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姐姐,你少说几句吧,要是被娘知道我这么些扶桑娃娃,那她肯定会生气的。”姝丽知晓娘是想让自己多学些有用的,这样日后嫁给皇子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飞絮却道:“姑娘打量太太不知道这些呢,就是太太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希望姑娘能开心些。咱们家里,二少爷还太小,大少爷一直在外求取功名,如今侯府分了家,您连个相好的姐妹也没有,太太总是希望您能过的快活些呢。”
不得不说飞絮伺候芸娘那么久,还是很了解芸娘的。
姝丽小小的人儿心里就想,要是鹤儿哥哥还和以前那样住她们府上就好了,这样她们一家人都能一辈子永永远远的在一起了。
很快大军就要出征了,穆莳被封为右国大将军,到后来连告辞的机会都没了,芸娘知道这次赶路很急,兵贵神速,不可能还像以前去哪儿赴任,还有时日专门道别。
穆莳在的时候,芸娘无所觉,因为他本来就很忙碌,也不经常着家,但是现在真的去了,却空落落的,芸娘觉得哪儿都不得劲。
还是孙淑人看出来了,悄悄把姝丽拉过来道:“你母亲近些日子精神不大好,你要好生陪陪。”
“是,我知道了。”姝丽自己也有点担忧爹爹。
包括孙淑人又哪里不想让儿子平安归来呢?
穆莳在的时候,这里岿然不动,穆莳一走,便有人冒出头来了。
头一个就是小陈氏,小陈氏上次受了芸娘威胁视为奇耻大辱,她这辈子觉得自己虽然是女子,但文韬武略不低于男子,偏又托生在姨娘肚子里,成了庶出,于是事事争强好胜,以前穆莳在的时候,她还是有点怕的。
毕竟穆莳威名尚在,她还不敢动,但如今穆莳走了,身边的私兵带走了不少,连元澄侄儿也不在,闯空门什么的,她就敢了。
要说怕,她也不怕,二皇子都是泰山封禅了,稳妥妥的太子,未来的皇帝,即便不是,那也有三皇子,绝对不是宸王。
大雍朝本来立朝之初打仗就一直不成,晋王上次也只是暂时和鞑靼形成联盟,如今鞑靼这么快就反了……
哥哥说户部筹粮,也并不算多。
这才是小陈氏的底气。
她甚至一刻都不愿意多等。
“三嫂,我这是不请自来,你不会怪我吧。”
芸娘一听到这话,精神就来了,仿佛前几天失去的三魂六魄全部都回来了,她笑道:“是啊,你来我就很高兴,元沣几个还好吧?还有睢凤会说话了吧?”
睢凤就是小陈氏生的女儿,她是仿照元凤的名字改的,元凤是侯府嫡长女,所以同男儿一样,前面有个元字,小陈氏羡慕不已,便给女儿取名为睢凤。
睢凤不止不太会说话,甚至戒奶都没法子戒掉,芸娘算是一戳就戳到她伤疤上去了。
“三嫂,我来呀是有正事找你呢,你老是提起我家那几个做什么。”小陈氏皮笑肉不笑的忍下来了。
她是来寻芸娘晦气的,可不是听她来戳她的。
芸娘不客气道:“今儿门口乌鸦还叫呢,我看准不是什么好事吧。”
小陈氏就皱眉:“三嫂,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好像也没得罪过你吧?”
反正你也没证据,不能把我如何。
“三嫂,你不听听是什么事儿么?哎呀,你说这可怎么办?贵太妃一时得了咳疾,想派个人去藩地看看,我又想着您家姐夫不就是太医院的么?正好,调何太医过去,反正以前何夫人靠着何太医,和我们府上关系不错的。我记得曾经有个什么宴会的,何夫人花重金买通我们家的管家,特意就是为了蹭一张帖子的。”
哟,原来是奚落她当初为了和陈明喻成婚使劲了手段。
这点芸娘可不觉得有什么可耻的,那这么说来陈明喻的姨娘当初做歌女搞仙人跳,那不更值得说了。
小陈氏这点话芸娘压根和没事人一样,还笑眯眯的道:“是啊,家姐以前够辛苦的,如今我姐夫也成了院判了,专门给皇上看病,贵太妃那儿,真的敢和皇上讨何太医去么?”
这是什么展开……
小陈氏本来还以为夏氏恼羞成怒,接着她就把夏氏曾经千方百计想嫁给她哥哥的事儿大肆宣扬,让她出门都不敢抬头,她却和没事人似的。
“那三嫂,我就先过去我哥哥嫂子那边了。”
嘁,就这点道行。
小陈氏其实属于不太了解三房,她年纪尚小,一嫁过来就随夫君外放,再回来,侯府分家,大家除了年节或者婚嫁聚在一处,其实没怎么相处过,她还真不知道怎么戳她痛处。
论家世,夏氏之父如今升了三品转运使,算是高官了,弟弟也是翰林院庶吉士,那地方可是被称为储相的地方,再有她儿子,大的那个十一岁就是秀才了,举止不凡,女儿还许配给宸王了。
好了,找茬也找不了。
小陈氏把气出在唐氏身上,唐氏也是家族中娇女,哪里让小陈氏欺负,二人你来我往的打嘴仗。
这下小陈氏就更生气了。
真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回来一看,家里,啧,还站着两位送来的水灵的姑娘,人家还口口声声说是老夫人送过来伺候四爷的。
“进来吧,你们俩是老夫人送来的,长辈送来的人,自然都是好的。”
老夫人早就对她不满了,认为她辖制四爷,却不看看四爷如今的官位从哪儿来的,还不都是她陈家帮衬的,吃人的还要羞人?这是什么道理。
四爷穆荃如今大腹便便,对她倒是多有讨好。
“怎么了?见你这样不高兴。”
小陈氏冷笑,“我笑是因为我们的好日子没多久了。”
穆荃不解:“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哼,我哥哥要是完蛋了,那你的仕途也就没了,你那几个兄弟可没一个是真心帮你的。”
“此话怎讲?”
小陈氏遂道:“宸王乃嫡出,你们家因为穆莳都押宝宸王,可是你如今的位置是兄长让二皇子替你谋的,若是宸王归来,你又当如何自处?他军功加身,又有嫡出身份,也算很受皇上宠爱,你说说咱们的好日子还有多久。”
穆荃却不敢轻易站队,他早就因为站队受苦,现在哪里敢真的站哪边?
他不发一言,小陈氏催促道:“你就该在军中使力气,你们穆家和邵家都去了,你可不能真让宸王挟带此大功劳呀。”
“此事我自有区处。”穆荃可没那么傻。
宸王如果真的荣登大宝,那他是宸王妃的叔叔,有什么损失?至于陈家,陈明喻就是死了,也和他无关,况且,穆荃瞥了小陈氏一眼,若非她这样凶狠跋扈,曼娘也不至于走,宸王赢了他得益。
若宸王真的死了,二皇子那儿他大不了再对小陈氏做低伏小,有什么理由让他动手。
他现在才没那么傻呢
第224章
撬墙角(一更)
小陈氏有一阵子再也没有上门来,隔壁许仙姑又怀上了第二胎,小夫妻俩又搬回来住了,李眉儿近来开始钻研道法,日日和道教的人往来,时常还去观里住些日子,也管不了家里,这俩夫妻也懒得在偌大的公主府内,还不如搬到升平坊,有些人气。
“三太太,你家这个松子儿怎么这么好吃,和我买的不同。”
“那肯定不同啊,这是我用焦糖炒的,还有这种山核桃,琥珀色的,也是用焦糖炒的,你都尝尝,怀孕吃这个最好,生下来的孩子啊,胎毛长的好,脑子也聪慧。”芸娘递了一盘放她面前。
虽然许仙姑脸肿了,人也因为怀孕变得更臃肿了,可她和张少安感情好,所以整个人散发这一股莫名的亲和力,很让人亲近。
她用手拈了几颗吃掉,又吃了几口茶,才笑:“您这儿总是这么多好吃的,我都舍不得走了。”
芸娘忙不迭道:“那就别走啊,我们俩一起吃饭正好做个伴。”
“那成,我就留下来了。”许仙姑可不推辞。
她这个人长的平凡,可喜欢和生的漂亮的人一起玩儿,尤其是芸娘姝丽,这二人绝对算是她见过的人中的姝色。
姝丽出来的时候,许仙姑笑道:“大姑娘这是又长高了,也更标致了。”只有这样美的姑娘,才堪配皇室吧。
就像她姐姐那样,从小就不同于众人,后来果然嫁给了二皇子。
可姝丽却没有那种漂亮姑娘家的一丝骄矜之气,反而还道:“张夫人安。”
饭菜很可口,吃完饭,许仙姑也家去休息了,孙淑人则笑道:“许氏有了身孕,那陈明喻的夫人唐氏也有了身孕,这俩人又是差不多时候有孕的。”
芸娘诧异:“这就巧了。”
是的,唐氏又有了身孕,这次她可不敢到处跑了,甚至还去信江南,让她娘唐夫人亲自过来照顾,显然唐夫人和唐氏完全不像一对母女。
唐夫人也是那种软糯可爱的江南美人,但是说话非常得体。
和芸娘见了一面,就夸她教子有方,“听程大夫人说了,您家的长子是北直隶案首,那可真是厉害。”
“您过誉了。”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芸娘也不是和谁也要斗的。
在唐氏的号召下,荣氏几人也上门见了一面,显然互相都十分高兴,荣氏私下还和芸娘道:“唐夫人是个和事佬,在江南,谁家有什么事情,或者俩家结仇,找她帮忙,连杀父之仇都能化解,所以我当初想着唐氏应该和她母亲一样,哪曾想……”
芸娘笑道:“这大概就是好竹出歹笋了。”
荣氏也觉得是。
这些日子她也索性破罐子破摔了,程大老爷跟夹心人一样,被老夫人骂没骨气,荣氏也说他不帮衬自家,婆媳二人都被程老太爷教训了一顿。至于三房,那乐氏近来也不怎么来了,倒是平静了几日。
如此这般,荣氏脸上笑意也多了起来。
“你说巧不巧,斐哥儿刚走,他儿媳妇就有了身孕,不过还没过三个月,我只告诉你知道罢了。斐哥儿有了后,我心里就更踏实了。”
芸娘忙道:“那您可要照顾好她,到时候双喜临门,孩儿的爹爹做大官,孩儿也平安生出来。”
荣氏点头:“谁说不是呢,我亲家母也过来了,还送了一坛子叫什么肉的,挺好吃的,明儿带姝丽去尝尝吧。”
“姝丽?”芸娘想了想才缓缓点头,这孩子因为成了皇子妃,总是不得出去,她想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反正程家也不是旁人家。
却没想到姝丽的貌美居然还引起了一场小风波。
一听说可以出去玩儿,姝丽极高兴,她衣裳都换了好几套,芸娘觉得自家女儿穿哪一套都好看,但既然是去做客,肯定穿的喜庆些才行,于是让她换上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面披着白狐裘的斗篷,头上插着九凤绕珠赤金缠丝珍珠钗,手上戴着戒指,耳朵上戴着坠儿。
这样穿上,姝丽都有点不自在了,芸娘则笑道:“我的丽姐儿这么一打扮,就更好看了。”
“娘亲不许笑女儿。”姝丽噘嘴。
芸娘马上忍住笑:“不笑不笑,我女儿是全天下最美的小姑娘。”
母女二人原本还想邀请孙淑人一起去,只可惜孙淑人忙摇头:“你们娘俩别管我,自玩去就好,程家是阁老府邸,我去了也不自在,正好几个小丫头陪我打打花牌也挺好。”
只有几个女子在家,芸娘管家极严,自个儿也不怎么出去,日日几个娘们一处吃吃喝喝,或者在一起打马吊花牌,侍弄花草,以前说去爬山,也不好怎么去,主要就是女儿是皇子妃了,万一节外生枝就不好了。
若非因为是程家邀请,芸娘都不会去。
孙淑人虽然是三品诰命,可她以前做了姨娘的,若真去了,才是对自己身份的不尊重,弄的大家都尴尬。
芸娘也能体谅她的不易之处,倒没有勉强。
可姝丽却不太懂,在马车里,芸娘就解释道:“你自来懂事,咱们家就分了家,淑人已经封了诰命。咱们家原本是平南王府,孙淑人原本是侧妃,品级如郡王妃,只可惜当年你祖母被削爵后,就成了妾侍。因此,你父亲毕生夙愿就是替你祖母挣诰命,果然,后来挣上了,封了三品诰命,咱们家就叫她淑人。但也终究不是正室,故而,讲究些的人家若是在意,就会拿她出来说事。”
姝丽这才了解,她说怎么家中不叫祖母,要叫淑人的缘故呢。
想到这里,她又担忧道:“天下间女子要是都为正室就好了。”
芸娘却道:“所有的事情存在,就是有她存在的合理性,有的人家偌大家产,却无人继承,若是没有妾,就都打了水漂。”
这是教导姝丽,若没有儿子,就得纳妾,皇家可不比别处。
现在残忍些,以后会好受。
母女二人又拉杂些闲话,很快就到了程家,她们先去程老夫人处请安,程老夫人对姝丽是赞了又赞,夸了又夸,乐氏都没见过老太太这般夸奖一个小姑娘的,但是想起人家是未来的宸王妃,倒也释然了。
今日荣氏这里还有其她客人,是荣氏特意叫来的,一户姓吴,他家有位姑娘和姝丽差不多大,为人稳重,堪称是女中才子,性格却又不傲气,是位冰雪聪明的姑娘,还有一户姓冯,那家的姑娘比姝丽大几岁,也是个性情大方,不拘于俗套的女子。
芸娘见状很是欢喜,“我常说,我们家姝丽就该多几个女孩子家一起玩玩,还多谢您了。”
荣氏摆手:“这有什么,急人之所急,你不也帮过我吗?”
三个小姑娘互相厮见一番,姝丽和吴姑娘还有冯姑娘一见如故,冯姑娘和吴姑娘都是大方的女子,荣氏挑的这二人脾性也好,三位说了会子话,荣氏遂安排人带她们自去玩。
芸娘更是道:“你们三人好生去耍吧。”
“是。”姝丽左右拉着姐姐妹妹就一起走了。
却说吴、冯二家也并非等闲人家,吴姑娘父亲在苏州任两淮盐运史,她祖父拜太子太傅,如今教导皇子们读书,冯姑娘祖父曾经官至首辅,父亲如今虽然官职不大,可是家中豪富。
吴姑娘仕宦人家出身,兄弟们又十分有出息,自己也是有名的才女,却从不以才名自傲,还道:“穆妹妹,我们在一起刚结了诗社,你若是有意趣,便来我家里玩儿。”
姝丽笑道:“我同我母亲告知,若我母亲许了,我就过去。”
这天姝丽同吴、冯二位处的很是不错,回去便同芸娘说了此事,芸娘就问她:“那你自个儿想去么?”
姝丽忍不住点头,芸娘应允了,她自个儿在湖州还有三两好友呢,女儿同龄姊妹少,难得和大家玩的好她还巴不得呢。
当即姝丽就去信吴家,吴姑娘也极高兴。
姝丽去的那天,芸娘不大放心她的安全,让飞絮双燕都跟了去,连着部曲暗卫也都派去了,姝丽自家虽然出去玩儿,但也戴着帷幕。
只可惜在门口处,风太大,那帷幕吹落,正好被吴姑娘的兄长看了个正着,那吴三少不是登徒子,平日还颇为正派,只是头一回见到这样标致的人物,等诗会完了就同吴夫人想打听这姑娘,还好被吴夫人拦住了。
“你只要作死,我可顾不得你,那是未来的宸王妃。”
吴三少被他妹妹也说了一回,“哥哥这样,日后我怎么还敢邀请穆妹妹家来玩,她性情那么好,只因为许配了人家,年纪小小,轻易不能出门,好容易信我这个做姐姐的,你总这般。”
这些许风声,芸娘自然不清楚,在宫里的开元帝却知道了。
他“啧”了一声,又挠头,“若皇后还在,何至于我这个做爹爹的操心?我看那小崽子不被匈奴公主叼走,他自家要被撬墙角。”
想了半天,开元帝突然眼前一亮。
第225章
半女(二更)
于是,芸娘面前多了好些从宫里送来的礼物,这些都是指明给姝丽的,这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自家女儿要进宫读书了。
姝丽还不懂:“为何我要进宫读书啊?其实我跟着女先生读书也是很好的,我才不想离开娘呢。”
芸娘摊手:“皇上说你父亲出征,你又是他未过门的儿媳妇,当半个女儿对待,所以希望你能进宫多学学。”
其实芸娘只听说过女婿乃半子也,从未听过什么半女的说法,这个皇帝真的和鹤儿说的一样,不靠谱啊。姝丽在家学的好好的,居然还得进宫读书去。
要知道除了嫁出去的皇女之外,其他几位公主,最大的菜两岁,据说还在吃奶,那姝丽怎么进宫读书?和谁一起读书。
但是君无戏言,芸娘只好努力说服自己,兴许姝丽早日在宫里读书,能早点接触宫中的人和事,会更了解。
孙淑人却很高兴:“这证明皇上对宸王的看重,试问哪个皇子妃有这样的待遇啊?只有咱们的姝丽,才能让皇上接近宫中教养呢。”
又想,可惜于皇后不在,如果于皇后在的话,婆媳相得,就更没话说了。
左邻右舍知道这个消息后,也都惊呆了,许仙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感叹道:“要我说都说皇上看重我姐夫,其实皇上也喜欢宸王啊,对未来的宸王妃都这样恩宠有加。”
张少安笑道:“那可不,宸王可是于皇后的亲生子,庞贵妃,再怎么升成皇贵妃,那也不是皇后。”不过,他也觉得当着许仙姑的面说这种话不妥,至少二皇子算是他姐夫,对他也算不错了,于是也缓颊道:“这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皇上派姐夫去封禅,那也是让天下臣民知道皇上最属意谁?日后若是姐夫真的荣登大宝,皇贵妃母仪天下也是指日可待。”
这话算是让许仙姑脸色稍微好看些,许家的女儿嫁给了二皇子,当然希望二皇子能够到那个位置。
可要许仙姑说,许家已经做到了国公府,门第也算很不错了。
依旧是忍受不了那么诱惑。
那个位置就真的那么好么?
许仙姑和张少安最多感慨一二,唐夫人脸色就有变化了,她刚一来,当然就把女儿和隔壁以及和陈家人的恩怨了解的清清楚楚了,毕竟她家里任通政司,专门替皇上打听官员阴私的,知道的可不少,套话就更容易了。
“你好生养胎,现在肚子出怀了,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候,每日得在院子里多走几步,我看隔壁穆三太太也是生养过孩子的人,你不如上门去讨教一二。”唐夫人当然还是希望自家女儿能够和人家和解。
自古冤家宜解不宜结,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吧。
况且敌人还那么强悍。
穆莳三十出头就是江南总督,不到四十,就进了中枢,女儿还被选为皇子妃,沐受皇恩,和这样的人的夫人作对,能有什么好的。
唐氏却不领情,“娘,现在穆莳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万一穆莳回不来了,宸王也危险了,那如今咱们做的一切不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到时候反倒要遭人嫉妒呢。”
就唐氏本人来说当然不希望穆莳出头,她早晚一炷香都祈求二皇子能够早日荣登大宝。
唐夫人却道:“这又有什么要紧,只不过是邻居串门子而已,又不是男人们往来,就是外人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可若是宸王真的到了那一步呢?那咱们总不可能和未来的岳丈家作对吧。你就是太傻了……”
“娘,那夏氏可不是个好相与的,我小姑子都被她气的吃不下饭。她是出了名的悍妇,心机又深沉,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您还不知道吧?”唐氏看了看左右,又小声道:“我是听说夏氏和皇上有些……”
这个八卦唐夫人却不知道了,她心里一惊,又呵斥女儿,“你可不要胡说,这样的话要是被人听到了,是要砍头的。”
唐氏很肯定的道:“那就是真的,不是胡说,夏氏单独被皇上召见过,还赏赐过好些东西,甚至……我听说她女儿能够嫁入皇上都是靠她换的。”
这些话当然是陈家的人私底下说的,陈家除了那位贵太妃外,已经很久都没有出过什么皇子妃了,包括陈明喻的女儿,也没有作配皇子。
大家都说是夏氏的缘故,还道夏氏的姐姐善于钻营,也许夏氏也这样。
她本以为这么说,她娘会打消这个念头,让她娘瞧不起夏氏,免得她娘成日让她和夏氏交好,却没想到她娘激动不已,“你这么说,那就是意味着夏氏是隐妃了?皇上如果真的因为喜欢她到甚至把她的女儿都嫁给嫡出皇子,看来这个恩宠很高啊。你看那个惠妃的女儿,只是作配你姑母的女儿呢。啧啧啧,如果真是这样,那咱们就更不能送这些礼了。”
听了这话,唐氏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