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李大成李伯山李仲海 本章:第35章

    王老三吓了一跳,王大人这是发什么疯,他不敢再惹王大人不快,麻溜地站起来跑了。

    小妾也吓了一跳,躲在角落瑟瑟发抖,不敢触王大人的霉头。

    王夫人听到动静,闭目念了一声佛号,她这夫君越来越疯了,出了府城手里没了权利,不能再呼风唤雨,连个小小的侍卫都敢不听他的话随意停车,可不就越来越憋屈。

    憋屈好啊,越憋屈越疯,越疯越没人听他的话,到最后只能乖乖被哥哥摁在手心里,像一条狗似的摇尾乞欢。

    王夫人微微一笑,愈发地慈眉善目。

    婢女掀开帘子为她续茶,“夫人是想到了什么开心事,说出来也赏婢子笑一笑。”

    王夫人睁开眼,温言细语叮嘱婢女:“你去吩咐厨子,晚上大人的饭依旧,不用特意费心思,逃荒路上大家都疲惫不堪,大人不满意就随他去吧,一切由我顶着呢。”

    婢女下了马车,和厨子这般说了,厨子感叹:“夫人可真是个好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比那位强多了,那位只知道装腔作势。”

    厨子暗中往王夫人的马车指了指,众人都知他说的是那位貌美如花的妾室。

    “可不是嘛,和咱们一样不过是个下人,伺候了大人就开始摆正室夫人的谱,我呸,也不看看她那样配不配?”

    “要我说,还是大人识人不清,要不然怎么会冷落夫人。”

    “就是就是,没有大人惯着她,她再怎么作妖也上不了天。”

    王大人府中的下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心里都替王夫人打抱不平,这么好的夫人,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63.

    第

    63

    章

    取名

    遇见了鬼村,

    队伍自然不能停下来投宿了,只能继续往前走。

    夕阳西下,天色逐渐变暗,

    放眼望去,前后都不见人影,偌大的旷野上只有他们的队伍在蜿蜒前进。

    幸好队伍里的人多,即使见不到外人,

    大家也不觉得形影单只。逃难路上怕人多会打劫,又怕没人和自己一路,

    这时候又会想,

    还不如人多好,

    热热闹闹的,心里也多份安稳。

    鱼娘教三牛背诗:“来,跟我学——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三牛挠挠头:“大姐,大漠是啥?孤烟又是啥?还有长河,是说咱家门口的河沟子吗?”

    李子晏毫不在意形象,“扑哧”一声笑了。

    鱼娘翻了个白眼:“你问大哥,都是大哥教我的。”

    小孩子的好奇心是无穷无尽的,三牛缠着李子晏:“大哥,

    你教我。”

    李子晏清清嗓子,语重心长道:“三牛,你还小,我还是从数数教你吧。”

    鱼娘才不会让他轻易躲过去,在下面添油加醋:“三牛,大哥就是看你太笨了才不愿意教,不然他又怎么会只教给我不教你,

    还不是看我比你聪明。”

    三牛撇着嘴,眼见要哭了。

    李子晏连连投降:“你别哭,你哭了我娘又要骂我了,我教你还不行吗?”

    鱼娘不怀好意:“大哥你偏心,怎么能只教三牛一个,还有二丫和二牛呢。”

    二牛连忙躲到角落里:“不关我的事,我才不想学。”

    二丫咬着手指,细言细语道:“大哥,二丫笨,学不会。”

    背诗太可怕了,二丫一点都不想学。

    鱼娘把她的手指从嘴里拽住来,用手帕擦干净,点着二丫的小鼻子:“羞不羞,还啃手指头?脏死你算了。”

    二丫把手背在身后,晃晃头上的小辫子:“一点都不脏。”

    马车里的人闲谈,马车外的人抓紧时间往前走,好找到有人烟的地方借宿一晚。

    好在绕过了一片树林,前面终于出现了一个城镇,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队伍燃起了火把。而城镇里灯火隐隐绰绰,是有人住的。

    众人松了一口气,有住的地方就好。

    领队的士兵大约而立之年,估计也是贫穷人家出身,有个土气的名字叫李猪儿。

    李猪儿一扬手:“停—”

    队伍在他的指挥下停了下来。

    李猪儿吩咐身边的两人:“去前面看看。”

    两个士兵一挥马鞭,往城镇飞奔而去。

    不多时两人又骑马回来了,“头儿,没问题,有人住。”

    李猪儿双腿夹了一下马肚,“没问题就走。”

    队伍浩浩荡荡,十几辆马车和驴车载着人和行李往前面的城镇驶去。

    鱼娘在马车上待了一整天,只下车解决了一次人生大事,好不容易有个休息的地方,自然欢喜不已。

    她扒着窗户,头伸到外面吹冷风,暮色四合,周围的一切都是暗的,树枝奇形怪状,仿佛是可怕的怪物,只有前方的城镇有点点亮光,在黑暗的包围下温馨而诱人。

    队伍在黑暗中沉默地蜿蜒前进,夜晚虽点了火把,也不如白天看得清晰,马车明显颠簸了几分,把晚上啃的干粮都快颠出来了,好在没过多久就到了前面的城镇。

    这里确实是一个小城镇,一条街南北贯通,街道两边是低矮的店铺。风从中间穿过,吹的店铺的门“哗啦啦”一直响。

    队伍还没进城镇,就引起了村民的注意。

    一个老人拄着拐杖颤歪歪从里面出来,站在寒风中,“各位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李猪儿骑在高头大马上,居高临下,“老丈,我们路过此地想借宿一晚。”

    老人提起灯笼,用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一番他们,缓缓点点头:“我们镇上只有一家客栈,诸位人多,可能要委屈你们借宿在村民家里。”

    老人在前面引路,寨门狭小,王大人的马车过于宽大,过不去寨门,无奈之下只能留在外面。

    这样一来,王大人的马车堵在前面,后面的马车也进不来了,无奈之下,众人只能下车步行进去。

    马车停了下来,东生在外面喊:“到地方了,大家都下来吧。”

    最外面坐着柱子娘,柱子等在马车外,把她背了下去。后面是怀孕的顾氏,她的肚子六个月了,越发高耸了,李叔河怕压住她的肚子不敢背她,只能扶着让她慢慢下来。

    后面一溜烟的都是小孩子,大庆小庆还有二牛三人像下饺子似的,从马车上挨个跳下去。李子晏斯文些,自己扶住马车慢慢下去了。

    鱼娘在李子晏后面跳下去,溅起一身灰尘,陈氏拍拍她:“没规矩。”

    陈氏把她拉到一边,又把三牛抱下来。

    最后才是陈夫人和元宝,石贵等在马车外,一见陈夫人下来便扶住她道:“夫人这一路辛苦了”

    陈夫人:“给我捏捏肩,难受死了。”

    石贵殷勤地给陈夫人捏了捏肩,“夫人现在好些了吗?”

    陈夫人晃晃脖子:“嗯,捏的不错,元宝快把我给折腾死了。”

    元宝被春芽抱着,上半身朝外和三牛叽叽喳喳说着话。

    俩人在马车上熟悉了不少,陈夫人把元宝捧在手心里,平日不让他出门玩,所以元宝的玩伴几乎没有,正好碰巧遇上了三牛这个小话唠,俩小娃娃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玩了一下午,到现在已经非常熟悉了。

    有根有财被抢走了小伙伴,气鼓鼓站在三牛身边,一人拉着三牛的一只袖子,瞪着元宝,宣誓自己的主权。

    鱼娘乐得捂住肚子,三牛这个小脏鬼居然成了万人迷。

    镇上只有客栈外点了两盏灯笼,其余人家为了省钱,几乎都不点蜡烛,从外面看到的隐隐约约的光,就是客栈的灯笼照的。

    李猪儿率先下了马,按住腰间的长刀,跟在老人身后。

    老人道:“老朽是这镇上的乡老,我们这镇子叫楼家坡,镇子上人不多,今年大旱,地里面颗粒无收,很多人家食不果腹,都往外边逃难去了,镇子上剩下的没多少人了。”

    客栈的掌柜见李猪儿等人身穿铠甲,骑着高头大马,脸上带着煞气,深知惹不起他们,赔笑道:“贵客远道而来,还请里面进。”

    李猪儿往后退了一步,露出大腹便便的王大人,恭敬道:“大人,这就是我们今晚要住的客栈了。”

    王大人嫌弃地皱起眉头,客栈上云“悦来客栈”,几个大字都掉了一层漆,斑驳不堪,昏暗的灯笼在风中晃来晃去,门里面黑咕隆咚的。

    “这地方能住人吗?”

    李猪儿不卑不亢:“大人,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地方了,如果不住在这里,只能露宿在外了。”

    怕王大人脑子一热闹着要住外面,李猪儿又解释道:“外面动荡不安,随时都可能有土匪流寇打劫,这客栈虽小,可在镇子里面,总比外面多一分安心。”

    王大人捂着鼻子,生怕闻到什么可怕的味道,“行了,本大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用得着你说这么多吗?还不进去在前面开路。”

    李猪儿先跟着掌柜的进了客栈,王大人跟在后面,小妾害怕,紧紧依偎在他身边。

    等到王大人的家眷都进了客栈,客栈几乎被住满了,剩下的人只能住到村民家去。

    鱼娘一家被安排住到了客栈的隔壁,这家门庭破败,家里只剩一个老夫妻和一个刚满周岁的小娃娃。

    小娃娃饿的头大身子轻,还不会走路,躺在一个竹篮子里,吸允着手指。

    鱼娘的手上缠着一个小铃铛,这是陈氏给她做的,用陈氏的话说,戴上这个铃铛,就不会被鬼神勾走了。

    鱼娘卷起袖子,晃了晃,铃铛发出一阵清脆的声响。

    小娃娃被逗得咯咯笑,伸手吱呀吱呀想要鱼娘的铃铛。

    老妪坐在小板凳上,转头悄悄抹了把眼泪。

    鱼娘蹲下来,晃着竹篮子,手腕上的铃铛从小娃娃眼前晃过,逗小娃娃玩:“你叫什么名字呀?说了我就把铃铛送给你。”

    老妪接过话:“还没名字呢,他爹娘都去外面逃荒了,家里面只剩下我和他爷爷,我们俩大字不识一个,能起什么好名字。”

    鱼娘握住小娃娃的手,太瘦了,整个手还没有她的手掌心大。

    老妪露出个没牙的笑,“小姑娘,我看你和我这孙儿有缘,不如给他取个名字吧?”

    鱼娘不好意思,“我也不识多少字,哪有本事随随便便给人取名呢?”

    老妪的眼睛亮了:“识字好啊,识字的人都有大学问,要是让我和他爷爷取名,准都是贱名,大家都说贱名好养活,可谁家不想能改头换面。”

    说到伤心事,老妪的泪珠子扑簌簌往下掉:“猪儿狗儿的名好起,可谁想一辈子当个猪狗,一辈子吃草呕血被人踩在脚底下。我生了四个儿子,个个都是我一把屎一把尿辛苦拉扯大的,长的高高壮壮还都娶了媳妇,我高兴啊,一辈子没喝过酒,在我小儿娶妻那天喝了个痛快,真是痛快,那是老婆子这辈子最痛快的时候。”

    老妪拉着鱼娘的手,布满青筋的手上都是了大大小小的疤痕老茧,仿佛要把一辈子的苦事都说出来。

    “小姑娘,老天爷他不做人呐,我大儿被拉去当壮丁戍边,二儿在他走后没多久也被抓走后,他俩只给我留下一封战亡的家书,老婆子日日夜夜贴着胸口放不敢离身,这都是我俩儿活生生的命换来的啊。还有我三儿,媳妇刚娶进门就因为偷粮食被人打死了,可我那三儿最老实,饿得走不动路挖草根都不会动人家的粮食。我这一大家子,到最后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我们俩老不死的和一个不会说话的娃娃。”

    老妪先是压抑着小声啜泣,到最后泪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使劲拍着自己的大腿,“这都是命,都是我该受的。”

    “我要给我孙儿取个好名,让他不给人当猪狗,让他挺起腰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老妪哭的撕心裂肺凄凉无比。老头佝偻着腰扶住墙,肩膀一耸一耸,也在哭。

    满院子的人本来热热闹闹在说话,眼下鸦雀无声。

    鱼娘抽了抽鼻子:“我给他起名,我给他取个好名。”

    刘氏坐到老妪身边,拉住她的手,亦是泪眼朦胧:“老姐姐,儿女都是债,我家大丫头去世的时候我也是快活不下去了,她爹还是个大夫,也没救回来她的命。你说这不会都是命吗?”

    俩人抱头痛哭,虽然伤心的事不一样,可苦难的事憋在心里太久了,总要找个发泄的地方好好哭一场。

    64.

    第

    64

    章

    谋杀

    陈夫人剪断一点灯芯,

    豆大的火光跳跃了几下,照在墙壁上映出一片光晕。

    她从没听过自己的声音能如此冷静:“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石贵摸了摸元宝柔软的头发,眼中蕴满无限的温柔:“我没有别的选择。”

    陈夫人想站起来,

    试了几次都使不出力气,手抖得厉害,剪刀“砰”地掉到了地上。原来所谓的镇定都是假的。

    石贵披上衣服,“我走了。”

    陈夫人猛地站起来,

    冲他的背影喊道:“你要想想——”

    后半句蓦地没了音:“我和元宝……”

    陈夫人捂住脸,压抑的呜咽声传出:“我和元宝怎么办?”

    石贵轻轻合上门,

    在门口停了片刻,

    而后深吸口气转身离开。

    刘大麻子和小五等人已经在下面等着他了。

    “大哥,

    咱们真的要动手杀王大人吗?那可是权势滔天的王大人啊,他伸出一根手指头就能轻易捻死我们。”

    石贵道:“怕个屁,他在府城是只手遮天的王大人,

    可出了城,他连个屁都不是。”

    小五在几人中年纪最小,石贵向来把他当弟弟照顾。

    小五道:“大哥,王夫人的话能信吗?”

    石贵道:“信不信咱们都没有退路了,士兵都听王夫人的,咱们的家人都在身边,

    这是咱们亲自送到她手中的把柄。”

    石贵有个隐秘的想法,这一路上,他从王府下人口中打探出不少事,比如这个王夫人才是王家真正掌权的人,她的哥哥在遂牧郡任将军,这次王大人离开濯阳郡,就是为了去遂牧投奔这个大舅哥。

    而这些士兵也是王夫人的哥哥派来接王夫人的,

    王大人只是顺带的。可以说,出了城,王大人的生死全在王夫人的一念之间。

    他们往南方逃难,跟着一队士兵绝对要安全许多,如果杀了王大人能投靠王夫人,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个上好的选择,更何况石贵本来就生了摆脱掉王大人的心思。

    念及此,石贵握紧手中的刀:“都别废话了,干不干咱们都没退路了。”

    客栈三楼,王夫人的房间里蜡烛还未熄灭。

    客栈的被褥不知道多少天没晒过了,湿潮湿潮的,王夫人身娇体贵自然睡不下去,于是婢女为她换上了自带的云锦如意灵芝纹被。

    王夫人盘腿闭目端坐在床上,一只手拨着念珠,嘴里念着佛号。

    嬷嬷吩咐婢女换了自带的茶具,又冲了一壶清茶,用手背试了试温度,“夫人,您念了这么久,口渴不?要不先喝口茶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代逃荒种田记》,方便以后阅读古代逃荒种田记第3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代逃荒种田记第35章并对古代逃荒种田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