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天雨欲晴 本章:7080

    “蔺太医,这是要去哪里?”范仲淹从宝文阁出来,才行了不到一里路,就遇见了太医局的蔺太医和背着医箱的随侍药童。

    “范大人。”蔺太医忙拱手行礼,“孙三夫妇假药骗财一案开封府已定案,下官正要回太医局。”

    “这个案子我也听说了,市井之中流传甚广。”范仲淹微微皱眉。这欺诈骗财之风须得正正,否则人人有样学样,纷纷仿效孙三,那还了得。

    “听说,那何首乌造假最先是一位小道士发现的?”范仲淹又问。

    蔺太医微笑起来:“说起这位小道士,下官也是今日才得知,那小道士乃是熟人。不光我认得,范大人您也是见过的。”

    “嗯?”范仲淹闻言一顿,脑海中立时浮现出一个人名,“难不成是贵生道长的亲传弟子,苏小大夫?”

    “正是。”蔺太医点头。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便各自离去。范仲淹回到范府后,鬼市见闻

    位于内城的潘楼街是开封城中最热闹的街市之一,街北就是赫赫有名的潘楼酒店。范纯祐来过潘楼地次数也不少,只知道“土市”,可从未听说有什么“鬼市”。

    所谓土市,就是从潘楼往东一直到十字街的这段路,路两边挤挤挨挨全是各种小摊子,从早到晚叫卖吆喝声不休,京城百姓习惯称之为“土市”。因为这条街上的摊贩们喜欢用竹竿挑着布帘当做招徕客人的招牌,因此还有个俗名叫“竹竿市”。

    清风所说的鬼市就藏在竹竿市尽头十字大街的一家茶坊里。

    “从行裹脚茶坊,是在这里面?”范纯祐仰头念着茶坊招牌上的名字,微微皱眉,“这就是一个寻常的茶坊,顶多就是面积大些,占了这条街近半铺面。我二弟与他同窗常来此饮茶,不曾听说这里私下经营关扑博易买卖。”

    “范兄,朝廷明令禁止关扑,谁家茶坊会大大咧咧地把‘本茶坊内有关扑博戏’的招牌挂到外头去呀!”清风嘻嘻笑着介绍道,“白日呢,这茶坊就规规矩矩地做生意,茶客们在茶坊中围坐饮茶,高谈阔论,瞧着倒与前头竹竿市一般,是个正正经经的去处,无半点不规矩之处。但是到了五更天,这茶坊的关扑博易摊子可就点灯开张咯,天一亮就收摊,神出鬼没的,所以大家私下里都叫它‘鬼市子’。”

    “五更天?竟还有这种事。”范纯祐从小到大都是个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身为范家三子中年纪最大的那个,他一心要给两位弟弟们带好头。范纯祐每日的作息十分规律,卯时起,亥时息,从未熬过夜,压根无法想象还有人五更天不睡觉,跑来鬼市瞎混。

    范纯祐大为震撼,并表示无法理解。

    “现在离五更还早着呢,咱们先逛一逛竹竿街的夜市,用点宵夜吧。”清风兴致勃勃地提议道。

    “嗯。”苏衡轻轻点头。得到师兄的首肯,清风欢呼一声,兴冲冲地跑去前头逛夜市了,苏衡和范纯祐跟在他身后,便走边聊。

    “阿衡,你为何会答应清风来逛鬼市?这可不像你的行事作风。”范纯祐面露疑惑之色。

    “若是范兄不来,我是不会答应小师弟的。但既然范兄来了,那便不同了。”苏衡道。

    “此话怎讲?”范纯祐不解。

    “前几日才定案的孙三骗财案相必范兄也听说了吧?”

    “嗯”,范纯祐点点头,“这案子闹得大,连宫中都传开了。阿父有心借此案正一正开封城内商贩们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

    “孙三夫妇只是个案,恐怕震慑力不够。但鬼市不同。”苏衡淡淡道。

    范纯祐恍然:“我明白了,这倒是个好主意。”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一点即通。若是由官府查封了这个鬼市,还不知会抓获多少如孙三夫妇一般作伪掺假骗人钱财的无良骗子呢。

    “不过阿衡,你就不怕你小师弟到时候怨你?”范纯祐眨眨眼。

    “是他自己把当朝参知政事家的衙内拐去鬼市的,我可没有小师弟这般的胆色与能耐。”苏衡面不改色道。

    “我当时登门,你果然是故意打断我的介绍的吧?你那位小师弟现在还只知道我是范家的大郎,却不知道我是哪个范家的。”范纯祐笑着摇摇头,“阿衡你啊……”

    “不止那茶坊有问题,这夜市上也有不少假货。潘楼街夜市专卖‘何娄头面’的消息,已经传到外城去了。”苏衡一本正经地转移话题。

    “这些卖假货的商贩竟这般嚣张……”范纯祐狠狠皱眉。

    暮色降临,光线昏暗,虽有灯烛,但这些小商贩们可不会专门花钱点蜡烛照明,大多蹭一蹭大酒楼亮如白昼的灯火。最主要的是,趁着夜色,客人们看不清货物细节,像假头面这种假货更容易脱手。假头面就是何娄头面,这是开封百姓对它的习称。

    清风在夜市上东溜达溜达,西晃悠晃悠,总算等到了五更天,摩拳擦掌地催着苏衡和范纯祐进了从行裹脚茶坊,准备在鬼市大杀四方。

    然而,等进了鬼市,清风就失望地耷拉下嘴角。为什么鬼市的摊贩们售卖的大多是些服饰、字画、珍玩、犀角、玉器等贵价货啊!清风逛了一圈都没找到感兴趣的摊子,在心中沮丧地哼哼:这什么鬼市呀!传得神秘兮兮的,结果一点也不好玩!

    “是你小师兄厉害,又不是你厉害。”绿袍官员见了清风这个十岁小毛头一副小人得意的嘴脸,忍不住嘴贱地回怼道。

    “嘿!你这个人——”清风气得七窍生烟,撸起袖子正欲继续输出,就被苏衡按住。

    “去把正骨用的竹板取来。”

    “哦。”清风的怒火一瞬被扑灭。

    “这位小道长,你瞧着年纪也不比他大多少,但是做事可比你这小师弟稳重多了。”绿袍官员夸赞苏衡的同时,还不忘拉踩一下清风。

    “我只比师弟大了一岁,但官人瞧着却是比他大了十来岁。”苏衡神色淡淡地说道。

    “呃。”绿袍官员脸上浮现出尴尬之色。这小道长是在嘲讽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大人还同一个十岁小道士吵嘴,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吗?好厉害的一张嘴,明明不带一个脏字,但他怎么感觉脸上更加挂不住了,还不如直接骂他呢!

    贵生道人在一旁悠悠抚须,微笑不语。他这小徒弟可是护短得很。

    “小师兄,竹板我拿来啦~”清风像只扑棱蛾子似地扑棱了回来。

    “嗯。”苏衡用竹板夹住绿袍官员的左踝骨,让清风帮忙扶住,再用细麻布连竹板带脚踝整个裹住缚牢。

    “官人的踝骨已正,此竹板请于三日后再解开。这盒药丸请收好,每日两枚,饭后服用。”苏衡吩咐道。

    绿袍官员接过药盒,打开瞄了一眼,好奇道:“这难道就是你们平日起炉炼制的灵丹妙药?”

    苏衡:“……”不是很想回答。

    一旁的清风眼珠子咕噜一转,张口大声应道:“是啊!这个叫正骨紫金丹,专治跌打仆坠闪错损伤,还有因此而起的一切疼痛和瘀血!服用的时候也有将讲究的,要用童子尿服下才能生效!”

    “童,童子尿?”绿袍官员的脸色瞬间变得与他的官袍同色,“真的假的?”

    “自然!你若不信,你大可不用,反正到时踝骨没长好,痛得死去活来的人又不是我。”清风哼哼道。

    绿袍官员犹自犹疑,转向苏衡再次确认道:“小道长,这是真的吗?”

    “……正骨紫金丹,的确可配童便服用。”苏衡沉默一瞬,肯定道。

    “好吧……”绿袍官员心存的侥幸被打破,只好神色怏怏地掏出钱袋付了诊金和药钱,在观中道士的帮助下雇车离去。

    桕烛静默燃烧,明亮的烛光下,贵生道人、苏衡还有清风三人相顾无言。

    “乖徒儿,为师怎么记得,正骨紫金丹用黄酒亦可?”贵生道人率先打破了沉默。

    “嗯”,苏衡面不改色,“医书上载,正骨紫金丹,当用童便调下,黄酒亦可。那位官人只问童子尿是否可用,徒儿只是如实回答。”

    “好一个如实回答!”贵生道人说着,缓缓击掌数下。

    “师伯,您方才也在场,您不也保持沉默了。咱们可都是一伙儿的。”清风嘀嘀咕咕。

    贵生道人随手抄起手边的拂尘,往清风圆脑门上轻轻一敲:“你可快闭上这张嘴吧。”

    “呜——”清风委屈。

    苏衡见状,无奈摇头,又坐回桌前,继续看那本没看完的医书。一根桕烛的价格是普通白蜡烛的两倍,可不能浪费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伴随着爆竹的声响,一块红布被人抬手拉下,露出一块崭新的牌匾,上面用填金正楷端端正正地写了五个大字——熟药惠民局。

    “咚——”铜锣被人用力敲响,店门口的药童朗声道:“熟药惠民局今日正式开业,各位路过的父老乡亲们可以进来瞧一瞧,看一看嘞——”

    聚在门前的百姓们得了信号,瞬间蜂拥而入。只见这新开的熟药惠民局里头分区明晰,众人瞪大了眼睛,四处张望,新奇不已。

    进了大门,最左边是占据了一整面墙的高大药柜,有药童与医学生在柜前走动,取药、称药、装药。右边是一排小隔间,隔间没有安木门,而是垂着半张竹帘,隐约能窥见里头有桌有椅,桌上还有茶具。

    正中则是一个个用于展示药材与成药的木柜,木柜与木柜之间隔着能容两人并排通过地距离。穿过一个个木柜往里走去,是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张张巴掌大的小木牌,上面用墨笔写了数字。绕过木桌,又是一排隔间,这里的隔间都拉上了厚厚的麻布门帘,从外头无法窥见内里的陈设。

    “阿衡,这熟药惠民局可是参考了你与唐大夫在延州青涧城善济堂的布局,有了这一排候诊室和取号牌,也不用增派人手来维持秩序,省心不少。而且那些身体不适,不宜久站的病患也有休憩的地方了。”范纯祐站在一个药材展示柜旁,对苏衡感慨道。

    “其实民间一些私人医馆也会为病人提供候诊休憩之所,只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罢了。”苏衡并不居功。

    虽然他有着前世的记忆,拥有超出这个时代的知识,但他前世好友曾与他说过,北宋一朝商业繁荣,文明昌盛,社会发展水平极高,被后世一些史学家誉为“现代的拂晓时辰”。这一世他生于大宋,亲历亲见,也不由为时人的智慧而惊叹。

    “听范爷爷说,这处是总局,将来还会在城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开设四所分局?”苏衡问道。

    “是的,开封城人口众多,只一所熟药惠民局可满足不了城中百姓的需求。熟药惠民南局初步计划开设在城南太学与国子监附近。届时,还请你与唐大夫前去坐镇。”范纯祐道。

    “我也去?”苏衡一顿,“坐镇熟药惠民局的一般都是太医局的太医,我如今才十一,比太医局中年纪最小的医学生还要小上七岁,恐怕他们不会轻易服我。至于师傅他老人家……”

    苏衡无奈叹道:“师傅说他年事已高,折腾不动了。自庆州游医之后,师傅就宣布不再接诊。”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道医》,方便以后阅读大宋道医708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道医7080并对大宋道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