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夏芸娘 本章:第98章

    “那就要选更贵重的,少不得要去开库房,不,开我带来的些重礼。”

    唐氏不明白为何?

    “娘,您不是告诉我们立身要正吗?夏氏那样荒唐,咱们都应该耻于和她往来。”

    唐夫人却厉声道:“我看我这么多年,教你都是白教了,如果夏氏真的是隐妃,还那么受皇上喜欢,她一句话就抵旁人的十句话。你以前总问我,咱们府里怎么时不时就有些才情双绝的姑娘来,又很快不见了,我告诉你,那就是我们在为京里皇族皇上供选嫔妃。你清高,你不在意,可你爹就是干这个的,你若不是靠着我们的家世,陈明喻会娶你吗?”

    “恁大的人了,还看不清楚形势,总说姑爷待你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你,你是谁?你是公主吗?嫁了人,一是子嗣,你没有,二是做内助,你除了和你那儿媳妇抢管家权,四周邻里处的稀烂,连你姑母的小姑子程家大夫人都对你无话可说,你这样一无是处,被人嫌弃,还不知道反省?”

    原来……原来那些人,都是送进宫的。

    唐氏跌倒在椅子上,她好像一直以为的都错了。

    她以为自家是清官,却比京里的大官们还富有,她以为父亲正直,父亲居然还替皇家拉皮条,母亲曾经让自己正直,现在却一听说隔壁有可能是宠妃,就想上门巴结。

    天呐,天呐……

    不理会唐氏发疯,唐夫人就送了重礼过去。

    芸娘收到的时候,还惊了一下,成串的玛瑙琥珀珊瑚,都跟不值钱似的,甚至还有一颗牡丹花,花下全部藏着银票,她哪里敢收,全部退了回去。

    “这唐夫人是怎么了……”

    孙淑人却笑:“这叫见风使舵,这唐夫人啊,是个中好手。”

    芸娘扶额:“我如今只担心姝丽进宫,明儿我还得带她进去呢,也不知道在宫里能不能适应。哎,宫里只能吃两顿,而且我们曾经吃过宫宴,那菜都是半冷不热的,味同嚼蜡……”

    皇上可真真是想起了一出是一出。

    开元帝可没这么想,他还为自己发明出来的新词沾沾自喜,半子是说女婿,半女则是媳妇,哈哈,太对仗了。

    还特意为姝丽进宫那日空出了日子,专门见她们母女。

    罗昭仪问弦歌知雅意,见开元帝心情这么高兴,还道:“皇上,您是为何事这样高兴?说出来让臣妾也跟着乐呵乐呵。”

    这话就不便和妃子们说了,开元帝也不傻,说出来这不是让你们嫉妒吗?那可不成。

    他只故作高深莫测状,罗昭仪也是个知趣儿的人,也不往下问。

    说起来,只要他来,罗昭仪就很高兴,皇帝虽然四十多岁了,但龙马精神,每每床笫之欢都让她欲罢不能,如今孩子又生了下来,她心情就更放松了,若是能享受鱼水之欢,比什么都强。

    反而她还觉得姑母傻,什么滴血写经书,但凡女子都缺气血,把自己身体搞的残破不堪,伺候皇上,皇上也起不来劲儿啊。

    开元帝找罗昭仪也是觉得她舒服,不像别人扭捏,也不像惠妃太放浪形骸,反而你来我往有趣的多。

    ……

    一大早起来,简直是神清气爽,开元帝还特意拨冗相见。

    芸娘也忐忑不安,早晨就大妆,眼下一片青黑,用粉涂了几层,她还得安抚女儿,昨儿姝丽是和她一起睡的,小姑娘早早的也被叫起来妆扮,愣是没喊一声累。

    “姝丽,进宫就把嬷嬷们曾经教的请安的规矩请安就好了。”

    “娘,皇上怎么样啊?我还是有点怕,就怕出错。”

    “没事儿的,皇上很喜欢你呢,知道你鹤儿哥哥出征去了,生怕你寂寞,还让你去宫中读书,这样你日后出嫁就能娴熟于宫中礼节了。”

    她又看了看女儿美丽又稚嫩的脸庞,心疼道:“咱们今儿先进宫看看,如果有饿肚子或者怎么样,咱们再想办法。”

    姝丽希冀的看着芸娘,“真希望娘能陪我一辈子。”

    “傻丫头。”

    母女二人上完妆,就开始坐马车到定化门,今儿要从这里进宫过去,依旧是各种检查,好在兴许侍卫们知道她们的身份,没有那么严苛,芸娘自己倒是不怕,看了看姝丽,姝丽虽然脸色微微苍白些,可这个孩子居然看起来沉静沉稳,她这才意识到自家小姝丽真的已经长大了。

    在宫里坐撵车都是要昭仪以上才行,芸娘带着女儿亦步亦趋的跟在小黄门在后头走,好在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因为经常让姝丽踢毽子骑马,小姑娘完全不觉得累,也没有左顾右盼,牵着芸娘的手,就一直这么往前走着,让太监宫女们都啧啧称奇。

    她们这些人,虽然身份卑微,但是见过无数的贵人,包括大皇子妃二皇子妃当初进宫时,尚且还对皇宫很是好奇,这姑娘年纪小,却那般沉得住气,看来她母亲夏氏真的是不错,才把女儿教养的这么好。

    也正因为如此,皇上才愿意让穆姑娘成为宸王妃,宸王在外名声不显,可是在晋王府潜邸伺候的老人,谁不知道皇上最喜欢这个曾经的小儿子,几乎是自己修道都带在身边。

    芸娘和姝丽穿过御花园后,才来到正殿,开元帝正批阅奏折,见她们过来,忙宣了进来。

    “臣妾臣女给皇上请安,愿吾皇与天同寿,万福金安。”

    开元帝放下笔,笑道:“起来吧。”

    这个时候开元帝才见到姝丽,如此美貌,几欲让他这里的太监都失神,日后长大了,不知道会如何迷倒众生,也难怪鹤儿那小子下手这么快。

    当然,在外人面前,开元帝还是很能稳得住自己的,“爱卿为国尽忠,你们都是功臣,若有何不好办的事情,朝廷都会替你们解决。”

    芸娘佯装十分感动:“多谢皇上隆恩,臣妾感激不尽。”

    这个时候,他又对姝丽道:“你乃宸王未过门的妻子,也是朕的儿媳妇,你父亲又是为国出征,朕让你进宫读书,一来也是尽早娴熟宫中礼仪,二来也是在宫里好生读书,若有不懂的,只管来问朕。”

    这话听听也就罢了,但姝丽还得起身作答,她笑道:“小女多谢皇上隆恩,小女和母亲听闻能进宫读书,不胜欣喜。”

    开元帝“唔”了一声,说话还不算费劲,小小年纪还稳得住,不错了。

    他抬眸正准备夸耀几句,就打发了,却未曾看到姝丽身上挂的荷包居然是葫芦纹样儿的,上头还密密麻麻的绣满了经文,看起来像装饰,实际上并非如此。这葫芦《后汉书》记载,除了能作为器皿盛药以外,还会化成人形出入洞天福地,在葛洪作的《神仙传》里,将神仙称之为“壶公”。道教一般都把葫芦作为一种能与神仙连接的器物。

    尤其是这种葫芦纹样还有绣满经文的荷包,好好看,他好想要啊。

    芸娘似有所觉,怎么回事?这皇帝眼睛怎么亮的跟狗狗看见肉骨头似的。

    第226章

    倒霉鬼先生(三更)

    她向来是个耳听思路,眼观八方之人,但在皇上这里,你就是知晓什么,也不该说出来,故而屋里诡异的沉闷。

    开元帝正神游太虚呢,他在想怎么能要到手,得想给什么理由。

    芸娘和姝丽敛气屏声,压根不敢在养心殿瞎出什么风头,还是太监送茶过来,开元帝才好似回过神来。

    他最终还是决定直接讨要,“你可知道药王孙思邈?”

    姝丽还以为开元帝是考较他,忙道:“小女只了解一二。”

    “他那葫芦你知道吗?”

    姝丽点头:“听闻是药王孙思邈布药救人的时候会带上葫芦。”

    “就像你荷包上似的吗?”

    姝丽才发现自己戴的荷包居然是这个,她看了芸娘一眼才道:“这是上次小女身体有恙,母亲特意去求的,听闻这葫芦是神仙戴的。”

    居然是夏氏所制,开元帝即便再想要也不能要了,不然别人会说闲话的,当然,这对于他而言无所谓。

    还是芸娘见机:“说来也奇怪,自从佩戴上这个荷包后,小女就再也没有染疾,真真是药王菩萨和元始天尊保佑。”

    这话开元帝爱听,“既如此,今年万寿节你们家就不必进献什么贵重寿礼,送些这个吧。”

    姝丽觉得不妥,但没说什么。

    还是芸娘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由臣妾亲自缝制一本药王圣经献给皇上,愿吾皇延年益寿,松鹤百年。”

    “好,你是个痛快人。”开元帝觉得和聪明人打交道也太舒服了。

    本来穆莳就是个提头知尾的人,没想到其妻更胜一筹。

    如此,芸娘母女方出去,她带着女儿同宫里主位处请安,这次宫务是由罗昭仪和费昭媛共同管着,这二位都分别生了皇子,费昭媛虽然没有罗昭仪受宠,但是起品行,还是受到皇上肯定的。

    据说是皇上说皇贵妃和惠妃年纪大了些,精神不济,让年轻点儿妃嫔帮忙处理宫务。

    庞皇贵妃那里略坐了坐,惠妃倒是很周到的样子,还是罗昭仪和费昭媛比较好,既没有说许多话,还赏赐了文房四宝,费昭媛还告诉姝丽每日用膳的时候,在某个地方某处能带几人进宫,芸娘松了一口气,这才是办事儿的人的做法。

    费昭媛本就新官上任,她如今既年轻着,圣宠虽然没有罗昭仪多,但一个月也能几日见着皇帝,于是全副心思用在办差上,十分稳妥,神采奕奕。

    这让芸娘自家都觉得看来皇上安排的挺好,大雍自然崇老,觉得年纪大的人经验就多,但往往年轻人其实做的不差,甚至是更好。

    回到家中,姝丽才松了一口气,“娘,女儿要是何时能和您一样就好了。”

    “娘比你大这么多,肯定应对的更好,但是日后你自个儿就要独当一面了。你看咱们这位皇上,是十足十的明君,所以一应做的很好,也是咱们的福气。”

    “嗯。”

    但姝丽好奇道:“娘,您真的要替皇上绣经书啊?”

    芸娘重重点头,又感叹:“其实皇上是看上你戴的这个荷包了,这荷包可花了我不少心思,特意为你绣的。自然,皇上要的,若不是这等贴身的,那倒也罢了。”

    虽然姝丽年纪小,但老公公要儿媳妇的荷包,传出去实在是不好听,换成经书就文雅多了。

    还好最后皇上没说出来,还是有分寸的。

    晚上的功夫,芸娘和孙淑人一起为姝丽缝制了一个书包,简简单单的翠绿色书包,针脚细密,芸娘开了库房选了文房四宝出来,都是极精致精巧的。

    “好啦,日后早早的,你就要去读书了。”

    提起进宫读书,姝丽担心自己的学问露怯,却又带着一股兴奋。

    选的俩个小丫头都是贴身伺候姝丽的,也是容貌貌美之人,在穆家三房,不存在怕丫头们太美貌。

    芸娘只吩咐这俩人:“你们既然进了宫陪小姐,就得做小姐的左膀右臂,轻易不能离开小姐身边,若是让我发现你们当值不认真,出了纰漏,我不管你们的爹娘在府里有多大的体面,是不是家生子,仔细着些。”

    俩小丫头平日就知道太太积威甚重,都不敢有二心。

    孙淑人便给了赏钱,这一个大棒子一颗甜枣,不过是小丫头,早服服帖帖了。

    姝丽自此就进宫读书了。

    她一走,孙淑人还有些失落:“不知道我的姝丽在宫里习不习惯?”

    芸娘就笑:“瞧您说的,这会子马车还没有走到宫门口呢。您可不能只顾着姝丽,还有元清呢,这孩子正是好玩儿的时候,咱们婆媳二人有他在,总不会寂寞。”

    元清正是年纪小好动的时候,却又不似旁人家的孩子那样闹,芸娘现在终于腾出手来抱小儿子了。

    这个孩子孙淑人也喜欢,更兼是老小,真正是千般万般宠爱。

    正想着,说是林氏过来了,这个时候过来,也不知道大嫂是有何事?

    芸娘暗自想着,只见林氏一进来就道:“善儿的婚事,我还是同意了。”她虽然不喜这个孩子的出身,可冯家却是是不错的,她也不能昧着良心。

    “冯姑娘其实我前些日子也见过,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大嫂您同意就有所本。”

    林氏笑道:“我还以为你会觉得我妇人之仁呢。”

    “那不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元善打小是在您的教诲下长大的,我们元澄也说起善哥儿是个好孩子,不是那等轻狂没边儿的。您为他许下这门亲事,不管怎么说,他该谢谢您才对。”

    就知道三弟妹与旁人不同,林氏也很高兴:“是啊,要么说人总要积德,善哥儿那孩子如今求问功名,冯家姐儿嫁进来,肯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芸娘见她有决断,就道:“您那儿若是差人帮忙,只管喊了我去,不过,淳哥儿媳妇进门了,您就是想用我,也用不了。”

    林氏也打趣道:“那我能得用一日,还是要用啊。”

    说着,又说这么没有见到姝丽。

    哎,提起这事儿,芸娘就说了姝丽进宫读书去了。

    林氏诧异又惊喜:“这是好事儿,代表皇上看重咱们姝丽。本来今儿要是不太冷,我还准备让宝婷过来玩儿的,没曾想有这样的造化,大造化呀。”

    想起那个时候就是穆芙嫁给六皇子,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呢。

    芸娘摆手:“大造化我们想不到,她能安稳读书我就安心了。”

    “你也想的太多了。”

    林氏也是当家人,没功夫特意来这里玩儿,话说完就回去了,回去又把元善和朱姨娘找来,说了冯家诸多好处,说这门亲事元善不亏。

    甚至还道:“你三婶前些日子听说也见过那姑娘,还和丽姐儿关系也好,确实是文采了得。”

    “太太,真不知道怎么谢您了。”朱姨娘满眼感动。

    她本就老实巴交,无儿无女的她,有了善哥儿这个儿子养老不说,如今儿媳妇还这样好,这怎能让她不感动?

    元善更是为林氏之胸襟震动,她生母来信曾经提起此事,还说什么林氏肯定不同意,到时候让舅舅帮忙云云,可事实上林氏同意了,还为他打探的清清楚楚。

    这么些年林氏待他不薄,就像朱姨娘说的,哪家的庶子如他这样,就是老夫人当年对三叔也是多有掣肘,巴不得三叔做富贵闲人,让二叔彻底成为废人,和嫡母一比,高下立判。

    有时候,他想林氏若是他的生母就好了,可朱姨娘对他的爱也不掺杂半分杂质。

    他虽然生下来生母不在身边,可是养母爱他,嫡母正派,比什么都好。

    只有老夫人对心腹月奴道:“林氏也太心善了些,江哥儿如今还没定亲,她倒是巴巴儿的替那庶子定下了。”

    月奴遂打着哈哈:“侯夫人一贯如此,若不这样,便不是他了。”

    老夫人冷笑一声:“我最不信什么因果报应了,她自以为是为元凤迟迟未孕是善事做的不够,于是在这里放人一马,她和她娘真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那林老夫人凶煞的如夜叉一般,庶子女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林氏却心软成这样。

    侯府诸人心思芸娘是不知道了,她就盼着女儿回来,小儿子还小,玩了一会儿就呼呼大睡,肚子跟个小西瓜似的,孙淑人昨儿晚上做了书包,今儿困倦,一会儿也去睡了,徒留芸娘,躺下也睡不着,便熬着等女儿回来。

    到了下半晌,终于有人进来报,“太太,咱们家大小姐回来了。”

    芸娘这才松了一口气,忙赶到二门接自己的女儿,姝丽神情还好,可见平日养气功夫很足,她拉着女儿进了内室才问:“怎么样,怎么样?今天顺不顺利。”

    “今日还不错,皇上还去听了一个时辰。”

    皇上听课?

    芸娘真为先生鞠一把汗,不知道是哪个倒霉鬼先生,恐怕教课都战战兢兢的。

    “是哪位先生教你?”

    姝丽一笑:“就是程三老爷啊。”

    第227章

    金子好(一更)

    程三老爷虽然被称为老爷,但其实还挺年轻,甚至比穆莳还小几岁,吃完饭,他就一个劲儿的用帕子擦手,把程老太爷都看的觉得他有点问题。

    “怎么了?老三。”

    “没,没什么。”他是没想到皇上居然要他替个小姑娘做先生,这算什么,以他的才学教导皇子们都绰绰有余,居然教一个小姑娘。

    难道说皇上真正看中的人是宸王吗?所以对未来的宸王妃都这般不错。

    程老太爷道:“我知道皇上让你教一个女童,你委屈了,但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程三老爷冷笑:“您都这么说了,我愈发不敢说什么了。”

    在老宅不敢透露半点,但是在乐氏跟前他还是说了,“我本以为这次皇上会让我去六部或者做参知政事,没曾想却只是在宫廷教导一个女童读书,也不知道是何用意?”

    乐氏几乎是不可置信,“那这位穆姑娘才学如何?是不是很好。”

    “还不如咱们家的繁姐儿。”

    繁姐儿是二房的女儿,性子活泼才学也一般,正因为她才学一般,上次荣氏请人陪穆小姐都没请她,繁姐儿还有点生气。

    乐氏皱眉:“居然这样,不是听闻她哥哥是北直隶案首的吗?”

    穆元澄的才学也是有名的,年纪轻轻文武双全,怎么样也是青年才俊,那穆姑娘她也见过一次,惊艳于容貌,在她面前众人都有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自觉。

    这样的姑娘应该是样样强,才能被选为王妃呀。

    程三老爷双手交叠放在脑后,往后一仰,“北边的案首,能跟咱们南边人比吗?若是没有南北榜,北方这些所谓的进士在咱们江宁连举人也难考上。所以,这话一听就是有水分,那姑娘人倒是机灵,大概全身心都在学所谓的规矩,除了规矩好些,没有什么灵动之处。”

    乐氏倒是理解:“她们这样的人家同一般人家的姑娘不同,勋贵人家的姑娘不在诗文上显名声,而是规矩管家女红,读书能够读的好就成,读不好的也没什么。”

    她还是来京里久了才发觉不同。

    主持中馈才是考核主母的标准,不需要你多出挑,但你把家管好了,你才是个合格的主母。

    听她这么一说,程三老爷倏地发笑:“难怪皇上还挺高兴的,你是不知道,我都难得见皇上对个小姑娘那样慈爱。”

    慈爱这两个字放在开元帝身上很违和,但就是很慈爱。

    姝丽也说,“皇上对我挺好的,还说我爹现在不在京里,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还指了个小太监替我跑腿呢。”

    “那还不错。”芸娘在净收焚香,准备缝制经书,这些当然不可能是她一个人完成,但是大多数还是要靠她绣。

    说完,芸娘打了个哈欠,“那你先生如何呢?”

    姝丽点头:“先生才学也不错,不过,他对我不是很耐心,我想他可能也不太愿意教我,但是皇上让他教,他也没办法。”

    芸娘“嗯”了一声,“大概他想教皇子,可是却被皇上派去教你,那你呢?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媳》,方便以后阅读庶媳第9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媳第98章并对庶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