。”
“呵。”太后冷笑一声,“你如今做了皇帝,翅膀硬了,便连哀家的话都不放在心上了,你可别忘了,当年要不是我,还不知是谁来坐这皇位呢!”
“母后说得是,既是年节,便解了三皇子的幽禁吧。”圣上连忙开口。
昌平长公主面色一沉,还想再说什么,太后却已摆手:“此事就这么定了。”
既得了命令,自然有宫人将三皇子接了出来,直接送到了太后的宫中。
三皇子踏入殿门时,满堂寂静。
他身形消瘦了许多,一袭破旧的素白锦袍更显清秀,他蓬头垢面,但眉宇间的傲气未减分毫,跪地行礼:“孙儿拜见皇祖母,拜见父皇。”
圣上不过淡淡瞥了一眼,连个正眼都没有给他。
太后眼眶微红,招手道:“快起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宋清音站在魏璟焰身侧,明显松了口气,不管日后三皇子能不能成为太子,好歹他们也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五皇子看到三皇子平安解禁,眸中闪过了几分不快,嘲讽道:“三哥在冷宫待了这些时日,倒是愈发仙风道骨了,这身打扮,莫不是要效仿那些江湖术士?”
殿内几位贵女闻言掩唇轻笑。
三皇子不慌不忙地理了理衣袖,淡淡道:“五弟说笑了。”
他这般温润,却根本没叫五皇子收手,反而继续嘲讽:“也是,三哥出身卑贱,便是有那些光鲜亮丽的衣裳也是撑不起来的,还是穿这一身才能显出你的风度来。”
三皇子没再言语。
倒是宋清音有些看不下去了。
她上前一步,开口:“太后娘娘,妾身昨儿去上清观上香,倒是悟出了一个道理来——”
“哦?什么?”太后看得出她这是故意要为了三皇子出头,虽然不愿意插手,却也觉得五皇子今日的言行实在是过分了,索性顺着问下去。
“有些人表面光鲜,内里却比三皇子这身破衣裳还要肮脏。”
五皇子脸色一僵:“你!”
“五哥。”六皇子突然开口,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今日是年节,皇祖母与父皇都在,何必闹得不愉快?”
他虽是劝诫的话,可分明蕴含了对五皇子的嘲讽。
皇后看着众人这般针对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忍不住,开口:“好了,大过年的,都少说两句,老三既然出来了,便先去梳洗一番,免得在太后面前失了礼数。”
“去吧,哀家让人给你准备了新衣裳。”太后颔首。
三皇子恭敬行礼:“谢皇祖母恩典。”
待他退下后,殿内气氛依旧微妙。昌平长公主冷哼一声,意有所指道:“有些人啊,就是爱多管闲事。”
宋清音微微一笑,不卑不亢:“昌平长公主说的是,妾身不过是见不得有人仗势欺人罢了。”
“你——”昌平长公主脸色一沉。
“好了。”太后打断道,“今日是团圆的日子,都少说两句,清音,你过来,哀家有话问你。”
宋清音乖巧地走到太后身边。
太后拉着她的手,慈爱道:“你有了身孕,可要好好保重。哀家这里有些补品,待会儿让人给你送去。”
“谢太后娘娘。”宋清音感激道。
昌平长公主看着她这般得太后的疼爱,自然是满腔恨意——
眼下储君人选还没有眉目,虽说圣上必然会听自己的话,可架不住太后会从中横插一脚,更别说,如今看着,只怕他靖北王府是准备扶持三皇子了。
要是三皇子成了储君,自己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看来她只能从昭昭下手,拉拢靖北王府。
等过了十五,南边却突然起了洪灾。
朝堂上,群臣议论纷纷。
户部尚书出列奏道:“圣上,江南连日暴雨,堤坝决口,已有三县被淹,灾民流离失所,急需赈灾银两。”
“工部不是去年才拨了五十万两修堤吗?怎么这么快就决口了?”圣上眉头紧锁。
眼下国库空虚,要是再拨银给江南,那要是有什么事故,可就没有银子能够招架了。
工部侍郎战战兢兢地出列:“回禀陛下,去年确实修缮过堤坝,但今年雨势异常……”
“够了!”圣上一拍龙椅扶手,“朕不想听这些推诿之词!”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这时,三皇子突然出列:“父皇,儿臣愿请命前往江南赈灾。”
第三百四十九章
蹊跷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五皇子立即嗤笑:“三哥刚从冷宫出来,就急着表现?江南水患复杂,可不是儿戏。”
谁都知道他一向是个好说话的,却唯独对三皇子针锋相对,睚眦必报,朝臣都已经习惯,自然也不会多嘴。
三皇子不卑不亢:“儿臣在幽禁期间研读过水利典籍,对治水略知一二,况且……儿臣想为父皇尽一份力。”
他抬头,直视圣上。
圣上神色微动,似被触动心事。
偏偏这个时候,魏璟焰却站了出来,道:“圣上,三皇子才解禁,彼时便叫他去江南赈灾,未免叫人疑心臣和三皇子有所勾结,实在是泯灭了臣对太后娘娘的一片孝心。”
“那依你的意思,此事应当如何?”圣上不耐烦问道。
魏璟焰并不急着回答,而是将目光落在了五皇子的身上,突然道:“五皇子素有贤名,不如由他主持赈灾事宜?”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五皇子脸色骤变,显然没料到魏璟焰会突然将他一军。
他从未经手过地方政务,即便是宫中夫子留的文章也是由他人代劳的,如今却突然让他操持赈灾的事情,分明就是有心让自己出丑。
他连忙道:“父皇,儿臣虽有心为国分忧,但治水赈灾一事关系重大,儿臣资历尚浅,恐难当此重任!”
五皇子语气急切,额角甚至沁出细汗。
他素来擅长结交权贵、笼络人心,可真正涉及实务,却从未有过建树,如今魏璟焰突然将他推至风口浪尖,他怎能不慌?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臣神色各异。
有人暗自摇头,有人则若有所思地望向三皇子。
圣上目光深沉,缓缓扫过众人。
魏璟焰却突然淡淡道:“五皇子,你平日不是常说自己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吗?如今机会摆在眼前,怎么反倒退缩了?”
“父皇明鉴!儿臣绝非退缩,只是……”五皇子脸色一白,连忙跪下,“只是担心能力不足,误了大事!”
这时,一直沉默的三皇子忽然开口:“父皇,五弟年轻气盛,缺乏经验也是情理之中,不如让儿臣从旁协助,共同处理江南水患之事?”
五皇子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三皇子这话看似为他解围,实则是在众人面前坐实了他“无能”的印象!
魏璟焰轻笑一声,意味深长道:“三皇子果然仁厚,不过……五皇子既然素有贤名,想必不会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吧?”
圣上眉头微皱,似在权衡。
片刻后,他挥了挥手:“罢了,此事就交由老五负责,若再有推诿,朕定不轻饶!”
五皇子咬牙领命,心中却已将魏璟焰和三皇子恨极。
而魏璟焰垂眸不语,无人能窥见他眼底闪过的暗芒。
五皇子定好了出发的日子,宋清音却是皱了皱眉头。
她问道:“王爷为何要在朝堂上举荐五皇子?”
“五皇子背后本就有皇后,或许还有昌平长公主为他撑腰,要是再在江南水患上有了建树,岂不是让他的地位更加稳了?”
魏璟焰看着她眼底的疑惑,轻笑一声:“你不是一直怀疑五皇子便是和三皇子换命的那个人,我便命人在路上将五皇子抓过来,叫你好好看看,要是能顺手解了他们的换命更是一件好事。”
宋清音倒是不曾考虑过这点。
她虽然本事有限,却也能够现在为三皇子解了换命的咒术,只是从前带来的影响到底是不可逆的。
她还没有开口,便听得小厮匆匆来报:“王爷,出事了——”
“怎么了?”魏璟焰皱起了眉头。
小厮连忙道:“小的奉命在路上伏击五皇子,可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人过来,只怕……”
她的话虽然没有说完,却也叫宋清音的心头悸动——只怕五皇子凶多吉少了。
五皇子的尸首是在平安州一处荒废的驿站被发现的。
消息传到京城时,正值卯时三刻,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魏璟焰披衣起身,听完小厮的禀报,手中的茶盏‘啪’地一声摔在地上,碎瓷四溅:“确定是五皇子?”
“回王爷,千真万确,五殿下身着便服,但腰间玉佩和手上的扳指都确认无误,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估摸着死了有三四天了。”
他眉头紧锁。
三四天前,正是五皇子离京赴任的日子。他派去的人明明一直盯着官道,却连五皇子的影子都没见着。
这背后只怕还有别人的手笔。
晨光中,皇宫的琉璃瓦泛着冷冽的光。
皇后听得了五皇子的死讯,一连晕死过去好几回。
她一直让五皇子在外营造温润如玉的形象,从不叫他得罪人,可如今他却遭遇了毒手,叫她怎么能不痛心。
皇后斜倚在凤榻上,面色惨白如纸。
她手中攥着一方绣着五爪金龙的帕子,那是五皇子十岁时亲手为她绣的生辰礼。
帕子早已被泪水浸透,金线绣的龙眼处晕开一片暗红,宛如泣血。
“娘娘,昌平长公主到了。”贴身宫女轻声道。
皇后缓缓抬眼,眸中死寂一片:“请。”
昌平长公主一袭素衣,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
她快步上前,握住皇后冰凉的手:“皇嫂节哀,五侄儿的仇,我们一定会报——”
皇后指尖微颤,声音嘶哑:“报?如何报?本宫如今连凶手是谁都不知道……”
“皇嫂心里难道没有猜测?”昌平长公主眸中闪过了几分狡黠,压低声音,“五侄儿一向与人为善,除了……”
“老三——”
皇后眼中骤然迸出恨意,咬牙切齿:“还有魏璟焰那个奸贼!”
昌平长公主眼见着她落入了自己的圈套,微微颔首:“三皇子刚解禁,五侄儿就出事,太过巧合,而且当日朝堂上,魏璟焰突然推举五侄儿去江南,分明就是设好了圈套,可怜咱们如今才看穿他们的心机,害了五侄儿。”
皇后猛地攥紧帕子:“本宫早该想到……早该想到的!那日魏璟焰一反常态举荐我儿,必有蹊跷!”
第三百五十章
认我做母
“皇嫂,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昌平长公主凑近几分,“眼下最重要的是这太子之位,如今五侄儿出事,三皇子要是趁机去江南赈灾,只怕等回来便是太子了,与其让杀了五侄儿的凶手坐上这个位子,倒不如听我一言,扶持六皇子——”
“六皇子?”皇后眼中闪过几分困惑。
昌平长公主继续解释:“眼下朝堂中唯有六皇子还能和他抗衡,只可惜他背后有靖北王府,靖北王府的背后又是太后……要是等他成了太子,那皇嫂如何自处?又如何能为五侄儿报仇雪恨呢?”
皇后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下来:“你说得对——”
“既然我儿死在了他们的手里,那我就绝对不能让三皇子坐上这至高无上的地位,昌平,你这些年应当为六皇子明里暗里操持了不少,可却没有半点进展,可见是缺乏一个能为他说话的人。”
“本宫自然可以帮他,但有个条件——”
“他必须认本宫做母才行。”
昌平长公主眼中寒光闪烁。
她犹豫片刻,这才笑着应了下来。
窗外,一只乌鸦落在宫墙上,发出刺耳的叫声。
眨眼便出了正月,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冰雪消融,春意渐浓。
窗外春风拂过,带起一片花瓣,悄然落在石阶上。
宋清音正在梳妆,突然听到了外头传来了一阵匆匆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