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沈江云赵安宁魏氏 本章:第105章

    哪怕有谢识玄等人奋力为沈江霖辩驳,但是这次,事态扩散的十分之大,他们的声音亦是被狠狠压制了下来,甚至谁继续再为沈江霖奔走,谁就成了下一个被弹劾的目标,如此一来,许多人都不敢在这个风口浪尖继续力挺沈江霖。

    周承翊迫于压力之下,只能先行让锦衣卫将荣安侯府包围起来,然后又称病不上朝了几日,最后还是皇后说了一番话点醒了周承翊:既然陛下如此难以下决断,倒不如上朝让双方对峙一番,陛下做一回判官便是。

    皇后一向中正平和,处事沉稳大方,周承翊听完之后,也觉得自己不应该在中间带入过多的私人情感,还是应该站在公允的位置,公平去判。

    三日之后又有大朝,这一次,周承翊宣布正常上朝,并且派锦衣卫将沈江霖带到“太和殿”中。

    重回“太和殿”,沈江霖并非是以起居郎的身份,而是一个被审判者的身份。

    第146章

    舌战群儒

    当天边刚刚透露出晨曦的时候,

    宏伟的“太和殿”内已经站满了文武百官,今日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不同寻常。

    经历“四王”被查抄一事,朝堂上站着的官员,

    或多或少都在其中有所关联,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参与了弹劾沈江霖,但是确实许多人在知道沈江霖所扮演的角色之后,

    对于沈江霖今日要来当堂对峙之事,是充满了“兴趣”的。

    唯有几个和沈江霖走的比较近的人,面上充满了隐忧。

    只是沈江霖来之前已经派人和他们递过话了,

    今日上朝,

    无需他们也蹚入浑水,陷入对方的攻讦之中,

    该明哲保身的时候还需要明哲保身,

    以待来日。

    沈江霖这话说的固然有道理,他们肯定是需要保留一定的实力的,以最坏的结果打算,要是沈江霖真的被打击下去了,以后他们也好捞人。

    有人是这般真心实意地替沈江霖想的,例如秦之况和谢识玄等人,

    还有人则是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

    例如冯会龙和殷侍郎等人,

    虽然与沈江霖也颇有一番交情,

    但是要为了沈江霖以身涉险,

    实在是尚且没到这个份上。

    况且沈江霖如今四面楚歌,很容易到时候为了救他连累了自身,

    如今沈江霖自己提了出来,倒是让很多人对沈江霖又另眼相看了许多——得意时保持风度姿态很简单,

    难的是在落难之时,依旧有这般高姿态。

    沈江霖由韩兴带着另外六名锦衣卫亲自押解而来,说是押解,实际上韩兴哪怕坐上了锦衣卫指挥佥事之职,依旧不敢得罪沈江霖。

    沈江霖是让韩兴这个锦衣卫都忌惮的文官,哪怕此刻一时之间,沈江霖看着摇摇欲坠了,韩兴依旧无法对沈江霖像对其他一些官员一样丝毫不留情面。

    沈江霖可是以一己之力推翻整个两淮盐官的人,这么彪炳史册的战绩,着实让韩兴记忆犹新。

    可惜这帮对他虎视眈眈的人都不清楚,若是但凡知道一二的话,恐怕也会有所收敛。

    说是韩兴等人押解沈江霖入“太和殿”,但是当沈江霖诏受传唤,入“太和殿”的时候,更像是韩兴等人护送沈江霖入内,只见沈江霖一身青色官袍,身姿挺拔清隽,面上微微带笑,容貌出色、气质从容,身后跟随七名身穿飞鱼服腰胯绣春刀的锦衣卫,一行人进来的时候,脚步略快,行走间衣袂翻飞、气势如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韩兴等人是来护送沈江霖的。

    一时之间,人人都在对着沈江霖行注目礼。

    等到沈江霖在御前站定行礼之后,韩兴才带着其他锦衣卫站到了殿内一角,束手而立,谨防任何异动——毕竟上一次朝堂之上的打斗之事才刚过不久,大家还心有余悸。

    周承翊看了一眼站在丹陛之下的沈江霖,沈郎君风采依旧,并未因之前狂风暴雨般的弹劾奏折而变了脸色,光这份心性定力,都已经让周承翊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称叹了一番,光只是再见了沈江霖一面,心中的天平再一次向着沈江霖微微倾斜而去。

    只是今日,到底不是周承翊的一言堂,随着沈江霖在御前站定,很快就有好几个御史马上站了出来,将沈江霖的罪行洋洋洒洒地说了出来,其中最重的罪行,便是沈江霖谋害亲王、霸占其家产,并且例举出了其中的账册清单。

    “据毅王亲口以告,沈江霖谋夺毅王府之财,银票共计一十八万六千两,粉碧玺斋戒牌一对,价值五百两;翠玉多宝盒一只,价值一千二百两;紫晶仙人一座,价值两千八百两……总共合计三十五万五千七百两白银,沈江霖,你认还不认?”

    御史曹贺咄咄逼人,直接就甩出了王炸来。

    这里面有些东西毅王确实赠给了沈江霖,且过了周承翊的明目,但是毅王赠给沈江霖的东西,总共价值其实只有在五万多两银子,根本没有曹贺说的那么多。

    三十五万五千七百两里面,真的到了沈江霖处的,只有一个零头而已。

    而他们坏,就坏在这里。

    说沈江霖越权、说他谄媚君上,说他利用职务之便举荐兄长,这些都是皇帝自己先点了头的,要拿这些攻讦沈江霖,不是不可以,但是到底也会让周承翊有些下不来台。

    所以这些罪名只是用来辅助的,他们给沈江霖罗织的最大的罪名,还是在贪污受贿、谋害亲王、霸占其家产上。

    只要这条罪名成立了,沈江霖怎么说都得摘了乌纱帽,贬为庶民才行。

    而这条罪名,因为之前沈江霖和皇帝之间的一些默契,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可以让皇帝猜疑的点。

    这些东西毅王确实给了沈江霖了,但是数目远没有曹贺说的那般多,可若是沈江霖不认,到时候查抄起来,那些被查抄到的东西又如何说?

    账对不上?那必定是沈家人花销了、转移了,必定是沈江霖没有说实话,那就罪加一等!

    沈江霖确信,这是一场里通外合的构陷,若不是有人偷偷通报了沈江霖留下了毅王之物,不会如此精准地进行打击。

    而当时谈到这件事的时候,除了他和皇帝外,第三人便是一直随身伺候周承翊的陈德忠了。

    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沈江霖无法暴露周承翊。

    一旦他如果要向皇帝求助,坦言了皇帝允诺他的私吞下毅王的五万多两财物,那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陷皇帝于不义,最终使得君臣离心,从此沈江霖就会失去他在朝堂之上最大的靠山,再无翻身之可能。

    这出计谋可谓是极为狠辣,让沈江霖可以说是进退维谷,既无法自证清白也无法寻求援助,几乎将他逼到了死角,只要沈江霖在朝堂上继续行差踏错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之地。

    果然不愧是首辅大人,出手之厉,无人能及!

    而且,这次的证据,还是这位曹御史最新找到的证据,之前虽然也有人弹劾了关于沈江霖侵吞毅王家财一事,但是始终没有罗列出准确的数字,而今天,可是连清单都拿来了。

    当周承翊看完这份清单之后,同样也是沉默了。

    他让陈德忠将这份清单呈给了沈江霖,陈德忠弓着腰背,十分有礼地将账册递给沈江霖,沈江霖接过的时候,陈德忠正好抬起头来,看到沈江霖嘴角边噙着一抹笑。

    这个笑容甚至是温和的、不带有攻击性的,但是看在陈德忠眼里,却是心里一突,忍不住有些慌乱地微微低垂下了眼皮,交接完账册后,就沉默地站在丹陛下首,将拂尘甩在臂弯上,不再看沈江霖一眼——今日之后,咱家依旧是陛下身边的第一得用人,而你沈江霖,从此以后再无机会站在陛下面前了!

    陈德忠心中如是想到。

    对于陈德忠而言,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过去和毅王的交情而出手相帮的,其中更多的原因是,沈江霖碍着他的位置了。

    以前没有沈江霖的时候,奏折都是他来分类的,皇帝有任何高兴或是不高兴的事情都是找他第一个诉说的,可以说,虽然他只是一个太监,但是在这个紫禁城之中,他陈德忠亦绝对算是一个人物。

    当陈德忠跟着周承翊从东宫搬入“乾清宫”后,陈德忠是彻底明白了何为权力的滋味,他替人带一句话,便可值千金,分类奏折的时候稍稍动一动手脚,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大把银子就进入了他的口袋中去。

    陈德忠作为无根之人,他无父无母、无儿无女,如今还能依靠的,就是陛下的恩宠和赏赐下来的权力,而现在,这个沈江霖作为起居郎,不好好做一个沉默的记录者,却非要和他在皇帝面前争宠,哪怕平日里陈德忠对着沈江霖都是礼遇有加的,但是实际上,他心底早就恨毒了沈江霖。

    只是长久以来的宫廷生涯,让他藏得够深、掩饰的够好罢了。

    如今一有机会,他同样也是不余遗力。

    在许多人看来,这次沈江霖必须要完了,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陷阱,而沈江霖的半只脚已经迈了进去了。

    沈江霖听完之后,慢条斯理地躬身一礼,然后笑吟吟地对着杨允功道:“首辅大人,您是否也觉得下官是如此贪得无厌、胆敢侵吞亲王家产之人?”

    所有人一惊,尤其是曹贺,他正等着沈江霖往陷阱里跳呢,谁知道他居然突然和首辅大人搭起了话来,他不赶紧给自己脱身辩解,现在这是在做什么?

    曹贺立即斥道:“沈江霖,还请正面回应本官刚刚的问题,首辅大人认为与否,与你做了没做,有何相干?”

    顺着曹贺的话,杨首辅一派的人同样站出来指责沈江霖,虽然曹贺不知道沈江霖为何要说这么莫名其妙的话,但是出于他为官多年,又是作为御史常年奋战在弹劾怼人第一线的直觉,若是对手顾左右而言他,绝对不要给他机会,必须将话题拉回正道才是。

    沈江霖却站在朝堂之上,不管这些人是如何指责驳斥他,他只是岿然不动,笑吟吟地看着杨允功,面上表情一丝未变。

    杨允功被沈江霖的目光看的实在是有些不自在,当然,应付沈江霖这种小官,杨允功有的是办法,可问题是,此刻他微妙的感觉到,皇帝的目光也聚拢到了他的身上,这让他实在无法再回避沈江霖的提问。

    “小沈大人,在陛下未作定夺之前,本官如何能够妄下论断?”杨允功正面回应了沈江霖的问题,但却是以四两拨千斤之法,根本没有任何有效信息。

    杨允功心中一哂,沈江霖到底还是太嫩,想要套他的话,门都没有。

    然而,杨允功话落,刚刚安静下来一瞬的“太和殿”内,再次响起了沈江霖清朗的声音:“下官之所以问询首辅大人,正是因为首辅大人是百官之首,首辅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百官的表率,令下面的官员争相效仿,下官常常以首辅大人为吾辈楷模,行矩之间,以首辅大人为范本,不敢有丝毫逾越之处。”

    沈江霖的长相气度才学,杨允功历经三朝,见过那么多风云人物、风流才子,却没有一个人可以相出其右,哪怕沈江霖挡了他的路,有时候杨允功只要见了沈江霖这个人,其实心里都难以生出恶感来。

    可是现在,虽然沈江霖对他满口赞叹之言,将他捧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很容易让人觉得此刻的沈江霖是在向他在示好,杨允功理应感觉到得意才是。

    但是杨允功此刻脑海中却是警铃大作,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呼吸瞬间重了起来。

    第147章

    摧眉折腰

    杨允功背后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甚至有了一种心悸的感觉。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自从十五年前登上首辅之位,杨允功将自己的几个老政敌一个一个铲除之后,整个朝堂之上,

    随着反对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杨允功的首辅之位也越来越稳。

    哪怕新帝继位,哪怕江山代有人才出,

    但是他杨允功,一直傲视群雄,立于不败之地。

    像在之前查抄四王这样的大变故中,

    杨允功同样不动如山,

    任外面再如何疾风劲雨,也落不到他的头上。

    可是现在,

    杨允功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

    有一种可能性的雏形在他脑海中慢慢形成,

    但是杨允功尚且还有些琢磨不定,沈江霖到底要做什么。

    虽然杨允功脑子里已经闪过了诸多想法,但其实两人之间的对话却只有短短几句。

    还未等杨允功面上变色,沈江霖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对于毅王府失去的财物,下官深感遗憾,但这绝非下官所为。不过下官倒是对一些东西略有所知,

    例如那尊高三尺的绿翡观音,

    例如那鼎金嵌宝石朝冠耳炉,

    或是那尊波斯进贡的绿彩琉璃瓶,

    若是大理寺或是刑部的人有追查的意向,

    下官静下心来深思一番,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沈江霖面上状似有些苦恼,

    但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挑动杨允功的神经。

    他说的这些东西,

    都是毅王府上比较珍贵的东西,最后全部流入了他的府内,沈江霖既然能够报的出来名字,自然是清楚这些东西在何方。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为什么沈江霖会知道这些细节?

    这些都是杨允功极为心腹之人在运作的,十分之隐秘,并且将东西交给杨允功后,毅王府的账册上都将这些东西给抹除了。

    甚至是连毅王,都是站在他这一头的。

    但是现在沈江霖竟然一一说了出来,其他东西倒还能搪塞过去,那件波斯进贡的绿彩琉璃瓶,是进贡之物,由穆宗赏赐给了第一代毅王的,若不是他实在喜欢,也不会冒风险收受下来。

    若是这件东西在他府中真的被查抄了出来,那么杨允功将辩无可辩。

    刚刚他们是在挖坑给沈江霖跳,那么现在,沈江霖做的,绝对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杨允功神色一凛,他知道,若要纠缠在这件事上,沈江霖绝对不会让步,他手中亦有杨允功的把柄在。

    结合刚刚沈江霖的话,他的意思已经极为明显了——我是收了东西了,但是首辅大人你是我的榜样,你既然能收,我为什么不能收?

    他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便是一向觉得自己心黑手辣的杨允功,都有些瞠目结舌。

    而当沈江霖继续报了几个珍品的名字后,许多人脸上表情不变,但是心底已经开始慢慢着急了起来——这些东西并非都是毅王府之物,也有其他三王府上的东西,但是或多或少都流入了他们府上!

    沈江霖掌握的信息之全,比他们预料的还要多!

    韩兴在底下低垂着头,一言不发,心中却涌起惊涛骇浪。?

    沈江霖转过身去,不再看向杨允功,而是对着周承翊郑重一礼,俯身道:“陛下,微臣一心为公,从没有任何僭越之处,更没有贪墨毅王府财产之事,所有来往,皆是清清白白,陛下可随时派人搜查,微臣绝无怨言。”

    周承翊看着如此坦荡磊落的沈江霖,他已然听出了沈江霖的弦外之音——我东西是拿了,但是就拿了给你看过的那些,其他的我什么都没沾手!

    看到这般表现的沈江霖,尤其是明显将杨允功一派打压下去的局势,周承翊爱才之心顿起,能够和杨允功一较高下的年轻人,就是真的贪墨了巨额银两又如何?

    至少这个人可用、能用!

    在用沈江霖和用杨允功之间,周承翊天然地更倒向沈江霖那一边。

    毕竟杨允功属于过去的君王,而沈江霖将会只属于他。

    因为沈江霖的言之凿凿,又有杨允功等阁老的率先沉默,一时之间,原本跃跃欲试跟在后面继续弹劾沈江霖的官员们,在如今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场弹劾盛宴。

    本应该一击毙命的策略没有得到他们预想的效果,但是曹贺是身经百战之辈,脑子转的极快,且十分地会看眼色。

    当他听到杨允功和颜悦色地对着沈江霖勉励了一番便不再多言后,便知道此计已然不通,不可再继续纠缠下去,马上就切换了策略,开始从另一个方面来弹压沈江霖。

    “禀陛下,谋夺毅王家产一事,望陛下容后进一步派人再查,然而沈江霖霍乱朝纲一事,不容辩驳,沈江霖身为起居郎,不应参与朝政,然沈江霖多次向陛下谏言、谄媚君上,惑乱君心,还望陛下严惩!”

    曹贺作为这次弹劾沈江霖的扛把子,是一呼百应的人物,他说完之后,下面七八个御史、四五十个朝臣一同跪下,口呼:“望陛下严惩沈江霖!”

    按照《大周律》,沈江霖作为起居郎,其实就该是一个完全工具人的角色,以十分客观真实的描述,将帝王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给后世史学家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证明,所以按照律法而言,起居郎应该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在帝王做出任何决策的时候,都不应该参与其中、甚至影响到帝王的决断。

    而沈江霖的所作所为,绝对是踩过了律法红线了。

    只是,《大周律》写是这般写,但是历来起居郎之职,都是皇帝信得过的人才会担任,既然信得过,又天长日久地伴驾,如何会不去垂询?又如何做到不干涉不影响帝王的决策?

    便是杨允功当年做起居郎的时候,也是从中谋夺了不少的好处,否则又为何如此虎视眈眈这个位置?

    便是知道,这是一个天子近臣之位,能够成为陛下的智囊团,可以左右朝政的存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往这个位置上塞人,意图一飞冲天。

    要知道,虽然沈江霖占了起居郎之位,但是起居郎可不是仅仅只有沈江霖一人,目前一共有四位起居郎,但是因为有沈江霖在,皇帝所有的目光都被沈江霖吸引住了,其他人便很难在其中分到一杯羹了。

    周承翊看着底下跪倒的一排排朝臣,再看着依旧傲然挺立在原地的沈江霖,实在是难以下定决断。

    沈江霖之于周承翊,实在是难得的一个人才,不仅仅是人才,更靠拢于心腹,沈江霖的身家背景也好、才干谋略也罢,都是一等一的,痛失沈江霖,周承翊同样心中不忍。

    可是要为了沈江霖,得罪底下所有臣子,周承翊也无法做到,实在是左右为难。

    毕竟不管如何去说,沈江霖确实参与了奏折的分类、对一些政务的评判,这些是他所允许的,但是同样是律法所不容的。

    拿这个说事,除非周承翊为沈江霖修改律法,否则他也没办法帮沈江霖辩驳。

    周承翊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在朝堂上成为一言堂,士大夫与天子是共治天下的,若是得罪了满朝文武,周承翊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就在周承翊左右为难之际,沈江霖却当先一步跪了下来,虽然他人是跪了下来,可是腰背却是挺得笔直,俊秀的眉眼之中尽是痛苦挣扎之色,但却依旧对周承翊禀道:“禀陛下,微臣却有其罪,还望陛下责罚。”

    此话一落,刚刚还准备继续攻讦沈江霖的人,此刻却都卡了壳,他们没想到沈江霖居然不再负隅顽抗,而是直接就认下了罪来!

    惊喜来的太过突然,实在是让许多人都愣了神。

    只有周承翊瞬间反应了过来——沈江霖之所以如此做,是不想要他为难啊!

    这样的沈江霖、这样贴心的臣子,如何不让周承翊痛惜!

    想要在他身边钻营好处、想要步步高升的人多了去了,可又有多少人,可以像沈江霖一样,是在为他着想的?

    所有人都觉得以帝王之尊,可以为所欲为,没有烦恼,可是帝王的烦恼太多了!就如今日,不也是许多人在逼他、迫他、利用他,而只有沈江霖,是懂他、为他、敬爱他!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子无为》,方便以后阅读庶子无为第10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子无为第105章并对庶子无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