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朱元璋马皇后张邋遢 本章:第1308章

    “大明数学之父。”

    李青笑着说,“如何?”

    “啊?这……”李本老脸发红,悻悻道,“这会不会太不谦虚了啊?”

    李青逗他,“那算了?”

    “不,算什么算,你咋说话跟放……咳咳,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还能收回吗?”李本瞪眼,“我都这把岁数了,欺负我一个老头子……”

    旋即思及自己的岁数在李青跟前,也就一个小屁孩儿,不由悻悻住了口,转而道:

    “这些自然不是我一人之功,可我怎么也是总编……大明数学之父就算了,大明只有皇上才是父,给我个奠基人的头衔就成。”

    李青含笑颔首:“没问题,我这人拿钱不办事不假,不过,承诺从来都兑现,你大可放心。”

    李本微微点头:“这点,我是相信你的。不过,这科技科举之事,非一日之功啊。”

    “利在千秋之事,从无一日之功,如今之大明,也非一日之功。”

    李青悠然道,“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时间,一步一步慢慢来嘛。”

    李本突然有些汗颜,由衷道:“永青侯实令人惭愧。”

    “不一样嘛,我与常人不同,自然不能以常人度之。”李青轻笑道,“你做的很好了,不愧你的官职,更不负人生,如此已堪称完人。”

    “啊哈哈……完人……哪有什么完人……”

    李本连连摇头,道,“我也只是和光同尘罢了,大明昌盛的表象之下,也掩藏着诸多问题。穷有穷的难,富有富的难,人心浮躁,唯利是图之风气逐渐蔓延,人之观念都被改变了许多,唉……”

    李本怅然道:“人常说,春秋礼崩乐坏,不知未来我之大明,又会如何礼崩乐坏……”

    李青一时无言。

    这时,徐阶走进来,隔着三丈远便开始作揖,笑呵呵道:

    “闻听永青侯回朝,还没来得及见上一面呢。”

    李青收起思绪,说道:“只是临时回来,我明日就走了。”

    徐阶并不惊诧,走上前,很自然地坐下,问道:“前期经营西域的建设要许久吗?”

    “具体多久,建设好了才知道,如今严大学士致仕还乡,李大学士也已年迈,未来国之大计,徐首辅要多多操劳才是。”

    “哪里哪里……”徐阶连连谦虚。

    李青对徐阶算不上熟悉,只是说了几句场面话,就没了下文。

    徐阶却是脸皮够厚,找些没营养的话题聊着,赖着不走。

    李本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目的达到的他很爽快地给徐阶行了方便,起身一揖,告辞离去。

    “何事?”

    “侯爷明鉴。”徐阶干笑笑,试探道,“侯爷可知张白圭现下如何?”

    李青不动声色的问:“张居正犯了何事?”

    徐阶叹了口气,道:“张居正得罪了太子殿下,遭到了皇上责罚。”

    注:②摘取汉·《九章算术》

    第533章

    汉文化的特性

    李青根本不信张居正会得罪太子。

    无他,张居正根本不会犯这般低级的错误,而且太子时下正是缺人之际,没道理对人才敬而远之。

    可徐阶这作态又不似作假……

    李青恍然。

    张居正定然是做了不道德的事,十有八九是对恩师不利,却对太子有利的事,故此皇帝才会说他犯忌讳。

    如此,才解释得通太子为何做恶人,并为其保守秘密。

    李青微微笑了,“徐大学士对这个学生很是看重啊。”

    “哪里是下官的学生,朝廷取士,为朝廷所用,真要说,那也是天子的门生。”徐阶讪讪一笑,道,“下官只是对张居正比较熟悉,知晓这是个人才,不想朝廷损失了这个人才。”

    李青笑了笑,道:“适当的磨砺也挺好,年轻人容易锋芒毕露,沉淀一下没什么不好。”

    徐阶:“……”

    时下他已是内阁首辅,可谓是最风光的时候,也正是这种时刻,最适合培养接班人。

    丰年备荒,灾年救济,这个模式在官场也是大行其道。

    想延长政治生命,就要提前布局,这其中,或许有一定的师生情,但更多的是功利算计。

    不过,如此看来,徐阶对张居正不是一般的重视……

    李青明知故问:“张居正被贬官了?”

    “侯爷明鉴,被贬去了翰林院。”徐阶说道,“下官曾听张居正说过,你们早早就结下了缘分……”

    巴拉巴拉……

    好一通感情牌之后,徐阶道出所求,“下官也认可侯爷的说法,张居正是年轻,需要磨砺,不过……被皇上厌弃终是不好,下官不求侯爷奏请为张居正升官,只求侯爷为其说上两句好话,让皇上对他印象好些。”

    作为内阁首辅,培养、提携一部分心腹上位,皇帝一般不会阻拦。

    这不是结不结党的问题,若是首辅手下没有得力干将,那么这个首辅就成吉祥物了。

    帝王最忌讳臣子结党,可也没办法完全不让结党,这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徐阶提拔学生张居正本身没问题。

    但前提是皇帝不能讨厌张居正。

    “我有什么好处?”

    徐阶:(⊙o⊙)…

    实没想到李青会这般直接……直接索贿。

    徐阶一时尬住,不是心疼钱什么的,他徐阶虽远远比不上李家,却也是不差钱的主儿,只是怕李青是在给他挖坑,比如来个人赃并获什么的……

    此外,李青拿钱不办事的名声在外,估计给了大概率也肉包子打狗。

    “哈哈……跟你开玩笑呢。”李青懒懒道,“我与他幼时是有过一面之缘,可这一面之缘的情分也早已耗尽,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不想随便更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徐阶愕然少顷,苦笑道:“下官不敢说没有丁点私心,却也真心为了朝廷好,为了我大明好,张居正确有大才。”

    李青笑眯眯道:“大才从不会被埋没,若是被埋没,就不是大才了。”

    徐阶无奈苦笑。

    知道李青的脾性,也没再相求,随便聊了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便要告辞。

    李青说道:“严嵩走了,李本很快也要走,不出意外,皇上短期不会再往内阁添人,人生最得意时,也往往最易犯错,望你谨而慎行,莫要得意忘形。”

    徐阶一凛,悻悻一揖,“谢侯爷教诲,下官铭记在心。”

    见李青没了下文,徐阶告辞离去。

    李青摩挲着下巴,满脑子都是数学公式的事,想着改用阿拉伯数字的可能性。

    其实,阿拉伯数字早就传过来了,具体什么时候传过来的他不知道,反正在他穿越来的时候就见过。

    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一是因为阿拉伯数字属于外来户,不被广泛接受,二是因为阿拉伯数字太容易做文章。

    就连简写的‘一二三……’,记账都不用,而是用大写的‘壹贰叁……’,就是为了防止钻空子造假。

    汉文化最讲究实用!

    从古至今,上上下下,都秉承着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普遍认为不能用于实践的东西,都是没用的。

    平心而论,这个理念让汉文化变得极其坚韧,可也多多少少限制了一些创造力……

    “想远了,百姓识字都还远未普及,就想改变思想观念……”李青摇了摇头,自语道,“再等等吧,等蒸汽船被全世界应用,等万国交流大爆发,等大明百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上来了,再推广阻力就小了,才开始,还是要照顾学习之人的心理。”

    牛了数千年,自上而下的优越感,早已刻进了骨髓,暴力推广不会有任何成效,甚至还会被冠以‘数典忘祖’的罪名……

    李青一番计较之后,终究放弃了一步到位,选择了更实用的方式。

    不知不觉间,他也被彻底同化了,追求实用……

    或许也不是被大明同化了,这只是汉文化特质,任何时代的人都是这般。

    真要评价的话,李青觉得这种特质就是最好的。

    无他,当科技科学大差不差的时候,汉文化的‘实用’特性,所爆发的能量是极其恐怖的,同样的条件下,汉文化可以将现有的科技科学,催发出极限价值。

    再者,从广义来说,科技科学也是有瓶颈的,哪怕真就被短暂超越,也注定会被平权,一旦平权,以汉文化的特性,立马就能再次一骑绝尘……

    “呼~”

    李青呼出一口浊气,起身走出国师殿,立在檐下,仰望天空。

    天空湛蓝,云卷云舒。

    李青略微压抑的情绪,得到缓解,心情轻松下来。

    “万事没有十全十美,莫过贪心……”

    瞅见皇帝和黄锦走来,李青止住了感慨,主动上前两步,道,“李本的数学我看过了,等检校之后,当立即刻模刊印,下放给大明诸多官办学塾。”

    朱厚熜怔了下,颔首道:“这个没问题,不过,这书本费还是要收的,最起码朝廷不能再往里贴钱了。”

    李青微微点头。

    “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朱厚熜问。

    李青愕然。

    “如果没有,赶紧走吧,早些走,也能早些回来。黄锦。”

    黄锦哈了下腰,从身后小太监手上拿过包囊,悻悻道:“这是你给杨知县索要的五品官服,总共两套。”

    朱厚熜说道:“建设物资所需款项,朕早朝时已拨付了,用不太久就能运送过去,你抓紧回去吧,安抚好出关的百姓,也让那杨知县把心放在肚子里,好好干活。”

    李青一时有些不适应。

    这还是朱厚熜第一次催他离京呢。

    “怎么了?”

    李青没说话,拿过黄锦递上的布囊,扭身便走……

    朱厚熜愕然少顷,问道:“黄锦,这厮这是咋了?”

    “……皇上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了。”黄锦说。

    朱厚熜无语道:“朕还怎么近人情?要钱给钱,要官给官,这还不够?”

    黄锦讪笑道:“再不济也得让李青喝上一杯饯行酒吧?”

    “等他回来再喝就是了,政务要紧嘛。”朱厚熜一本正经的说,接着,朝内阁走去。

    黄锦暗暗吐槽:皇上你就是想快些去金陵……

    ……

    临近四月,天气总算有了燥热感。

    开荒热火朝天,百姓们撸胳膊挽袖子,干劲儿十足……

    杨知县都把家小给接来了,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百姓心中彻底没了顾虑,以工代赈阶段的伙食,也比之前赈济时好了太多,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李青立足一处土丘上,远远看着这一幕,疾行带来的少许疲惫瞬间淡去。

    大明太大了,人口也太多了,可只要努力,还是能够改变的,今日改变一点点,明日改变一点点,终会让它大变样……

    西域很大,可早晚会被彻底吃下并消化。

    反正李青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杨彩一路随小吏小跑过来,汗水都打湿了衣襟,眼睛却是格外明亮,“下官参见永青侯。”

    行着礼,眼睛却瞧着李青拎着的包裹。

    “拿去。”李青直接丢给了他。

    杨彩手忙脚乱的接过,打开一看,精神大振!

    官服之崭新,补子之可爱,令杨彩爱不释手。

    “试试看合不合身。”李青笑着说,“若是有误差,等我再回京时,让人再给你送两套来。”

    “哎,是。”杨彩双手在身上抹了抹,这才小心翼翼地拿出其中一件,没穿,只是大致比划了一下,连连道,“合身的,合身的……”

    李青微笑道:“从现在起,你就是正五品的官职了,至于什么时候晋升四品知府,这就取决于你了。”

    “是,下官明白,谢侯爷提携。”杨彩小心放好官袍,又是一揖。

    李青问道:“没起骚乱吧?”

    “没有,都可有干劲儿了。”杨彩嘿嘿道,“下官家小都到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青轻轻点头:“如此我就放心了,朝廷的款项正在来的路上,近些年我也会对此地多加留意,不用有后顾之忧。”

    顿了顿,“不急着往西发展,先与关内搭上关系,朝廷拨付的款项要多在关内采购,经济上联通了关内,才能茁壮地往外生长。”

    第534章

    双标

    杨彩缓缓点头,说道:

    “侯爷明鉴,若把大明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甘.肃就是粗壮的树杈,此地则是一根枝丫,这根枝丫是否能开花结果,果实是否饱满,主要看能吸收多少养分。”

    “这个比喻很恰当,却不十分准确。”李青说道,“让这根枝丫逐渐壮大,最终成为大树干的强大分枝之一,再开花结果,硕果累累,才是最终目的。”

    杨彩拱手称是:“侯爷高见。”

    李青一笑置之,正色道:“大灾初定,又迁徙了这么多百姓,嘉峪关内一片凋敝,经营建设需要钱粮,可朝廷也无法完全给所有百姓兜底……记着,朝廷拨付的款项,非必要,尽量在关内花费,如此才能带动关内的建设,关内富裕了,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

    杨彩一一记下,频频点头……

    大略方针定下,李青这才换了个相对轻松的话题:

    “想要让百姓心无旁骛地大力建设,如何分配是重中之重,务必要让百姓相信‘多劳多得’,同时也必须践行。”

    “是,下官谨记。”

    李青转移视线,瞧着远处空旷的大地上,布满了辛勤劳作的百姓,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气象,实令人赏心悦目……

    “开荒最是辛苦,饭食上,尽量多些油水,不要过于节俭,不然人扛不住。”

    “是,下官明白。”

    杨彩满脸正气的说道,“除了一些小吏、仆役,享受一些特殊优待,余者,全用到了正处,下官敢拍着胸脯保证,一文钱都没有截留。”

    李青知道所谓的一文钱没有截留,并不绝对,至少不体现在吃穿用度上。

    不过也很好了。

    这些花不了多少钱,且钱花出去也都是流向了百姓,继而在百姓之间流转。

    无论白银,还是宝钞,流动的钱才是钱,放着不动只是铁疙瘩、废纸……

    李青不是眼中容不得沙子之人,相较于杨彩的能力,一点小瑕疵犯不上计较。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30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308章并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