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也乐享其中,嘴角咧得快到耳后根了。
上班的事,就这么定了,两人说好,除非她自己感觉坚持不住,上班生活一切正常进行。
明锐这次去上海专门处理西北分区的事,许知宜是知道的。
西北分区的发展史,明锐事无巨细地告诉过她。
学生的美术课一般排在早上第四节课或下午,周三她的课都在下午。
早上第四节课刚上,她便回到房车,没一会就接到明锐打来的视频电话。
“老公!”
许知宜的声音又脆又甜,叫得别提有多亲热。
明锐眼底都是笑意,勾唇而笑,“老婆,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宝宝有没有在你肚子里打架?”
她的气色看起来不错,咯咯笑道:
“这俩小崽天天打,你想啊,我的肚子就这么大,他们要一起挤在里面,翻个身都得干一架才行,也难为他俩啦。
老公,你公司的事有结果了吗?”
在许知宜面前,明锐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情绪,露出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这个样子,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就连他的声音都透着得瑟,“马到成功,水到渠成,一切尽在掌握中,一个字爽,两个字好爽,三个字,太爽啦。”
许知宜的眼里都是兴奋的光,“真的吗,真的吗,老公,就是说,从今天起,西北分区全归你了,谁都别想再对你指手画脚了,对不对?”
“对,公司完全归我。”
明锐的眼睛很亮,和他平日里的沉稳内敛完全不一样,“知宜,我早想好了,等宝宝出生的那天,我就把公司的名称改了,算是我们一家四口全新的开始。
公司的新名称由你决定,孩子他妈。”
许知宜连连摇头,“不要,我才不想废那个脑子呢,一孕傻三年,我怀俩,要傻六年呢,干不了这活,还是孩子他爸来吧。”
两人忍不住冲着手机屏哈哈笑起来。
许久,欢愉的笑声才停下来。
透过手机屏,明锐注视着许知宜,深深舒口气,“老婆,我真的好高兴,筹划了这么久,终于如愿以偿。
知宜,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做什么吗?”
第179章
背后大佬
许知宜的目光柔和下来,透过手机屏和明锐对视着,“知道,你想把整件事讲给两个小崽听。”
明锐笑着点头,“没错,我现在最想抱着你,讲给你们娘仨听,你们娘仨就是我的全世界,我想和我的全世界分享这份快乐。”
他以前都没这么强的倾诉欲,现在,就想说给她听。
很简单,也很幼稚,单纯想让她为他高兴。
看到她高兴,他会得到双倍快乐。
“老公,你先等会我。”
许知宜走到房车里的床边,放下手机,上床,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斜靠在舒服的软垫上,全身放松下来,将手机支在手机架上,边抚摸着圆鼓鼓的肚子,边冲手机屏笑道:
“老公,我问过两个小崽了,他俩现在就想听爸比的光辉史,你老婆我也想听,快,讲给我们娘仨听,不要错过任何一个让坏家伙吃瘪的细节,我们要众乐乐。”
之前,手机屏离她近,明锐只能看到她脖子以上的部位。
现在手机架起来,距离拉远,他一下看到她的全身。
他的全世界尽收在屏。
忽然,许知宜的肚子动起来,“老公,你快看,快看,宝宝又动了,他俩在催你呢,母子连心,我不会骗你的,快给我们讲吧。”
明锐低笑着,眼里流转着满足和幸福:
“好,宝宝们,现在是胎教时间,别打架,专心听听爸比的牛逼战史,好了,爸比开始讲了,话说……”
入冬后的卫城一片凋零,最后一场秋风,已将垂暮的树叶横扫而光。
在冬的空气中,落地树叶,翻滚奔跑,或没入泥土,或沉入河水,或被清扫入箱。
以自己的方式做着最后的告别。
它们在静待春的到来,化为春泥,迎接新的生命。
卫城的冬日暖阳格外让人眷恋。
阳光透过宽大的房车玻璃,落在许知宜圆滚滚的大肚子上,似乎在给新生命注入天地灵气。
房车里时不时响起两人的笑声,偶尔间,还会有许知宜迫切的追问声。
“他当时的脸肯定很臭吧?你具体给我说说是什么样?”
“然后呢?黄副董走了之后呢?”
“费董是不是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土地的事你肯定能解决,是吧?”
冬日虽冷,一切,都在阳光下。
明锐说得尽兴,许知宜听得津津有味。
她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倾听者。
两人一直说到冯小愉和明梁给许知宜来送饭才停下来。
许知宜受不得饿,先去吃饭了。
明锐又和老两口聊起来。
明梁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卫城。
明锐说至少还得一周。
西北分区脱离上海总部的手续复杂,其中还需要对之前的账目进行审计,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完的。
他得全程盯着办,有问题及时解决,免得节外生枝。
冯小愉笑道:“安心把上海那边的事办妥,多几天也无所谓,知宜有我们照顾,你就放心吧。”
明锐:“奶奶,有你们照顾知宜,我肯定是放心的,我不放心的是我自己,多几天对我来说太有所谓了,会想死你们的。”
明梁戏谑道:“得了吧,想你媳妇就想你媳妇,年轻人,实在一点,不好吗?没必要冠冕堂皇地往我们两个老家伙脸上贴金。”
顿时,屏里屏外的人哄然大笑。
通话结束,许知宜的饭也吃完,正是午时,阳光正暖,赶上没风,祖孙三人出了房车,相互搀扶着,在乡间小道上散着步。
萍月是冯小愉年轻时下乡的地方。
当时,城镇化规模很小,这里还不是
郊区,属于偏远地区。
冯小愉不是卫城人,是米城人,在萍月下乡时,和明梁结识,得他庇佑,相识相爱,成为一家人,自此留在卫城。
她是家中独女,娘家是米城有名的大户人家,富甲一方。
父母在那个特殊年代先后离世。
当时,她在萍月下乡,等收到父母去世的消息,匆匆赶回,只得草草下葬,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无法给他们办。
这是她这辈子一直耿耿于怀的事。
拨乱反正时,依政策,老家的祖宅和留存的老物件全由她继承。
一夜间,她又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户人家的大小姐。
那时,她在卫城安家多年,不可能再回米城,就将祖宅卖掉,带着老物件回到卫城。
明家是传统的官场人家,政治根基深厚,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但从不经商。
明怀远和周兰结婚后,冯小愉出资由周兰的弟弟周峰成立四周房地产公司,赶上房地产的每波红利期,彻底弥补了明家财力的短板。
经过三代人的积累,明家已成为卫城无可替代的存在。
其中冯小愉功不可没。
得益于她,周兰的娘家人也跟着都发达起来。
她是周家的贵人。
所以,周兰再怎么强势要硬,只要冯小愉出马发话,她都得低头妥协。
可以说,明家人和周家人,谁都不敢得罪冯小愉。
许知宜进明家门迟,又不是脑子很灵光的人,只知道明锐的才是她的,其他的与自己无关,从不惦记。
目前无人告诉她这些内幕,她并不知情。
明家人倒不是刻意不告诉她,防着她什么,只是她怀着孕,不想给她多事。
相处近一年,一群一眼识人的聪明人,早就看透她的秉性。
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脾气好,反应慢,没坏心眼,又容易知足。
她的注意力不在更多的钱财上面,告诉她,真没什么意义。
父母的品性也好,从没想着从明家身上捞什么好处。37|
都是很规矩的人。
只要人品好,明家是愿意伸手帮亲戚的。
比如,现在就在扶持许知安。
家族做大做强,吃独食是不可能的,共赢才是王道。
明家是有钱,但缺人手,得寻找和培养利益能一致,又人品过硬的做事人。
冯小愉很喜欢许知安,她是因着喜欢许知宜,爱屋及乌。
当然,人品是需要考验的。
前段时间,许知安就经受了一次人性的考验。
这事发生在观云墓地交工前夕,差点出人命。
明家人和许家人怕影响到许知宜,直到现在都没把这事告诉过她。
第180章
人性考验
观云墓地原定九月底交工验收,九月中旬,卫城淅淅沥沥下半个月雨,工期不得不延迟到十月中旬。
这在建设工程中很常见,属不可抗力,许知安倒不用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他之前没干过这种活,接手时眼前一抹黑,要不是苏建国和许诚帮忙,凭他自己摸索,肯定会走不少弯路。
有懂行的人指导,他本人又能吃苦,脑子也灵活,很快就上手了。
第一次干上千万的工程,没出大差,已经相当不错了。
常规情况下,这种工程,施工方施工都是要垫资的,垫资比例在30%到40%是常态,有的还是全资垫资,对施工方的财力要求很高。
等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再按结算价支付工程款,施工方才能收回垫资,同时获得利润。
而实际施工中,并不是所有的建设单位都会按约及时支付工程款,这样一来,就把所有的风险转嫁给施工方。
很多实力弱的施工方由于垫资额巨大,又不能及时收回垫资,从而出现资金链断的情况,最终被拖垮。
苏建国就属于实力不强的包工头,干工程的时候,没被建设方少坑过。
其实,施工方垫资施工不符合法律规定。
但行业竞争厉害,不垫资就揽不下活,也是行业现状。
许知安就没这烦恼。
这活是明家人给他的,一切按法律规定走,工程款都是预付的,根本不用他垫资。
傻子都能看出来,明家人要拉他这个小舅子。
跟着许知安干,苏建国和许伟只管负责工程质量和进度,根本不用为资金操心。
他们还没干过这么省心的工程。
他俩没垫资,工程也不是他们的,工程所得利润肯定与他俩无关。
不过,许知安知道他俩的情况,他们正缺钱,只按工资给待遇肯定不行。
在许诚的主持下,他们仨商量好,提前签了个分配协议。
许知安答应,只要他俩保证工程不出岔子,等工程顺利竣工验收,拿到工程款,他愿意把工程纯利润的50%给他俩。
其中苏建国30%,许伟20%。
这让他俩干劲十足。
他俩急着用钱,本来想着九月底竣工验收,十月初就能拿到钱,结果一场雨,工期延期,至少还要等半个月才能拿到钱。
为尽快交工,国庆节他俩一天都没休息,两人轮流守在工地,连天连夜,加班加点盯着工人赶工。
许知安劝他俩别这么拼命,毕竟两人年龄都不小了,这样干下去,身体会撑不住的。
他俩说他们心中有数,他别管。
他们如此固执,着实让许知安纳闷,不解地问:
“不是,二姑父,小叔,建设单位已经把工期给我们顺延了,我们按正常进度施工,赶十月底交工就行,你俩非要这么赶,到底是为什么呀?”
那两人互视一眼,欲言又止,一言难尽的表情。
国庆节过后,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许知安早上九点多到观云墓地,老远就看到墓地项目部办公彩钢房被一群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里面吵吵闹闹的。
走近一看,外围是工地上的工人,边看热闹边议论着:
“这几个人是黑社会吗?这么嚣张,带人直接扣人,我们要不要报警?”
“是啊是啊,他们那样把二老板、三老板架住,别出什么事。”
“不是,他们扣住二老板、三老板,要干什么?”
“能干什么,要钱呗,听那话音,二老板好像欠他们一大笔钱,说是答应九月底还一部分的,结果没还上,二老板还不接他们的电话,他们就追到这来了。”
“就算是要钱,也不能这么要啊,二老板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没日没夜守在工地够累了,哪经得起他们这样折腾?”
“快给小许老板打电话,这事得他出面解决。”
许知安正好走近,站在他们身后,扬声问:“怎么回事?”
工人们听到他的声音,赶忙转过身,陆续给他让开一条道。
他一眼看到,项目部彩钢房里有八个陌生男人,面色凶狠。
其中四个年轻人分别像架飞机一样,把苏建国和许伟按在简易床上。
那两人的头被按在床上,狼狈挣扎着。
许知安看到这一幕,顿时炸了,冲着里面的人暴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